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建筑巴蜀古镇历史文化遗产适应性保护研究
6907200000034

第34章 巴蜀古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技术方法研究(6)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而实践本身又是对相关理论的检验和论证。近年来,一些巴蜀古镇先后启动了古镇的保护规划编制与实施工作,本书从中选取了典型案例,借此对课题的理论研究进行实证。需要说明的是,实践工作中每个古镇的保护侧重点都有所不同,其保护规划与本文的研究内容并不一一对应,因此下列案例为了引证本书的研究观点都进行了必要的节选,所以并非是完整的保护规划成果。

1)重庆市酉阳龚滩古镇的区域拟合

龚滩古镇位于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西部,阿蓬江与乌江交汇处,北倚凤凰山麓,东靠马鞍城,西隔乌江与贵州沿河县新井乡相望,北过大岩门接沿岩,乃三面环水,一面着陆的天堑。龚滩古镇是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西部重镇,长期以来一直是乌江流域的重要口岸城镇。

历史上龚滩曾叫龚湍,因龚姓人家居此,二者合而得其名。明万历元年,凤凰山岩崩塞江形成险滩,人称龚滩。由于龚滩之险阻,使其上下行的货物均不得不在此换运,经人力盘驳过滩另行装载。于是,各地商贾渐渐云集龚滩,古镇成为货物、客商集散中转站,经济因之而繁荣。直到1959年,老龚滩经过三次整治航道,将险滩夷平,大小船只才得以通行。在此之后,商贾渐次退去。经济也由之而逐步衰落。龚滩的独特自然地理环境,曾经繁荣的码头经济文化,丰富的保存完整的文物古迹,是古镇最为深厚的历史文化遗产。

资料来源:重庆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研究院龚滩古镇位于乌江与阿蓬江交汇处,是着名的乌江画廊的一个重要节点。乌江画廊从清泉到木洞,江中惊涛拍岸,两岸悬崖峭壁,奇山、幽洞、灵泉、飞瀑自然天成;纤道、栈道攀缘在悬崖峭壁上,婉折蛇行,是乌江画廊中最有特色的景观段。

离镇区不远的清泉老街长约1千米,全系青石板铺就,光可鉴人。“上三步、下三步”之说真切地道出了起伏有致之韵。狭长街道两侧,木质吊脚楼飞檐翘角,土家民居风味甚浓。

从保护规划的角度来看,依靠孤立地对龚滩古镇进行外部交通建设和保护资金投入实际困难较大,而利用古镇所处区位和周边的自然文化遗产资源进行区域拟合,促成区域性的遗产保护则是一条现实途径。事实上,重庆市于2006年已经编制完成的枟酉阳乌江百里画廊风景区总体规划枠,将龚滩纳入了区域保护的层面,就是一种典型的区域拟合技术实践。

而以龚滩自身来看,其区域拟合的布局可概括为“一个拟合中心,两条拟合线路,三个拟合节点”。这其中,一个拟合中心即以古镇为中心;两条拟合线路即从万木至荔枝峡和从龚滩至阿蓬江至大河口神龟峡;三个拟合点即指清泉乡、罾潭乡和万木乡。拟合分区主要体现在以人文景观和社会景观为主的龚滩古镇;两条拟合线路、三个拟合点的保护、开发建设要配合龚滩古镇这个中心,相互衬托,相互补充,相互呼应,相辅相成。

2)四川省邛崃平乐古镇的镇区保护四川省邛崃平乐古镇位于邛崃市中部,属浅丘型地貌,镇域内山、丘、坝兼有。山势挺拔,丘陵起伏,良田十里。自秦汉以来,平乐即为古川南蜀道,南丝绸之路之重镇。古镇四面青山环抱,坝上沃野千顷,白沫江穿镇缓缓流过,江畔绿树成荫,数十株古榕树巍然卓立,吊脚楼凸现川西风情,邛崃市两大风景旅游区——芦沟竹海自然风景区和金华山风景区距古镇镇区仅3千米,芦沟景区内竹林覆盖面积达16000多亩,登高环视,落落竹海,蔚然壮观。丰富的竹木资源,使得平乐早在宋代就是闻名的纸乡,至今在芦沟内仍存有完好的宋代造纸遗址。平乐古镇的“古”体现在六个方面。即古街道、古民居、古榕树、古石拱桥、古驿道、古文化。平乐古镇历史悠久,曾为火井县治所在地,镇区内三十三条街道沿江东西排列,几条南北走向的横街贯穿其间,一条条古老而雅致的石板街道如长庆街、福惠街、禹王街、八店街..都保留着十分完好的川西民居风情。

平乐古镇镇区位于白沫江冲积而成的平乐坝上。平乐坝沿白沫江南北方向较长,四面均被山丘包围,山丘植被主要是竹子和灌木。

坝上除城镇与村落建设用地外,土地用途主要为农田和水域。镇区构成要素包括山丘树林、平原农田、河流蜿蜒、城镇两片、村落散点,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的关系比较和谐。

对于平乐古镇的镇区保护应兼顾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统筹两个方面的工作。为了保护古镇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延续古镇人文环境,保护规划确定了镇区的整体结构,对古镇镇区进行了合理分区,并对各分区建设管理提出相应的要求。

(1)自然环境:

①生态保护区:范围主要是平乐坝四周山丘林区,该区生态环境十分敏感,又是古镇的自然背景,要做好退耕还林、保育植被的工作,严格控制建设。

②农业耕作区:主要是平乐坝上的农业生产用地,该区要保持土地耕作状态,严格控制建设。

③沿河绿带:沿河绿带对于古镇景观视域十分重要,要在一定宽度范围内维持两岸田园绿地的自然景象。

(2)人工环境:

①历史核心区:是本次详细规划的重点,对其提出具体的保护整治措施。

②风貌协调区:该区内城镇建设活动要与古镇核心区风貌相协调,同时逐步对破坏古镇风貌的建筑物和构筑物进行处理。

③农家田园风光区:展现农村居住环境,在许可的范围内有序开展农家乐旅游项目。

要引导和控制房屋建设、改造,理顺房屋、道路、园地、农田的关系,完善生活基础设施。

④新城发展区:在布局上处理好与老城区和自然环境的关系,建筑风貌要符合古镇特色。

(3)核心镇区的保护规划

以白沫江、黄金堰、安乐堰的“一江分三水”水系为骨架,辅以骑龙水街、毛家堰等水渠为支流,加上水池、跌水、喷泉等水景要素,体现和强化古镇的水文化特色;改善和强化街道格局的鱼骨状特征,在此基础上组织旅游步行流线、商业功能、视觉景观通廊;保护规划根据景观和功能需求,确定5个起控制作用的重要地段:游人中心地段、戏楼广场地段、禹王阁地段、廊桥古树地段、丰乐塔地段,规划对这几个节点进行详细设计。

保护好现有主要街巷格局,拆除占用道路的搭建房屋。疏通沿安乐堰步行道,按最小宽度2m控制,拆除私建房屋。拆除一部分紧贴着安乐堰的民居建筑,将“水渠+滨水步道”的格局在街区内部体现出来。打通草鞋街到台子街巷道。所有主要步行街铺装石板砖,铺装方式要古朴、考究,沿河步道用卵石铺设。

核心镇区范围内的各街区应逐步进行环境及界面整治。历史街道两侧建筑物须为平乐传统民居风格。严格控制立面形式和建筑材料,必须保持街道景观的连续性与丰富性。

在现代建筑立面整治和建筑更新中,要注意控制新建筑的体量与尺度,注意细节的整理与缝合。在街道保护和改造时,推荐以屋脊、檐口变化比较丰富的街道(如台子街、糠市街)为原型,吸取传统街道立面的节奏感。不推荐参考开间单元之间变化较少的组合方式(如禹王街)。

3)重庆市合川涞滩古镇的建筑保护

涞滩古镇位于重庆市合川区东北部,其镇建于宋代,场镇及山寨型制于清代基本成形,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至今保存良好,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早在1956年涞滩摩崖石刻被列为四川第一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重庆市政府确定涞滩——双龙湖风景区为市级风景区,1993年涞滩被列为四川省历史文化名镇,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重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在1998年国务院批准的(国函〔1998〕108号文)的枟重庆市总体规划枠以及枟重庆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枠中,涞滩镇被确定为重庆市重点保护的三个历史文化名镇之一,要求保护文物建筑和传统街区,对街巷和民居、寨门寨墙不应大拆大建,保护传统风貌,重点改造街区内的基础设施。涞滩古镇是一个典型的山寨式场镇,据自然地理地形地势之利,建设了完善的防御体系,方可据外乱、保寨民。同时场镇内在这种安全的环境中,形成了场、佛、寺、宫等多种功能活动的街巷结构。

涞滩古镇的维修整治建筑包括城墙城门、顺城街、迥龙街两侧的店宅,以及二佛寺、文昌宫。根据建筑的年代、价值和保存状况及功能划分为四种维修整治方式,即保护修复、保护维修、立面保存、更新改造。治必须结合居民生活的改善和街区功能的完善进行,才能保证街区始终充满真正的内在活力。

(1)建筑保护方式

①保护修复:对于区内的重点文物建筑,采取复原维修的方式,保存原貌,绝对保护。

对已损坏的构件、构架、装饰等应尽可能参考历史资料进行复原维修,但不得随意增减或改造。保护区保护修复的重点建筑为二佛寺上下殿、文昌宫、城墙寨门、明代石坊等。

②保护维修:对于建筑价值高,保存基本完好的民居店宅,采取保护维修的办法,保持建筑的原有结构、装饰,但建筑内部的功能可随实际的需要作一些改动,以促进旅游业的开展和经济的发展。保护维修的重点是顺城街、迥龙街两侧的典型民居。

③立面保存:对于建筑价值较高,立面保存基本完好的传统民居和店宅,采取立面保护维修,内部结构和功能更新的方式,保持临街立面风貌。内部结构根据现状及使用要求进行合理改造,但建筑的体量、层数、屋顶形式、立面形式、装饰和色彩应绝对加以保护和控制。立面保存建筑具体分布于顺城街、迥龙街两侧,二佛巷、祀堂巷两侧的普通民居店宅。

④更新改造:对于街两侧及核心区外已修建的所有新建筑,对其外观采用传统的方式进行改造,增加青瓦屋面或挑檐,对外墙进行粉刷和装饰,形成与传统建筑协调统一的建筑外观。严禁使用瓷砖、琉璃瓦等现代建材,对于已经使用这类材料的新建筑要加以彻底改造。改造建筑具体分布于新街两侧、顺城街的局部和现小学教学楼等。

(2)重点建筑——文昌宫修复

文昌宫始建于宋代,属于当地的文物建筑。它位于顺城街尽头,小寨门入口处,地理位置显要。文昌宫在涞滩镇有着较为重要的历史地位,是人们民俗文化生活的集中体现。文昌宫整体布局包括一个大院落和两个小天井,堂屋和戏台采用了穿斗式与叠梁式的混合结构,其他部分全为穿斗木结构,做工简洁素雅。戏台栏板上的木雕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做工精细,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是三国时期的戏曲内容,一幅幅场景相互独立又彼此连贯。文昌宫现作幼儿园用。由于历史年代较久,故其大木作(梁、柱、枋、斜撑等)、小木作(墙体、门窗装修)以及地面、楼板等都有不同程度的破损和损坏。戏台部分因新中国成立后修缮不当,已失去了原有的传统风貌,其屋顶作为这次修复工作的重中之重;两侧厢房堆放杂物,并加建了一些墙体,原有的木门窗已不复存在;堂屋及两旁的天井部分现作幼儿园的学习,办公空间,此部分没有大的破坏。另外,屋脊需要特别维修,现用水泥砂浆砌成,不是原貌。建议将幼儿园迁出,恢复涞滩古镇人们的民俗文化生活。民俗民风应作为文化继承流传下来。

对破损的瓦进行替换;对于厢房的水泥砂浆屋脊,应改为小青瓦砌筑并做出屋角起翘;对已破损的梁、橼、檩、枋、柱等进行加固,当木柱严重腐朽或高位腐朽,不能用墩接方法进修缮时,可采取抽换或其他辅助的方法来解决;戏台的屋顶木构架需要重新修缮,在拆除过程中一方面要防止损坏构件,另一方面要特别注意标注好构件位置号,以便修复过程中对位利用;已经朽坏或损坏的构件,适当添配,但应尽量利用原构件,以保持建筑物的文物价值;戏台的屋顶改为传统歇山顶,其做法样式参考设计图纸;室内外铺地保持原貌,对于损坏的楼地面进行维修、加固。门窗、斜撑、雀替等雕饰按传统样式修复;对戏楼及厢房部分作重点修复。木料按原有颜色用生然矿物质原料设色,并刷防腐漆。防雷设施安装避雷带;室外设消火栓,室内配置干粉灭火器;增设雨水管(沟),并接入城市下水管6.3探索巴蜀古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适应性技术方法

当前,关于非物质文化保护的理论方法层出不穷,但总体上仍处于探索阶段,还未有一套公认的、成熟的技术方法体系。对于巴蜀古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适应性方法,既要参考已有的方法理论,又要结合巴蜀古镇非物质文化遗产构成与保存的具体情况来进行研究。

6.3.1“整体扬弃”技术原则下的遗产保护

从技术上来讲,巴蜀古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一个多学科协作的实现过程,这与古镇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单学科主导有着本质的不同。如何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过程中有效实现多学科的融合,是关乎保护目标得以实现的关键。基于巴蜀古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具体构成与特征,笔者认为,应在“整体扬弃”技术原则下来实现遗产的保护。

(1)整体性的保护:首先,必须“对遗产及其衍生的社会环境加以整体保护”[107]。非物质文化遗产孕育于特定的社会环境之中,这种环境同时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成长土壤。

非物质文化遗产从中直接汲取生长的养料,并被社会环境塑造了具体的形式和内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相对于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对社会环境的依存性更大。因此,我们在对某一具体的遗产文化内容进行保护时,不仅需要保护该遗产本身,而且必须连同与它生命休戚与共的衍生环境一起加以保护。如果只孤立地保护遗产本身,而不注重遗产衍生的社会语境保护,无异于切断水源,将活鱼晾成鱼干,最终必然使得非物质文化丧失养料供给而枯萎。当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衍生环境本身也是随着社会进步而不断发展变化的,需要连同遗产保护的并非是一种落后而静止的社会状态,而是在当代社会条件下尽可能地维护、保护和培育一些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发展的社会因素,使得遗产始终能够在现代社会环境中保有立足之地与发展之基。在当前的巴蜀古镇中,尽管维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环境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但是其中一些有益于遗产保存发展的社会环境因素却仍在存在并发挥作用。例如,由于喜爱传统戏剧的票友不在少数,巴蜀古镇中传统的川剧、戏曲表演依然长盛不衰;由于对传统文化的虔诚和尊重,不少古镇的节庆日依然沿袭传统礼俗进行庆祝;由于资源丰富、工艺成熟,不少古镇的居民仍在生产、销售和使用各种藤编和竹编用具..,对于这些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的社会因素,我们有必要将其与遗产一起保护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