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建筑巴蜀古镇历史文化遗产适应性保护研究
6907200000017

第17章 基于生成发展分析的巴蜀古镇保护导向研究(6)

在巴蜀地区,文物保护单位和古镇之间主要存在着两种空间关系,其一是附属关系,即前者是后者内部的构成要素;其二是互补关系,即前者是后者外围的独立要素。这两种不同的空间关系决定了文保单位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信息与古镇既有交叠又有差异。从完整理解古镇所在区域历史文化含义的角度来讲,文保单位对于古镇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它可以视为是古镇区域历史文化含义表达的组成内容或者补充内容,两者之间存在着一种交叠性的区域关联。以重庆綦江的东溪古镇为例,其镇区内部有3处文保单位,镇区外围方圆1km内还分布着其余7处文保单位。通过古镇区及其内外部的文保单位,我们可以完整地解读这一遗产高密度区的全部历史信息:东溪古镇的场镇聚居(古镇区)、盐业运输(古盐道)、历史移民(南华宫、万年宫、南平僚碑)、宗教信仰(龙华寺、观音阁)、传统道德理念(旌表节孝牌坊)、清代政治、军事(抚我孑遗碑、“东溪决策”遗址、太平寨);重庆巴南丰盛古镇镇域方圆10km内分布着17处文保单位,由此我们也可以解读该区域的历史信息:丰盛古镇的传统民居(李武举宅)、墓葬习俗(西汉墓群、李武举墓)、宗教信仰(紫云寺、云香寺等)和军事防御(铁瓦寨、冠山寨等)。

(3)与自然遗产的区域关联

在遗产体系中,作为文化遗产的古镇是人类活动的产物,而自然遗产是一种自在独立的存在,与人的意志愿望无关。但是,受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大多数古镇的选址布局在“风水意识”的作用下会主动因借附近的自然因素,以此形成良好的聚居环境,这就可能与一定区域内的自然遗产形成空间关联[49]。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枟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枠之定义,自然遗产包括“动物和植物生存区”和“天然名胜或明确划分的自然区域”。截至2006年12月,巴蜀地区内的四川省有世界文化自然双遗产一处(峨眉山-乐山大佛),文化遗产一处(青城山-都江堰),重庆市有两处天然名胜(天坑地缝风景名胜区、金佛山风景名胜区)入选首批中国国家自然遗产预备名录名单[50]。除了世界级和国家级的自然遗产外,巴蜀地区其他的各级天然名胜都应被视为广义的自然遗产。

从整个巴蜀地域来看,古镇与自然遗产的区域关联是比较普遍的。由于古镇大多位于构成复杂的自然环境之中,受朴素的生态意识影响,古镇在生成发展过程中会自觉地融入一些“风水意识”,以此来营造和谐的生存环境。因此在同等条件下,古镇的选址常常会偏向于自然条件较好,山水环境俱佳的一些风景名胜区之中或附近,古镇也就随之和一些自然遗产产生了空间上的关联。例如四川洪雅县柳江古镇和高庙古镇位于峨嵋山麓,西南又与瓦屋山风景区相接;四川泸州合江福宝古镇本身也位于福宝森林公园内;重庆中山、白沙、塘河、石蟆等古镇与滚子坪、黑石山风景名胜区相当临近。

4.1.2古镇传统镇区的多类型环境

古镇镇区是指古镇居民的传统聚居区,包括相对集中的历史人工环境及其一定空间范围内的自然环境,由多种类型关系的空间环境构成。它是古镇历史文化遗产最集中、价值最大的部分,也是一般意义上的古镇指涉。本小节拟从类型和空间两个方面对镇区进行构成解析,以全面了解巴蜀古镇镇区的构成情况。

1)类型构成

(1)按照主要特色划分

①山水景观型:古镇区所在的区域具有迥异于其他地域的自然环境(如江南地区的水乡环境),表现出巴蜀地区特有的山水关系。古镇区的布局依山就水,自然与人工关系和谐融洽,其构成具有“自然环境显现,人工环境消隐”的总体特征,形成“山-水-城”一体化的环境格局。这类古镇中比较典型如酉阳龚滩古镇、北碚金刚碑古镇和洪雅柳江古镇。

②建筑风貌型:古镇区所在地区的自然环境特色虽不突出,但区内的人工环境却有着鲜明的特点。

古镇整体结构保存较为完整,除了一般大量的民居建筑外,庙宇、会馆、祠堂等公共建筑数量较多,类型丰富、造型精美、历史文化价值巨大,并以整体的建筑风貌成为古镇最大的特色。这类古镇中比较典型的如成都龙泉洛带古镇、成都大邑安仁古镇、自贡沿滩仙市古镇、重庆酉阳龙潭古镇。

③人文背景型:古镇区曾是古代文化名人的旅居地、近现代文化名人的诞生地,当代文化名人回乡活动地;又或是古镇区曾经历巨大的社会变迁、历史重大事件,是地域社会历史演变的见证地;或者古镇区为某种传统道德文化的发源地,具有极其重要的文化意义。相对其自然环境和传统建筑构成,这种类型的古镇区一般因鲜明的人文特色而彰显,以独特的人文背景而出彩。比较典型的古镇包括绵阳江油青莲古镇、泸州合江尧坝古镇、泸州合江太平古镇、雅安石棉安顺场古镇和德阳旌旗区孝泉古镇。

(2)按照选址布局划分

①滨水岸阶型:即古镇区选址布局于近水且平坦的阶地上。在巴蜀地区江、河、溪的交汇处或者一侧,由于长期受到水流冲击的地质构造作用,往往会形成带状的平坝或缓坡阶地。上万年的沉积作用,使得这类地段的土质较为肥沃,加上水源充足,非常利于组织农业生产;而坚固的岩层地基、平缓的地形坡度使得该区域既无地质灾害之虞,又方便组织排水,宜于大量地营建房舍。因此这些地段极易积聚人口,繁荣商业,如修建码头则可停舟泊船,修建道路则可通周边乡村,形成区域性的交通联系点,所以常常成为巴蜀古镇区选址布局的首选之地。这类古镇中比较典型的如永川松溉古镇、双流黄龙溪古镇、邛崃平乐古镇、宜宾李庄古镇、广安肖溪古镇等等。

②滨水岸坡型:即古镇区选址布局于近水但却坡度较大的陡坡之上。巴蜀东部的平行岭谷地带,旧时陆路交通十分不便,唯有水路交通相对便捷,因此水运一直是客货运输的主要方式。该地区沿河两岸多为深切沟谷,坡度较大(通常不小于25%),一般不应作为城镇发展选址用地,但基于客货水陆中转、搬滩转运、资源开采生产等特殊原因,某些古镇“被迫”

选址布局于岸线上的一些陡坡地段上,形成一些规模较小的镇区。属于这种选址布局类型的古镇,如忠县西沱古镇、江津中山古镇、酉阳龚滩古镇、巫溪宁厂古镇、綦江东溪古镇等。

③腹地台坝型:即古镇区选址布局于远离河流水系的腹地平坝地区。巴蜀腹地的坝子、山麓以及山腰(顶)台地等地貌类型[坝子是丘陵之间的小型盆地或者山顶的小平坝,山麓是山地与平坝交界处的缓坡带,山腰(顶)台地则是分布在山体中(顶)部的零散台地],一般相对较为平坦,不易发生地质灾害,适于大量集中地修建房舍,同时场地周边往往还有良好的耕地和地下水资源,能够提供必要的生产生活条件,所以也常常成为古镇的选址布局之地。属于这种选址布局类型的古镇,如渝北龙兴古镇、巴南丰盛古镇、巫山庙宇古镇、键为罗城古镇等。

④腹地陡坡型:即古镇区选址布局于远离河流水系的山地陡坡之上。巴蜀边缘地区多山,旧时赶路常需翻山越岭,驿路要道之上山腰或山脊,常常成为过往客商常过夜歇脚之处,此类地段即因区位独特而成为古镇选址之地;另外,还有些山地陡坡地势险峻,易守难攻,能够有效地防匪杜患,因此常成为一些营寨(古镇雏形)选址布局之处。尽管这类地段坡度较大、自然条件不佳,但其交通区位和地势险要的优势特别突出,具有建立特定场镇的条件,因而古镇选址于此也应在情理之中。属于这种选址布局类型的古镇,如通江麻石古镇、隆昌云顶场等。

①无轴平面型:镇区平面无明显轴向延伸关系,紧促成团的形式。具有这种平面布局形式的古镇一般为某地区古代府治所在。

受到正统城镇布局思想的影响,古镇平面布局与城市类似——内部结构清晰,外缘以城墙围护,没有明显的向外发展趋势,具有十分明显的封闭性。由于巴蜀本偏居西南,受到中原城市布局的影响较小,因此采用这种平面布局的古镇数量较少,仅有四川阆中古城(镇)、广元昭化古镇以及已被迁建的重庆大昌古镇原址属于这种场镇平面形态。

②单轴平面型:镇区平面具有明显的长短边关系,且长边远远大于短边,存在轴向延伸趋势的形态。形成这种平面形态的原因在于古镇区在发展时受到了较大的地形条件限制,只能沿单一方向交通线或平行水系向两端延伸而不能往纵深发展,因而最终形成这种具有轴向关系的线形平面。单轴平面型古镇在巴蜀古镇中数量最多,尤以东部为众,这也是巴蜀山地分布广泛的一种空间写照。在巴蜀地区,比较典型的单轴古镇包括重庆酉阳龚滩古镇、巫溪宁厂古镇、江津中山古镇、石柱西沱古镇等等。

③多轴平面型:镇区平面不规则,边界随意自由,具有多条发展轴线的形态。这种平面形式的产生主要是受交通道路导引和地形条件规限的双重作用所致。一方面,由于古镇本身位于多条道路的交汇点,镇区可沿各方向的道路向外延伸;另一方面,由于古镇周边山水阻隔,镇区只能从山坳沟谷向外延伸,使得平面变得支离破碎而出现多条空间轴线。多轴平面形态又分为数种具体形状,包括“十”字形,“T”字形、“Y”字形等类型。

巴蜀地区具有这种平面形态的古镇数量最多,比较典型的如重庆铜梁的“T”字形安居古镇、四川隆昌的“Y”字形云顶场、万州的“十”字形武陵古镇等等。

2)空间构成

巴蜀古镇镇区的物质环境由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构成。其中,自然环境包括山体、水系、农田和植被等四种要素;而人工环境则可归纳为街巷、结点、街区、边沿和标志等五种要素。

(1)自然环境构成

①山体:在巴蜀古镇区的构成中,山体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环境要素,也是塑造古镇区空间形态最为重要的外部因素。在巴蜀古镇中,山体按与人工环境的相对位置关系一般可分为远山、周山和内山三个层次。其中,远山是指与人工环境距离较远,仅在古镇核心区视域范围内可见的山体,是人工环境的自然背景;周山是指紧邻人工环境,处于镇区边缘的山体,通常成为人工环境的规限地界;内山是指和人工环境重叠或者和人工环境交错的山体,它是人工环境的依附性地物。

三种山体通过不同的位置搭配、形象组合和坡度变化,形成了复杂的地貌形态,成为塑造古镇镇区人工环境空间形态的自然条件。

处于复杂山地环境中的巴蜀古镇,镇区的人工环境与山体构成保持着良好的协调关系。山地地形地貌的起伏和转折,促成了古镇人工环境形态的高低错落和蜿蜒变化,形成了结合环境条件的“无轴”、“单轴”或“多轴”平面形态的差异。也正是山体对古镇镇区山体形态的规限和导引,使得山地古镇“几乎都有自己特殊的形象,在人的视觉印象中不易混淆”[51]。古镇在山地环境中所体现出的自然性和多维性,确立了古镇形象的个性特征,避免了古镇外部风貌的雷同。

②水系:在巴蜀古镇的镇区中,水系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构成要素。按照与镇区人工环境的相对位置关系,巴蜀古镇中的水系可分为外部水体和内部水体两种类型——外部水体是指紧邻人工环境,镇区边缘的江、河等水体,往往也是镇区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交界线;内部水体是指穿插和点缀于人工环境中的自然水体要素,包括各种溪流和池塘。从分布格局来看,巴蜀古镇内外水体的平面结构多呈鱼骨状,等级序列清晰明确;从形态特征来看,镇区的外部水体一般较为宽阔,线形平直,而内部水体则较为窄小,且线形盘曲。

③农田:农田是平原地区古镇区里一种比较常见的“人化自然”要素。所谓的“人化自然”就是按人类需求而被改造过的自然环境。农田作为以农业生产为用途的自然改造物,应被视为一种特殊的自然环境要素。巴蜀平原地区的古镇,其传统的经济形式为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镇区人工环境周围的土地总是被尽可能地开垦为各种田地进行农业生产,满足古镇自身对粮食消费的需求,因此农田是镇区一种较为普遍和常见的构成要素。从空间形态来看,尽管农田有水田和旱地之分,也有平田和梯田之别,但无论是哪种形式,它的用地平坦性也满足了人工环境建设的基本要求。因此,农田在巴蜀古镇中并不是作为人工环境的一种绝对界限物而存在,而更像是一种支撑物——它在具有粮食生产功能的同时,往往也是人工环境拓展的后备建设用地。

④植被:巴蜀古镇镇区中特征性的植被体现为几种代表型的地方树种。一为竹,巴蜀地区最常见的是慈竹。这种竹子一年的出笋期很长,繁殖很快,在较短时间内就可以形成规模。慈竹通常分布于镇区滨水或边缘地带,有些古镇甚至以竹形成的景观点闻名,如双江古镇的“长滩幽簧”、垫江五洞古镇的“十里竹廊”;另一种树种是黄桷树,黄桷树在巴蜀地区又称大叶榕,它发育快,生命力强,树冠的覆盖面积大,很有景观效果,经常成为古镇的标志性树种;第三为榕树,该树种属于长绿乔木,树冠广展,造型奇异,因适应巴蜀高温多雨和湿度较大的气候特点而被广泛栽植,常见于古镇中滨水地段;第四是芭蕉,这种植物叶型造型漂亮,适应强,被广泛种植到古镇宅院的内院、后院以及空地上,为古镇的风貌添色不少。

(2)人工环境构成

作为一种以空间风貌为心理感知对象的传统聚居,无论何种类型的巴蜀古镇,其镇区的人工环境构成均可分解成街巷、结点、街区、边沿和标志这五种空间要素。

①街巷:是由地面及连续建筑立面所界定的线性空间,是镇区发展的空间脉络,具有独特的结构与形态。街巷的生成,是其在巴蜀地域环境中“结合地形与客观环境条件,再根据人的生活需要而逐步产生。”

巴蜀古镇的街巷按平面尺度和内外关系可分为街道和巷道两类路径,街道相对宽阔平直,公共性较强;而巷道相对窄小陡弯,私密性较强。按建筑围合关系又可分为双面街巷和半边街两种类型,双面街巷较为常见,是有两侧建筑围合的线性空间;半边街在山地古镇中较为常见,系指只有一侧有建筑的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