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起名全典
6890000000004

第4章 起名有原则(1)

■ 确定制名人选

对年轻的父母来说,孩子一生下来,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怎样为孩子取个好名字。根据目前的有关规定,新生儿在出生后的几天内必须要去报户口,报户口时所用的名字,要使用正规的名字。我国还规定不准随意更改名字,所以孩子报户口时的名字往往要使用一辈子。因此,不能不加以重视。

有些年轻人在刚结婚的时候,或者在怀上孩子以后,就开始为孩子构思名字了。等到孩子呱呱坠地,名字则已取好了。

绝大多数情况是,许多将要做父母的人,虽然也想过事先为孩子准备个名字,但直到孩子出生时还没有想好,或者是原来准备好的名字不合适。

可以说,沉浸在新生儿降临的喜悦当中的父母,都要面临为孩子取名字的问题。那么,谁最适合为孩子取名字呢?

在先秦时期,贵族家的孩子生下来,都要先到祖庙里去烧香告诉祖先知道,称为“告庙”,然后由保姆和孩子的母亲一起,抱着孩子去见孩子的父亲。

父亲详细询问了有关情况后,就拉着孩子的右手,为孩子取名。孩子的母亲把名字记下,回去后把孩子交给老师,并让老师把孩子的名字告知女客人和家里的妇女。

而孩子的父亲则把孩子的名字报告给族长,然后由族长告诉同族的人,并连同出生年月日一起告知当地主管部门。主管部门则填写两份有关表格,并把其中一份交更高一级的政府存查,另一份自己保存。

这样,孩子便有了名字和户口,正式成为合法公民。

自此以后,名由父定成为一种传统。这种传统一直在贵族阶层和文化人士的家庭、家族中保持下来,到现在仍被大多数人所认同,说明名由父定的传统确有合理性和代表性。

当然,名由父定是父权制占支配地位的产物。在古代,取名是一种权力的象征,而名字也同时被看做是一份财产或遗产。世系与财产以男子计算,名由父定和子随父姓是一样的。

当然,古代给孩子取名字时,一般平民家庭并没有这样复杂,而且取名的人也不止孩子的父亲一个。

一般人家,经常是在“告庙”以后,除由孩子父亲取名外,有时也由孩子的祖父取名,或者由族长或族内的饱学之士根据孩子所在的支派和字辈取名。

现在,给孩子取名的礼仪、风俗和方法等,都与古代有了很大的不同。在由谁取名的问题上,可以说是有了质的改变。特别是伴随着男女平等的呼声越来越高,女性的社会参与意识不断增强,子随父姓和名由父定的传统受到挑战。

孩子不光按照传统随父姓,还可以一反常规随母姓;既可由父亲定名,同样也可以由母亲定名,而越来越多的是父母的共同参与。

此外,人们对姓名要包含血亲和宗法意义的意识逐渐淡化,偏重名字的动听和好念。取名时不遗余力地在词典中寻觅美辞,或是发动所有能动员起来的人为孩子寻觅佳名。大凡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叔伯、姨姑、舅舅、上司、朋友、邻里等等,都可能充当取名者的角色。

当然,给孩子取名字最有资格和最合适的人选还是孩子的父母。孩子是父母双方爱情和精血的结晶,自己生的孩子由自己取名,这样才最有意义。父母为孩子取名,不仅是一种神圣的权力,也是一种神圣的责任。

如果父母确实不能胜任,才去考虑由孩子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及其他的亲戚去取名,这样取出的名字也有一种血缘上的亲切感。

假如上述这些人无法给孩子取出一个理想的名字,再去考虑由邻里朋友乃至专业取名人士取名。

■ 选择适当的时候取名

究竟什么时候给孩子取名字最恰当?历来做法不一。概括起来,有产前备名、生即取名、满月取名、三月取名和周岁取名五种。其中,以产前备名、三月取名和周岁取名最具特点和代表性。

产前备名,就是在孩子出生前先取好名字。备名一般在孕期着手酝酿,这时新的生命正在孕育,父母时时刻刻都在记挂着新的生命,期待着新生命的诞生,又憧憬着新生命的未来,自然也会诱发父母情不自禁地去斟酌伴随孩子一生的名字。

备名通常是备双名,因为多数情况下,父母不知道怀的究竟是男孩还是女孩,所以适合男女的名字各预备一个,孩子呱呱坠地后再依性别而定。

此外,有的父母除考虑性别因素外,还考虑到了孩子诞生的时辰、相貌、特征等诸多方面,为孩子预备多个名字。

三月取名是古代的习俗,《仪礼·丧服传》说:“子生三月,则父名之。”这里,三月取的是正式名字。

为什么要在孩子出生三个月之后取名呢?《白虎通义·姓名》解释说,孩子出生三个月之前,家庭内部一般使用小名,三个月后,会经常与来访者相见,有时小名不便让人知道或呼唤,为让来客知道并便于呼唤,所以必须取个公开使用的正式名字。

周岁取名是汉族习俗,最常见的是风行于民间的“抓周”取名。这个习俗最早起自南北朝时期,当时称为“试儿”,明清起开始称“抓周”或“试周”等等。

所谓抓周,即当孩子满周岁时,在其面前摆放各种物品或生活用具,如弓矢纸笔、钱印珍宝及刀尺针缕之类,任其随意抓取,以此来预测日后的前程、性格、志向和兴趣,并根据抓取和预测的结果,取相应的名字。

《红楼梦》中介绍了贾政为贾宝玉举行“抓周”仪式的情景:宝玉周岁时,贾政老爷便要试他将来的志向,便将那世上所有之物摆了无数,让他抓取。谁知他一概不取,伸手只把那些脂粉钗环抓走。贾政老爷便不喜欢,说将来不过酒色之徒,因此甚为不悦。

抓周的风俗认为,抓到书就是读书的,抓到算盘就是经商的,抓到印就是做官的,难怪贾政老爷不悦了。

直至近现代,抓周习俗仍然广泛流行于我国大部分地区。著名学者、文学家钱钟书的名字,也是以抓周取名的。钱钟书的父母在其满周岁时,举行了“抓周”仪式,见他首先抓取的是书,甚为高兴,便取“钟情于书”之意而取名为“钟书”。

后来,他又据本名起笔名“钟书君”、“中书君”。钱钟书可谓是人如其名,他淡泊官场、金钱和名利,一生嗜书如癖,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文章。

当代仍有抓周习俗,只不过大多已不再据此取名字了。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当今的孩子出生后很快就须报户口,正式名字往往不能等到孩子满周岁时才取。

毫无准备的生即取名太仓促,尤其是取大名。产前备名也有考虑不到孩子诞生时和诞生后的情况,所以,建议产前须备名,产后作修正,报户口时再确定。至于考虑到当地民间风俗,可结合传统和现实的要求变通而行。

■ 尽量避免重名

重名现象自古就有,在上古时期,汉字还不如现在这么多,而可用做人名的汉字更少。在人口不断增加的情况下,重名现象的出现在所难免。

我国古代人有名又有号,因此雷同的不仅是名字,同号(包括别号、雅号、诨号、谥号等)的现象也屡见不鲜。

根据有关资料统计,自宋元以来,以“一心”为别号的人近10个,而谥号(古代皇帝或名人死后所加的尊号)自汉代以来,就有54个“文忠”之多。

我国古代还有同字的现象。古人的字大多是名的延伸,不少同名的人也同字。姓名字号完全相同的情况,古往今来更是史不绝书。仅《古今同姓名大辞典》一书所记,先秦至20世纪30年代以前,就有56700人同姓名,其数量之多实在惊人。

现在,重名率更是高得惊人,据统计,北京市重名率最高的是淑珍,其中王淑珍13000多个,张淑珍11000多个,刘淑珍10100多个。而天津市有2000多个张健,沈阳有3000多个王伟,武汉市有10000多个王红。

重名有时会给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我国当代著名国画家中,就有两个关山月。两人都擅长山水画,都是画院领导,又都曾为人民大会堂作过画,巧上加巧的还都是耄耋之年。

有时邮局也常常把信送错,引起不少误会,令人哭笑不得。两个关山月不约而同地采取了措施,在作画题名时,一加签“长山关山月”,一加签“漠北关山月”。

重名在人们的生活、学习以及交往中,用起来很不方便。很明显,一个班上两个相同名字的学生,老师同学称呼起来就很不方便,造成很多麻烦,只能“大王岩小王岩”、“大李明小李明”地予以区别,但如果再有个“王岩”、“李明”又怎么办呢?

重名现象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与人们取名时的趋同心理有关,即与人们追求名字的时髦有关。另外,中国人受取名定式的限制,也造成了大量的重名。如男孩的名字多用强、勇、健、华、丹、力、飞、伟、严等字,女名则常用英、燕、花、丽、玲、梅、美、洁、佳、芳等。这些字用得太多太滥,自然增加了组合名字的困难。

因为大姓,特别像排位靠前的李、王、张、刘、陈、杨、赵、黄、周、吴、徐、孙等人口众多,取名也极易造成重名。

单名热也造成了大量的重名。常用汉字仅为四千至五千个左右,如以5000个计算,以王姓为例,王姓人口过亿,王姓人使用单名不重名只能有5000人,第5001人就开始重名。何况单名缺少组合调整的机会,又有相当一部分汉字不适合用于单名,这样,重名的概率必然加大。

范字有表明辈分的作用,但随之而来的便是选择范围趋小,因而范字也容易造成重名。

另外,无处查询是否重名。取名本身带有盲目性,取名者只能根据平常接触的范围来判断,若加上素养不高更是难免落入俗套,重名现象也就频频出现。

重名现象从根源上说是难以避免的,只能在相应的条件下尽量避免。所以,父母在给孩子取名字时一定要深思熟虑,以免将来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现在,已经有年轻的父母采用四字姓名给孩子取名,这颇有一种革新精神。如张先生,其妻姓杨,婚后育有一千金,取名为张阳淑丽。

考虑到我国姓名用字的具体情况,四字姓名可以采用“双轨制”的形式:凡是文字证件及重要、严肃的场合,一律采用“四字姓名制”,如身份证、名片、户口簿、学生证、工作证、结婚证书、档案材料、著作署名、银行存折、法院布告、请柬等。

而在一般场合,如家庭、学校、工作单位内部、亲朋邻里之间的交往,则可直呼“双字名”。这样既避免了同姓名的麻烦,又适应快节奏的现代社会生活。

再者,还可以改变取名方法,克服从众心理,不要赶“时髦”。取名有很多方法,有的重形式,有的重意义,有的讲究字音的搭配,其他如寄深情、寓希望、表仰慕、明志趣等,更是常见的取名方法。总之,取名应以美学观点作指导,力求不俗气,不雷同,不粗浅,不简单化。

此外,为避免重名现象,有关部门应做一些减少姓名雷同的宣传引导工作。大中城市的户籍管理部门最好设立取名咨询机构,用电脑储存本市、本地区以及著名历史人物中同姓名的资料。当公民在给新生儿申报户口时,就向他们提供这方面的服务,以便了解新生儿的姓名有否与别人相同,有则可及时加以更改。

为尽量避免重名现象,年轻的父母在为孩子取名时应持慎重的态度,切磋琢磨,仔细推敲,取一个不重复、有意义、体现姓名使用者个性特征的好名字。

■ 字体简明易懂

现实生活中,经常有一些人取名的出发点较好,但所取名字的效果却差强人意。如《西游记》中猪八戒的扮演者马德华,原名马芮。因为许多人不认识“芮”字,曾被人误读为“马内”、“马丙”,甚至被读做“马肉”。他出演《西游记》时,怕再被人读错,于是改名为马德华。

由此可见,人名作为人际间交往的符号,应该是让人一看就明白,一写就会的。一个好的名字,既要与己方便,也应与人方便。因此,在为孩子取名的时候,一要考虑所取的名字是否便于书写,二要考虑是否便于别人去读。

为此,应尽量避免使用笔画较多、常人不认识的字,特别是不要使用生僻的字,别人见了不认识,读了又出差错,无形中给了别人难堪。

通常情况下,在孩子开始识字的时候,首先要认识和学写的往往是自己的名字。在这时,一个笔画简单而又容易记住的名字,他也许学习两三遍便可掌握,显然会对他产生较强的吸引力。

相反,如果名字笔画较多且不易记住,也就无形中给孩子增加了困难,他也许会在多次练习写自己的名字时,因无法掌握从而对学习和自己失去信心,认为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是一种无能。殊不知,这正是父母或其他取名字的人给他造成的麻烦。

同样,当孩子长大后走向社会的时候,他的名字要经常在社会上使用和书写。一个写来简单、读来方便的名字,也许会为他在社会上的立足带来许多好机会。相反,书写麻烦而又难读的名字则可能使他失去一些机会。

根据《康熙字典》统计,我国共有四万多个汉字,其中有三万多个都是不常用的古字、废弃字和生僻字,较常用的只不过三千多个而已。在这些常用的汉字中,可用做人名的字更少。这就难免会使有些人在取名时,选用一些笔画较多或者不易让人认识的字作为名字。

章太炎是我国近代的大学问家、政治名人、思想家,其地位举世公认,但他为女儿取的名字却成为笑谈。他为女儿取名“■”(“展”的古体字),字“■”(“丽”的古体字),用的都是生僻字,给人一种卖弄和故弄玄虚之感,因而受到世人的讥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