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南京“上坟”有一习俗,鼓楼人也不例外,就是拜谢“坟亲家”。由于亲人亡故后,大都在荒郊野地,择地为墓,平时要有住在墓地不远处的乡民给予看管、照料,天长日久给坟墓维护,换个新坟帽等什么的,上坟前后,都得上门向不是亲家的“坟亲家”送上一笔酬金,如果坟亲家“獅子大开口”,将让上坟的人十分难堪。故老南京有句俗语:“乡下人怕进城,城里人怕上坟”,现在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及一批公墓——人生“后花园”的建设,此俗已渐渐在人们视野中淡去。
随之而来的新风俗是对革命先烈的緬怀,逢到清明时节,单位、学校总要组织青年、学生去雨花台烈士陵墓谒陵,或是去侵华日军大屠杀纪念馆凭吊死难同胞,成为一种新的风俗。
7.美丽的三月三
江南三月,春风和煦,草长莺飞,度过寒冬的人们纷纷走向清溪、秦淮河、莫愁湖畔,嬉水优游;走向绿野田畴,采摘野菜,尽情享受这美丽的阳春三月。
三月三,荠菜花儿赛牡丹
区境内的妇女儿童和老南京人一样,至今还保留着对荠菜花一种特有的情愫。
荠菜又名护生草、清明草、枕头草、地米菜,因为每采一棵都要弯腰屈膝一次,故老南京又称其“磕头菜”。荠菜是一二年生野生十字蔬科草本植物,初春时节其嫩叶,是一种味道鲜美的精品野菜,它以蛋白质含量在非豆科菜蔬中位居前列,维生素C的含量比西红柿高出4倍,尤其是含钙量还超过豆腐、牛奶,而深受居民喜欢。宋代词人辛弃疾有咏荠佳句:“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荠菜味美而鲜香,可切碎后和虾米、豆腐丁、香干丁凉拌,制作各种风味的荠菜馅料,尤为鲜美。难怪大诗人陆游食过荠菜后留下绝唱:“春来荠美忽忘归”。
民间传说,三月三是荠菜花的生日。当田头地角开出如繁星点点的细碎小白花时,区境内的女同胞们,早就按捺不住,带上小刀铲去挑荠菜了,也算是模仿“马娘娘带宫女挑荠菜——散散心”吧,先摘几朵小白花,插在发间鬓角,以解除春困,“三春戴荠花,桃李羞繁花”。南京很早就流传这样一句民谣,谓“三月三,荠菜花儿赛牡丹,女人不戴无钱用,女人一戴粮满仓。”妇女戴荠菜花,或将其置于铺席之下,藉以消灾祛病。据中医称,清明前后带花及茎的荠菜可供入药。它性凉味甘淡,有健脾、利水、明目、止血功效,因含有荠菜酸,能缩短凝血时间,降低血压,治疗慢性痢疾和肾结石、血尿、牙龈出血、妇女功能性子宫出血等症。从摄生角度讲荠菜又叫“眼亮花”,能明目清火,利肝和中,可治愈头痛病,所以至今还盛行三月三吃荠菜花煮鸡蛋的习俗。当你敲开荠菜花煮熟的鸡蛋蛋壳时,呈现在你眼前的是一枚枚绿莹莹的鸡蛋,鸡蛋白像碧玉一样,令人舌下生津。据说多吃几只荠菜花鸡蛋,不但眼睛好,整个夏天都不会头痛。同时还可防止伏天“疰夏”。剩下的荠菜花水,将其洒向灶台、屋边墙角,可以防止虫蚁。人们还用桃花柳枝洒水洗门槛,洗澡沐浴以去旧病。有的居民因“荠菜”谐音“聚财”,还将其供奉家堂,或悬挂门楣,又多了一层民俗的韵味。
三月三,诗人情人赏春光
历史上的三月三,古称上巳节,原定于三月第一个巳日去水边祓禳,消灾求福。它还是一个文人雅集,游春娱乐的盛会。南朝梁宗懔在其《荆楚岁时记》中描述:“三月三,士民并出江渚池沼间,为流杯曲水之饮。”这一风俗因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作《兰亭集序》而流传千古,“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在南京,三月三也曾是古代诗人聚会的日子。这一天,文朋诗友相邀出游,聚集在清溪、乌龙潭、秦淮河、玄武湖、莫愁湖水边赋诗行令。他们围坐在流水旁,把酒杯放在弯曲回环的小水渠中,酒杯漂流到谁面前,谁就喝酒,并赋诗一首。后来还人工造起曲水,盖上亭子,可以风雨无阻地饮酒吟诗,人称“流觞亭”。“三月三”诗人节活动一直延续到民国年间。诗人们身处湖光山色、百花争艳的美景之中,自会灵感泉涌,诗兴大发,吟出许多好诗佳句来。今日“三月三”,南京民间仍有诗人文友聚会之俗。
其实现实生活中,三月三对于少男少女来说更像一个“情人节”,这一天,很多人结伴偕同来到清溪、秦淮河边,取水沐浴。他们泼水嬉戏,追逐打闹,无忧无虑,人不分公卿庶贾,男女老幼,让春水荡涤心胸。尤其少男少女,一同走出冬天棉衣棉袍的禁锢,走向大自然,去体验春江水暖,洗去污垢,祈求安康,然后结伴踏青、赏春,把一个周朝原有的祭祀禳灾、招魂续魄的宗教节日,演变成青年男女约会求偶的“情人节”,让三月三日赋予崭新的意义,这也算得上是一种“推陈出新”。就像明代的三月三明太祖朱元璋率领文武大臣出城同游牛首山,后来演变成金陵春游牛首山,欣赏著名的“牛首烟岚”一样,演变成一大民俗活动。
更有少数未育妇女于三月三日,要吃炒南瓜子,因“南”与“男”谐音,以祈得子生男,此俗起源何时,无考。
8.国色天香古林园
早在1700年前,南京人就有爱花、栽花、赏花的习俗。闻名遐迩的是南朝宋武帝刘裕的女儿寿阳公主,和宫女嬉戏后在一棵梅树下小憩,一阵微风吹落几片腊梅花瓣,正巧贴在公主粉白的额上,汗水一浸,竟留下淡淡的花痕,宫女们称公主变得更加妩媚娇美,从此催生了六朝时尚“梅花妆”,南京也逐渐形成植梅热潮。据明代《正德江宁县志》记载,六朝时已栽有牡丹、芍药、梅、桃、玫瑰等花卉。明代则有牡丹、芍药、海棠、玫瑰、水仙、夜百合、玉簪、木樨、菊、梅、桃花、紫薇、紫萱、栀子等几十种。
南京各区县对花卉有着特别的偏爱。玄武区因有“天下第一梅山”而引以为荣;六合区也因优美动听的民歌《茉莉花》,从雅典唱到北京奥运会,更在茉莉花上做足文章,已连续举办了六届茉莉花节;鼓楼区也因拥有南京最大的牡丹观赏基地更加敬慕牡丹仙子。说起花仙子,不能不说到二月的“花之候”和二月十二日的百花生日。《花镜》一书载,二月里“桃始夭,李方白,玉兰解,紫荆繁。梨花溶,杏花饰其靥,正花之候也”。而二月十二“花朝节”,南京民间向有敬花神的习俗。
凡是种有花树的人家或花农,在百花生日这一天,要在自家的花树枝上挂上红布条,为百花仙子贺寿,经济不宽裕的人家,便用红纸剪成小旗帜或是裁成红纸条,贴在树上或是系于小木棍插在花盆里,俗称“护花符”,这种风俗叫做“赏红”,由勤劳的妇女专司此职。是日,一个个花嫂、花姑梳妆打扮去花神庙烧香、许愿、还愿,虔诚之至。如果不赏红,花树会因此不高兴不乐意,甚至生闷气枯死。
每逢,花农和种花人包括卖花人更要去城南的花神庙祭祀花神,当年有副庙联曰:“过眼说繁华漫劳寻芳草吴宫梂花晋苑;同心勤报赛最难忘春风山郭秋雨江城”,简练地概括了人们对花神的无限敬慕。庙正中神台供奉花神神像,两侧分列十二月花神,仪容端庄,令人顿生敬慕之意。在供桌上摆放寿桃、寿糕、果品,人们焚香点烛,顶礼膜拜,祈求花神保护花农花事茂盛,“春艳夏馨,秋妍冬香,让一年四季花市繁荣”。正如《白下琐言》所说,“每岁花朝,卖花之家,各以花供献几,牡丹、芍药、海棠、碧桃之属,竞秀争妍,备极其胜。”更有甚者,花农敬罢花神后,还要在花神庙喝庆寿酒,晚间抬着花神在庙外巡游,每人擎一盏花灯,名“花神灯会”,会后还要演出古装戏酬谢花神。
据民间传说,为花树“赏红”之俗,始于唐朝初年,说是武则天登上女皇帝宝座后,在一个飘雪的寒冬,忽然突发奇想,要去御花园赏花,独见腊梅盛开,一枝独秀,便咏出一首《腊日宣诏幸上苑》:
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
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
《全唐诗》卷五
武则天女皇完全不顾自然规律,随心所欲,恣意枉为,勒令园中所有花卉,不管你是春之海棠、桃花、梨花,或是夏日石榴、荷花,
秋季金桂、银桂、菊花或是冬令梅花、水仙等,统统都要连夜开花。说也奇怪(当然有人阿谀逢迎,杜撰神话),所有的花卉一齐遵从皇命,该开花的、不该开花的都慑服于武则天的淫威,开花了!惟花中之王牡丹坚贞不屈,违抗皇命,就是不肯绽放,这下子招来灾祸。在武则天的暴怒声中,有的牡丹被炭火烧成枯枝,有的被发配到洛阳,永世不得进京。但是毕竟还是有人不满武则天的霸道,同情倔强的牡丹,为她们设计了一个美好的结局:被贬洛阳的牡丹照样蓬蓬勃勃地开放,使后来的洛阳牡丹之盛成为全国第一;被烧成枯枝的牡丹,流落到江苏盐城卞仓,成为世界闻名的卞仓枯枝牡丹。再有一点,后人又延伸了这则瑰丽的传说。说是鼓楼区在古林寺旧址不远处新建了一座占地22.7公顷的古林公园,园中耸立起洁白如玉的牡丹仙子塑像,园内以太湖石、假山堆砌成九大牡丹花池,栽培牡丹300余种、600余株,每逢谷雨时节,区境内外的市民摩肩接踵涌进古林公园,参加盛大的牡丹花会,鼓楼区为花文化的传承抹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为感人的牡丹仙子传说,注入了崭新的内容。
鼓楼人爱花、赏花、敬花,从当年流行于鼓楼区的一首《十二月花名节气歌》的美好韵律中,可见一斑,歌曰:
正月更始万象新,梅花开放初立春。
二月遥看满田野,阵雷惊蛰杏花春。
三月翠盖似青纱,清明谷雨看山楂。
四月篱边蔷薇开,才了蚕桑插秧来。
五月榴花红似火,梅雨过去天放晴。
六月荷花开婷婷,小暑黄鳝上市新。
七月芝麻花儿开,开花结籽节节高。
八月丹桂阵阵香,正是秋高又气爽。
九月霜打菊花黄,寒露稻子收割忙。
十月芙蓉应小春,农村半收好年成。
冬月里来大雪到,人寿过半盼年少。
腊月里来腊梅芯,十二月花名唱不尽。(节选)
二、夏之歌
9.立夏风俗趣谈
立夏尝三新
立夏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时间在农历四月上旬、公历5月5日前后。此时天气渐暖,越冬粮食作物大都已经收割完毕,新鲜果蔬应时而上,故立夏时俗以尝新为主,南京有“立夏尝三新”之俗。“三新”也即“三鲜”,水中三鲜指鮒鱼、刀鱼、白虾;地上三鲜指苋菜、蚕豆、竹笋;树上三新指樱桃、梅子、枇杷。
樱桃又名含桃,有朱樱、紫樱两种,因在新鲜水果最少的初夏上市,物以稀为贵,被誉为“果中珍珠”、“鲜果第一枝”。樱桃红如玛瑙,娇小玲珑,肉质细嫩,入口即化,富含糖类、蛋白质、胡萝卜素、维生素C,能调中益脾,补肾涩精,祛风除湿,可养血补血,治腰腿酸痛,且有美容之功效。紫色有细点者,味最甘美。民歌中有“樱桃好吃树难栽”之句,说明培植樱桃不易,因而比较名贵。古时常用以祀宗庙,作贡品,朝廷亦用以赐百官。史载康熙帝南巡抵达江宁(南京)时,江宁织造府曹寅当夜进贡的就是玄武湖樱洲产的时令佳品“玄武樱”。康熙十分喜悦,下令差官飞马晋京将红如玛瑙的樱桃进献给皇太后。
青梅,梅之未成熟者,色青故名,肉厚、核小、汁多、味酸而脆,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多种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可制成咸水梅、话梅、乌梅、蜜饯、梅酒、梅酱、梅脯等,有开胃消滞、增进食欲的功效。青梅冲茶可解醉酒。青梅还具有较高的药物价值,可止泻净血、去毒杀菌、生津消食,止渴除疲。
鮒鱼又名三黎鱼,其鳞银白,纤明可爱,每年春夏之交,从沿海水域回游上溯到江中产卵,季节性很强,所以有“时鱼”之称。挂网即随水而上,出水即死,是长江中名贵鱼类之一,不用去鳞,清蒸最佳,肉质细腻,因含有脂肪、蛋白质、核黄素、尼克酸、硫胺素,温中补虚、对体弱久病、脾胃失调、气血不足、面色萎黄者有疗效。明清两朝,一直作为贡品。曹寅曾写过一首《鮒鱼》诗:
手揽千丝一笑容,夜潮曾识上鱼风。
涔涔江雨熟梅子’黯黯春山啼郭公。
三月奢盐无次第,五湖虾菜例雷同。
寻常家食随时节,多半含桃注颊红。
一首诗把南京“尝三新”全概括进去了,可见曹寅对南京风俗的熟悉。
区境内还有妇女饮李子酒的习俗。李子,性甘、酸凉,可生食、浸酒、制成蜜饯、果脯,对肝阴不足、虚热内生、口咽干燥有一定疗效。《月食粹编》称,李子,汁多、肉厚、味甜。女子立夏这一天,将李子榨汁兑入酒中饮之,可使青春永驻。民间有谚“立夏得食李,能令颜色美”,由此可见李子酒的护肤作用。立夏吃李子,可清肝泄热,清胃生津,亦可解疰夏之疾。
立夏吃糕蛋
立夏以后,南京夏日炎热,各种传染病也增多,夜间睡眠不足,白天萎靡不振,令人茶饭不思,日益消瘦乏力,小孩尤其如此,谓之“疰夏”。立夏之时,南京人喜吃豌豆糕。正如老记者杨心佛《金陵十日》中所述,“将豌豆煮烂,捣成糊泥,凝结成块,分切为糕,糕约一寸见方,它既不如豆沙的香糯,也不似绿豆糕的细腻,质地比较粗糙。但豌豆香中也带有淡淡的甜意,售价低廉,深为儿童所喜爱。”《金陵岁时记》称:“立夏叫小儿骑坐门槛,食豌豆糕,谓不疰夏。”吃了可口的豌豆糕也许就能健脾开胃,让小孩长精神、少打瞌睡。还有用豌豆煮饭,坐在门槛吃一说,同样可免除工作时犯困。不过区境内还有一种“戴醒睡”的习俗。这和吃却一点关系都没有。它是一种叶小而密集的灌木植物,与刺槐相似。人们将“醒睡”的枝条圈成二三圈,戴在小孩头顶,枝条上的凸起能压迫头部穴位,有提神作用,“可止做事时之瞌睡”。
南京立夏的食俗还有一样,就是男女老少都要吃鸡蛋或咸鸭蛋,尤其是让孩童吃了,寄寓他长得像蛋白,白白胖胖,身体健壮,
故城里人有句俗语,“立夏吃个蛋,石头都踩烂”、“立夏吃蛋,可免疰夏”。此俗和吃豌豆糕一样,至今仍有留存。
立夏秤祢人
炎热的夏天开始了,整个夏天自家的孩子是胖还是痩了,抑或健康如何,区境内的居民便十分看重立夏和立秋的两次“称人”,即用大杆秤(或现在用地秤、健康秤)为小孩称体重,以作比较。
立夏“称人”
相传此俗源自元朝忽必烈的故事。
忽必烈为了巩固蒙古贵族的统治,采取各种措施,严密防止江南人民起来反抗,就派出许多蒙古人到江南来,要求每十户百姓供养一个蒙古人,并且要让他们吃得好,穿得好。每年在立夏这一天要给这些蒙古人称体重,并作记录,只许体重加重,不许减轻,否则就要重罚。老百姓自己还缺衣少食,那有钱供养这些蒙古人,让他们养尊处优,过寄生虫的生活呢?只有想办法让那些蒙古人在立夏前多吃一些东西,而且是味道好、吃了又不容易消化的食物,如糯米饭和鸡蛋,这样做效果还算不错,大部分百姓都免除了受罚的痛苦。于是,大家为了庆贺安康,吃一些糯米饭和鸡蛋,也称一称自己的体重。这样年复一年就养成了立夏吃鸡蛋、称体重的习俗。
老南京称人,过去一般用大杆秤,秤钩下吊一竹筐,让被称的小孩坐在里面,如果孩子大了,称秤的大人一只手拎不动,则可让两个大人用木杠子穿过秤毫来称人。时至今日,健康秤已进入千家万户,人们已不再局限于立夏、立秋日称人的重量。随时称随时便可知晓自己的体重了。
立夏“蚕关门冶”
古代区境内有一些蚕农,精于养蚕,所得蚕茧卖给蚕商,是一笔不菲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