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建筑巴蜀古镇历史文化遗产适应性保护研究
6907200000021

第21章 基于生成发展分析的巴蜀古镇保护导向研究(10)

从古镇物质文化遗产的镇区构成来看,不同自然环境中的古镇区由于受到差异性的规境的规限适应性限作用,其空间构成也表现出不同的风貌。巴蜀中、东部地形起伏、陡峻,其古镇构成表现出明显的山地特色。在这些地区里,起伏的丘陵和陡峭的山地对城镇发展造成了明显的规限作用,促成城镇发展内敛力的生成。这种内敛力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促使镇区产生一种“高密度”聚集的紧缩倾向;其二是使街区建筑群体布局沿山体、沟谷向“天”、“地”两个方向发展(。强大的内敛力促使古镇不断收缩整体的规模,尽可能地集约性地发展,形成相对紧凑的空间结构形态。从镇区的整体形态来看,由于受到山地的规限,古镇人工环境在拓展时不得不沿山体而建,往往与山地融为一体,形成“山即是城,城即是山”的总体空间形态。在这种“山、城一体”的古镇中,“由于建筑、街巷等空间构成要素依起伏的山形地势分台而筑,使城镇空间在竖向上高低错落,层次分明,呈现出明显的立体化特征。”[17]同时,“山、城一体”的古镇所具有的三维性,使得古镇镇区具有“多层次和多向度的景观特性。由于人工环境处于高低起伏的山水环境之中,近景的水系、中景的建筑组群、远景的山峦构成了多层次的景观要素,给人们带来独特的心理感受。同时,因为地形的坡起,人们获得广阔视野和多变视角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形成了多向度的景观特点。”[17]此外,多样化的古镇街区平面形态、曲折的街巷平面形态实际也都是镇区受到山地环境规限后所形成的具体空间表象。

在川西成都平原一带以及川南部分地区,地形较为平坦,古镇表现出类似我国东部地区平原古镇的特色。在这些地区,古镇虽然仍常常选择滨临河流进行布局,但除了水系外,其他自然环境要素的影响作用并不显着。由于地势平坦,镇区没有山体衬托出来的三维感,表现更多的是一种平缓舒展的二维性。在古镇区中,由于受到自然规限较小,镇区便于拓展,其人工环境规模一般较山地古镇要大。从镇区构成要素的结构形态来看,其街巷密度较小且相对平直;街区多呈面状,而少带状。从镇区的景观构成来看,由于缺乏山体的影响,镇区景观展现的是纯粹的人工环境风貌,缺乏景观元素以及构成的层次感,显得相对单调。

从古镇物质文化遗产的建筑构成来看,不同自然环境中的古镇建筑由于受到规限作用的程度不同,其空间构成也具有不同的特征。“山地(丘陵)地形一般起伏较大,地形破碎,对建筑布局和造型的影响较大。”[69]古镇建筑为了适应这些不利的外部条件,常常通过“化整为零”的方式,将整体院落分散开来,采取自由组合的平面布局来适应地形的变化;同时还以建筑接地轮廓的不同方式(台、靠、挑、架)以及建筑内部的空间组织和调整(错层、掉层)来适应地形地貌的变化。平原地形一般起伏较小,地势平坦,对建筑布局与造型的规限影响较小。在这些地区的古镇里,建筑无须通过改变布局和造型来适应地形的规限,因此可以尽量追求一些型制完整、功能全面的建筑形态,所以建筑规模一般较大,院落式建筑在古镇中比较多见。

2)非物质文化遗产

巴蜀古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成发展贯穿于当地人民与自然环境互动的全过程,其中相当一部分内容与所在地区的环境资源密切关联,它的内容与形式构成是对自然环境主动适应的结果。与国内其他地区相比,由于生存条件相对艰苦,巴蜀先民对资源的开发利用更早,涉及的开发内容更加广泛,也正在这种开发利用的过程中才衍生出具有独特气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考察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遗产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性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积极地从周边自然环境来获取各种节庆表演道具和各种手工艺的原材料;其二,遗产形式所表达的主题也多与古镇周边的自然物产资源有关,能够从自然环境中获取创作素材和灵感。

就前者来说,巴蜀古镇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两项内容与自然环境之间存在着积极的适应关系。其一是传统表演艺术。在巴蜀古镇保留下来的传统民间音乐舞蹈艺术中,演艺方式的独特往往与表演乐器的奇异有关,因为这些乐器多为就地取材、简单加工。例如龚滩古镇中演奏用的“木叶”就是从树上、草上、禾苗上摘下来的一种适于振动发音的树叶或草叶;洛带古镇表演用的连萧实际上也就是当地一种选料加工精细的慈竹竿;而所有古镇中的舞龙、舞狮所用的材料几乎都是本地出产的木、竹条。其二是传统的手工艺技能。巴蜀古镇中的可以见到的日常手工艺几乎都与自然物产有关系,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包括编织、造纸和制盐。巴蜀古镇中常见的蓑笠、藤篓、摊席、箱衣席、箱盖席、桶盖席、甑管、酒络、酒篓等都取材于周边自然界中的竹类植物。

从后者来看,传统农业社会中的古镇居民往往对周边的自然环境充满着强烈的敬畏之情,并通过各种文化形式来表现这种心态,因此有相当一部分遗产内容的主题与自然环境相关,例如前面提到的龚滩等古镇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就多以自然环境要素为题材,另外一些保留至今的天文知识实际上也是以自然界作为认识对象。同时,在如何协调和处理巴蜀复杂的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关系方面,伴随外来移民而引入巴蜀的风水思想也恰好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思路,它在本质上也是以自然环境为关注主题和适应对象的遗产形式。

总体来看,巴蜀古镇历史文化遗产的构成特征显示它与自然环境之间存在着良好的互动关系,这也是古镇生命力之所在。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角度来审视,巴蜀古镇历史文化遗产“对自然环境的规限适应性”特征具有以下两层保护导向意义:其一,基于保护策略的拟定来考量,巴蜀古镇保护应该继续秉持和倡导和谐共生的生态理念,坚定地维护古镇与自然之间业已存在的互动关系,将自然环境保护意识融入古镇总体保护策略之中,同时对当代时势中的自然环境变迁应保持高度的敏感和警惕,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其二,基于保护技术的构建来考量,应将具有关联性的自然环境全部纳入保护范畴,以求得保护对象的完善,同时应竭力避免保护开发中的现代技术滥用导致共生关系的破坏,严格保护古镇的自然环境格局,同时必须在维护自然——人工环境关系的前提下来提出技术对策,以继承和延续保护的和谐共生思维。

4.3.2对经济要素的牵引响应性及其保护导向意义

巴蜀地区的传统经济形态决定于独特的资源环境和市场需求,这又反过来对历史环境的构成形成了一种牵引作用,而巴蜀古镇历史文化遗产的构成对这种牵引又普遍地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响应性。

1)物质文化遗产

历史上的巴蜀地区经济产业构成,基本是以农耕经济为主,辅以交通运输以及资源开发为补充,整体发展水平较为落后。巴蜀古镇在某种意义上是作为这些经济活动的产物而出现的,因此在其三个物质层面中的构成难免会对传统经济活动的导向作用产生响应。

从古镇物质文化遗产的区域构成来看,其空间结构与分布状态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经济关系的反映,它显示出经济因素在古镇的区域选址布局与产业协作方面发挥着牵引性的作用。首先,在整个巴蜀地域里,大多数古镇的选址布局依然是在土地肥美、水源充足之处,因为那里具备发展农业经济的理想条件,可以满足自给自足的生存要求;其次,出于发展手工业、资源开采业的需要,不少古镇选择在自然资源丰沛的地方进行布局,这样可以尽量接近资源和原料产地,便于资源开采和资源加工,利于服务周边农村地区和城市,并且可以和它们建立起密切的产业关联;再次,相当一部分巴蜀古镇由“草市”演变而来,因此从本质上来说,商业经济的发展对于在这部分古镇在区域内的兴起起到了关键作用;此外,经济区位的选择又直接关系着交通运输条件的优劣,所以几乎所有的古镇都是选址于驿道、要隘、江河、溪流这类出入便捷的地方,以使自己成为地区性的交通枢纽。因此,无论从哪个产业门类来看,古镇的区域构成都可视为是对经济因素牵引作用的一种响应。

从古镇物质文化遗产的镇区构成来看,人工环境对经济因素的牵引作用也有明显的响应。在巴蜀古镇的人工环境中,街道是其中一种具有商业功能的构成要素。其空间建构很明显地为商业活动的开展进行了考量。为了满足街市贸易的需要,古镇街道宽度一般都能在不妨碍通行的前提下足够在一侧摆放下临时摊位,同时街道两侧尽可能地被设置为各种形式的店铺,将整个街道空间的商业利用率提高到最大的程度,这体现出街道构成对商业功能牵引的响应。此外,镇区边沿也是往往是古镇各种经济活动最为活跃的地带,其具有的交通功能和商贸功能等经济功能同样对镇区构成起到了牵引作用。滨水古镇的岸线,是镇区各类码头集中的地方,也是镇区客货运、水陆域交通的转换点。所以,古镇对外交通的绝大部分工作,是在岸线地区进行;同时,由于人流集中、交通繁忙,所以岸线上往往会聚集大量的地摊、商业店肆,成为镇区较为热闹和人流较易汇聚的地方。从人工环境的角度来看,边沿地段都被有意无意地改造为这些功能的实现提供方便,体现出明显的响应性。

从古镇物质文化遗产的建筑构成来看,其对经济因素的牵引也具有一定的响应性。从建筑类型来看,镇区中虽没有独立的商业建筑,但民居建筑中却以各种空间形式容纳着不同的商业功能,店居型民居布局较多,其建筑平面布局明显凸现出城镇商业因素的牵引作用。

除一般的商业店铺外,其他产业如传统手工业的作坊,往往也在镇区建筑中占有一定比例,且位置明显,便于服务经营。

2)非物质文化遗产

就经济要素的牵引性来看,传统的手工艺技能无疑是最明确响应这种影响的非物质文化因素。

历史上,巴蜀地区最为发达的工业门类均与资源条件密切关联,林木、井盐和铁矿资源支撑了巴蜀地区的传统工业发展,而古镇居民在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传统手工艺技能也恰好反映了这种经济关联。在巴蜀古镇中,居民的生产生活需要大量的用具,这种需求促使古镇居民尽量从周边的资源利用开发中生产出这些用品来,以降低和节省生产生活成本。一方面,以服务农业、商业的盛具和生活用的卧具和雨具大量生产促成了古镇林木用具(主要为竹制)生产工艺的成熟和发达;另一方面,秦汉以后巴蜀传入了北方地区的冶铁技术推动了农业、建筑业的迅速发展,铁制工具的制造工艺在古镇里经由数代工匠的发展而走向成熟并兴盛至今;此外,由于巴蜀井盐资源的丰沛,盐业贸易的兴旺推动了采盐、制盐工艺技术的不断发展,形成了具有强烈地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内容。

总体而言,巴蜀古镇经济要素的导向作用对于古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是明显的,而非物质遗产的传统手工艺技能又以特有的方式响应了这种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