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自助者天助
6923000000025

第25章 藐视困境,坚强地面对一切(2)

一般而言,每个人遇到挫折的可能性不可避免,具体而言,什么时候遇到挫折,遇到什么挫折不可能选择,因此,正视挫折是排除挫折的心理和思想前提。所谓正视,就是要以一种正确的态度去面对它,既不要简单地怨天尤人,归之命运,这实际上等于放弃争取转机的努力,屈从于困难;也不要消极地逃避,为其合理化寻找借口,其结果对扭转挫折是毫无意义的,或者说只能是自欺欺人。

要坚定目标,不轻言放弃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奋斗目标,只要这个目标是现实的,那么即使暂时遭遇了挫折,也应克服各种困难,找出排除障碍的办法,毫不动摇地朝即定的目标迈进,最终实现自己的愿望,达到预定的目标。

认准目标,永往直前,是所有成功者的成功经验。人生路上,难免有坎坷,难免遭遇荆棘,是知难而退,还是迎难而上?这不同的答案也就决出了强者和懦夫。

要冷静地对产生挫折的原因进行客观地分析

为了战胜挫折,要对造成挫折的原因进行实事求是的认识和分析,弄清挫折的原因到底是外部的,还是内部的,或是内外部两种因素交织,共同起作用的。正确的分析和归因,是战胜挫折的必要基础。把挫折和成败结果一概归因于外部因素的人,固然不能对行为作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面对挫折会感到无能为力和束手无策,从而不能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克服困难和改变失败的处境;但是,把挫折和失败结果统统归结于个人的努力不足,过多地责备自己,也是不现实的,同样不能对自己的行为结果负起合理的责任、有效的改善逆境处境。

对于惯常于遭受挫折,不加分析,不问青红皂白,便按照自己已有的固定模式作片面归因的人,尤其应当注意要作符合实情的、准确的归因。只有以积极的态度去冷静地分析,遭受挫折的主、客观原因,及时找出失败的症结所在,才能从本人的实际条件出发,用切实的行动去促使挫折情境的改变。

要把心中的痛苦宣泄出来

最好找自己知心朋友倾诉胸中的郁闷和苦恼,也可以奋笔疾书,借助笔尖来宣泄烦恼,或是找僻静的地方朗诵高唱,或关在房中痛哭一场,这对恢复心理平衡有很大的好处。

要学会淡化和遗忘

压抑的情绪得到宣泄以后,往往次日就会觉得自己的情绪已不像当初那样的痛苦,这时最好去从事一个新的活动,使自己没有闲暇和心思来回顾既往,把往事逐渐淡化,逐渐遗忘。

降低目标,改变行为

当一种动机经一再尝试仍不能成功,达不到预定目标时,个体调整目标,变换方式,通过别的方法和途径实现目标,或者把原来制订的太高而不切实际的目标往下调整,改变行为方向,则有可能成功,满足某种需要。如有的高中生,多次报考大学未能遂愿,他见障碍难以逾越,就改为报考中专、技校,或是电大、职工大学。“退而求其次”,来实现自己的目标。这种目标的重新审定和转移,不是惧怕困难,而是实事求是的表现;同时,也降低和避免了由于目标不当难以达成而可能产生的挫折感和焦虑情绪。

生活中,有很多人,宁可在一棵树上吊死,也不肯退而求其次。虽然他们坚定目标,但却“盲目追求”。

改换目标,取而代之

这是指个体确定的目标由于自身条件或社会因素的限制,不能实现并受到挫折时,可以改变目标,用另一目标来代替,以使需要得到满足;或通过另一种活动来弥补心理的疮伤,驱散由于失败而造成内心的忧愁和痛苦,增强前进的信心和勇气。

有些人对待问题脱离实际,就认准了“一条道儿走到底,不撞南墙心不死”,从不顾及客观情况,只是单纯的以不变应万变,那也只能是自设院囿,做茧自缚。而有一些人在突然的、意外的重大挫折面前,由于原定的追求目标已不可能实现,或是为了用其他行动来转移、代替心理上的痛苦,就会转而追求别的目标或是进行另外的活动,这也可以获得新的成功,得到心理上的补偿。

总之,在挫折面前要保持理智。挫折对人来说未必都是消极的,因为逆境只是给人造成了不利的环境条件,但条件是可以利用和改变的。客观条件一旦被认识就可以作出行动规划,利用有利条件,弱化或消除不利条件,创造有利条件。经过主观努力,往往会改变事物变化之势,而使逆境变为顺境,逆境常常使强者做出在顺境中不能做出的业绩,而这一切必须以理智作为前提,才有可能实现。

直 面 失 败

有人害怕失败,那是因为他们没有意识到失败也很有价值。

失败是最宝贵的财富之一,它能为你提供独特的学习机会。成功固然可喜,但只有在失败中才能更清晰地反映出我们身上的弱点。

失败也是磨练意志、培养坚强品质的宝贵时机,人所具有的惰性使人常常逃避风浪、远离挫折,结果,在人生最重要的时刻,人往往因缺乏锤炼而败下阵来,而失败则为你提供了锻炼意志的宝贵时机。

失败交给你选择权。一位评论家如此看待艾柯卡和福特家族的恩恩怨怨,福特炒了艾柯卡的鱿鱼,同时也造就了艾柯卡,给了艾柯卡发展自己的好运。否则的话,他会因在福特总经理宝座上坐得太久而“糜烂”。

确实,如果不是那次失败,艾柯卡最多只是一位优秀的管理者,而不会成为“美国最出色的企业家”。

因此失败不可怕,失败之后不能将自己的经验升华,不能让它在你生命中真正具有价值,这才是最可怕的。

直面失败,你就有了成功的希望。

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寻找机遇,重新塑造自己,包括如下几个阶段:

找出失败的原因,从中寻找成功的种子

找出自己失败的原因是第一步,也是你应从失败中学到的最基本的东西。而失败能为你带来的最大转机,是它赋予了你一个重新进行选择、重新塑造自己的机会。

失败是对事件的评判,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你自己、社会和他人对结果的一种解释。在你从失败中汲取力量,重新驾驭自己的事业时,不仅要学会客观地寻找其失败的原因,尤其重要的是,要用积极地眼光看待过去,从中寻找成功的种子。

重新认识事业目标

人生是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失败有时并不是由于你的能力不够、学识不足,而是由于你错误地选择了目标,而失败正是给予了你一个重新思考,从错误中解脱的良机。

许多职业专家认为,一个人一生中至少要经过两三次变换,才能最后找到适合自己特长的事业,而确定自己合理的目标,则需要同样长的一段时间。

生活往往借失败之手,促使你进行这一次次的探索和调整。

扩大选择范围,挣脱羁绊

失败会将你推到一个转折关头,你的任务是作出下一步的打算。如果仍然以过去的思想来看待将来,完成这一任务将是无比困难的,探索未知世界需要的是新鲜的思想,即运用崭新的思维方式去发现选择的机会。

扩大你的选择范围,获得进行新的选择的机会,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循环利用你的才能

许多人将工作视为一个固定的、不可转移的东西,就像一件搬不动的沉重家具。其实,你过去的工作是多项技能和多种经验的总结,可以在其他地方进行组合,重新加以利用。

福克斯公司的制片人里尔失业后,确信自己的事业从此结束了,因为他认为拍电影是自己惟一能干的事业。一天,里尔偶然碰到一位老同事,这位朋友认真地为他进行了分析:“你有很多本领,首先,你这么多年来一直在向总部的家伙们出售电影计划,你是个了不起的推销员,而且,你总能为自己的电影写出最佳广告,在紧要关头,搞宣传写作,你有作家的能力,除此之外,作为优秀制片人,你有出色的组织能力。”如今,里尔是一名优秀的电影宣传作家。

(2)变娱乐为职业

大部分人都将工作视为严肃的事情,进行事业选择时,往往忽视乐趣、嗜好、消遣。实际上,工作应该是一种创造性娱乐,如果你觉得自己在业余爱好上富有创造性,那么,失败其实给了你这样一个机会,试着将你的爱好与事业结合起来。

(3)自己创业

一个人在生死关头最能发挥自己的潜力,在事业失败时,放弃所有顾虑,放手一搏,反而能成为伟大事业成就的契机。

有关机构曾进行过调查,发现最先富起来的是这样两批人:一是最早的个体户,他们大多是待业青年,甚至是刑满释放人员,是社会中最难通过正常途径上升的一批人;另外一批是当年的老三届、知识青年,他们也空怀壮志,但由于特殊的历史条件,在技术能力、知识结构上都有缺陷,因此,成为较早的“下海”进行创业的人。

当然,这些现象的形成有其复杂的社会原因,但它们说明一个道理:失败让人无所畏惧,会让你更勇敢地捕捉机会。

学习新知识

失败之后进行反思是对自己人生最透彻的分析,但光总结过去是不够的。借此时机,学习自己从前未接触过的知识,可以扩大视野,充实精神,帮助你清醒地认识自己所选择的余地,并掌握适应时代变化潮流的新技能。

寻求帮助

许多从前一帆风顺的人在遭遇失败后,容易走入心理误区,拒绝接受别人的同情和帮助,这种态度是不正确的。

在失败面前敢于面对现实,坦然接受友好的帮助,并主动接触他人,让别人为你指引道路,带你认识新的领域,是重新发展你的事业的重要条件。

有效地应付压力

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工作中,你一定常常听到有人抱怨:“压力真大!”你也一定感觉到,生活中,压力几乎无所不在,这是客观的事实,而社会的节奏越快,给人的压力越大。

在现代社会,压力像是一张巨网,不论你是谁,都让你无所遁形。

按照心理学家的解释,压力是指人的肉体、情绪及心理处于一种紧张状态。尽管适度的压力可以使人亢奋,刺激神经反应,但过度的压力通常会造成健康受损,对于个人能力和自信心形成反作用。

人总是要有压力的。着手改变你的思维和习惯,能避免的压力则避免,不能避免时用健康的方法应付压力。别让压力像狙击手一样把你打倒,妨碍你争取成功。

那么怎样有效应付压力呢?以下几点策略能帮你成功地应对。

养成看问题的正确视角

能避免所遇到的压力的人有个共同特点,就是他们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能保持一种正确的视角。欧尔?威乐逊把“视角”称为把当前或即将到来的事情放在一个更大的参照系统中思考的能力。

下面的这封信是视角的最好例子。这封信是一位女大学生写给她母亲的:

“我离开家到大学来已整整一个学期,我想现在应该把自己的最新情况跟您谈一下。我刚到学院就厌倦宿舍的生活,又偷了室友1000美元钱。我用这些钱租了一辆本田摩托车,但驶出学院几个街区就撞在电线杆上。我的腿撞断了。一位住在拐弯处一座公寓楼上的年青医科学生救了我。

“他把我带到他的住处,给我包扎受伤的腿,照顾我到伤好了为止。因为他的照顾,我现在又可以到处走动了。我想告诉你,我们准备尽快结婚。这很麻烦。但我们的确希望在我肚里的婴儿出世前就结婚,然后就回家和您和爸爸住在一块。

“我知道您会像爱我一样爱那个婴儿的,尽管他来自不同的种族与宗教。请您尽量理解这一点。我们要回家住的原因是,我的朋友因为在我怀孕期间要照顾我,所以想离开医学院。

“其实,我并没偷钱,没有租本田车,没撞电线杆,没断腿,没有遇上年青医生,也不是要结婚,婴儿也是假的。我不是要回家跟您和爸爸住,他也不会。

“可是,我的几何课确实得了‘D’,地质课拿了个‘F’。我刚才那样说,是希望你用正确的视角去看这两门课的成绩。”

视角是无可代替的。下次你因小小的困难就开始感到压力时,请记住那个更大的参照系统。这样,你就可以看出事情的真相,而并不是像你所担心的情况那么严重。

不要躲避风险

害怕风险仍然是压力的主要成因,也是成功路上随时会出现的障碍。查理斯?斯温多尔说过关于风险的话:

绝对的保险是没有的,也没有一定不失败的计划,没有绝对可靠的设计,没有全无风险的安排。人生决不可能那么完美。

慌张逃跑会把脸撞伤,坐飞机有坠机的风险,步行有摔跤的风险,换句话说,只要活着就有风险。

笑的样子像个傻瓜;哭的样子可能会太多愁善感;向别人伸出手去,有过分亲热的风险;流露感情有暴露自己的风险;爱别人要冒别人不爱你的风险;抱希望有遇到失望的风险;要试验就有失败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