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地的创造者
我们的世界到底是由谁创造的?是上帝吗?不是。对这个间题,中国神话有多种回答。《淮南·精神训》说:
古未有天地之时,惟象无形,窈窈冥冥,芒藏澳阂,顺蒙鸿洞,莫知其门。有二神混生,经天营地。孔乎莫知其所终机,滔乎莫知其所止息。于是乃别为阴阳,离为八机;刚柔相成,万物乃形;烦气为虫,精气为人。
据高诱解释,这开辟蒙鸿,创生人与万物的神是阴阳二神。
张衡等人有另外的解释。他在《西京赋》里说:
有巨灵胡者,遮得冲元之道,能造山川,出仁河。
罗萍在《路史·前纪三》引《遁甲开山图》说:
巨灵与元气齐生,为九元真母。
根据这种解释,巨灵不仅创造了我们的世界,而且创造了我们人类。《太平御览》卷一引《遁甲开山图》说:
有巨灵者,遍得元神之道,故元气一时生沉沌。
混沌正是我们人类的始祖神他住在大山之中,“其状如黄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浑敦无面目。”
比起前两种创世神话来,盘古创世的神话更为大多数人所接受。不过,盘古神话的出现,比阴阳神和巨灵神创世的神话要晚一些。三国时吴国的徐整在《三五历记》中说:盘古在浑沌黑暗的天地中过了漫长的一万八千年,这时夭地分开,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头顶夭,脚踏地,立于天地之间,他一天九变。天每天长高一丈,地每天长厚一丈,盘古也跟着每夭长一丈,这样又过了一万八千年。夭越长越高,地越长越厚,盘古也越长越高。
天地间的距离就有了九万里。
明代周游《开辟衍绎》附录《战仙夭地判说》对盘古开天地叙述得更为生动、详细:
天地合闭。就象个大西瓜,合得团团圈圆的,包罗万物在内,计一万零八百年,凡一切诸物,皆溶化其中矣。止有金木水火土五者混于其内,硬者如瓜子,软者如瓜孤,内有青黄赤白黑五色,亦溶化其中。合闭已久,若不得开,却得一个盘古氏,左手执凿,右手执斧,扰如}}瓜相似,辟为两半。土半渐高为天,含青黄赤白黑,为五色祥云;下半渐低为地,亦含青黄赤白思,为五色石泥。硬者带去上天,人观之为星,地下为石,星石总是一物,若不信,今有星落地下,若人据而观之,皆同地下之石。然天下亦有泉水,泉水无积处,流来人间,而注大海。
盘古死了之后,他的气息化作大地上的风和云,他的声音化为空中的雷,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右眼变成了月亮,他流下的血和泪,变成了长江和大河,他的肌肉变成了生长庄稼的土壤,皮毛化为地上的草木,汗水化成雨水,头发变成了星辰。(参见《绎史》卷一引《五通历年记》)盘古神话是中国古代典型的死亡一化身神话,它表达了我国古代人民对开辟天地万物、给人类带来第一道曙光的创造神的无限的景仰和崇拜的心情。
盘古神话在中国西南各民族间的流传尤为广泛。在苗族、瑶族、侗族和黎族这些原先居于中原后因战争而迁往南方的民族中,都保持着崇信盘古的古老风俗,他们把盘古当作是开天地、生乾坤、造人类、产万物的民族始祖而祭祀着。南方的江西会昌有盘古山,湖南湘乡有盘古堡,零都有盘古祠;荆湖南北以十月十六日为盘古生日;广陵有盘古古庙;又传说南海之中有盘古墓,墓里葬着盘古的魂;又有盘古国,国人至今都以盘古为姓·····一些学者们由这些西南民族的信仰遗迹推测,盘古可能是我国西南方各民族的祖神,“到了后来,汉民族向南发展,吸收了西南各少数民族的盘古神话信仰而加以融合,最后终于使盘古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祖神了。”
二、人类始祖
中国神话零碎散乱,不成体系,而且常常有自相矛盾的地方。
同一个神抵,在不同的神话中,常常会有不同的身份、不同的经历;同样的,同一样神话事件,常常会有多种相近、相异或完全相反的解释。在中国神话中,人类的始祖是谁,也有多种说法。
《独异志》的解释是:
昔宇宙初开之时,只有女娟兄妹二人在昆仑山,而天下未有人民。议以为夫妻,又自羞耻。兄即与其妹土昆仑山,咒曰:“天若遗我兄妹二人为夫妻,而烟悉合;若不。使烟散。”
于烟即合。其妹即来就兄,乃结草为扇,以降其面。
这同希伯莱神话颇有类似处。不过亚当夏娃为上帝耶和华所创造,女蜗兄妹却是华青所生:
华骨生另子为伏羲,女子为女娟。
(《汉书人表考》卷二引《春秋世谱》)应肋《风俗通义》的解释,与《独异志》又有不同。
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祸转黄土作人,剧努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泥土中,举以为人。
(《太平御览》卷七八引《风俗通义》)在这里,女蜗又成了创造人类的耶和华,而不是始祖神了。
《淮南子·说林训》的解释又有不同。它说人类是天上诸神共同创造的:黄帝创造了人类的阴阳性器官;上骄(神名)创造了人类的耳目口鼻;桑林创造了人类的手足四肢。
从目前发现的考古资料以及各民族的信仰的遗迹考察,伏羲女蜗为人类始祖的神话在我们民族文化中似乎有着更深远的渊源。汉代以来,以人首蛇身的伏羲女蜗交尾为主题的石刻与绢画,有不少已被保存下来。如东汉武梁祠石室有两幅石刻。一为‘’伏戏(羲仓精初造王业画卦结绳以理海内”;一为“伏羲女蜗图”。两图中,这对夫妻一面在亲热地拥抱,一面在为人类作启蒙开化的工作。(见图一和图二)又如,隋高仓故址阿斯塔(Astana)墓室彩色绢画,则更清楚地表现了伏羲女蜗这对人类始祖的为人类的繁衍和启悟不息劳作的情景(见图三)。他们手中所拿之物(规和矩)显然象征着他们正在为人类子孙们做着艰辛的教化工作。
在我国很多地方,还保存着伏羲女蜗庙(或这方面的记载),这又说明古代中国各民族对伏羲女蜗的信仰,有着悠久的历史。如图一东汉武梁祠石室画象五代蜀杜光庭《录异记》卷八就说:陈州为太昊之墟;东关城内,有伏羲女蜗庙
东关外有伏羲墓,以铁固之,触犯不得,时人谓之翁婆墓。”又说:“房州上庸界,有伏羲女蜗庙,云是传土为人民之所,古迹在焉。又华陕界黄河中有小洲岛,云是女蜗墓。”相传每年农历二月至三月太昊陵庙会,至今仍保留祭礼人祖伏羲的习俗。又:在陕西骊山还有女蜗、的“磨子沟”、“人祖庙”遗址。
图二东汉武梁祠石室画象伏羲从山上往下滚磨成亲时留下在苗族,伏羲女妈被视为他们的祖神。传说,洪水后,人类灭绝,唯有姜炎和妹妹(即伏羲女蜗)二人乘葫芦幸免。为繁人类,姜炎到处寻偶。他问竹子,天下还有没有人?竹子说,没有,你和妹妹成婚吧。姜炎发了火,把竹子砍为几截。他又问乌龟,乌龟的回答和竹子一样。姜炎回去想了想,向妹妹提出结婚的请求。妹妹提出抛线穿针,看看天意。抛线穿针成功,妹妹还要滚石磨,再看看夭意。滚磨也重合了。兄妹俩就成亲。婚后三年,生个没脚没手,没鼻没眼的肉团儿。姜炎一怒,剁成五六堆碎块,撒到五六个大山坡。第二天,五六个大山都有了人烟。现在,苗族还保存着枫木祟拜的习俗,因为据说再造人类的祖先的祖先,原是从枫木中生出来的。
为什么在古代文献中或古代雕刻或绘画中,人类始祖女娟和伏羲都是人首蛇(龙)身呢?因为有史以来,龙就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自夏始,龙就是这个部落的标帜,即图腾。随着历史的演进,后人们便渐渐将其部落古老的标帜人化、神化,于是标帜不再仅仅是一幅图画或者符号,而是一种为后人崇拜的人化的灵物了。关于禹就是龙的传说就是这样来的,关于伏羲和女蜗是龙身人首的神话也是这样来的。
伏羲女蜗既然是人类(龙族)的始祖,当然不能仅仅是一部生殖的机器,他们必须对人类作出普通人难以做到的大贡献,即必须为人类创造奇迹,有这样的祖先,他们的后人才有光彩。因此,后人们又把我们民族千百年来经过苦苦摸索的一些发明、创造,附会到了伏羲女蜗身上。传说,上古之时,有龙马负图出于河,伏羲降服龙马,观察龙马身上卷毛图纹,画出三(乾)三三(坤)三(震)三(翼)三(坎)三(离)三(良)三(兑)八种悬卦符号,叫做“八卦”,以示天地万物之种种变化。人民就拿它来记载生活上发生的各种事情。传说,伏羲还模仿蜘蛛结网,用绳子编成渔网,教人民打渔;他制作琴瑟,创作《驾辩》之曲;他还创制了嫁娶之礼;他还教会人们畜牧和狩猎;他还把火种带给了人民(《绎史》卷三引《河图挺辅佐)。
女蜗的贡献也不亚于其夫。传说,上古时候,自然界发生了一场特大灾害,忽然间天塌地陷,大火熊熊,猛兽乱窜,祸害人民。于是女蜗便熔炼五色石去补天,她将巨大的鳌足削下来撑起天地四周,杀死兴风作怪的黑龙,用芦苇烧成灰堵住洪水,拯救了中原人民。又传说,远古时期,女妈为了使人们免于挨饿,派樱领着稻、黍、麦、寂、麻五个儿子走遍天下,寻找粮食。他们历尽千辛万苦,各自都找到了一种能耕种的粮食。这就是今天的五谷。传说,女蜗和丈夫伏羲一样,也是音乐和婚姻之神。她创制了乐器笙簧;她替人类建立了婚姻制度,使青年男女互相婚配,繁衍后代,所以后人又称她为高,即神媒(婚姻神)。
伏羲女蜗神话,尽管多多少少保留着母系氏族社会的若干痕迹,但是,从其主要内容含量上说,它更明显地表现出了龙的传人们竭力美化、神化祖先的努力,从这里也可以看出,祖先崇拜在我们民族有着多么悠久的历史。
必须指出的是,古人们对伏羲女蜗的崇拜,不应单单视为他们对自己的出身、血统的荣誉感的关注。这种崇拜也带有某种实用意义。因为在古人们看来,伏羲女蜗不仅是超人的神,而且也是超神的神。他们身上,既具有人类的特点,又具有神的法力。伏羲可以经由天梯上达夭庭,女蜗可以使塌下的夭、陷下的地复原如初。他们给人类送来了火,送来的智慧的光,送来了粮食送来了福惠。因此,他们早已成了人类与自然斗争和避灾祈福的保护神。也因为此,古人们对他们的崇拜本身,也就包含了祈求他们保护和赐福的功利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