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国学知识全读本
6889900000070

第70章 国粹·技艺(5)

方剂是按照医师处方为某一位患者专门调制,并且明确指出用法用量的药剂,在中医学中,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在辩证审因、决定治法之后,选择适当的中药,按组方原则,酌定用量、用法,妥善配伍而成。

方剂一般由君药、臣药、佐药、使药四部分组成。君药是方剂中针对主症治疗的药物,是必不可少的,其药味较少,药量根据药力相对较其他药大。臣药协助君药,以增强治疗作用。佐药是协助君药治疗兼症或次要症状,或抑制君、臣药的毒性和剧烈性,或为其反佐。使药引方中诸药直达病症所在,或调和方中诸药作用。

010导引和养生有什么关系

导引是我国古代的医疗体育和养生方法,是中国最早的一种医疗保健体操。据《吕氏春秋》记载,它起源于原始社会末期。

春秋战国时期,导引已成为一种流行的疗病保健和养生方法,并出现专门从事导引的养生家。他们把民间导引写进了医书,其大意是说,那些属于肌肉萎缩、关节转动不灵,或由于寒热造成血气不周的疾病,都可以用练习导引或用按摩的方法治疗。

战国时期的庄子,把导引概括为养气和养形二者的结合。在《庄子·刻意》篇中,肯定了“导引术”是既包括吐故纳新的呼吸运动,又包括类似熊、鸟活动姿势的肢体运动,能起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祛病延年的作用。

西晋以后,有关“导引术”的书和图解不断出现,它的内容和名称也日益丰富。由“导引术”衍生出来的各种保健运动更是各具特色。人们现在熟知的太极拳、八段锦、十二段锦等,都是由此流传而来的。

011张仲景,辨证施治第一人

张仲景(约公元150年~公元219年),又名张机,南阳郡涅阳(今河南南阳县)人。出身地主家庭,自幼受到良好教育,他在史书中看到了扁鹊望诊齐桓侯的故事,于是对医术产生了兴趣。

但后来,他弃医入仕,担任了长沙太守。可是在他任内,南阳瘟疫流行,死了很多人,就连张仲景自己家竟也死了过半人数。瘟疫流行时,他也曾替自己的家人、替别人开过药方,但都无济于事。他感到自己有必要专心于医学,以寻求治好瘟疫的办法。于是,他辞去官职,全心全意研究医理,潜心领会其中精要。后来,张仲景医术终于日臻完善,成为我国辨证施治第一人。

一天,两个病人一齐登门求医。张仲景按望、闻、问、切的办法,发觉他们都患了外感风寒的伤寒症。因症状并不严重,张仲景也就没有注意他们的区别,便一起开了服出汗的药,让他们回家买药煎服。

第二天,张仲景出诊途中经过这两个人的家,就顺便去随访一下。走进第一家,看到病人已经痊愈,屋里屋外正忙着处理家务。问起病情,病人感激万分:“昨晚吃了大人的药,前半夜出了一身汗,早上醒来就没事儿了。真的非常感谢大人妙手施救呀。”瞧着他生龙活虎般模样,张仲景心里十分高兴。他觉得,治风邪,出汗确实是一种好方法。

谁知到了第二家,却不见病人,只听到卧室里有人一声接一声地呻吟。张仲景赶紧进去,看到病人头上紧紧扎了一条带子,还不住地喊头痛。这是怎么回事呢?同样一张发汗的药方,为什么会有截然不同的后果?

张仲景仔细给病人复诊,发现自己昨日太疏忽了。这个人虽然也是外感风寒,但由于体质弱,昨日已经出了汗,现在手心还是湿湿的发烫。今日再叫他出大汗,当然会支撑不了了。于是,张仲景连忙换了服清热的药方,病人终于转危为安。

事后,张仲景得出结论,中医施治虽然广有八法,但究竟用哪一法,还需看病情和病人体质;风邪在表能用发汗法,大热之症得用清热法才行。在实践的基础上,张仲景逐渐形成了辨证施治的观点。他也得以被后人尊称为“医方之祖”、“医圣”。

012《黄帝内经》为何有“医家之宗”之称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由现存的《素问》、《灵枢》两部分组成。该书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所积累的丰富医疗经验的总结,战国时期就开始编篡,到西汉时经过修订充实而成。

《黄帝内经》运用的哲学思想突出地表现为吸收了阴阳五行学说,这一学说便成为中医分析生理、病理及进行辨证施治的一种哲学基础和思维方法。它以阴阳为天地万物以及人的总根源,以阴阳形容人体的平衡。又采纳五行相生相克的学说,认为肝、心、脾、肺、肾依次分属于木、火、土、金、水五行,并认为人的五脏也同五行生克一样是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

《黄帝内经》丰富了哲学思想,主要表现为形成了整体平衡观念。它认为,人体结构的各个部分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联系的统一整体。认为人体某个部分的病变可以影响全身,而全身的状况又可影响局部的病变。

《黄帝内经》还将人放在同外界环境的相互联系中进行考察,注意人和自然的平衡关系,强调按照自然界的变化来调节人的各种活动。

可以说,中国医学史上的重大学术成就的取得以及众多杰出医学专家的出现,与《黄帝内经》无不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它也被历代医学家称为“医家之宗”。

013《伤寒杂病论》创造了哪三个第一

东汉时期张仲景刻苦学习《黄帝内经》,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本书是我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古典医著之一,也是我国第一部临床治疗学方面的巨著。

它系统地分析了伤寒的原因、症状、发展阶段和处理方法,创造性地确立了对伤寒病的“六经分类”的辨证施治原则,奠定了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和中医的灵魂所在。

在这部著作中,张仲景创造了三个世界第一:首次记载了人工呼吸、药物灌肠和胆道蛔虫治疗方法。

《伤寒杂病论》奠定了张仲景在中医史上的重要地位,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部专著的科学价值越来越显露出来,成为后世从医者人人必读的重要医籍。直到目前,《伤寒杂病论》和《金匮要略》仍是我国中医院校必学的书籍。

014《肘后备急方》,一部著名的中医方书

《肘后备急方》,本名《肘后卒救方》,省称《肘后方》,东晋葛洪撰,是著名的中医方书。今存八卷,分五十一类,该书主要记述各种急性病症或某些慢性病急性发作的治疗方药及针灸、外治等法,并略记个别病的病因、症状等。

《肘后备急方》中收载了多种疾病,其中很多是珍贵的医学资料。这部书上描写的天花症状,以及对天花的危险性、传染性的描述,都是世界上最早的记载,而且十分精确。

书中还提到了结核病的主要症状,并提出了结核病“死后复传及旁人”的特性,还涉及了肠结核、骨关节结核等多种疾病,可以说,其论述的完备性并不亚于现代医学。书中还记载了用狂犬脑组织治疗狂犬病,被认为是中国免疫思想的萌芽。

另外,对于流行病、传染病,书中还提出了“疠气”的概念,认为这绝不是所谓的鬼神作祟,这种科学的认识方法在当今来讲,也是十分有见地的。书中对于恙虫病、疥虫病之类的寄生虫病的描述,也是世界医学史上出现时间最早,叙述最准确的。

015《千金方》,我国古代综合性临床医学著作

《千金方》是我国古代综合性临床医学著作,全称《备急千金要方》,简称《千金要方》或《千金方》,30卷,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著。《备急千金方》寓意人命重于千金,而一个处方能救人于危殆,价值更当胜于此,因而用《备急千金要方》作为书名。

本书集唐代以前诊治经验之大成,对后世医家影响极大。其书首篇所列的《大医精诚》、《大医习业》,是中医伦理学的基础,内容包括医德、本草、制药等;再后则以临床各科辨证施治为主,计妇科2卷,儿科1卷,五官科1卷,内科15卷,外科3卷,解毒急救2卷,食治养生2卷,脉学1卷及针灸2卷,共233门,方论5300首。

其治内科病提倡以脏腑寒热虚实为纲,与现代医学按系统分类颇有相似之处,而其中的将飞尸鬼疰(类似肺结核病)归入肺脏症治,提出霍乱因饮食而起,以及对附骨疽(骨关节结核)好发部位的描述、消渴(糖尿病)与痈疽关系的记载,均显示了相当高的认识水平。

另外,此书关于针灸孔穴主治的论述,为针灸治疗提供了准绳,而“阿是穴”的选用、“同身寸”的提倡,对针灸取穴的准确性颇有帮助。

因此,《千金方》长期以来都为后世的医学家所重视,是一部不朽的医学巨著。

016《本草纲目》,不朽的中医本草学经典

《本草纲目》是我国人人皆知的一部医学经典,明代李时珍著。

李时珍(公元1518年~公元1593年),字东璧,号濒湖,湖北蕲州人。他出身于一个世医家庭,从小受到父亲熏染,对医学特别是本草学十分热爱。他深入实际,在全国各地周游,实地调查研究,向有实践经验的农夫、渔人、猎户、手工业者了解,曾亲自解剖动物、观察动物生活习性,分析各种药用植物的形态和培植方法。如此数十年,孜孜不倦,终于著成不朽的本草学名著《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全书共有190多万字,52卷,记载了1892种药物(新增374种),分成60类,收集医方11096个,书中还绘制了1160幅精美插图,分为16部60类。

这本药典,不论从它缜密的科学分类,或是从它包含药物的数目之多和流畅生动的文笔来看,都远远超过了古代的任何一部本草著作。

它的成就,首先在药物分类上改变了原有上、中、下三品分类法,采取了“析族区类,振纲分目”的科学分类,把药物分矿物药、植物药、动物药,每一种又细分,这样的分类法,已经过渡到按自然演化的系统来进行了。从无机到有机,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这种分类法在当时世界上都是十分先进的,尤其是对于植物的科学分类,要比瑞典著名的分类学家林奈早了200年。

此外,本书在化学、地质、天文等方面的记录,也都有着非常突出的贡献,显示了我国古代科学所达到的较高水平。

农业科技

001“五谷”、“六畜”各指的是什么

“五谷”一词最早见于《论语》,古代关于五谷有多种不同说法,最主要的有两种:一指稻、黍、稷、麦、菽;另一种指麻、黍、稷、麦、菽。两者的区别是:前者有稻无麻,后者有麻无稻。古代经济文化中心在黄河流域,稻的主要产地在南方,而北方种稻有限,所以,“五谷”中最初无稻。后来,五谷成为谷物的统称,并不一定限于五种。

六畜指六种家畜,包括马、牛、羊、猪、狗、鸡,是古代先民较早驯养的几种家畜。《三字经》有:“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后也用来泛指各种家畜。

002《氾胜之书》,西汉晚期一部重要的农学著作

《氾胜之书》是西汉晚期的一部重要农学著作。作者氾胜之,汉成帝时人,曾为议郎,在今陕西关中平原地区教民耕种,获得丰收。

《氾胜之书》便是他总结当时的农业生产经验写成的一部农学著作。全书18卷,早已散佚,保存到现在的只有三千多字。主要内容包括耕作的基本原则,播种日期的选择,种子处理,个别作物的栽培、收获、留种和贮藏技术,以及各种种植方法等。就现存文字来看,以对个别作物栽培技术的记载较为详细,包括禾、黍、麦、稻、大豆、小豆、臬、麻、瓜、瓠、芋、桑等13种。

书中“凡耕之本,在于趋时,和土、务粪泽,早锄、早获”的生产原则和春耕时宜测定法,牵索赶霜保苗法,稻田水温调节法、穗选法、澳种法、嫁接法等技术措施,至今仍有科学价值,充分反映了两千年前我国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

003《齐民要术》,中国古代的农业百科全书

《齐民要术》是中国北魏贾思勰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农书,也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专著之一,是中国现存的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贾思勰,北魏农学家,生卒年不详,山东益都(今山东寿光)人。曾任北魏高阳郡太守,具有深厚的农事知识。南北朝期间,战乱频仍,民不聊生,作者从传统的农本思想出发,深入民间,跟农民进一步地接触,从平凡的生活中汲取经验,最终写成了《齐民要术》。

全书共10卷、92篇,约11万字,其中正文约7万字,注释约4万字。书中系统总结了6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农牧业生产、食品的加工与贮藏、野生植物的利用等方面的经验,凡有关农业生产之事,书中应有尽有。在地区方面,除反映黄河中下游的农业生产技术外,也涉及南方及其他地区的情况。因此,被人称为“中国古代的农业百科全书”。

004《王祯农书》,我国第一部贯通南北的农业大书

《王祯农书》是一部大型综合性农书,元代王祯著。全书共36卷,13.6万多字,分为《农桑通诀》、《百谷谱》、《农器图谱》三个部分,和历代农学著作相比,具有不少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