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读懂孩子的心
6890400000012

第12章 性格:塑造孩子健全人格(5)

任性心理会导致孩子无法正确判断事物,个性固执不讲理,这不仅影响对他们生活能力的培养,而且这样的孩子也经不起生活中的考验和挫折,这些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严重者还会因冲动而走上犯罪的道路。

很多青少年的任性往往令家长们大为头疼,其实对青少年来说任性并不是天生的毛病。家长通过一些手段完全可以使孩子改掉这一毛病:

1对孩子管教不要太严厉

有一些父母对孩子的管教过于苛刻,一旦孩子难以达到其要求,父母就会给予批评、惩罚等。久而久之,孩子就会产生抵抗行为,就会变得任性。

2要学会尊重孩子

一些家长在孩子面前总是端着一副大人的架子,对孩子不太尊重。孩子一旦犯错误了,就不分青红皂白地贬斥一番,甚至在公众场合大声责骂,毫不顾及孩子的颜面。对此,孩子为了保护自己的面子和自尊心,往往会产生任性的对抗行为。

3不要过分迁就孩子

很多孩子的任性行为就是家长一味的迁就导致的。孩子小的时候,经常会提出一些不合理的要求,有些家长不但不纠正,反而持迁就态度,时间一长就使他们形成任性心理和一些不良的行为。

13等级不同,待遇当然也不同

——帮助孩子摆脱虚伪

阳阳今年16岁,可是其所表现出的世故与圆滑,是同龄人无法想象和比拟的。

一天,妈妈的两位同事王阿姨和刘阿姨一起来她家玩,王阿姨的爱人是财政局的局长,刘阿姨的爱人只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老师。两个阿姨一进门,待客上阳阳就表现出很大的区别,对王阿姨献媚至极,一会儿夸王阿姨身材好,一会儿夸王阿姨长得漂亮,一会儿又夸王阿姨有学识,还要求王阿姨哪天引见一下王阿姨的爱人,而在一旁的刘阿姨,阳阳只是在进门时问候了一句,接下来就不闻不问了。看到阳阳的表现,在座的三个大人都很尴尬,虽然妈妈极力地想让气氛好些,积极地和刘阿姨攀谈,但还是可以感觉到刘阿姨的不快,这让妈妈和王阿姨觉得很不自在,所以客人来了不到半个小时,就都匆匆离开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本应该天真无瑕的青少年,却老成、世俗得让人惊讶,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呢?

首先,这跟青少年的认知能力有关,他们错误地以为世故就是成熟,因而刻意消除自己身上的稚气和天真。

其次,一些青春期的孩子,有一个突出的心理特点,就是想表现出成人感,随着自己身体的快速发育,青少年们急需得到大人的认可,渴望着别人将他们当做成人,平等地尊重他们、理解他们,因此他们强迫自己表现得像一个成人,模仿大人的一些行为举止、思维方式等。

还有的孩子受身边大人和环境的影响,在言行中表现得世俗而虚伪。本应该是青春年少,涉世未深,天真活泼的孩子,却过早地戴上了虚伪世俗的面具,真不知道该喜还是该忧。

父母们应该积极地帮助孩子们摆脱虚伪世故,积极正确地引导他们,还孩子一个纯真、可爱的美丽面孔。

虚伪,是人们讨厌和排斥的,尤其是青少年的虚伪更让人觉得可怕,不要让你的孩子过早地戴上虚伪的面具,要让朝气蓬勃的青少年都能用纯真的心去感受这个美丽的世界。如果你的孩子因过早的成熟而变得虚伪,应如何加以引导呢?

1父母做榜样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在生活中父母要做好榜样,摆正自己的心态,待人接物应该公正、真诚,要知道你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从现在开始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吧!

2多接触正面事物

要注意让孩子多接触正面的人物,避免让孩子接触到品行不良者。应该严格监管孩子去一些成人场所,如网吧、游戏厅等。不把孩子牵扯到成人的日常生活交往中来,尤其是成人间的尔虞我诈中来,避免孩子思想上遭受污染,受到不良影响。

14嘿嘿,其实我是在骗他们

——改掉说谎的毛病

刘宇是一名高中生。每次考试结束,父母都会拿成绩说事,数落刘宇一番。对此,刘宇很是郁闷。又一次期末考试,刘宇考砸了,心里忐忑不安地想:“平时考得不错,都会挨骂,这次死定了。”突然间,刘宇“灵机一动”,干脆把成绩单改了算了。于是刘宇用扫描仪把成绩单扫到了电脑里,修改了成绩后又打印了出来。

回到家后,刘宇把成绩单递上,父母看到修改后的成绩喜笑颜开,破天荒的夸奖了刘宇一番。刘宇对此大感意外,同时暗自窃喜。此后,刘宇经常向父母谎报成绩,到后来,不只是谎报成绩这么简单,还经编造各种借口向父母骗钱。

直到有一次,刘宇的父母在与其他同学的家长聊天时,才知道刘宇一直在骗他们,他们在刘宇的口中已经很难听到真话了。

说谎是青少年比较常见的一种不良行为。从心理的角度上来看,青少年说谎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大多数青少年出于保护自己的目的,使自己免受痛苦而说谎,就像例子中的刘宇,因为害怕父母的责备和为了博得父母的欢心而撒谎,并由此养成了说谎的习惯。

在现实中,有些家庭对孩子的要求比较严格,特别是在孩子上中学以后,认为中学是以后上大学的关键时期,所以对孩子抱有很大的希望,这时父母如果发现孩子做错了一件事就会开始打骂,这样严重地打击了孩子的自尊心。就像案例中的刘涛,考试的成绩不理想,骗家长是怕自己的自尊心再次受到伤害。

但也有一些青少年觉得说谎能给自己带来一种良好的自我感觉,他们感到说谎新鲜、刺激,因为自己的说谎成功而感到内心轻松、愉快。他们认为在被不易欺骗的老师和父母面前说谎,自己会有成就感,洋洋自得、自以为是,自以为很了不起,这已是造成青少年说谎的一个重要原因。比如,有时候孩子为了让周围的人夸奖和表扬,就把一件自己本没有做到的事情和别人说自己做到了,好面子;如果没有做得很好,就说那件事不是自己做的,也说谎了。

另外,许多孩子不诚实的原因,始于家长说谎。成人的言语不慎,使孩子受到暗示,从而模仿成人的行为。在孩子的心目中,父母和老师的形象都很高大,其行为与品质时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一旦成人说谎,青少年最后可能将这种行为作为合理的行为而接受下来。

青少年的说谎欺骗行为还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目前社会上存在着许多虚假现象,如电视、广播、网络、报刊、广告等媒体的信息言过其实或具有欺骗性,且出现更多的伪劣产品、假文凭、假钞票等等,这些现象对青少年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因此,可以说青少年说谎是社会、成人说谎等欺骗现象的综合反映。

诚实是做人最基本的品质,诚信的人处处都会受到人们的信任和尊重。青少年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时期,诚实品质的培养对一个人今后的人生旅程至关重要。青少年处在青春期,说谎是可以纠正的。对此,家长应该帮助青少年改掉说谎的毛病。

1家长要分析孩子说谎的原因,对症下药

家长要想帮助孩子改掉说谎的毛病,首先要弄明白孩子说谎的原因、动机,要正确区分撒谎的性质。青少年说谎的起因是有区别的,家长要确实了解清楚孩子为什么要说谎,从而采取有针对性地解决措施,消除说谎的行为。了解说谎动机,正视、反省自己。孩子说谎都有其一定的心理原因,了解动机才能找到辅导矫正之法。

2面对孩子的说谎,要正确引导

青少年说谎,内心都是矛盾重重,想承认错误,又怕失去信任。因此,家长一旦发现孩子说谎,不要“严刑逼供”。要凭借观察力和判断力,抓住时机,及时引导,以宽容、真诚、信任待之,使其感到没必要撒谎,从而进行彻底的自我反省。这样可以使孩子重新做回一个真诚的人。特别要注意的是,家长在处理孩子的说谎行为时,最好单独进行,避免使孩子难堪,引发对立情绪,激化矛盾。

3减少环境影响,给孩子一个安全的环境

很多孩子说谎是因为受到了不良环境的影响。所以家长要及时了解、掌握学生的交友情况,尽量避免孩子与有说谎习惯的同伴交往过密。家长最好能够与学校保持密切联系,合力教育孩子,不给说谎行为制造机会,努力使孩子养成实话实说的好习惯。以“说真话,不说谎”的同学为好榜样,形成“实话实说”的人受人尊敬的观念,提倡在学习和生活中实话实说,有困难有麻烦及有不愿意做的事,都当面讲清楚,不阳奉阴违。

4用奖惩鼓励法和自我暗示法帮助孩子改掉说谎的坏习惯

家长在面对“说谎成性”、难以自控的孩子时,要采取必要的引导治疗方法。家长可以与孩子协商,以签订合约的方式,直接帮助孩子自我观察、自我管理,消除、纠正撒谎的不良行为,在孩子取得进步的时候,及时给予奖励和肯定,使其保持、巩固、发展;如果未能完成目标,则按约定给予惩罚,以示警醒。另外,家长可以要孩子把自己的优点、长处写在纸上,提高孩子自信。同时,在孩子的优点、长处旁边写下“撒谎害人害己,要彻底改”、“我一定能改掉撒谎的坏习惯”这类的文字,使孩子进行自我暗示。积极的自我暗示能产生巨大的内驱力,使人自信,自强不息,每当遇到问题,就要想一想对自己的要求,不断鼓励自己坚持良好行为。坚持自我暗示,就能逐步改掉坏习惯。

5家长要以身作则,做出诚实的表率

家长的榜样作用很重要,俗话说:“言传不如身教。”家长应该用自己诚实的行为去影响孩子,为孩子做出表率。特别是对于正在例子撒谎毛病的孩子,这一点尤为重要。如果家长不能在孩子面前树立起诚实的形象,就会在孩子的心中形成“你都不诚实,凭什么不让我撒谎”的印象,会对孩子产生极其不良的后果。

15我就是平静不下来

——帮助孩子告别冲动

瑶瑶今年只有14岁,可是同学们都觉得她不好相处,因为她很容易冲动,动不动就发脾气,只要有事情稍不合她的心意,她就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总要拿某个人或某件东西当出气筒。

比如,上课迟到挨了批评,回家后就责怪妈妈没能早点儿叫她起床;在校值日打扫卫生不干净,就怪扫帚不好用;考试成绩不理想,就说老师出题太难太偏,故意为难她……总而言之,瑶瑶就是情绪容易激动,喜欢发脾气。

而且,瑶瑶发脾气的时候总要搞破坏。比如,考试不理想,她会气得把试卷撕得粉碎;同爸爸妈妈吵嘴,她会摔碗、摔杯子;甚至字写不好,她还会折断铅笔……

为此,同学们都不敢再接近她了,都觉得她像个炸药包,一触即发。

有很多青少年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很容易冲动,冲动会给孩子的生活带来消极影响。事实上,当一个人的行为和愿望遭到妨碍时,就易滋生冲动情绪。处在情绪冲动中的孩子往往不能客观、公正地看待问题,而且自制力差。在所有不良情绪中,冲动最能削弱一个人的思维能力,当青少年处在这种状态时,他们的行为控制力与对周围事物的理解力都会大幅度降低,容易意气用事,并做出一些不该做的事情来,比如损物、伤人的不理智行为。情绪冲动不仅容易造成过激行为,妨碍人际关系的发展,还容易使人罹患某些躯体疾病,比如心脏病等。

通常,青少年产生冲动情绪的心理原因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

1成长阶段特点所致

青少年时期,人的神经系统的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虽都在发展,但兴奋过程仍占优势。因此,情感兴奋点比较低,稳定性差,经常因一些小事产生冲动情绪。

2感情用事造成的

青少年的生活、交际知识贫乏且经验不足,辨别是非的能力不足,容易感情用事。

青少年一般还不能有意识地调节自己的情绪,如破涕为笑等。青少年由于心理不够成熟而易情绪冲动,随着年龄的增长,辨别是非能力的增强,他们调节自己情绪的能力也会逐步提高。

3家长的娇惯

某些家长对孩子的娇生惯养,使孩子心理发展不平衡,从而形成任性、暴躁、冲动的性格。

另外,有些孩子因为经常受到父母的打骂也易形成暴躁性格,加上他们遇事又不能克制自己,所以会产生冲动情绪。

对于情绪比较容易冲动的孩子,家长要起到帮助、引导作用,让孩子学会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

1帮助孩子学会理智地思考

家长应该帮助孩子学会用理性代替感性来指挥自己的行动。当孩子遇到与他们相左的意见时,家长应告诉孩子遇事三思而行,不要仓促表态,而要对其利弊反复权衡;学会将“热处理”转变为“冷处理”。并且,家长要教育孩子做事考虑后果,当孩子遇到一些不愉快的事情时,不要感情用事,考虑一下后果。

2用延迟反应法帮助孩子平稳情绪

“延迟反应”法,就是使青少年遇到问题时不急于做出反应,而先冷静思考一番,这种“冷处理”会纠正许多不必要的偏差,可使他们变得更加理智。同时,要锻炼孩子情绪的稳定性,让他们待人做事不要太情绪化。还要增强他们的耐力和容忍度,遇事不要过于冲动。冲动的孩子往往自我控制力差,这就需要磨炼他们的自我控制力。积极的方法就是当孩子动怒时,转移他们的注意力或者改变环境因素,待一切平静下来之后,再把问题弄清楚。

3家长要多与子女沟通

家长要多和孩子进行交流,探讨一些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的解决办法。如果能够经常交流探讨,孩子就会养成遇事善于思考的好习惯,而他们的情绪也自然会得到控制。另外,当看到孩子有进步表现时,要予以奖励,以巩固已有成果。在正强化的作用下,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就会有所提高,对冲动情绪也会有所调节。

4对孩子不要过分溺爱,家长要培养孩子的独立精神

家长对孩子的娇生惯养会使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下降。家长对此应该进行反思。在生活中,既要满足孩子的合理要求,又要对孩子的一些无理要求进行教育,并坚决制止。

5对待孩子的冲动行为要灵活处理

当孩子情绪冲动的时候,家长需要灵活处置孩子的冲动行为。比如说,当孩子与他的同学或朋友吵架时,我们可暂时不予理睬,让他们自己去处理。

6家长要做到言传身教

家长要注重言传身教。对于孩子,家长要以身作则,身体力行,要善于调控自己的行为举止。平时,家长不要对孩子大喊大叫,而要用自己的行为告诉孩子如何控制冲动情绪;对孩子说话态度要坚决,而语气要平缓,要让他们在可能冲动的情况下,先对自己说一声“让我等等,让我想想”。如能这样,就能对孩子控制自己冲动情绪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