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三分财路七分关系
6917000000017

第17章 众人拾柴火焰高——缔造双赢的局面(2)

但这种选择的另一个后果也显而易见,那就是名牌越合作越响,普通品牌因合作放弃了自己发展的机会,转而为他人做嫁衣,放弃自己为发展别人的品牌而努力。多重合作的叠加则使名牌比重越来越大,而拥有普通品牌的企业的比重则越来越小。

合作是为了自己的发展,海尔等中国著名的企业就看出了这一点,它们与外资合作时坚持用自己的品牌,才最终没被别人所同化。

5.双赢制胜

人脉金典:双赢是适合现代社会良性竞争的结果。

清末著名的“红顶商人”胡雪岩,做生意向来把人缘放在第一位。所谓“人缘”,对内是指员工对企业忠心耿耿,一心不二;对外则指同行的相互扶持、相互关照。因此,胡雪岩常对帮他做事的人说:“天下的饭,一个人是吃不完的,只有联络同行,要他们跟着自己走,才能行得通。所以,捡现成要看看,于人无损的现成好捡,不然就是抢人家的好处。要将心比心,自己设身处地,为别人想一想。”胡雪岩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他的商德之所以为人称道,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在面对你死我活的激烈竞争时,做到了一般生意人难以做到的双赢制胜。

胡雪岩准备开办阜康钱庄,当他告诉信和钱庄的张胖子“自己弄个号子”的时候,张胖子虽然嘴里说着“好啊”,但声音中明显带有装出来的高兴。为什么呢?因为在胡雪岩帮王有龄办漕米这件事上,信和钱庄之所以全力垫款帮忙,就是想拉上海运局这个大客户,现在胡雪岩要开钱庄,张胖子自然会担心丢掉海运局的生意。

为了消除张胖子的疑虑,胡雪岩明确表态:“你放心!‘兔子不吃窝边草’,要有这个心思,我也不会第一个就来告诉你。海运局的往来,照常归信和,我另打路子。”

“噢!”张胖子不太放心地问道,“你怎么打法?”

“这要慢慢来。总而言之一句话,信和的路子,我一定让开。”

既然胡雪岩的钱庄不和自己的信和抢生意,信和钱庄不是多了一个对手,而是多了一个伙伴,自然疑虑顿消,转而真心实意支持阜康钱庄。张胖子便很坦率地对胡雪岩说:“你为人我信得过。你肯让一步,我见你的情,需要帮忙,只要我办得到,一定尽心尽力!”在胡雪岩以后的经商生涯中,信和钱庄给了他很大的帮助,这都要归功于他当初没有抢了信和生意的那份情谊。

甚至对于利润极丰的军火生意,胡雪岩也都是抱着“宁可抛却银子,绝不得罪同行”的准则。军火生意利润大,风险也大,要想吃这碗“军火”饭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胡雪岩凭借他已有的官场势力和商业基础,并且依靠他在漕帮的势力,很快便在军火生意上打开了门路,着实做了几笔大生意。这样,胡雪岩在军火界也成了一个头面人物。

一次,胡雪岩打听到一个消息,说是外商又运进了一批性能先进、精良的军火。消息马上得到进一步的证实,胡雪岩知道这又是一笔好生意,做成一定大有赚头。他马上找到外商联系,凭借他老到的经验、高明的手腕,以及他在军火界的良好信誉和声望,胡雪岩很快就把这批军火生意搞定。

然而,正当胡雪岩春风得意之时,他听商界的朋友说,有人在指责他做生意“不地道”。原来外商此前已把这批军火以低于胡雪岩出的价格拟定卖给军火界的另一位同行,只是在那位同行还没有付款取货时,就被胡雪岩以较高的价格买走,使那位同行丧失了几乎稳拿的赚钱机会。

胡雪岩听说这事后,对自己的贸然行事感到惭愧。他随即找到那位同行,商量如何处理这件事。那位同行知道胡雪岩在军火界的影响,怕胡雪岩在以后的生意中与自己为难,所以就不好开列什么条件,只是推说这笔生意既然让胡老板做成了就算了,只希望以后留碗饭给他们吃。

事情似乎到这一步就可以这么轻易地解决了,但胡雪岩却不然,他主动向那位同行提出把这批军火以与外商谈好的价格“卖”给他,这样那位同行就吃个差价,而不需出钱,更不用担任何风险。事情一谈妥,胡雪岩马上把差价补贴给了那位同行,胡雪岩的这一做法不仅令那位同行甚为佩服,就连其他同行也都非常钦佩。

如此协商一举三得,胡雪岩照样做成了这笔好买卖;没有得罪那位同行;博得了那位同行衷心的好感,在同业中声誉更高。这种通达变通的手腕日益巩固着胡雪岩在商界中的地位,成了他在商界纵横驰骋的法宝。

不掠人之美,是胡雪岩为人处世方式的基本准则。他一直恪守这一准则。

胡雪岩不抢同行的饭碗,并非回避竞争与冲突,而是舍去近利,保留交情,以和为贵,从而带来更长远、更巨大的商业利益。

大自然中弱肉强食的现象较为普遍,这是出于它们生存的需要,但人类社会与动物界不同,个人和个人之间、团体和个体之间的依存关系相当紧密,除了战争之外,任何“你死我活”或“你活我死”都是不利的。

经商做生意也宜采用“双赢”的策略,这倒不是看轻你的实力,而是为了现实的需要,其实,以相互合作为基石在经商中最佳的使用结果就是在收益时实现“双赢”。如前面所说,任何“单赢”的策略对你都是不利的,因为它必然会有这样的结果:除非对手是个软弱角色,否则你在与对方进行争斗的过程当中,必然会付出很大的心力和成本,而当你打倒对方获得胜利时,你大概也已心力交瘁了,甚至所得还不足以偿付你的损失。

在人类社会里,你不可能将对方绝对毁灭,因此你的“单赢”策略将引起对方的愤恨,成为你潜在的危机,从此陷入冤冤相报的恶性循环里。

在进行争斗的过程当中,也有可能发生意外的情况,而这会影响本是强者的你,使你反胜为败!

所以无论从什么角度来看,那种“你死我活”的争斗都是不利的,因此你应该活用“双赢”的策略,彼此相依相存。

在商业利益上,讲求“有钱大家赚”,这次你赚,下次他赚,这回他多赚,下回你多赚,何必贪心呢!

对于现代人来说,“双赢”是适合现代社会的良性竞争结果。

6.强强联手会更强

人脉金典:如果你能够使别人乐意和你合作,不论做任何事情,你都可以无往不胜。

现代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人们必须越来越密切地合作。许多事情合作则双赢。

2003年10月25日,因霍多尔科夫斯基拒绝检察院对他属下的公司进行偷税、逃税的调查,俄罗斯总检察院在新西伯利亚市机场逮捕了他,并指控他非法攫取资金和逃税,给国家造成了10亿美元的损失。政府此举让许多商界人士大吃一惊,那些在最近几年崛起的寡头们更是感到惴惴不安,但是,当俄罗斯第一富翁进入监狱后,俄罗斯第三富翁弗里德曼却受到了普京总统的高度赞扬。在普京反寡头的氛围中,两位寡头为什么会有如此不同的境遇呢?

因为,弗里德曼在处理政府与企业的关系上很有分寸,恰到好处,他的企业利益服从国家利益、政府意志,关键时刻他更善于处理人际关系。

霍多尔科夫斯基的发家史颇具“俄罗斯特色”,堪称苏联解体后在私有化过程中发家致富的俄罗斯新贵的典型代表。

Alfa集团的CEO弗里德曼也是这一时期崛起的寡头,他属下的Alfa集团涉及银行、石油和金属等多个行业。同许多俄罗斯其他寡头一样,石油是他最热衷的产业,他也一直在努力抓住机会迅速打造他的石油帝国。

2000年,弗里德曼拿出10.8亿美元控股前国有能源公司Onako公司。2001年,为了将自己控制的秋明石油公司(TNK)建设成为俄罗斯第三大石油公司,弗里德曼又将购买的目标瞄准了Sidanco石油公司,但是,早在1997年,英国BP石油公司已投入5.71亿美元收购了Sidanco石油公司10%的股份。在1998年俄罗斯经济危机中,Sidanco石油公司被法庭宣布破产,通过一次有争议的破产拍卖,弗里德曼经过激烈竞争购得了Sidanco石油公司属下负责石油生产的子公司Chernogorneft公司。这样,弗里德曼就一下子成为BP石油公司的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