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职场官面浮出
6931500000215

第215章 不为一己私利

李曙光下了车之后,就直接叫了辆三轮出租车向开发区管委会走去,本来管委会离汽车站也不算远,沿着蔡城大道直接就可以赶到,三轮车虽然上面有棚子,但是舱门密封的并不严实,所以冬天的寒风通过缝隙吹进车内还是显得格外的冷飕飕的;李曙光穿的并不多,车不没跑的时候还没什么感觉,但是一跑起来,就形成了灌通风,丝丝微风吹进去,李曙光不禁激灵灵的打了个冷战,李曙光后悔没有多穿些衣服,本来小张提前就说过,等李曙光放假的时候就开车去省城去接他;李曙光回来的时候并没有向小张提起,因为他不想公车私用,他认为自己去省委党校学习是自己的私事,不应该去利用国家的财产供自己私用,这就是有些正直的领导人的思想觉悟,可是与他们这些干部相反的一些干部却是另一幅做派了;有很多干部把在位的时候能够利用的权利全部利用,能够伸手拿的也拿走,能够用的也用上,而且还把这些东西看成是专有,这和占为己有有什么区别;从干部成长角度说:公车私用滋生官僚主义和享乐主义,在某些干部心中,车就是身份的象征,官做到什么位置就要配什么档次的车,还必须是专车专人用,没有车就出不了门,没有车就办不成事。

从经济角度来说:公车私用造成巨大浪费,攀比现象严重,一些单位不该买车的也买,不该换车的也换,导致配车不是为了工作方便,而是为了满足某些人的个人私欲。

从社会角度来说:公车私用诱导不良的价值取向,“古有学者,衣锦还乡”变成“今有事业,轿车还乡”。在某种程度上,公车私用变成流动的腐败广告,极大地损害了机关干部形象,甚至起到了反面教材作用。

每一位领导同志,无论职务高低,手中都握有一定的权力,这些权力都是人民给的,是一种公权而不是私权,只能用来为人民谋福利,不用用来为个人或私人家庭谋福利,因此,能否自觉防止公权私用是对每一位领导干部的严峻考验,怎么样防止公权私用,我认为要解决好以下几点:

权是用来为人民谋利益的腐败从实质上来讲就是以权谋私,我们手中行使的是公权,是用来为人民谋利益的,如果用公权去谋私利就是腐败,所以,我们要始终牢记我们的宗旨,认清权利谁用的问题,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党职能坚持立党为公,才能做到执政为民;公权私用在部门交往中,往往表现为注重部门利益、局部利益、山头利益;在部门内部,注重既得利益和小团体利益;在办理具体义务时,注重个人利益得失,往往表现为不给好处不办事,有的还变相进行“吃、拿、卡、要”,甚至是将好处直接办理给关系户、熟人或者朋友;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面前,往往考虑的是如何将集体利益据为已有。种种表现,不一而足。

其实质都在于假借公务活动巧立名目、损公肥私、假公济私、损人利已。受损害的往往是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公众利益或者群众利益,换来的则是部门利益、局部利益、团体利益、既得利益甚至个人利益。

其结果是严重违反了党纪国法,严重败坏了党和政府的形象,严重败坏了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严重破坏了党群、干群关系,严重阻碍了国家的法制化进程以及现代化进程。尤为甚者,是公权私用给广大民众造成了国家“无为而治”的乱象和假象。

公权私用,其根源在于权力失去了应有的监督和制约。有制度,却很难形成执行层面的合力。由于地方保护主义在一定程度上的存在,权力在运行过程中不仅没有受到监督制约,反而得到了相应层面的强化与保护,这就为公权私用提供了“官官相护”的原动力。

因此,杜绝公权私用关键在于对权力进行必要的监督和制约。一是坚决杜绝地方保护主义,在公权私用方面切忌“官官相护”,一视同仁;二是严格党纪国法,对违纪违法者坚决绳之以法;三是建立公权私用查处运行机制,对公权私用作到主动预防、预测、预警和查处;四是建立群众举报和建议机制,发动群众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广泛参与,以期取得最为积极的反“公权私用”效果。首长明确指出:要“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解决公权私用问题要靠教育,也要靠机制、体制、制度。邓伟人同志说过,克服特权现象,要解决思想问题,也要解决制度问题。依靠体制创新抑制腐败现象,是我们在实践中取得的一条重要经验。好的体制,可以有效地预防和制止腐败现象的发生,反之,不好的体制,则会导致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这些见解是很深刻的。

进行体制和制度创新,重点是要对公共权力资源给予合理配置,解决好权力集中和权力分散的关系问题。权力过于集中容易导致党政不分,破坏民主,导致特权和家长制。

权力过于分散容易导致管理不善,效率低下。进行体制和制度创新,就是要按照******的要求,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从决策和执行等环节加强对权力的监督,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要通过立法,分清公权与私权的界线。这是解决公权私用问题的要点。

公权与私权在法律上的不明确,造成人们在思想上的模糊,公私不分、公私难分,难免出现“大家拿”而“法不治众”的情况。另外,公权私用,受侵害的可能是国家利益,也可能是集体利益,也可能是个人利益。由于三者权益在法律上的界线不清,往往容易在维护权益上出现主体缺位。所以加强立法,进一步分清公权领域和私权领域,公是公,私是私,公私分明、很有必要。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人的行为是受其思想意识支配的,思想意识决定着行为的萌生和发展方向。公权私用现象也是一样,其行为主体的行为受其思想意识的支配。

这些思想平时存在于公权私用者的潜意识中,一旦有条件就会跳出来作崇。从受到惩处的腐败分子的反省中不难看出,一个人的蜕化变质首先是从思想上的蜕化变质开始的,头脑中的自私自利意识是产生公权私用行为的思想根源。

能否保证公共权力运行的正确方向,关键取决于每个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素质。因此,在治理和预防公权私用现象过程中,必须把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放在首位,充分发挥思想道德教育的基础性作用,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

要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引导广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持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牢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

要严肃党纪政纪,坚决查处公权私用案件。公权私用案件主要是职务违纪违法案件,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忠实履行自己的职责,重点查处领导干部滥用权力、谋取私利的问题,对利用审批权中饱私囊、利用人事权收受贿赂、利用司法权徇私枉法等案件,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对顶风作案的,要依纪依法从严查处。对因失职渎职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的人员,要严肃追究责任。

公权私用是任何一个法制政府及其法制时代的悲哀,决非国家社稷之福祉。纵观近年来的公权私用现象,纵然不能称之为“华夏已进入公权私用时代”,但较之于以往的任何时代当下的公权私用确有过之而无不及之势。这种公权私用更让人心存余悸。

社会主义社会的“公天下”,较之于封建社会的“私天下”、“家天下”应有本质的区别和时代的进步。公权私用正在考量中国,考量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公权不能私用,私权又岂能公用!

树立良好家风是用好公权的必修课,领导干部的家风如何,与领导干部的权力是否私用息息相关,家风是领导干部修身守德的前沿防线,是担当重任必须交出的一份合格答卷,群众对领导干部要“听其言,观其行,”不仅要观其一人之行,而且要观其宜家之行;许多优秀的领导干部,老老把住世界观这个总开关,正确行使公权,始终把“做官先做人,万市民为先”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带头树立好的家风,为我们做出了榜样,相反,一些人在“官本位”思想的驱使下,利用手中的公权谋取一人或一家之私利,落得个自毁家毁的下场,给党和国家的事业造成了严重的损害,教训十分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