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经营一生的关系
6919700000013

第13章 善于求助他人(2)

评点:冤冤相报何时了,以怨报怨,只能产生恶性循环。退一步,海阔天空,或者,利用正当途径,才能获得正当的结果。

12、没有什么毒药

她出嫁了,出嫁之后,跟丈夫和婆婆住在一起。很快,婆媳不和。她们的性格有天壤之别,她经常被婆婆的一些习惯搞得很生气。不仅如此,婆婆还不断地苛刻她。

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去了,她和婆婆没有一天不吵闹和争斗。

后来,她再也受不了婆婆的坏脾气,决定不能再这样忍声吞气下去了。

于是,她去找父亲的一位朋友,卖中药的郎中。她将自己的处境告诉了他,并问他是否可以给她一些毒药,这样她就能一了百了,把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掉了。

郎中想了一会儿,最后说:“我可以帮你解决问题,但你必须听我的话,按照我讲的去做。”

她说:“是的,我会遵照你说的每个字去做。”

郎中进了里屋,几分钟过后从里面出来,拿着一包草药。他告诉她:“你不能用见效快的毒药除掉了你婆婆,因为那样会让人怀疑到你。因此,我给你的几种中药是慢性的,毒性将会在你婆婆体内慢慢培植。你最好天天都要给她做些鸡鱼肉类,再放少量的毒药在她的菜里面。还有,为了让别人在她死的时候不至于怀疑到你,你必须对她恭恭敬敬、如履覆冰。不要同她争吵,对她言听计从,对待她像对待一个王后。”她答应下来,她谢过郎中,急急赶回家,开始实施谋杀婆婆的计划。

几个星期过去,几个月也过去了,每一天,精心制作有毒药的饭菜伺候婆婆。就这样过去,她没有跟婆婆发生过一次争执。

婆婆对她的态度也改变了,不住地向邻里街坊和亲戚朋友夸她说她是天底下能找得着的最好的儿媳妇。

一天,她又去见郎中,再次寻求他大帮助。她说:“天哪,请帮助我制止那些毒药的毒性,别让它们杀死我的婆婆!她已经变成一个好人,我爱她像自己的母亲一样。我不想让她因为我下的毒药而死。”

郎中笑到:“放心好了,我从来没有给过你什么毒药,我给你的药只不过是些滋补身体的草药,那只会增进她的健康。其实,那已经被你给她的爱冲洗得无影无踪了。”

评点:你平时怎样待人,决定别人怎样待你。能妙手回春,还是一错再错,全在于你的内心。当你换一种方式处理时,一定得到的是不同的结局。

13、人心的价值

一个夏日的中午,烈日炎炎。整整一个上午,她没揽到一份活儿,擦着脸上似乎总也擦不完的汗水,倚着那台收拾得干干净净的人力车,焦急地寻觅着今天的第一个顾客。

突然,她发现不远处街道边躺着一个人,赶紧蹬车过去。原来昏倒在街头的,是一位中暑的老人,看样子得有70多岁了。不少行人从跟前走过,叹息或同情地议论几句,诸如“也不知是谁家的老人,可能是血压高或心脏病,这么热的天,做儿女的应该陪在身边才对呀。”等等,但很快大家又都纷纷地离开了,因为谁也不愿意让自己沾上麻烦。

她把车子蹬到老人跟前,冲着围观者喊了一声:“快送医院哪!”旁边有人问她是否认识地上的老人,她摇头。有人便暗笑她太傻,心里说谁不知道该送医院啊,可谁来掏钱呢再说万一……

她赶忙抱起老人,有一个年轻人搭了把手,帮她把老人架到车上。“不能再耽搁了,先救人要紧。”她一口气把车子蹬到最近的一所医院。

当医生要她交住院押金时,她傻眼了——翻遍所有衣兜,她只找到三元钱,还是她省下的午饭钱。她说了许多好话,一再请求医生先救人,但医生淡然地说这是私立医院,没学雷锋的义务,让她赶紧弄钱再来。

听了这话,她急得眼泪都出来了,一下子跪在了医生面前,说她和丈夫都刚刚下岗,一时拿不出钱来,但她会想办法去借。

医生漠然地地责怪了一句:“没钱,就别揽这样的麻烦事啊!”

“是的,我没钱可我有一颗人心,你必须马上给我把老人救过来,钱我会一分也不少你的。”她被医生的利令智昏激怒了,一把抓住医生的袖子,大声地命令道。

“你,你……”医生被她突然的一副拼命的样子吓住了。终于,老人抢救过来了,她跟丈夫一起用借来的三百元钱,交了医疗费。

一周后,幸运降临到她的头上——她和丈夫均被安排到本市实力雄厚的民营企业集团工作,工资是他们想都不敢想的。

原来,被救的那位老人的儿子正是集团总裁,他说救命之恩,怎样回报都不过份。她不由得心生感激:我只帮助人家做了一点儿小事,人家却帮我们改变了生活。

评点:是的,道理就这么简单:如果每个人心中都多一些爱意,都能多给他人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就会缩短。须知——很多对别人真诚的帮助,最终帮的其实正是自己。

14、借鸡生蛋

许多人都知道船王奥纳西斯,香港船王包玉刚,殊不知道船对吨位和个人财富,一向默言遁世的丹尼尔·洛维格才是真正的船王之王。

洛维格的财富不是靠亦步亦趋的原始积累,而是取决于他独一无二的思维方式,他的天才在于用别人的钱创造了自己的事业。

1897年,洛维格出身于美国密执安州的南海曼。他的父亲是一位做房地产生意的经纪人。洛维格16岁时,就显示出赚钱的天赋,那时他做的第一次生意是打捞一艘破旧的沉船。洛维格向父亲借了一笔钱,雇人把那艘柴油机动船从海底打捞上来,用了4个月时间将它修好、然后包租给别人,这样他从中获利500美元。

在洛维格三十岁那年,他赚钱的灵感一下子迸发出来。他先后找了几家纽约银行,希望他们借款给他买一条旧货轮,准备把他改装成油轮,但他遭到了银行的拒绝,理由很简单,他没有可以承担风险的担保物。

眼看计划就要落空,洛维格急中生命智,将仅有的一条旧油轮以低廉的价格包租给一家石油公司,然后再去找银行经理,声称自己有一条被石油公司包租的油轮,租金每月直接转入银行来抵付所借贷的款项本息来。

后来,洛维格又转入了制船业。他提出了当时尚无人享用的延期偿还贷款,也就是说,在船未造好或未下水之前,银行几乎不收回本息,只有等船开始航行,其租金才付给银行。然后再像原来滚雪球一样,船最终归在他的名下。

如此一来,洛维格不需要投资分文,只要贷款付清,不仅租金归了他,而且他自然也成了船的主人。洛维格通过借贷来发展生意,拿别人的钱来打天下,不能不说,这是一种天才的思维。

评点:富豪的思维模式异于常人,常做出违反社会常规的行为,却开辟了一条条挣钱之道,赢得一个又一个钱袋子。

15、第三者是谁

一个中年妇女在英国迈克斯亚洲的法庭上,要与丈夫离婚,理由是她的丈夫有了外遇。

她一边骂,一边向法官诉说:“我20岁嫁给他以后,他曾向我发誓,再也不和那鬼东西往来了。可是,结婚不到一个星期,他便偷偷摸摸到运动场幽会去了。我警告他,他听不进去,我忍气吞声过了20年,如今他已经50多岁了,仍旧迷恋那个可怕的妖精。近年来他的幽会越来越多,无论白天黑夜,他都要去运动场地与那‘第三者’见面。”

在场旁听的群众闻之无不为之动容。

法官问她:“第三者是谁?”

她爽快的说:“第三者就是臭名远扬、家喻户晓的————足球。”

法官对他的控词啼笑皆非,只得劝说道:“足球不是人,你只能控告生产足球的厂家。”更出人意料的是,一家足球厂居然极其愿意赔偿她孤独费10万英磅。让这位太太在法庭上大获全胜。

原来,这位足球厂老板抓住这个机会,通过新闻界大肆宣传,他对记者说:“这位太太与其丈夫离婚,正说明我厂生产的足球魅力所在。而且,她的控词为我厂做了一次绝妙的宣传。”

很快,该足球厂的产品销售量因此剧增,压倒同行。

评点:在今天,广告宣传是商品化对思维、对无意识、对文化及欲望的渗透。当今,广告设计人员都依据广告心理,在设计内容和形式上创新求异,各显神通。然而其随机应变能力应变能力当首推该足球老板,他顺水推舟,利用机遇充分发挥了广告的社会宣传效果。

16、本田的崛起

当代日本摩托车在世界上已叱咤风云,但在1968年以前,日本还没有自己的摩托车工业,国内的摩托车市场上充斥着国外产品。1969年,日本政府决定振兴自己的摩托车工业。当时日本的国力对购买技术已不成问题,有人提出求助于世界摩托车生产王国的法国,购买法国的专利技术,引进他们的生产线,按他们的型号进行生产。法国人自然很有兴趣,并许诺引进法国的流水线可在4年内建成年产600万辆的摩托车厂。

但日本却另有打算。他们在全国招聘了200名具有丰富经验和研究能力的摩托车工程技术人员,编成12个小组,开始走访世界各国有名的摩托车生产厂家,每到一地就声称:日本决心发展自己的摩托车工业,一是买一部分,数量很大;二是请你们帮助我们设计一个工厂。他们参观生产现场,详细了解摩托车的性能、构造,并购置样机,说是带回国去货比三家再签合同。这下可凋动了外国老板们的积极性。唯恐失去订合同的机会,纷纷争先恐后地介绍自己的产品。

一年以后,日本的这12个小组满载而归,不仅得到了大批科技、专利资料,还带回了170多部样帆。声东击西,虚张声势的第一步计划实现了。回国后考察小组搏采众家之长,最后设计出日本自己的新型摩托。从出国考察到建厂投产也是用了4年多的时间,但却生产出了正宗的日本国货,投入国际市场上销路很好,还造就了像本田技研这样的摩托车大集团公司。

评点:靠什么自力更生?只有学习他人,然而,别人轻易不让你学。于是,只好钻别人的空档,最终达到目的。其实,任何成功企业的发展,都是商业头脑的最大运用。

17、一个篱笆三个桩

约瑟夫·帕普出身于贫困的工人家庭,从小就是个小戏迷,他做梦都想着看百老汇的演出,但他买不起门票。长大后,他凭着超群的能力和决心,当上了电视台的舞台监督。然而他没忘记穷人,他要让那些没钱买票的人都能看上百老汇的戏。

于是,他组织了一个演出团,开始免费在教堂的地下室和露天剧场演出。他们所演的《驯悍记》等莎士比亚戏剧受到人们的热烈欢迎,但为了维持下去,他必须靠募捐,而要得到募捐,就必须得到舆论的支持。

于是,他前往《纽约时报》,求见著名的戏剧评论家布鲁克斯·阿特金森。当得知阿特金森已前往伦敦后,他坚定地说:“我就在这儿等着他,直到他回来。”接着,他满怀激情地讲到演出所需的费用,观众的热烈反映,如果《纽约时报》不为他们的演出写剧评,他们到周末就不得不解散。

阿特金森的助手盖尔布被这个年轻人的决心和精神所感动,答应当晚去看演出。当他来到露天剧场时,天空乌云密布,幕间休息时,大雨倾盆而下,帕普匆忙跑到他面前恳切地说:“我知道在一般情况下,不看完全剧是不会写剧评的,我求你今天破个例吧。”

盖尔布连夜写了一篇短小的剧评,在对演出的前半部给予肯定的同时,提出演出团的经费困难。转天,戏剧界颇有影响的导演莱文给帕普送来一封信并附有一张750美元的支票。这笔钱在当时足够使剧团维持整个夏季。

不久,阿特金森在他的星期日专栏中亲笔撰文盛赞帕普的义举,使免费莎剧演出得到精神上的支持和物质上的保障。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帕普以他的诚挚、耐心和毅力赢得了同情和帮助,从而实现了自己的理想,使他成为美国剧坛有口皆碑的人物。

评点:许多事业有成的人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总是努力争取他人的帮助。苍天不负有心人,只要尽力而为,总会打开幸运之门。

18、哈默送井得油

哈默是最会做这“最”字文章的一个人。本世纪20年代的苏俄之行,他由于做活了“最”字文章————给苏联政府提供他们最需要的粮食,获利颇丰,并一举成名。

20世纪60年代,他更是把这“最”作为附加条件向利比亚政府奉送,击败了许多想取得石油开采权的强大对手。

1966年,利比亚政府准备进行第二轮出让租借地的谈判。世界各国的大石油公司蜂拥而来。哈默和他的西方石油公司也来到了这里。

从当时的情况看,西方石油公司的处境是很不利的。正如他的传记作者所指出的:“与大批实力雄厚的大公司相比,哈默无异于小巫见大巫,只不过是一名讨价还价商人而已。”何况,还有那么多同利比亚政府官员有特殊关系的人。

然而,哈默最终从17个招标者中得到了一块租借地,从另7名招标人中得到另一块租借地。他不可能得不到,因为他的“附加条件”太诱人了;

(一)同意从尚未扣除税款的毛利中取出5%供利比亚发展农业之用。

(二)一旦在利比亚采出石油,将同利比亚联合兴建了一坐制氮厂。

(三)承诺在库夫拉附近的沙漠绿洲中寻找水源,而库夫拉恰巧就是国王和王后的诞生地,国王父亲的陵墓也坐落在那里。

付出了代价必然有所报答,在获得租借地后,哈默在利比亚打出了几口藏油量十分丰富的井,其中一个日产油7.3万桶,是利比亚最大的一口井。

此外,哈默的诺言也兑现了。他确实在库夫拉地区打出了水井,水源非常丰富。国王甚至要把自己和祖先的这块出生地命名为“哈默”,被他宛然地拒绝了。相反,他“审慎”地问国王,是否可以把一口新油井以国王的名字命名。国王欣然答应了。

评点:能够给予别人,你才能得到想得到的。不必害怕牺牲,没有付出从来没有收获。看不见的“附加条件”,总是带来更好的财运。

19、借花献佛

人们常说市场经济下,投资风险大,危机四伏。其实,市场经济下又何尝不是“商机四伏”?然而,要发掘“四伏”的商机,最关键的莫过于适时把握焦点了。

美国波士顿邮报格路基先生,就很善于把握焦点,寻求商机。在波士顿邮报还是业绩平平时,为了使儿童对他的报纸有深刻印象,他特地发起“买象捐赠动物园活动”,要求各地儿童从糖果钱中捐出一部分,合购三头小象,捐给新办的动物园。他的条件是:凡是捐钱的人,即使只捐一分钱,也将他的名字登在波士顿邮报上。

接下来,格路基先生又在邮报上刊登大幅广告鼓吹此事,并将捐助者姓名一一刊出,结果成绩十分圆满。那些小朋友们看见了自己的名字,无不雀跃欢呼,遇人便说:“这三头小象我也有份儿,不信你去看某月某日的邮报去!”

这样一来,波士顿邮报的名声不胫而走,人们也在不自觉中相互为邮报做着口头宣传。此后,报纸销量猛增,利润也随之滚滚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