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唐诗宋词元曲-宋词(上)
6923500000021

第21章 周邦彦(1)

周邦彦(1057—1121年),字美成,自号清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徽宗时,提举大晟府。周邦彦是宋代重要词人。词作主要写男女之情和离愁别绪,词风浑厚典丽,集北宋婉约词之大成。今存《片玉集》。

瑞 龙 吟

章台路①,还见褪粉梅梢,试花桃树。②坊陌人家,定巢燕子,归来旧处。

黯凝伫,因念个人③痴小,乍窥门户④。侵晨浅约宫黄⑤,障风映袖,盈盈笑语。

前度刘郎重到,访邻寻里,同时歌舞,惟有旧家秋娘⑥,声价如故。吟笺赋笔,犹记燕台句⑦。知谁伴,名园露饮,东城闲步?事与孤鸿去,探春尽是,伤离意绪。官柳低金缕,归骑晚、纤纤池塘飞雨。断肠院落,一帘风絮。

注释

①章台路:指歌妓居住之地。

②(yīn):安静和悦。

③个人:那人。

④乍窥门户:指女子倚门卖笑。

⑤宫黄:女子以黄粉涂额为饰。

⑥秋娘:借指意中人。

⑦“燕台”句:李商隐有《燕台》诗,洛阳女柳枝闻之而有爱慕之意,两情相悦。此借指知音。

赏析

这首词历来被视为周词的压卷之作,能体现周词长调的特色。作者极讲究章法,所谓“由无情人,结归无情,层层脱换,笔笔往复”(周济《宋四家词选》),结尾则放开,含不尽之意。

风 流 子

新绿小池塘,风帘动、碎影舞斜阳。羡金屋①去来,旧时巢燕;土花②缭绕,前度莓墙③。绣阁里、凤帏深几许?听得理丝簧④。欲说又休,虑乖⑤芳信⑥;未歌先噎,愁近清觞。

遥知新妆了,开朱户、应自待月西厢⑦。最苦梦魂,今宵不到伊行⑧。问甚时说与,佳音密耗,寄将秦境,偷换韩香⑨?天便教人,霎时厮见何妨⑧!

注释

①金屋:此借指女子的闺房。

②土花:指青苔。

③莓墙:生满青苔的墙。

④丝簧:指弦乐器和管乐器。

⑤乖:违误。

⑥芳信:好消息。

⑦待月西厢:用元稹《会真记》中诗句。

⑧伊行:她那里。

⑨秦镜、韩香:此借指定情信物。

赏析

黄蓼园《蓼园词选》曰:“因见旧燕度莓墙而筑于金屋,乃思自身已在凤帏之外,而听别人理丝簧,未免悲咽耳。”

兰陵王柳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①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②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③过千尺。

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梨花榆火④催寒食。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

凄恻,恨堆积。渐别浦萦回,津堠⑤岑寂,斜阳冉冉春无极。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

注释

①隋堤:汴河堤,随炀帝时筑。

②飘绵:柳絮飘飞。

③折柔条:折柳枝送别。

④榆火:古时清明日朝廷取榆柳火赐百官。

⑤堠(hòu):土堡。

赏析

这首词虽以柳为题,但并非单纯咏物,而是借柳引出离愁别恨,并进一步抒发作者作为“京华倦客”的无尽愁怨。其词无处不沉郁,极尽吞吐之妙。

琐 窗 寒

暗柳啼鸦,单衣伫立,小帘朱户。桐花半亩,静锁一庭愁雨。洒空阶、夜阑未休,故人剪烛西窗语。似楚江瞑宿,风灯零乱,少年羁旅。

迟暮,嬉游处。正店舍无烟,禁城百五①。旗亭②唤酒,付与高阳俦侣③。想东园、桃李自春,小唇秀靥今在否?到归时、定有残英,待客携尊俎④。

注释

①“正店舍”二句:据《荆楚岁时记》:“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禁城:京城。

②旗亭:指酒楼。

③高阳俦侣:指酒徒。

④尊俎:酒具和食具。

赏析

《蓼园词选》称:“前写宦况凄清,后段起处点寒食,以下引到思家。”作者造语精工,以韵味胜。

六丑蔷薇谢后作

正单衣试酒,怅客里、光阴虚掷。愿春暂留,春归如过翼①,一去无迹。为问家何在?夜来风雨,葬楚宫倾国②。钗钿堕处遗香泽,乱点桃蹊,轻翻柳陌。多情为谁追惜?但蜂媒蝶使,时叩窗。

东园岑寂,渐蒙笼暗碧③。静绕珍丛④底,成叹息。长条故惹行客,似牵衣待话,别情无极。残英小、强簪巾帻,终不似、一朵钗头颤袅,向人欹侧。漂流处、莫趁潮汐,恐断红⑤、尚有相思字,何由见得?

注释

①过翼:飞鸟。

②楚宫倾国:喻落花。

③蒙笼暗碧:指绿叶。

④珍丛:指花丛。

⑤断红:落红。唐卢渥应举,偶到御沟,见红叶上题诗云:“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

赏析

此词虽为咏物之作,但不是单咏蔷薇,而是借咏物以咏怀。作者长于谋篇布局,章法缜密,技巧圆熟,精深华妙,音律谐美,令人一唱三叹。

夜 飞 鹊

河桥送人处,凉夜何其①。斜月远、坠余辉,铜盘烛泪已流尽,霏霏凉露沾衣。相将②散离会,探风前津鼓③,树杪参旗④。花骢会意,纵扬鞭、亦自行迟。

迢递路回清野,人语渐无闻,空带愁归。何意重经前地,遗钿不见,斜径都迷。兔葵燕麦,向斜阳欲与人齐。但徘徊班草⑤,欷⑥酹⑦酒,极望天西。

注释

①夜何其:夜到什么时分了。语出《诗·小雅·庭燎》:“夜如何其?夜未央。”

②相将:行将,将要。

③津鼓:渡口报时的更鼓。

④参旗:星名。

⑤班草:铺草而坐。班,铺开。

⑥欷:抽泣。

⑦酹(lèi):以酒洒地。

赏析

黄蓼园曰:“一首送别词耳。自将行至远送,又自去后写怀望之情,层次井井而意致绵密,词采浓深,时出雄厚之句,耐人咀嚼”。(《蓼园词选》)

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①,午阴嘉树清圆。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人静乌鸢自乐,小桥外、新绿溅溅。凭阑久,黄芦苦竹,疑泛九江船②。

年年,如社燕③,飘流瀚海,来寄修椽④。且莫思身外,长近尊⑤前。憔悴江南倦客,不堪听、急管繁弦。歌筵畔,先安簟⑥枕,容我醉时眠。

注释

①“风老”二句:风使莺雏长大,雨使梅子肥美。

②九江船:唐诗人白居易遭贬后,曾行船九江畔。

③社燕:燕子在社日来去,故称社燕。

④修椽(chuán):长檐。

⑤尊:同“樽”,酒器。

⑥簟(diàn):竹席。

赏析

这首词写飘泊异乡的沦落之感,哀怨而不激烈,沉郁顿挫中别有含蓄蕴藉,饶有意味。

过 秦 楼

水浴清蟾①,叶喧凉吹②,巷陌马声初断。闲依露井,笑扑流萤,惹破画罗轻扇。人静夜久凭阑,愁不归眠,立残更箭③。叹年华一瞬,人今千里,梦沉书远。

空见说、鬓怯琼梳④,容销金镜⑤,渐懒趁时匀染⑥。梅风⑦地溽⑧喱虹雨苔滋,一架舞红⑨都变。谁信无聊为伊,才减江淹⑩,情伤荀倩。但明河影下,还看稀星数点。

注释

①清蟾:指月亮。

②此句谓凉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

③更箭:古代计时器中用以计时之箭。

④琼梳:梳子的美称。

⑤金镜:铜镜。

⑥匀染:打扮。

⑦梅风:梅雨季节的风。

⑧溽(rù):湿润。

⑨舞红:随风飘舞的落花。

⑩才减江淹:《南史·江淹传》云:“江淹少时,宿于江亭,梦人授五色笔,因而有文章。后梦郭璞取其笔,自此为诗无美句,人称才尽。”

情伤荀倩:《世说新语·惑溺》:荀奉倩妻曹氏有艳色,妻常病热,奉倩以冷身熨之。妻记,末几,奉倩亦亡。

明河:银河。

赏析

陈廷焯曰:“婉约芊绵,凄艳绝世,满纸是泪,而笔墨极尽飞舞之至。”(《云韶集》)

花犯

粉墙低,梅花照眼,依然旧风味。露痕轻缀,疑净洗铅华①,无限佳丽。去年胜赏②曾孤倚,冰盘同燕喜。更可惜、雪中高树,香篝③熏素被。

今年对花最匆匆,相逢似有恨,依依愁悴。吟望久,青苔上、旋看飞坠。相将见、翠圆④荐酒,人正在、空江烟浪里。但梦想、一枝潇洒,黄昏⑤斜照水。

注释

①铅华:化妆品。

②胜赏:欢快的赏玩。

③香篝:熏笼。

④翠圆:梅子。

⑤“黄昏”句:林逋《山园小梅》:“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赏析

这首词以“梅花”为题,却融入了作者的身世之感。清人黄蓼园曰:“总是见宦迹无常,情怀落寞耳。忽借梅花以写,意超而思永。”(《蓼园词选》)词风清婉,结构天然。

对宿烟①收②,春禽静,飞雨时鸣高屋。墙头青玉旆③,洗铅霜④都尽,嫩梢相触。润逼琴丝⑤,寒侵枕障,虫网吹粘帘竹。邮亭⑥无人处,听檐声不断,困眠初熟。奈愁极频惊,梦轻难记,自怜幽独。

行人归意速,最先念、流潦⑦妨车毂⑧。

怎奈向⑨、兰成⑩憔悴,卫玠清赢,等闲时、易伤心目。未怪平阳客,双泪落、笛中哀曲。况萧索、青芜国,红糁铺地,门外荆桃如菽。夜游共谁秉烛?

注释

①宿烟:隔夜之烟雾。

②收:散开。

③青玉旆(pèi):比喻竹枝。

④铅霜:竹枝上的粉。

⑤此句言因气候润湿,琴弦也变得松驰。

⑥邮亭:馆舍。

⑦流潦:路上的积水。

⑧车毂(ɡǔ):车轮。

⑨怎奈向:无奈。

⑩兰成:指诗人庾信,庾信本仕南朝,出使西魏被留不放还,欲归不得。

卫:晋名士。从豫章下都,因负盛名,观者如堵,不堪其劳,成病而死,时人谓“看杀卫”。

平阳客:指东汉经学家马融,融独卧平阳,闻笛声而感伤,作《长笛赋》。

青芜国:杂草丛生的地方。

红糁(sǎn):糁,米粒,比喻指落花。

荆桃:樱桃。

菽:豆类。

赏析

这首词全篇俱写雨中情景,因雨而兴悲,抒发了作者宦游异乡、欲归不得的飘泊之感。

解语花上元

风销绛蜡①,露②红莲③,灯市光相射。桂华④流瓦,纤云散、耿耿⑤素娥⑥欲下。衣裳淡雅,看楚女纤腰一把。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