书城文化中华国学知识全读本
6889900000046

第46章 教育·科举(1)

教育学府

001我国的学校的由来

我国古代学校的起源,可以追溯到4000多年前,相传在虞舜时代,我国就已经出现了称之为“庠”的学校,高一级的叫“上庠”,近似国学的前身;低一级的叫“小庠”,近似乡学的前身。

到夏朝时学校分成了四种,按其级别的高下分别称之为“学”、“东序”、“西序”和“校”。商朝取代夏以后,又将这四种学校的名称改为“学”、“右学”、“左学”和“序”。

西周时较高级的学校,分别称为“辟雍”、“成钧”、“上庠”、“东庠”、“瞽宗”。其中“辟雍”最尊。在诸侯各国则有称为“泮宫”的学校,较低一级的学校。有每25家设立的“家塾”,也有每500家设立的“序”。

到了汉代,最高一级的学校称为“太学”,太学以下的学校有“东学”、“南学”、“西学”、“北学”等。魏晋南北朝时“太学”又称为“国子学”;北齐时则将其称为“国子寺”。至隋代,隋炀帝又将“国子寺”改名为“国子监”。此后,“国子监”之称一直沿用到明、清两代,但后来被称为“国子监”的已非以前性质的学校,而是一种实施教育管理的部门,至于各类学校则分别称为“书院”、“书堂”、“私塾”等。

至于“学”和“校”两字的合用,最早见于《诗经》,比较严格意义上的见于汉朝。《汉书·董仲舒传》上有“抑黜百家,立官”。《汉书·循吏·文翁传》说:“至武帝时,乃令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官。”班固《东都赋》中也有“是以四海之内,学校如林”之语,可见,汉代学校已经盛况空前了。

002义塾,古代的免费私塾

义塾又称“义学”,是古代的一种免费私塾,主要为民间孤寒贫困子弟提供教育。

义塾以地方和宗族为单位举办,以祠堂、庙宇的地租或私人捐款为办学经费。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都和私塾一样。

义学由汉代四川什邡县令杨仁首创,此后主要是以筹集募款或用宗族公款延请教师讲课,面向贫困子弟的学校,称为义学。宋代以宗族为单位设立,限于教育本族后代。清代由政府提倡,义学开始广为设置。

清康熙四十一年(公元1702年)在京师崇文门外设立义学,选五城各小学“成材者”入学就读。后八旗也设置了义学,教授幼丁学习满、蒙文字。后多次下诏,命贵州、广西、云南、四川等边地设置义学。清末义学成为清代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贫民子弟,成为安身良民,不使他们“好勇斗狠、轻生犯上”,这是清政府普遍设立义学的目的。

清代义学有乡校、小学、冬学、村塾等不同名称。清代武训兴学,即属义学。武训是清末人物,以乞讨所得积累成数,放债置地,以此创设“崇坚义塾”,分蒙学、经学两级。又创设“馆陶杨三庄义塾”。

003私塾,旧时私人办的学校

私塾是旧时私人所办的学校。私塾产生于春秋时期,作为私学的一种,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除秦朝曾短暂停废后,两千余年绵延不衰,对于传播祖国文化,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启蒙儿童,使学童在读书识理方面,起过重要的作用。

私塾的学生多六岁启蒙。学生入学不必经过入学考试,一般只需征得先生同意,并在孔老夫子的牌位或圣像前恭立,向孔老夫子和先生各磕一个头或作一个揖后,即可取得入学的资格。私塾规模一般不大,收学生多者二十余人,少者数人。私塾对学生的入学年龄、学习内容及教学水平等,均无统一的要求和规定。

就私塾的教材而言,多为我国古代通行的“三、百、千、千”,即《三字经》、《百家姓》、《千家诗》、《千字文》,以及《女儿经》、《教儿经》、《童蒙须知》等,学生进一步则读四书五经、《古文观止》等。其教学内容以识字、习字为主,还十分重视学诗作对。

至于私塾的教学原则和方法,在蒙养教育阶段,十分注重蒙童的教养教育,强调蒙童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生活习惯。如对蒙童的行为礼节,如着衣、叉手、作揖、行路、视听等都有严格的具体规定,为我国教育的传统。

在教学方法上,先生完全采用注入式。讲课时,先生正襟危坐,学生依次把书放在先生的桌上,然后侍立一旁,恭听先生圈点口授,讲毕,命学生复述。其后学生回到自己座位上去朗读。凡先生规定朗读之书,学生须一律背诵。另外,私塾中,体罚盛行,遇上粗心或调皮的学生,先生经常揪学生的脸皮和耳朵、打手心等。

004蒙学,对儿童实行启蒙教育的学校

蒙学,是指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学校。相传蒙学始于商周时期,《大戴礼记·保傅》:“古者年八岁而出就外舍,学小艺焉,履小节焉”。《礼记·内则》:“十年,出就外傅,居宿于外,学书计。”

汉代称蒙学为“书馆”、“学馆”、“书舍”等。儿童八九岁入学,学习《仓颉》、《急就》等字书及《孝经》、《论语》。没有固定的修业年限,采用个别教学,多属私学性质。

唐宋以后,蒙学的教学内容和程序开始相对稳定,主要进行初步的道德行为训练和基本文化知识的教学,以认字、写字、背书为主。每日功课一般是背书、授新书、作对、写字、读诗,以及一系列的道德行为规范训练。

在基本知识教学上,特别注重学习态度的培养和学习习惯的养成。如读书强调勤苦、认真、专一,学字要求姿势正确、几案净洁、字画端整。在知识教学上,重视对基本知识熟读牢记。在道德教育上,十分注意生活仪节和行为训练。

在教育教学教程中,注重儿童的学习兴趣,因势利导,多采用诗歌、舞蹈、故事等内容和形式。教材主要有《开蒙要训》、《太公家教》、《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小学》、《弟子规》、《训蒙诗》、《名物蒙求》等。专为女童编写的蒙学教材有东汉的《曹大家女诫》、唐宋若萃的《女论语》等。

清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钦定学堂章程》规定初等教育分为三级:蒙学堂、寻常小学堂、高等小学堂。蒙学堂简称“蒙学”,入学年龄为5岁,修业4年,设修身、字课、读经、史学、舆地、算学、体操等课程。但仅有章程,未能开办。

005稷下学宫是怎样的高等学府

稷下学宫又称为“稷下之学”,是战国时齐国在国都临淄的稷门下所设的高等学府。它由国家主持招纳当时社会上活跃的著名的文人学士,也吸收了—批学生,既是讲学读书的地方,又是培养封建官吏的场所,是一个肩负教学和研究两种职能的高等学校。稷下学宫初创于齐威王时期(前4世纪中叶),兴旺于齐宣王时期(公元前319年~公元前301年),衰亡于齐王田建时期(公元前264年~公元前22l年)。

稷下学宫容纳不同学派,提倡百家争鸣,因此,在这里聚集了儒、道、法、阴阳等派别的许多学者。在稷下学宫,“辩”是诸学派相互交流的手段。不仅先生与先生辩,而且先生也与学生辩。

稷下学宫先生待遇优厚,地位很高。齐王对各派的“士”礼遇甚丰,被封为“上大夫”者有76人。凡列为上大夫者,皆“为开邸康庄之衡,高门大屋,尊宠之”。

齐威王和齐宣王大兴稷下之学,使“稷下学宫”成为闻名列国的东方文化圣地,各派学者荟萃的中心,为百家争鸣提供了讲台,促进了学术思想的交流与发展。

006鸿都门学,我国最早的专科大学

鸿都门学是汉代学习、研究文学艺术的高等专科学校。创立于东汉灵帝光和元年(178年)二月,以校馆位于洛阳鸿都门而得名,是中国最早的专科大学。

鸿都门学所招收的学生和教学内容都与太学相反,学生由州、郡三公择优选送,多数是士族看不起的社会地位不高的平民子弟。开设辞赋、小说、尺牍、字画等课程,打破了专习儒家经典的惯例。学生毕业后,多给予高官厚禄,还有的封侯赐爵。

鸿都门学一时非常兴盛,学生多达千人,但延续时间不长,一因士族猛烈的攻击;二因黄巾起义,它随着汉王朝的衰亡而结束。

鸿都门学不仅是中国最早的专科大学,而且也是世界上创立最早的文艺专科大学,在“独尊儒术”的汉代,改变以儒家经学为唯一教育内容的旧观念,提倡对文学艺术的研究,是对教育的一大贡献。它招收平民子弟入学,突破贵族、地主阶级对学校的垄断,使平民得到施展才能的机会,具有进步意义。鸿都门学的出现,为后来特别是唐代的科举和设立各种专科学校开辟了道路。

007国子监,中国古代最高学府和教育管理机构

国子监是中国古代最高学府和教育管理机构。晋武帝司马炎时,始立国子学。北齐改名国子寺。隋炀帝将国子寺改为国子监。唐、宋时期,国子监作为国家教育管理机构,统辖其下的“六学二馆”,即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和算学,以及弘文馆和崇文馆。

国子监最初只是掌管教育的行政机关,后来逐渐成为兼有行政机关和最高学府的两种功能。国子监里职位最高的是祭酒,其次有司业、监丞等人员。北京国子监的第一任祭酒是元代著名学者姚燧。

入国子监学习的人叫做监生,明代的监生因入学资格不同而分为举监、贡监、荫监、例监四类,当时还有外国留学生在监就读,称为夷生。

当时的国子监也有类似今天的实习,称为“历世”。即监生们到各衙门学习政事,开始时为半年,后改为三个月。白天实习,晚上归舍,实习成绩分为上、中、下三等,上等的选用,补充缺官;中等的继续历事;下等的回监读书。

国子监始于隋代,为教育机关,后代沿之,至清代变为只管考试,不管教育的考试机构;到清末则成为卖官机构。

008“杏坛”,孔子兴教的象征

孔子在杏坛设教,有弟子三千,授六艺之学,自古以为美谈,为士林所称颂。“杏坛”亦作为孔子兴教的象征。

“杏坛”的典故最早出自于庄子的一则寓言。《庄子·渔父》说孔子到处聚徒授业,每到一处就在杏林里讲学。休息的时候,就坐在杏坛之上。后来人们就根据庄子的这则寓言,把“杏坛”称作孔子讲学的地方,也泛指聚众讲学的场所。

后来,人们在山东曲阜孔庙大成殿前为之筑坛、建亭、书碑、植杏。北宋时,孔子后代又在曲阜祖庙筑坛,环植杏树,便以“杏坛”为名。

009太学,古代设于京师的最高学府

太学是古代设于京师的全国最高学府。太学之名西周已有,周王室的太学以南北东西中为序,分别叫“成钧”、“上庠’,“东序”、“瞽宫”和“辟雍”。“辟雍”则为其总代称。太学里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当时“学在官府”,只有贵族子弟才能入学。

汉武帝在位时,采纳了董仲舒、公孙弘的建议,尊孔崇儒,兴办太学。最初太学只设五经博士,置博士弟子50名,专门学习和研究儒家经书。汉成帝时,太学生增至3000人。王莽统治时期,为了树立自己的声望,笼络广大儒生,在长安广置太学,博士弟子有万余人,规模之大,前所未有。

东汉时,太学规模更大,顺帝永建元年(公元126年),对太学进行重建和扩建,费时一年,用工112000人,建成240房,1850室,所招学生称之为太学生,有3万多人。

汉灵帝还让大书法家蔡邕等人把儒家经典刻在46块碑上(即著名的《熹平石经》)。来抄写经文的太学生车水马龙,盛况空前。

西晋以后,太学和国子学并存,成为中央办学的两种形式。唐代,太学规模完备,盛极一时。太学的教师,主要是博士。博士的主要职责是授业传道,此外,还要奉使议政,试贤举能。

太学的学生,历代称谓不一,有称“博士弟子”的,有称“太学生”和“诸生”的。太学以儒家五经作为基本教材,讲授“孔子之术,六艺之文”。历代太学都制定规章制度,严禁各种“离经叛道”的思想行为。

010书院的演变过程是怎样的

书院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出现的新型教育组织。它始于唐代,唐玄宗时,设置了丽正书院,集中了当时全国著名的学者进行写书、讲书活动。

到宋代时,程朱理学崛起后,讲学之风日盛,书院开始大行其道。这时期书院多是私人设立,也有得到官府资助的。北宋著名书院有六处,如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衡阳的石鼓书院,河南登封的嵩阳书院,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河南商丘的应天府书院,江苏江宁的茅山书院。而以白鹿、石鼓、应天府、岳麓四书院最著名。南宋时,书院兴盛更胜于北宋,著名的有岳麓、白鹿、丽泽、象山四处。

到了元代,各路、州、府都置有书院,逐渐发展为一种类似学校的体制。明代初期书院不兴。后来官学逐渐衰退,成化年间书院开始发展,至嘉靖、万历年间达到高峰。在明代书院中,无锡东林书院最有影响。

清代对书院先是限制,后又提倡,使绝大多数书院官学化。清朝后期,湖南、湖北两省的书院最为著名,如江汉书院、经心书院、江夏书院,晴川书院等。公元1890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创办了两湖书院,是一所具有新式学校规模的书院,书院课程也增添了自然科学科目。公元1900年,两湖书院改办为两湖师范学校,从此结束了书院的形式。

011同文馆,清末官办的第一所外语专门学校

同文馆是清末创办的第一所官办外语专门学校,全名京师同文馆。

鸦片战争以后,腐朽的清政府同西方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当时,清政府有感于国内找不到多少精通外语的人才,而常受外国侵略者的欺蒙,为此决定在国内创办外语学校。

恭亲王奕忻于公元1861年1月(咸丰十年十二月)奏请开办同文馆,次年(同治元年)6月正式开课,总税务司英国人赫德任监察官,实际操纵馆务。这所学校开办后,曾遭到守旧派的群起而攻之,他们认为开同文馆、聘外籍教师是背宗叛祖、大逆不道、伤风败俗、有丧国体的行为。后来,在清廷的干预下,守旧派败下阵来,同文馆办了下来。

同文馆完全按正规的学校来办,陆续开设英文馆、法文馆、俄文馆、德文馆、东文馆。入校学生不仅学外语,还学中文和自然科学,学制八年。学制分5年、8年两种。

学生来源初以招收年幼八旗子弟为主,公元1862年6月入学的仅10人。后扩大招收年龄较大的八旗子弟和汉族学生,以及30岁以下的秀才、举人、进士和科举正途出身的五品以下满汉京外各官,入学学生逐年增多。

学生毕业后大半任政府译员、外交官员、洋务机构官员、学堂教习。该馆附设印书处、翻译处,曾先后编译、出版自然科学及国际法、经济学书籍。此外,还设有化学实验室、博物馆、天文台等。1902年1月(光绪二十七年十二月),并入京师大学堂,改名京师译学馆,并于次年开学,仍为外国语言文学专门学校。

012通儒院,中国早期设想中的研究生院

通儒院是我国早期设想的研究生院。

清末,曾计划在大学里设立培养专门人才的“通儒院”,类似今天的研究生院。通儒招生对象是大学毕业生或具备相当水平的人,培养目标是“能发明新理以著成书,能制造新器以利民用为成效”。学制五年,学员不上课堂,只在图书馆和寝室搞研究,也可实地考察。学员由各科大学监督(系主任)管理,并由其指定或延聘指导老师。

通儒院毕业,不需考试,而以平时研究著述评定。毕业后待遇,予以翰林升阶,或分用为较优京官、外官。但通儒院这套制度,还未来得及付诸实现,清王朝便垮台了,但它对民国以后的研究生制度却有一定的影响。

013洋务学堂主要教授什么内容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清廷内忧外患不断,于是在洋务派的推动下逐渐开展起了洋务活动,希望通过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培养洋务人才以挽救清王朝的政治危机。洋务学堂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