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海瑞官场笔记
689900000013

第13章 海瑞进京赶考(4)

海瑞耿介的性格正在当地盛传。两年前的一次郡学考试,海瑞写了一篇名为《自警词》的文章,假借神对自身进行教诲,通过质问自己进而表达了自己的人生态度。海瑞喜欢阳明心学,这在此文中也处处体现:"……入府县而得钱易焉,宫室妻妾,毋宁一动其心于此乎?财帛世界,无能矻中流之砥柱乎?将言者而不能行,抑行则愧影,寝则愧衾,徒对人口语以自雄乎?质冕裳而有媚心焉,无能以义自亢乎?参之衣狐貉而有耻心焉,忘我之为重乎?或疚中而气馁焉,不能长江大河浩浩然而莫御矣乎?小有得则矜,能在人而忌,前有利达,不能无竞心乎?讳己之疾,几百所事,不免于私己乎?……呜呼!瑞有一于此,不如速死!"这一篇被当地文人传诵或笑谈的自我标榜文字,表达了海瑞的志向,他认为人生在世上不能白活。人活着不一定要中科举,做大官。

关于马市的开设,王用汲也站出来发言了。王用汲为人持重,知道歌颂比较讨好,所以,他直接歌功颂德,说长城以北,应该种草植树,这样不仅可以治风挡沙,更可以蓄养马匹,建立骑兵。我们国家版图之大,实难步量,必须有强壮的马匹,而马市的开设也是迟早的事情,早开早得益。

海瑞觉得王用汲的话不过是对其他人的重复,并无新意。虽然他对王用汲的厚道为人极有好感,但仍然是无法为他叫好。

汤臣则大声鼓掌,丘郊也是。这个桌子上的人热闹过后,另一桌上就又会有一个人发表大论。

也有的举子没有准备好,站起说了两句堂皇的官话,结果忽然忘记自己接下来要说什么了,于是便在那里咽着口水,他愣了一会儿神,就说:"不好意思,我没有准备好。"

然后就是一阵哄堂大笑。

海瑞的手碰着酒杯,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王用汲看了他一眼,连忙示意他说话。王用汲小声说:"有很多人没有通过正当的科举考试而入仕,就是因为在会试前的一次辩论。"

海瑞听完这句话,马上站了出来,他呷了一口茶,开口说:"我不同意设马市。"

他的声音并不大,可是中气十足,一下子把正在浮喧的人们打断,酒楼里一下安静了。海瑞顿了一下,继续说:"马市顾名而取换马之义,蒙古人有马,而我大明有丝织有漆器、棉布、茶盐、铜铁,要换马何其易也,只是现在开设马市并不适合,其因有三:时机不对为其一。败仗之后开马市,有辱朝野及黎民尊严,即使是老百姓顺从朝廷,那么,败仗之后的马市,所换马匹非正常马匹也,多为病马老马,明为交换,实为强换;买卖不均为其二。我听说岁帛数十万,还不能换得马万匹。可是,我到了京城,看了官报才知道,我大明朝仅山东、河南和安徽等地产棉花,而全年的棉花织成布帛,除去自用和进贡,每年所剩余的连二十万丈不到。如果以此等价格来易换马匹,那么三年以后,全国的大部分田地都要种棉花才能有足够的布帛来交换。那样的话,我们的茶、丝织和矿产该如何发展呢?所以,以百丈布帛换马匹的价格不均,此种买卖不能开先例;何况冬天寒冷,开设马市给养俺答棉布等用品,更有助于他们偷袭我大明北部的边防,这是不能开设马市的第三点。其实,马市在民间早已有之,但那是民生需要,和朝廷开设马市不同,朝廷一旦开设马市,势必增加职位,使其驻守兵士,增加开销不说,单单是外迁马市附近村庄生民这一项,就会造成数千流民,一旦遇到天气有变,这些失所的流民会因为生计而反,到时北方的不安定对朝廷也不会有好处。所以,马市暂时还是不开的好。如果,真的是因为指挥失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