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唐诗宋词元曲-宋词(上)
6923500000034

第34章 陈与义

陈与义(1090—1138年),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人,历官吏部侍郎、参知政事。有《简斋集》《无住词》,词存十八首,词风清婉奇丽。

临 江 仙

高咏楚词①酬午日②,天涯节序匆匆③。榴花不似舞裙红,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

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④凝笑墙东。酒杯深浅去年同,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⑤。

注释

①楚词:即《楚辞》,收录屈原、宋玉等人的赋类文章。

②午日:端午。民间以五月五日为屈原自沉汨罗之日,故作者吟咏《楚辞》以示悼念。

③“天涯”句:为避战乱,作者此时已逃至湖南岳阳,故称“天涯”。

④戎葵:即蜀葵。

⑤“试浇”二句:谓把酒倒入水中,让它流到湘中汨罗江,以祭奠屈原。

赏析

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年),陈与义为避战乱,飘泊至湖南岳阳,又适逢端午节,因而感慨万千,就写下了这首词。此词以悼念屈原为发端,并有感时伤老的谓叹。词境空灵,蕴含丰富。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①旧游

忆昔午桥②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③。闲登小阁看新晴④,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⑤。

注释

①洛中:今洛阳。

②午桥:在洛阳东南。

③“此身”句:言自己虽幸存,但想起世事的变迁,仍不免心惊肉跳,感慨不已。

④新晴:雨后初晴,月夜清朗。

⑤“古今”二句:古往今来的是非成败,都已化作夜晚渔夫的歌声。

赏析

这首词在艺术上疏快明亮,浑成自然,不假雕饰。作者在抒发悲慨之情时,“不直写事实,而是用空灵的笔法以唱叹出之”,能化实为虚,意在言外,耐人寻味。故此词备受历代词论家的欣赏,称其为“笔意超旷”“逼近大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