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国学知识全读本
6889900000009

第9章 民俗·礼仪(8)

相传,“元旦”一词最早来自中国上古时期的皇帝颛顼,在他的规定中,正月为“元”,初一为“旦”,“元旦”这一日因此得名。但以后各朝均对元旦的具体日期有所改动,夏朝时,“元旦”在正月初一;商朝时,“元旦”在十二月初一;到了周朝,“元旦”在十一月初一。六国统一后,定十月初一为元旦,从此历代相沿。到了西汉司马迁重定历法,最后才确定了正月初一为元旦。

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后,孙中山为了“顺农时”、“便统计”,定正月初一为春节,而以西历(公历)1月1日为新年。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使用“公元纪年法”,将农历正月初一改为春节,将公历1月1日定为元旦。

002过年的由来及习俗

《谷粱传》说:“五谷大熟为大年”;《尔雅·释天》说:“年者,禾熟之名,每岁一熟,故以为岁名。”甲骨文中的“年”字是果实丰收的形象;金文中的“年”原是预祝丰收喜庆的日子。人们为庆贺丰收,迎接新一年的生产,就在立春前后的正月初一这一天,欢聚庆祝,一起过年。

关于过年的来历,还有一个饶有趣味的传说。相传,远古时期,黄帝曾跟蚩尤大战,在农历正月初一那一天,黄帝战胜了蚩尤,于是,人们就把这一天定为节日,以纪念黄帝的战绩。

民间还有另外一种传说:古时候,有一种叫做“年”的凶猛怪兽,每到腊月三十,便走村窜户,觅食人肉,残害生灵。

有一个腊月三十晚上,“年”到了一个村庄,适逢两个牧童在比赛牛鞭子。“年”忽闻半空中响起了啪啪的鞭声,吓得望风而逃。

“年”又窜到另一个村庄,迎头看到了一家门口晒着件大红衣裳,它不知其为何物,吓得赶紧掉头逃跑。

后来,“年”又来到了一个村庄,朝一户人家门里一瞧,只见里面灯火通亮,刺得它头昏眼花,只好又夹着尾巴溜了。

由此,人们摸准了“年”有怕响、怕红、怕光的弱点,便想到了对付它的方法,最后逐渐演化成现在过年的风俗。

古人“过年”,总是和祭祀活动分不开的。人们用自己劳动换来的肉食、谷物,祭祀祖先和鬼神,饮酒宴乐,祈求幸福。后来,佛教、道家的思想影响渐渐渗透进来,给过年的仪式又增添了许多内容,如贴春联、放爆竹、吃年糕等。

003除夕的由来及习俗

“除夕”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在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与春节首尾相连。“除”字的本义是“去”,引申为“易”,即交替;“夕”字的本义是“日暮”,引申为“夜晚”。“除夕”即含有旧岁到次夕而除,明日即另换新岁的意思。

据《吕氏春秋·季冬记》记载: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击鼓驱逐“疫疠之鬼”。这就是除夕的由来,它源于先秦时期的“逐除”。

最早提及除夕这一名称的,则是西晋周处的《风土记》等书。在古代,除夕还有许多雅称,如除傩、除夜、逐除、岁除、大除、大尽等。

由于除夕是农历全年的最后一个晚上,因而全部活动都围绕着除旧迎新,消灾祈福进行,如贴春联、贴门神、放鞭炮等。

在先秦时期,每年将尽的时候,王宫中都要举行“大傩”仪式,击鼓驱逐疫疠之鬼,称为“逐除”。又称除夕的前一天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为大除,即大年夜。除夕因常在夏历腊月三十,因此,又称年三十。

除夕夜,人们往往通宵不眠,为新年来临守岁。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的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004元宵节的由来及习俗

元宵节,即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是过年的最后一个高潮。每逢这一天,家家户户要挂彩灯,放焰火,大街上高挂千万盏琳琅满目的花灯,东北和新疆等寒冷地区,还要制作千姿百态的冰灯,到了晚上,一家老小围坐在一起,品尝各种元宵的风味。

相传元宵节起源于西汉。当时,周勃、陈平等一起设计解除了“诸吕之乱”,汉文帝登基,这一天正是正月十五。汉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为纪念平息“诸吕之乱”,每年正月十五夜,他都要出宫游玩,与民同乐。

“夜”在古语中,又叫“宵”,正月又叫元月,汉文帝就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每逢这天晚上,举国上下都要张灯结彩,欢度元宵节。

不过,元宵节开始盛行还是在隋唐时期。隋文帝年间,京城长安和各州县,每逢元宵节来临,大街小巷熙攘往来,有的举着火炬,有的敲着鼓点,有的戴着动物面具,有的男人穿着女装。

唐代,首都长安规定,为维护首都的治安,每天夜晚街鼓鸣响以后,所有行人要回到家里:但是,每年的正月十四、十五、十六三天夜晚,长安城内却允许百姓放三夜花灯。在当时的长安,“西域灯轮千影树,东华金阙万重开”。在当时的洛阳,“月下多游骑,灯着绕看人,欢乐无穷已,歌舞达明晨”。元宵节的玩灯、制灯、观灯,便逐渐形成了一种民间的风俗。

元宵节,古又称“上元节”。古时有“三官”,即天官、地官、水官,都是道教信奉的神,并说“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后来道教以三官配三元,说天官正月十五生,为上元;地官七月十五生,为中元;水官十月十五生,为下元。由于道教的上元节和传统的元宵节同在正月十五,两者便逐渐合二为一了。

元宵节除吃元宵、观花灯等习俗外,历代还有迎紫姑祭厕神、过桥摸钉走百病等习俗,以及击太平鼓、扭秧歌、踩高跷、舞龙、舞狮等活动。

005中和节的起源

中和节是唐德宗李适在贞元五年(公元789年)所制定的,又名二月二日“龙抬头”。本来在二月一日,后将土地神生日纳入其中,故改为二月二日。

据《唐书·李泌传》记载,唐中叶以前,春天只有三个节日——正月九、正月晦(三十日)和三月上巳节,二月没有节日。唐德宗时,李泌上书,废正月晦,以二月一为中和节,以示务本。德宗十分赞同,并下令以正月初九、二月朔和三月上巳合称三令节。

这些记载表明,中和节是从唐德宗时期确认的。但是,中和节有些活动内容却非自唐代始,如周朝就有春分时去东郊祭日,秋分时去西郊祭月。太阳糕来源也较早,一直沿用到隋唐。唐德宗时,从春分活动中吸取了祭日的内容,充实了中和节,于是中和节与春分混而难分。

006上巳节的由来

“上巳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俗称三月三。

相传汉代时,平源人徐肇在三月初连生了两个女儿,可是三日内都死掉了,人们以为有邪恶附体,于是相携来到水边洗濯,以驱邪避怪。

后来每年这一天,人们便自动来到溪边河畔,戏水洗濯。人们分别坐在水流弯曲的岸边,在上流放置酒杯,任其顺流而下,停在谁的面前,谁即取饮,叫“流觞”。

《荆楚岁时记》载:“三月三日,士民并出江渚池沼间,为流杯曲水之欢。”传诵千古的《兰亭集序》就是王羲之于这一天吟诗作赋后写下的。

唐玄宗时,每逢上巳节,文人学士、贵族男女多聚于城南的曲江池边游览宴饮。曲江池,原为汉武帝所造,因水路曲折,似广陵之江,故名。后来曲江池淤塞,唐玄宗派人疏凿,大加兴建,遂愈发明媚繁华,成为贵族文人春游宴饮的胜地。杜甫曾以《丽人行》诗记录:“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上巳节之盛景,可见一斑。

007寒食节源于何时

寒食节是中国农历清明节前、中、后这三天,古人从这一天起,三天不生火做饭,所以,叫寒食,亦称“禁烟节”、“冷节”。

相传春秋时晋文公重耳烧死介子推后,非常后悔,便规定每年此时不得生火,一切吃冷食,于是便称为寒食节。

其实,寒食节真正起源于古代的钻木、求新火之制。据《周礼·秋官·司煊氏》载:“中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古人因季节不同,用不同的树木钻火,有改季改火之俗。而每次改火之后,就要换取新火。新火未至,就禁止人们生火,这是当时的一件大事。禁火之时,备以冷食,由此遂相沿成俗,春秋之后始逐渐与介子推的传说相融合。

寒食节的主要活动内容是禁火三日,吃冷食,即隔日做好的饼和糕。此外,还有上坟、郊游、斗鸡子、荡秋千、打毯、牵钩(拔河)等。其中上坟之俗是很古老的。

008清明节扫墓源于何时

清明节,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仲春与暮春之交,古“三月节”,一般为冬至之后106天,寒食节的后一天,公历则在四月五日前后。

《岁时百问》曰:“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其时正是兴农事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的俗谚。

清明成为节日,相传出自帝王将相的“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经过历代沿袭,于是成了固定的风俗。

中国广大地区都有在清明之日祭祖扫墓、插柳踏青,以寄托中华民族对先人的慎终追远之情。作为综合性节日,它亦添有竞技游艺的内容,节日中斗鸡走狗,抛球拔河,这是从唐代便有的活动。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上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一诗可谓是对清明节的经典写照。

009端午节的由来及习俗

端午节是汉族的传统节日,时间为农历五月初五,晋·周处《风土记》:“仲夏端午,端,始也,谓五月初五也。”古代“午、五”同音,所以,端午又称端五。又因两五相重,故称“重五”,或称“重午”。又因为午时是阳气最旺的时刻,端午又可称为“端阳”。

关于端午节的起源,历来众说纷纭。一般传统的说法认为,源自对屈原的纪念活动,然而据文献记载与考古发现,端午节最初萌芽于民间的巫术巫医活动。

农历五月,是仲夏疫疠流行的季节,民间有“恶月”之称。因此,早在先秦时代,北方中原地区就把五月五日作为驱邪避瘟的日子。

端午节的重要风俗有赛龙舟、裹粽子、挂艾草、饮菖蒲酒、驱五毒等,均属驱邪避瘟之列。秦汉以后,赛龙舟和裹粽子这两项节俗逐渐与屈原的故事相结合,获得了新的历史意义。相传楚国伟大的诗人屈原忠而被谤,流放他乡,却仍不忘忧国忧民,终于五月五日自投汨罗江而死。人民为了纪念他,于是把赛龙舟、裹粽子说成是为了捞救和祭祀屈原。端午节也由此而成为中国传统中最富有诗意和悲情的节日。

010七夕节有哪些习俗

“七夕”是农历七月初七的晚上,或称“乞巧节”、“女儿节”。七夕节起源于牛郎织女的传说。

相传,织女本是天帝的女儿,却爱上了人间放牛的青年牛郎,牛郎在老牛的帮助下,与织女见了面,很快相爱结婚,生出一男一女,过着男耕女织的幸福生活。

王母娘娘知道这件事后,把织女捉回天庭,当牛郎担着两个孩子到天上追织女的时候,王母娘娘用她头上的玉簪划出了一条银河。这条银河又长又宽,牛郎过不去,他们就这样被分开了。

后来,王母娘娘只许牛郎和织女每年七月初七见一次面。每到七月初七夜里,成群的喜鹊都飞来给牛郎织女搭桥,让他们在桥上见面,这就是七夕节的来历。夏秋之夜,晴空万里,繁星满天,白茫茫的银河横贯南北,河的东西两岸,各有一颗闪烁的星星,遥遥相对,那就是“牛郎”星和“织女”星。

每年的七夕,各地的少女们往往结伙祭拜牛郎织女星。她们用茶、酒、水果、“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和瓜子作供品,还有化妆用的花粉。这种仪式叫贺双星。焚香礼拜之后,把所供花粉分为两半,一半投到屋顶上献给织女,余下的自己用。

七夕最重要的活动是乞巧,在七月初七这一天,姑娘们摆上瓜果,向织女乞巧。如果夜里有喜子(蜘蛛)结网于瓜果上,就被认为是得到了织女的青睐,必然乞得心灵手巧。

有的地方,年轻的姑娘们用七根线和绣花针进行比赛。谁能以最快的速度把七根线穿进针孔里,就表明谁最手巧,也就代表她乞到“巧”了。

人们同情牛郎织女,关注鹊桥相会,有许多感人的民间活动。比如,有的地方,在七夕,把全村的雄鸡杀掉,意思是没有雄鸡报晓,牛郎织女就可朝夕相守,永不分离。

011中秋节的由来及习俗

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中秋节与元宵节、端午节并称三大节。每到这天,人们都要赏月、吃月饼、祝福团圆。

中秋一词最早出现于《周礼》,但它不是指中秋节,而是秋季的第二个月;汉代有秋节,时间定在立秋这一天,也不是八月十五。

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中秋节的由来,可能与以下两种说法有关。

一是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礼记》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可见,早在春秋时代,帝王就已开始祭月、拜月了。后来贵族官吏和文人学士也相继效仿,逐渐传到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