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三分财路七分关系
6917000000009

第9章 多交朋友好赚钱——多一个朋友就多一条财路(4)(1)

明朝时,芜湖城内有两个大粮商叫汪真润与曹伯财,每到秋收季节的时候,芜湖地区的粮食几乎都被这两家粮店垄断收购。两人一得江南,一得江北,本来是相安无事的,但汪真润为收购到更多的粮食,也为了挤垮对手,把收购的价格上扬了许多,以致江北的一些农民都跑到了江南来卖粮食。无奈之下,曹伯财也只得将粮价上涨,可他只涨到与汪真润给出的粮价持平,也就是向汪暗示他无意竞争,但汪却再次提高粮价。曹伯财在忍无可忍之下,开始反击,他提高粮价并派人在江南拉拢顾客。就这样,一来二去,双方的损失都很惨重,导致两败俱伤。这就是汪真润逼人太甚所造成的,也是他不懂得给自己留余地、只想把利益占尽的结果。

在竞争中,虽然说我们要竭力争取自己的利益,但也不要忘记要让大家都得利,既要使自己生活得好一点,也不忘记让大家都活下去;既要努力去达到自己的目标,也要学会妥协、让步,这样,竞争才不会过度,才可以文明、有序、健康地进行。在竞争之中用不正当的手段对付竞争对手,就会出现不公平竞争,朋友就会变成敌人。

公平竞争要求竞争者不能不择手段地对待对手,而应严守竞争规则,凭自己的实力和智慧去竞争。赢得正大光明,对手才能输得心服口服。每一个竞争者心中都应恪守一条这样的道德禁令,并时时刻刻以它警醒自己的行为,那就是以正当竞争为荣,以不正当竞争为耻。

但是,在竞争激烈的商场中,如果别人拿一些不正当的竞争方法来对付自己又该怎么办呢?我们在保证自己不使用如此不正当的竞争手法的同时,也应该对这些不正当的竞争手法有所了解,有识破它们的能力。诡计最怕被人揭穿,一旦发现,就应将它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把它从阴暗的角落里拖出来,那些使用如此伎俩的人必然有所忌惮,不敢肆意妄为了。

虽然说竞争就是为了取胜,但为了取胜而不择手段则是经营者所不应当采取的方式。竞争中要讲究道德,要懂得宽容。因为竞争之中,给别人留条出路,也就等于给自己留了条后路。你要时时刻刻记住:给别人也留碗饭吃,才能使自己有更多赚钱的机会。

现在经济社会,要赚钱不一定什么事情都非要我吃掉你,你吃掉我。在生意场上,不一定要把问题搞得那么僵,各自后退一步,也许就海阔天空,跟战场上一样,不战而屈人之兵为上策。商场上不要什么弦都绷得太紧,人要留有余地,要站得高,看得远。在给别人留碗饭吃的同时,自己也有饭吃,这就是双赢。

一笔生意,双方赢利。也就是说,大多数的生意人在赚钱时都能够取得双赢的效果。

芝加哥信息网的罗道夫可以说是一个“偏执的疯人”,在他过去刚刚接手经营时,是个喜欢独树一帜的人。他常常违反规则行商,“一笔生意,双方赢利”在他的意识中,并没有生出根萌出芽来,他是个我行我素的人。

罗道夫一向以“我”自居,在一次公司研讨会上,他义愤填膺地发表着自己的论点,他认为竞争对手对于自己来说,就是一个冤家,只有击败他才能够生存。别人纠正他:做生意,应该能够和平竞争,互相帮助、互相推动、互相促进,共同提高,一起发展,产生双赢或多赢的效果。可当时的罗道夫就是认为,市场竞争中的对手就是敌手,与他分享胜利果实是成不了大气候的。别人追根究底,他坦白了自己固执己见的原因,原来他心中隐藏心计:其一,同行业中,虽然是同行大家公平竞争,但在同行中却存在保密性,他根本不会与你分享。其二,同行中彼此都在刺探情报,然后神神秘秘地制定战略策略,搞突然袭击。其三,同行中没有不想为本企业获取最大利润的,都在想方设法占领市场份额,与你争抢同一块蛋糕。其四,市场终有饱和的一天,容纳不下更多的同行,同行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利润,都心中打着算盘想吃掉对方,保存自己的空间。所以,都会以强制弱,以强灭弱。

当听到他的一番解释后,旁人便对他的经营作风有些理解,理解他一向霸气十足,在市场竞争中,奋力拼搏,与对手争先恐后,想尽办法不给对方留有余地并把他们摧垮的行为。他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通常采用的是诋毁、攻击和欺骗的手段。

研讨会开了一个小时就结束了,罗道夫最终还是持己见行事,结果许多合作伙伴不欢而散,罗道夫在生意场上屡屡失败。罗道夫经过这样的打击,清醒了过来,重新理顺了头绪,修正了自己的观念,每做一笔生意,首先就要考虑怎样能够获取双赢或者多赢的效果。没过几年,罗道夫使公司的产品遍及世界各地,让世界70%的人拥有他们公司的产品。

罗道夫改变作风,每做一笔生意就要有双赢或多赢的效果,这使他创造了奇迹。

10.多一个朋友就多一条财路

人脉金典: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敌人多道墙。

俗话说得好:“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朋友,实在是一个漂亮词。在社会生活中,似乎除父母夫妻、兄弟姊妹、师长等关系极近而不便于用“朋友”称呼外,其他有关系的人员,皆可划入“朋友”之列。只要有交往,就产生朋友;只要称朋友,就意味着人格的平等、情感的亲近、关系的密切,因此“朋友”一词不仅兼收并蓄、包罗甚广,而且是一个十分受欢迎的词语。朋友,就意味着友谊、合作、帮助、平等、信任等。它容易使双方产生心理上的认同感,从而为交往与合作创造良好的人际环境。从这个意义上说,确实是“朋友是个宝”,“多个朋友多条路”。

可以这么说,大凡能成大事者,必然是朋友四面环绕,处处都见友情赞助。朋友多,事情当然好办,真正应了“人多好办事”、“众人拾柴火焰高”这两句话。然而,人性难测,凭什么别人孤寡单独,就只有某某人到处受欢迎?理由无他,只是因某人平常爱交朋友,善于结交朋友罢了!

胡雪岩就是这样的人,喜欢处处交朋友,时时帮人忙。然而,胡雪岩交起朋友来,生冷不忌,水陆并陈,没有三六九等的界限,真正是什么人和他都有机缘。

胡雪岩的“朋友”,主要是生意上的朋友,为着各自的或共同的利益而进行合作,双方互惠互利,互兴互荣,以利益为纽带,谋求对方的支持与帮助。这就是胡雪岩的所谓“靠朋友”。胡雪岩一向认为生意场中无真正朋友,但也不是到处都是敌人,既然大家共吃这碗饭,图的都是利,有了麻烦,最好把问题摆到桌面上,不要私下暗自斗劲,结果对谁都没有好处。他的“替朋友着想”,就是站在对方的角度上充分揣摩对方的需要,照顾对方的利益,并对对方施以恩惠。在他看来,自己的生存发展靠的是朋友,为了赢利还须为朋友着想,二者的目的是一致的。比如为罗尚德存钱一事便是胡雪岩能赢得朋友又获得朋友支持的一个例子。

胡雪岩为了赢得朋友,在阜康钱庄开业的时候,自己垫钱给一些大官的太太、小姐、少爷等各存了二十两银子,也给黄巡抚的仆人刘二存了二十两银子。刘二拿到存折,不仅马上在阜康钱庄存进一百八十两银子,而且向他的朋友宣传胡雪岩为人守信用、讲义气。罗尚德本是清军绿营的一个小军官,利用各种手段攒了一万一千两银子,听说胡雪岩为人厚道,连夜起出全部银子拿来存,且声明不要存折、不要利息。罗尚德的到来,还意外解决了胡雪岩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