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建筑巴蜀古镇历史文化遗产适应性保护研究
6907200000030

第30章 巴蜀古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技术方法研究(2)

其四,自我修复能力强弱是指古镇受到破坏后在没有专业保护活动介入的情况下,依靠古镇自身简单维护能够大致恢复原状的能力大小。古镇自我修复能力是非专业保护行为的人为干预结果,表现为政府部门定期地对基础设施和公房的修缮维护,以及宗教信众或居民自发地对宫庙公建及住宅店铺的修缮维护。一般说来,自我修复能力越强的古镇需要的保护强度越弱。

根据以上的相关因素分析与选择,并基于AHP层次分析法的原理,笔者建构出巴蜀古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强度的评估模型(图6.6)运用这一保护强度模型,笔者对福宝、柳江、罗泉、东溪、宁厂、金刚碑古镇进行保护强度评估。按照AHP层次分析法的步骤进行运算,得出它们的保护强度分别为:高强度保护(佛宝、柳江)、中强度保护(罗泉、东溪、宁厂)、低强度保护(金刚碑)。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作为一种由科学理性主导的复杂实践,必须在摒除主观思维对保护决策影响的前提下加以推进。在当前巴蜀古镇保护正日益走向深入的过程中,建构基于AHP技术的保护评估模型,通过客观分析为保护时序和保护强度这两大关键问题的决策提供技术支持,体现了遗产保护的工作思维由主观臆断向科学决策的回归,对保护问题的解决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6.2建立巴蜀古镇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适应性技术方法所谓巴蜀古镇的物质文化遗产,实际上涉及区域、镇区以及建筑三个层面的内容。其中,古镇的传统镇区和历史建筑是当代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探讨较多的保护对象,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理论方法,而遗产的区域保护则是一个全新的工作领域和命题,理论积淀与实践探索都相当不足,亟待开展一系列前瞻性的研究工作。

6.2.1遗产关系的区域拟合——古镇地理区域保护的新型方法

近五、六年以来,我们在巴蜀古镇中积极地推进保护工作,挽救了大量濒临消亡的古镇。

但目前的保护工作却始终停滞于单个古镇(或孤立镇区)的点状保护上,未能宏观、整体、联系地研究保护问题,具有相当的思维局限。“随着学科的发展,区域视野的综合研究是必然的趋势”[89]这使得区域化、网络化逐渐成为遗产保护的新领域[90]。同时,“以建筑学为核心对外围学科中与建筑学的相关部分加以融会贯通”[2]的融贯综合研究方法也已被普遍接纳和采用。基于上述的学术发展,本小节以融贯学科的研究思维作为方法论基础,通过引入“拟合”这一学术概念,挖掘“拟合”含义,运用“拟合”思维与方法,从区域视角来探索巴蜀古镇的保护问题。

1)“拟合”的概念含义及其在巴蜀古镇区域保护中的适用性“拟合”这一术语,在技术领域里具有较高的使用频率,存在着多种学科意义。从函数意义上讲,它是指已知某函数的若干离散函数值{f1,f2,.,fn},通过调整该函数中若干待定系数f(λ1,λ2,.,λ3),使得该函数与已知点集的差别(最小二乘意义)最小(图6.7);从几何意义上讲,是指给定了空间中的一些点,找到一个已知形式未知参数的连续曲面来最大限度地逼近这些点。

总体上来说,“拟合”是用曲线(面)来表达无规则元素群分布趋势的一种技术方法。但如果我们从被“拟合”元素的角度来考察,“拟合”却能剥离出另外几层含义来:其一,从针对客体来看,只有“离散”的元素才是“拟合”的对象。元素之间的“离散”表象,或表现为空间关系的疏远,或体现为属性意义的差异,是一种相对松散的结构关系。其二,从技术手段来看,拟合是寻找与“离散”元素“距离”最逼近的一条线索。不过,当这种线索在表达离散孤点分布趋势的同时,也成为一种具有中介性质的、能够尽可能靠近所有“离散”元素的最佳路径。

其三,从方法效果来看,拟合通过特定路径让“离散”元素之间产生间接关联,使得彼此孤立的元素个体获得了整体规律。因此对“拟合”元素而言,“拟合”是通过具有无限逼近特征的途径探索,促成孤立的、离散的元素个体向联系的、聚合的元素群体转化,并使它们在该领域中具有整体意义。

如果解读巴蜀古镇在区域中的遗产关系,笔者发现,“拟合”实际上谙合了古镇保护向区域方向延伸的趋势,对古镇的区域保护来说具有极佳的适用性。其一,巴蜀古镇(镇区)分布于山水之间,形成数量众多、布局多样但又相对独立的历史聚居点。不过,这种聚居点在生成发展的过程中与区域内其他的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之间形成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彼此之间在经济、文化、空间和景观方面存在着潜在或现实的关联,是一种“形散而神聚”的空间格局。因此,区域中的巴蜀古镇符合拟合对象的特征。其二,如果把交通线路(公路和水路等路径)和文化脉络(遗产廊道[92])视为一种路径的话,那么相对孤立的巴蜀古镇之间或与其他类型的遗产是有可能重新恢复或建立起联系的。这在国内已有先例,前者如安徽的皖南古镇群与黄山、九华山借助交通线路的链接建立起联系,后者如江南古镇群之间通过疏浚水网恢复遗产廊道建立起联系。区域中的巴蜀古镇存在着类似的拟合线索,因此也具备拟合的技术手段条件。其三,巴蜀古镇之间或与其他遗产之间建立起联系,让原本孤立的古镇(镇区)获得了特定的领域意义,使得它们在群体中的比较优势得以凸显,同时也丰富了古镇所在区域的文化涵义。例如长江沿线的古镇通过长江取得关联,则每个古镇作为长江历史文化载体的意义就被凸显出来;古镇与周边的自然景区取得关联,该区域就因为自然人文内容的整体融合而变得意义丰富;古镇与该区域内分散的文物单位取得关联,则该区域历史文化意义就因古镇与相关文物的相互补充而变得完整。显而易见,区域中巴蜀古镇具有拟合方法意义得以彰显的可能。

2)“拟合”对于巴蜀古镇区域保护的现实意义与技术路线拟定

“拟合”不仅是一种工作方法,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在当前巴蜀古镇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中,“拟合”方法及其思维的引入,为我们重新审视和调整当前的保护策略提供了一条思路,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首先,从历史文化意义的完整性来考察,一定区域内的古镇与其他遗产之间隐性或显性的关联,使得古镇本身具有历史文化的外延性。只保护古镇本身而忽略与领域内其他遗产的关系协调无疑将割裂它们之间的固有关联,势必造成遗产历史文化意义的残缺。例如在对重庆巫溪宁厂古镇保护时,如果只重视镇区本身的保护而罔顾古镇“因盐兴镇”的历史根源,忽视对镇区外围盐道的保护,则必然造成宁厂古镇盐业历史文化理解的困难。“拟合”的联系思维可以从源头上纠正这种狭隘的保护思想,拓展保护的空间范围,有利于维护历史文化意义的完整性。其次,从保护实施的经济成本来看,数目众多巴蜀古镇保护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分散、逐点式的投入在经济运筹上并不合算,必然加大资金需求压力;即使古镇能够实施保护,但如果缺乏与周边自然遗产和其他文化遗产的联系,其生存发展也因历史文化内容的单薄和缺乏旅游资源的补充而难以为继。而利用区域“拟合”,寻求最佳线索将一定空间范围内的遗产元素“链接”起来,通过保护资金投入与旅游收益分配的统筹协调,可以科学集约性地使用资金,必将大大减轻古镇保护资金的需求压力;同时,有其他古镇和其他类型的自然人文遗产作为补充,古镇的发展后劲必然更加充足。

巴蜀古镇保护中的“拟合”思维,表现为将一定区域内的自然景区、历史城市和单个文物全部纳入古镇的保护视野,通过线索关联构建区域一体化的遗产保护格局。这种保护的区域化延展是对巴蜀古镇历史文化固有外延的认知和承认,是站在全局的高度来审视古镇的保护问题。基于对“拟合”的基本认识,结合巴蜀古镇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古镇保护区域拟合的技术路线应为:以古镇保护为核心目的,以地域意义为区划标准、交通联系为实现条件、旅游开发为牵引动力,借鉴“拟合”的思维理念,探索基于现实条件的最佳关联线索,将一定空间范围中的古镇保护与自然遗产和其他文化遗产保护结合起来,通过区域性的遗产资源统筹,协调古镇与自然景区、历史城市、文物,甚至古镇之间的竞合关系,改变以往那种各自为政、分散保护的局面,利用遗产区域保护的整体规模效应达到古镇自身保护的3)巴蜀古镇保护区域拟合的建构模式与分区构想

在第四章已经谈到,基于现实的路径联系,巴蜀古镇在区域内分布的空间结构分为四种形式。其一是中心辐射状结构,其二为网络状结构,其三为串珠状结构,其四是游离状结构,这既显示了古镇整体的区域分布态势,也反映了古镇之间的空间关联状况;而古镇与历史城市、文物和自然景区之间一般只存在薄弱的交通关联,文化联系的表征并不明显。巴蜀古镇保护的区域拟合必须基于现实的区域空间结构与关系来进行考虑。

古镇保护进行区域拟合,既要利用已有的空间关联,又要建构新的空间关联。笔者以古镇区域的空间结构为基础,按平面形态关系将古镇区域保护的拟合模式划分为三种情况:其一为线状拟合,即通过各种串接古镇的交通线路或潜在的遗产廊道,构造一种线形的遗产保护带;其二为放射状拟合,即以区内大城市为中心,通过快速道路将其周边的古镇、文物点和自然景区联系起来,构造一个放射状的遗产保护区域;其三为网状拟合,即是将分散分布在一定区域中的古镇、自然景区和文物点通过交通路径按“点对点”的方式联系起来,构造一种网络状的遗产保护区域。当然,巴蜀古镇区域拟合的三种基本模式也并不孤立,彼此之间是相互渗透的。线状拟合依托的是线性特征比较明显的空间载体,例如巴蜀地域内的长江、乌江、南方丝绸之路等历史或现实交通意义明显的路径。放射状拟合虽是以城市为核心的拟合,但是其本身也是由线性要素构成的。例如以重庆为核心的放射性拟合区域中,参与拟合的长江和嘉陵江本身也是线状拟合一部分。而网状拟合本身就是由线状拟合或放射状拟合构成的,例如,渝东南遗产保护片区本身是一个网状拟合,但区内有乌江穿越,因此也包含着线状拟合内容;成都周边古镇与成都之间本身是放射状拟合,但区内古镇之间、与自然景区之间也互有联系,因此网状拟合内容也包含其中。

看得出来,尽管巴蜀古镇的区域拟合模式承袭于“拟合”的基本含义,但却又与之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其一,从联系性来看,拟合曲线(面)要求无限逼近各个元素,但并不和它们发生直接联系;而区域拟合路径却寻求通过要素连接,尽可能和各个遗产要素发生直接联系。其二,从方式上来看,对于同一数量的要素,拟合曲线(面)没有外部限制条件,因而只需要一条(个)曲线(面)就可以把它们拟合起来,而区域拟合必须基于现实的交通路径来构造关联线索,存在一定的外部限制,因而往往需要多条路径才能把它们拟合起来。

根据上述拟合模式的划分和辨识,结合古镇在整个区域内的分布状况,笔者将巴蜀古镇按不同的地理区域分成六大拟合片区:

(1)成都周边古镇拟合片区:成都位于川西平原中部,是巴蜀地区规模最大的历史文化名城,拥有相当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如着名杜甫草堂、武侯祠、青羊宫等。以成都为中心方圆100公里的范围内,还分布着另一座历史文化名城都江堰、19个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和若干省、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以及大大小小上百处自然景点。从区内分布的古镇来看,有代表地主庄园文化的安仁古镇,有以典型的民国年间西式风格为主的邛崃火井镇、有“六街灯火连文井”之称的崇州怀远镇、有“小成都”之称的彭州白鹿古镇、以客家文化为特色的龙泉洛带镇、以“龙”文化为特色的大邑唐场镇、川西民宅风味十足的蒲江西来镇、平原小镇金堂五凤溪、野趣十足的大邑悦来场、“川西水乡”街子镇、秦汉南丝绸之路重镇的邛崃平乐古镇。

众多的古镇,与历史文化名城、文物点和自然景区交相辉映,充分展现了川西平原自然风貌和历史文化特色。

目前,成都周边地区已经具备了较好的区域拟合条件。在公路交通方面,以成都为中心建有八条的高速公路(成渝、成雅、成温邛、成郫、成彭、成绵、成南、成双)和五条国道,同时还建有多条、省道、县道和乡道;在水域交通方面,成都西面的岷江由北至南纵贯川西平原,连接多个县市,沟通了南北交通联系。区内的水陆线路彼此交错,形成了一个以陆路为主、水路补充的交通网络。随着成都周边地区陆域交通体系的加快建设,区内古镇与其他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的交通联系将更为顺.,必将促进遗产保护区域化的深入发展。但是也要看到,目前古镇和其他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之间的道路等级较低,联系尚不便捷,今后区域拟合的工作重点可放在提升道路等级,改善道路设施之上,力争打造一个以成都为中心、富有川西地域特色的拟合片区。

(2)重庆周边古镇拟合片区:重庆位于巴蜀地区的东部,长江与嘉陵江的交汇处,具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是国家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重庆拥有大量的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景区资源。前者如白公馆、渣滓洞、陪都遗址、合川钓鱼城等,后者如嘉陵江自然风景带、南山、缙云山森林公园等景区。

除重庆主城之外,在规划的重庆一小时经济圈内还分布着20来个古镇,其间还有各类自然景区近50来个。在区内分布的古镇中,既有代表重庆码头文化的磁器口古镇、由近代军事防御点演化而来的涞滩古镇、有名人辈出的双江古镇、又有山水景致俱佳的偏岩、中山、塘河古镇..。如此特色鲜明的古镇以重庆为核心,融三江(长江、嘉陵江、乌江)之韵,配合美景无限的自然景区,充分展现出重庆绮丽的自然美景与深厚的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