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做人不能不现实
6912800000005

第5章 脚踏实地,不要当个空想家(5)

我们常常看到,很多人不是在克服困难过程中掉队的,而是被失败吓跑的。如果我们能够像华罗庚、法拉第、汤姆生那样,充分理解失败对于科学事业的意义,那么,我们就该有应付各种最坏可能的思想准备。在从事任何事业的时候,特别是那些开创性事业的时候,这种思想准备是必须的、不可替代的。

所以说,不管是谁,如果想获得事业的成功,就要准备经受失败,不害怕失败。人既要敢做成功的英雄,也要准备做不怕失败的英雄,而且只有做好后者的准备,才有成为前者的可能。

不怕失败,这是一种可敬的英雄性格。鲁迅曾经说过这样一段意味深长的话:“我每次看运动会时,都这样想: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些虽然落后而仍然跑至终点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的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才是中国将来的脊梁。”在人生这个大运动场上,那些不怕失败,始终向着既定目标迈进的“竞技者”,确实是最令人尊敬的,也是最有希望获得成功的。

兵法有云:“胜败乃兵家常事。”纵观数千年中外军事史,很难找出一位名副其实的“常胜将军”。所谓“百战百胜”,只不过是一句带有夸张色彩的形容词而已。换言之,纵观数千年中外英才史,亦难找出一位名副其实的常胜之才。

在1980年,体育界爆出两条轰动一时的新闻:一是号称“拳王”的阿里败北,二是号称“棋王”的胡荣华输于新手。

穆罕默德·阿里在1960年夺得世界轻量级拳击冠军的宝座,一举成名。当时,他只有18岁。之后,他又夺得世界重量级拳击冠军,成为誉满全球的“拳王”。正因为这样,在1980年年底,他失去了“拳王”桂冠,震惊了拳坛。

同样,胡荣华雄踞中国棋坛霸主地位达20年,曾10次蝉联中国象棋全国冠军。各地选手都十分注意研究胡荣华的棋路,甚至把胡荣华历年来与各地选手对局棋谱编成专集。然而,1980年在四川东山举行的全国象棋比赛中,胡荣华却惨败而归,仅落在甲组第十名!紧接着,胡荣华在《新体育》、《羊城晚报》举办的全国冠军象棋赛中又遭败绩。

对于阿里和胡荣华之败,有人叹息,有人摇头,有人甚至说他们从此“完蛋”了!实际上,阿里和胡荣华虽然失利,但是他们仍不失为体坛和棋坛上的一代雄才。“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胜与负一样,都是正常的,只有具备这样的心态,才不致在失败面前产生恐惧心理,被想象的困难吓倒。

由成功走向失败,本身是很残酷的,但如果你摆正心态去看待成功与失败,对你来说成败之间的转化也就自然了,正所谓“倾不足喜,逆不足忧”。要真正成才,每个人都要经历成功与失败的严峻考验,做到“胜不骄,败不馁”。日本围棋名将吴清源的经验,值得我们好好借鉴一下。

吴清源曾称雄于日本棋坛,屡次登上冠军宝座,有一次竟输于新手坂田。吴清源认真反省了失利的原因,发现自己在参战时老是为了“保”名声,而处于“应战”状态,不敢采取攻势。后来,他以一个普通棋手的姿态出现,向坂田“挑战”,结果反败为胜。任何想要成功的人,都应当像吴清源那样,永远是一个进取者,而不要因为害怕而采取保守姿态。

有趣的是,另一次有一位新手与吴清源对弈,新手战战兢兢,心里很害怕。吴清源便给新手讲了一个故事:在一座山庙里,住着老和尚和小和尚。老和尚叫小和尚到山下买油,并且叮嘱他由于庙里经济紧张,千万不可把油撒了。这使得小和尚端着油碗上山时,心情非常紧张,双眼盯着油碗。到了山顶,油都快撒光了。老和尚并没有责怪小和尚,反而笑了,他叫小和尚走路时不必去想油,平常怎么走,就怎么走。第二次小和尚照办了,结果来到庙里,碗里的油仍是满满的。

新手听了故事,懂得了其中的含义,心胸坦然,与吴清源开战,竟胜了这位棋坛宿将。

所以,要想取得胜利,必须学习如何在困境中向前迈进。在困难或危机来临时,你如果下定决心渡过难关,而不是犹犹豫豫被困难吓倒,就一定会找到解决问题的新途径。

10.用勤劳换取幸福生活

每个人都应该珍惜劳动的权利,用辛劳的汉水换来甜蜜的果实。不劳而获的人这世上肯定有,而且不在少数,但他们却往往生活得很平庸,与成功无缘,与幸福无缘。

上世纪80年代的一首歌唱道:“幸福在哪里?朋友啊告诉你,她不在柳荫下,也不在温室里,她在辛勤的工作中,她在美好的祝愿里。啊,幸福,就在辛勤的汗水里……”

一个人奋发向上的勤奋努力是取得成就,赢得幸福所必须付出的代价,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任何一种杰出成就都必然与好逸恶劳的懒惰品行无缘。事实上,人类任何一个优秀成果都只能通过辛勤的实干才能取得,没有辛勤的汗水,就不会有成功的喜悦与幸福。

有一位哲学家说过:“真正的幸福决不会光顾那些精神麻木、四体不勤的人们,幸福只在辛勤的劳动和晶莹的汗水中。”的确,只有懒惰才会使人们精神沮丧、万念俱灰,而只有劳动才能创造生活,给人们带来幸福和欢乐。

当然,任何人只要劳动,就必然要耗费体力和精力,劳动也可能会使人们精疲力竭,但它绝对不会像懒惰一样使人精神空虚、精神沮丧、万念俱灰。因此,一位智者认为,劳动是治疗人们身心病症的最好药物。

有人说:“没有什么比无所事事、空虚无聊更为有害的了。”一个人的身心就像磨盘一样,如果把麦子放进去,它会把麦子磨成面粉,如果你不把麦子放进去,磨盘虽然也在照常运转,却不可能磨出粉来。

那些游手好闲、不肯吃苦耐劳的人不愿意好好地工作、劳动,却总是想出各种漂亮的借口来为自己辩解。比如“那山太难爬了!”或者“那没必要试——我已经试过多次了,都没有成功,无须再试了。”针对这种种辩解,一位文人曾写信给一位年轻人批评说:

“你这懒惰行为,所谓没有时间等等,都只是一种借口,你总是用种种漂亮的借口来为自己辩解,我看你最根本的一条就是不肯努力,不肯下功夫,你的理论就是这样:每一个人都会把他能干的事情干好的,如果有哪一个人没有干好自己的事情,这表明他不胜任这件事情。你没有写文章表明你不能够写,而不是你不愿意写,你没有这方面的爱好证明你没有这方面的才干,这就是你的理论体系。如果你这个理论体系能为大众普遍接受的话,它将会产生多大的负作用啊”。

确实,一心想拥有某种东西,却害怕或不愿意付出相应的劳动,这是懦夫的表现。无论多么美好的东西,人们只有付出相应的劳动和汗水,才能懂得这美好的东西是多么地来之不易,因而愈加珍惜,才能从这种“拥有”中享受到快乐和幸福。即使是一份悠闲,如果不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而得来的,这份悠闲也就并不甜美,充其量只不过是一种无聊而已。换句话说,不是用自己劳动和汗水换来的东西,你没有为它付出代价,你就不配享用它。

一位学者这样认为:“一个无所事事的人,不管他多么和蔼可亲、令人尊敬,不管他是一个多么好的人,不管他的名声如何响亮,他过去不可能、现在也不可能、将来更不可能得到真正的幸福。生活就是劳动,劳动就是生活。让我看看你能干什么,我就知道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一向认为,热爱自己的工作、尊重劳动是保持良好品德的前提条件,因为只有热爱工作、尊重劳动,才能抵御各种卑劣思想、腐朽思想的侵蚀,才能抵抗各种低级趣味的引诱。我想进一步说明,只有热爱劳动、尽职尽责,才能摆脱由于沉溺于自私自利之中而带来的无数烦恼和忧愁。无论是谁,他既不可能躲避烦恼和忧愁,也不可能避开辛苦的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