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三分财路七分关系
6917000000014

第14章 人情法则——巧用人情打通人脉关系(1)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是感情投资的结果。不失时机地付出廉价的感情投资,往往会得到成千上万倍的回报。

1.操纵人情

人脉金典:雪中送炭远比锦上添花有意义。

经商最有奇效、最显手段之高超的当属操纵人情,让对方先欠下人情,日后再想法索要,这无疑是谋福求财的最高境界,熟练运用可使你财路畅通,赚钱不难。

运用人情法则去打通人脉关系是一种很好的办法。其中感情投资是最为高明的,具体操作有如下几种:

(1)以“礼”传达情意

事实上,礼物的轻重与自己在对方心目中的地位成正比。

比如你身为上司,在送礼给下属时不妨大方一点,送给对方所需要且期望的礼物,必能获得意想不到的回报。同时,如果上下级的差距越大,感觉受重视的程度越高,收到的回报也相对提高。

要知道,赠送超出对方想象期望以上的礼品时,不但使对方觉得受重视,而且提高了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而没有什么比别人看重自己更会令人高兴的事了。这种提升自我意识的感觉,比金钱更能满足自我的优越感,同时,对送礼者也必心存感激,极易产生好感。

值得一提的是,若要使对方收到礼品能够高兴,且期望能达到受重视的效果,礼品不一定与金钱价值有关。如艺术品,或者是土特产品等反而能收到意外之效。

(2)赢得对方的感激之情

有一位目前很活跃的油画画家,曾透露他在年轻时代过了一段非常困苦的生活,经常三餐不继。有一次,他把一幅连自己都没信心的画拿到画商那儿,画商看了半天,付给他一笔当时他认为很多的钱。

就画家来说,画商并非买了这幅画,而是给了他前途。此后他终于成功地熬出了头。

那笔钱是否很高呢?其实不见得,但直到今日,那位画家对这笔款项一定还觉得非常庞大。人在困厄消沉中,有人向他伸出援助之手,可以使人产生长久的感恩之情。对画家来说,画商的钱的确成就了他的前途,因此,这位现在已成名的画家若有满意的作品,一定会交给那位画商,并且以普通价钱成交。

人对金钱的标准,往往因状况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因此,雪中送炭远比锦上添花有意义。

只有在别人困顿中伸出援手,才能得到真正的友谊。

(3)吃点亏让对方欠下你的情

运用人情法则,就要让所求之人先欠个人情,自己先吃点小亏。此法是一个很管用的方法。

不管是大亏还是小亏,只要对搞好人脉关系有帮助,你都要尽可能地吃下去,不能皱眉。尤其是大亏,有时更是一本万利的事情。

胡雪岩本是浙江杭州的小商人,他不但善经营,也会做人,颇通晓人情,懂得“惠出实及”的道理,常给周围的人一些小恩惠,但小打小闹不能使他满意,他一直想成就大事业。他想,在中国,一贯重农抑商,单靠纯粹经商是不太可能出人头地的。大商人吕不韦独辟蹊径,从商改为从政,名利双收,所以,胡雪岩也想走这条路子。

王有龄是杭州一介小官,想往上爬,又苦于没有钱做敲门砖。胡雪岩与他也稍有往来。随着交往加深,两人发现他们有共同的目的,于是殊途同归。王有龄对胡雪岩说:“雪岩兄,我并非无门路,只是手头无钱,十谒朱门九不开。”胡雪岩说:“我愿倾家荡产,助你一臂之力。”王有龄说:“我富贵了,绝不会忘记胡兄。”

胡雪岩变卖了家产,筹集了几千两银子,送给王有龄。王去京师求官后,胡雪岩仍旧操其旧业,对别人的讥笑并不放在心上。

几年后,王有龄身着巡抚官服登门拜访胡雪岩,问胡有什么要求,胡说:“祝贺你福星高照,我并无困难。”

王有龄是个讲交情的人,他利用职务之便,令军需官到胡雪岩的店中购物,胡雪岩的生意越来越好、越做越大。他与王的关系也更加密切。

正是凭着这种功夫,胡雪岩使自己吉星高照,后来被左宗棠举荐为二品官,成为大清朝唯一的“红顶商人”。

以吃亏来交友,以吃亏来得利,是一种比较高明和有远见的感情投资。

当然,吃亏也必须讲究方式和技巧。亏,不能乱吃,有的人为了息事宁人,去吃亏,吃暗亏,结果只是“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

亏,要吃在明处,至少,你该让对方意识到。

智者说:“吃亏是福。”因为吃亏你就成了施者,朋友则成了受者,看上去,是你吃了亏,他得了益,然而,朋友却欠了你一个人情,在友谊、情感的天平上,你已加了一个筹码,这是比金钱、比财富更值得珍视的东西。吃亏,会让你在朋友眼里变得豁达、宽厚,让你获得更真挚的朋友关系。这当然会使朋友更心甘情愿地帮助你,为你效力。

2.感情投资的魔力

人脉金典:临时抱佛脚不如平时多走动。

积累关系不能临时抱佛脚,用人情打通关系也不是一时就能见效的,这需要有预见性的感情投资,并耐心等待,才能成功地打造人脉关系。

知心朋友难寻觅,相信很多人都有深刻的体会。现实生活中,为了达到目的,人们运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当然,有的方法并不可取,但也从侧面反映了建立人脉的难度。运用人情效应有预见性地进行感情投资,虽然一时看不出有何作用,然而往往在关键时刻显露奇效。

日本某企业的董事长手腕高人一筹,他运用感情投资的人情效应,为企业的长期发展立了大功。

他长期承包那些大电器公司的工程,对这些公司的重要人物常施以小恩小惠,这位董事长的交际方式与一般企业家的交际方式的不同之处是:不仅奉承公司要人,对年轻的职员也殷勤款待。

谁都知道,这位董事长并非无的放矢。

事前,他总是想方设法将电器公司内各员工的学历、人脉关系、工作能力和业绩,做一次全面的调查和了解,认为这个人大有可为,以后会成为该公司的要员时,不管他有多年轻,都尽心款待。这位董事长这样做的目的,是为日后获得更多的利益做准备。

这位董事长明白,十个欠他人情债的人当中有九个会给他带来意想不到的收益。他现在做的“赔本”生意,日后会利滚利地收回。

所以,当自己所看中的某位年轻职员晋升为科长时,他会立即跑去庆祝,赠送礼物,同时还邀请他到高级餐馆用餐。年轻的科长很少去这类场所,因此,对他的这种盛情款待自然倍加感动,心想:“我从前从未给过这位董事长任何好处,并且现在也没有掌握重大交易决策权,这位董事长真是位大好人!”无形之中,这位年轻科长自然产生了感恩图报的意识。

正在受宠若惊之际,这位董事长却说:“我们企业有今日,完全是靠贵公司的抬举,因此,我向你这位优秀的职员表示谢意,也是应该的。”这样说的用意,是不想让这位职员有太大的心理负担。

这样,当有朝一日这些职员晋升至处长、经理等要职时,还记着这位董事长的恩惠。因此在生意竞争十分激烈的时期,许多承包商倒闭的倒闭了,破产的破产了,而这位董事长的企业却仍旧生意兴隆,其原因是他平常进行感情投资积累人脉的缘故。

综观这位董事长的“放长线”手腕,确有他“老姜”的“辣味”,显示了感情投资的魔力。这也揭示了构建人脉关系要有长远眼光,要注意有目标的长期感情投资。同时,运用人情效应,还必须慧眼识英雄,才不至于将心血冤枉地花在那些中看不中用的庸才身上。

3.让关系更铁一点儿

人脉金典:有了“铁关系”垫底,何愁求财无门。

想要利用各种人脉关系为自己赢得丰厚的财路,需要通过感情投资拓展自己的人脉关系网。那么在对关系进行感情投资时又应该注意什么呢?

在中国传统的戏剧中,往往有这样的故事,就是一位书生在自己小时家境好的时候与另一富家女儿订婚,可是书生家后来突遭不幸家境破落而变成了穷书生,不得已而投靠未来的岳父母家,可岳父母偏偏是势利眼,非逼他退亲不可,结果穷书生不退,反而在富家小姐的帮助下赴京赶考,得中状元和小姐成亲团圆,并以这种方式回击了他的岳父母。

这种类型的故事虽是大同小异,而且也不尽真实,但却反映了中国亲戚或亲属关系中存在的令人不耻的现象,即目光短浅、唯利是图、嫌贫爱富、势利眼等。

进行感情投资时,绝对不可轻而易举地许诺,因为轻易许诺必造成轻易毁约或悔言,那样,不仅会损害他人的利益,而且还会造成感情上的信任危机,这正如坐在山坡上高呼“狼来了”的孩子一般,这样在某些时候会给自己带来更大的损失。

最后,进行感情投资忌讳带有恩赐性的投资行为,或带有不正当目的的投资行为,这种行为造成损害的不是一方,而是双方或多方,尤其是那种以损害国家、集体或别人利益为手段的感情投资行为,这是感情投资中应避免的。

需要注意的是,感情投资是项长期投资,绝不能采取平时不烧香、遇事抱佛脚的态度,否则,对方能否为你感动,就是一个问号了。

现代社会中,由于经济的发展,人脉关系更加复杂,许多人也因此困惑于求助无路的烦恼之中,但根本原因是忽视了人脉关系的积累。

运用感情投资有一个原则,就是需要有一种“踏破铁鞋”的精神,要有一种不怕吃苦的精神,通过一定的能力,主动去找寻人脉关系。

例如,现在,由于人们的大规模迁徙,以及人际交往的减少,许多人的亲戚交错分布在各个地方,致使亲戚之间存在着互不认识的奇怪现象。因此,就会有一些“得道”的亲戚你并不知道。

但是,假如自己陷入困境需要求助的话,这些亲戚也许就是能帮助你的对象。

人是有情之灵物,人人都难脱一个“情”字。人际之间本就有相惜之情,维系、培养、发展这种感情需要我们时时走动联络,进行感情投资。

建立好的人脉关系是谋求事业发展的梯子,但好关系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必须从一点一滴入手,依靠平日的积累。只有不断地构建和巩固,人脉关系才会牢固。有了“铁”关系垫底,何愁求财无门?而这需要经常进行感情投资,要想建立“铁”关系,就必须与对方经常来往。

或许有些人会觉得,大家之间都是朋友关系,何必去花那么多的冤枉心思搞感情投资呢?

其实,这些人是十足的目光短浅,而真正善于求人者都具有长远的战略眼光,早早地就做好了准备,在他们急着办某件事时,就会很顺利地得到朋友的帮助。

就拿亲戚关系来说,亲戚之间的感情投资其实也和社会上的人脉关系投资一样重要,不仅需要“事前”的关心和“事后”的照顾,更须注意的是,必须有始有终的情不断,寸心缕缕的慰亲情。

有的时候,人在求亲戚办事的过程中往往会犯这样的毛病:认为对方是亲戚,感到他们为自己做事、帮忙是理所当然的,不用刻意致谢。

殊不知,这是十分错误的想法。因为从古至今我们中国都讲究“礼尚往来”的处世准则,如“投桃报李”、“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等,就是我们民族知恩图报的美德。

比如,一个曾多次无私地帮助过你的亲戚,某一天他生病住院时,你带上礼物去探望他,无疑对他来说是一种莫大的慰藉。总之,亲戚之间的回报要遵循适度的原则,适量地“往重于来”,但不要出于功利的目的,借回报之名对地位高的亲戚行贿。

但有的时候,亲戚之间语言回报不能够完全表明心意,但是物质的回报又不是时候,行为回报不失为对亲戚的一种得体的回报方式。在某单位工作的干部小李,从小父亲不幸去世,是在城里的叔叔供他上完了高中,又供他念大学。近些时候叔叔体弱多病,小李经常利用闲暇时间帮助叔叔干一些家务,还时常利用下乡的机会为叔叔到处寻医问药。小李的叔叔看在眼里,喜在心里,认为自己真有福气,没有白白供这个侄子上学。

事实上,行为回报没有语言回报和物质回报那样明显,但它是无法用物质和金钱去度量的。一滴汗水能让一大堆好话失色,一丝奉献能使一片真情增辉。于细微处见真情,好的行动是无须用语言和物质证明的。

古希腊的一位哲人曾经说过:“感谢最后会带来利益。”善于人际交往的人经常都备有感谢之辞,因为它往往能成为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润滑剂,在生意上的来往同样也会因它而顺利进行。

4.多帮助自己周围的人

人脉金典:出手相助胜过好话一堆。

麦克·班纳顿从周薪20美元的小职员,成为全美最富有的人之一,他的财产逾千万美元。这是因为一个极小的事件促成了他事业上的成功。

班纳顿25岁时,在火车上让位给一位陌生的老人,他觉得那是理所当然的事情。那位老人是北宾夕法尼亚州石油公司总监约翰·渥斯顿。他给班纳顿提供了一个机会让他进入了石油行业,后来他成为“有史以来发现石油最多的人”。

班纳顿在85岁的生日时说:“人们问我,到了这个年龄,如何保持朝气。我的秘诀是,让自己忙碌,时间就不知不觉过去了。多想想周遭人们的好处,多想到朋友,尽可能不想到敌人。我觉得年龄无关岁月,而是一种心境。”

有一位母亲失去了唯一的孩子,她为了调适失去女儿的悲伤,致力于帮助别人。应我们的要求,她写出了自己的心路历程。

失去女儿的悲伤永远在她的心里。女儿是她全部的未来和所有的希望。上苍带走她唯一的孩子,女儿才十四岁半。她的悲伤难以形容,未来一片暗淡,因为生命中的光已经熄灭了。一切都变得非常空洞,所有的甜美都变成苦涩的回忆。

丈夫和她一样,心里只有一个无解的问题:为什么?丈夫申请退休,他们卖掉房子,到处旅行,却无法逃离悲伤,想要寻求安慰也不可得。过了几个月,她开始慢慢接受事实,所有孩子给他们的快乐,都是上苍借给我们的。

丈夫依然爱她,她依然拥有朋友和周遭所有美好的事物。她应该感谢上苍。

虽然失去最爱,但她更加体谅别人,因此,更能够帮助别人,她开始参与社会工作,在“希望之都”担任义工,让自己有机会替女儿做一些事情。

现在,时间过去了,她心里得到平静。她衷心希望因失去所爱而痛苦的人们,能从帮助别人当中得到安慰和平静。

卡内基生长在一个贫穷的苏格兰移民家庭,后来成为全美国最富有的人之一,《卡内基传》可以看到他一生的事迹。他一生笃信一个理念:“生命中值得拥有的事物,都值得努力追求!”这个简单的理念,成为一种执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