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赏菊、饮酒、唤蟹、吟诗,不但是文人高雅之举,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些雅集活动也为老百姓所沿用,成为新的习俗。只不过吟诗作对,要看聚会对象,一般人也不会去附庸风雅,而是即席讲点什么笑话之类的。比如,那个令人永远难忘的胜利时刻,党中央一举粉碎“四人帮”,即有人画一漫画,四只螃蟹被一锅煮了,三公一母(喻指王洪文、张春桥、姚文元和江青),也有人说生活蒸蒸日上,过去是“买螃蟹的人吃不到螃蟹,吃螃蟹的人用不着买螃蟹”,现在是螃蟹再贵,也上了老百姓的餐桌,等等。
也许是九月九与“久久”谐音,这个美好的日子总能寄寓一些美好的祝愿,故而不少省市把重阳节和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结合起来,把九月九变成了敬老节。这就让人想起历史上朱元璋的敬老故事,传说朱元璋在南京曾建过“善施庙”,供奉五尊老年菩萨。他还对老年人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法令,洪武十九年(1386),他亲定《诏天下养老之政》,规定凡是80岁以上贫苦无产业者,只要为人正派,乡里称善,即月给米5斗、肉5斤;二是老年人见多识广,有的德高望重,各府州县衙,可选聘老者协助整顿吏治,凡见官有为民请愿者,可上公堂直谏,三谏不悛者,可至京都禀报朝廷;三是凡年老体弱者,“年80以上,赐里士,年90以上,赐壮士,与县官平礼,免除他们的徭役”等。
1987年,南京市政府定重阳节为老人节,为古老的民俗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颁布,全社会广泛开展敬老、尊老、爱老的宣传活动。地方政府制定敬老的优惠政策,加强老龄工作,发展老龄事业,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每年老人节和重阳节融为一体,组织老年人喜欢的文化娱乐、参观旅游活动,受到老年朋友的欢迎。
四、冬之诗
17.冬至大如年
冬至,时间约在农历11月中旬,公历12月22日、23日左右,顾名思义,是冬天来到了。作为中国最早确定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冬至已流行了200多年。这一天是我国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一、天,也是进入数九寒天的第一天(俗称交九),以后每过9天,即为“一九”,待过了“九九”八十一天,即卩“出九”,就春暖花开了。
我国古代历来对冬至十分重视,从《汉书》上的记载可以看出,“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就是说,过了冬至这一天,白昼渐长,阳气上升,“过了大冬,日长一葱”,是个吉日,故给了她许多雅称:冬节、小年、亚岁、长至节、贺冬节、阳节。东汉时,冬至之日人们“进酒肴,及谒贺君师耆老,如元旦”。后来到了唐宋,冬至和岁首两节更为看重,甚至放假7天。2006年,冬至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蕴涵的民俗、礼俗、传说、民谣、谚语等,组成了厚重的冬至文化。
烟火连绵祭先祖
《岁华忆语》曰:“冬至人家,均祀祖先。家人聚饮,鲢鱼向不喜食,是日必以入馔。断葱为寸,与豆腐同煎之,取从容与富余意也。升炉火祀天地曰接冬,间有放炮竹者。”逢到冬至,不少人家重新砌灶,家家祭祖先,供奉写上祖先姓名的牌位,治酒馔,蒸糕饼,点香火,烧纸钱,以追思先人。鼓楼人家必吃大葱烧豆腐,寓意从容富裕。民间春、秋二季的祭祖时间,春为清明,冬为冬至。要焚化纸锭,因为烧的纸钱是一包一包的,故俗称冬至祭祖为“烧包”。冬至则只限于中午家祭,设供桌,陈酒筷,上供馔,其中必上一道鲢鱼菜,告慰先祖,家门有幸,烟火连(鲢)绵不断。点燃香烛,祭桌朝向大门,向外面合家跪拜。祭后酹酒于地,谓之“接冬”。现在很多市民都住进高楼大厦,在家祭祖也多有不便,故大都在陋巷、路边烧烧纸,表示一下自己的思念之情。
冬至吃块热豆腐
鼓楼人和老南京人一样,过去十分看重冬至节。逢到“冬至”必定要吃大葱笃豆腐,说起这一传统食俗,源于朱元璋和刘伯温的故事。
朱元璋定都南京后,为了坐稳天下,大兴土木,命令刘基负责建造皇城。刘基秉公办事,决不与贪官同流合污,便遭到一些贪官污吏的联名诬告,说他贪污银两。朱元璋大怒,即要刘基把基建帐本呈上核査。刘基便在冬至这一日,左手提账本,右手提一瓦罐上殿见君。朱元璋十分好奇地揭开瓦罐,见是满罐的小葱烧豆腐,心生疑窦,你刘伯温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哟。抬头望刘基,见刘基神色庄重,一脸正气,这才恍然大悟,知道自己错怪了忠良。于是朱元璋便自我解嘲道:“小葱烧豆腐,一清二白。”打这以后,于是每届冬至都要吃小葱烧豆腐。生活在鼓楼廉政戒碑下的人们,都觉得应该像刘基一样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
巧绘“九九消寒图冶”
民国潘宗鼎《金陵岁时记》中对冬至习俗“九九消寒图”、“消寒会”记述甚详。“冬至绘素梅一支,为花八十有一,日染一瓣,尽而九九出,则春深矣。”“吾乡当冬至节后,九人相约宴饮,自头九至九九,各主东道一次,名曰消寒会。文人墨客饮酒之余,兼及韵事”。消寒图,则以一纸绘9格,每格绘9圈,计81圈。自冬至起,日涂1圈,涂完9格为止。或用双钩写上“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风为繁体字)九字。字各九笔,从冬至开始,每过一天,即在双钩字内填入一笔。待最后一字的最后一笔填完,便是“九”尽。也有人不绘双钩图,直接在壁上贴张红纸,每天在纸上书写一笔,待九字全部写成,也是尽“九”。还有人把“亭”字改为“庭”字,也是九笔。又把最后一字的“风”字改为“来”。但“来”字为八笔,为了凑成九数,改将最后一笔,改为一直加一钩,化为两笔,完成九九之数。
还有一种办法就是用一张杂志大小的白纸贴在墙上,在纸上画出苍虬有力的梅花,枝头需缀上未上色的梅花九九八十一瓣,从进九那日起,每天都以朱红色的笔涂花一瓣。还有一种要求更高的涂色法,有口诀曰:“上涂阴天下涂晴,左风右雨雪当中,待到染满全图日,寒冬消尽吹春风”。也即待到八十一瓣梅花全部着色,一幅《消寒图》就画好了,图上梅花绽放、红粉闪动,此时窗外已是春上枝梢,满眼绿色了。回眸消寒图,这不是一张很有保存价值的天气变化态势图吗?
冬至谣谚有学问
鼓楼人和老南京人一样历来重视冬至,自古以来,在民间流行的很多民谣、谚语,也成了冬至文化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总结了前人的生产生活经验,形象地刻划了冬至节令的物候特征,对指导人们传承宝贵的文化遗产有重要意义。老南京旧有一首“冬九九歌”:一九到二九,相见不出手;三九二十七,寒风打竹篱;四九三十六,夜眠如露宿;五九四十五,穷汉街头舞;六九五十四,篱芽发嫩刺;七九六十三,行人把衣单;八九七十二,河上冰无盖;九九八十一,穷汉受罪毕,才得放脚眠。到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城中鼓楼一带流行的“数九歌”为:一九二九,银花插柳;三九二十七,香橼冻成蜜;四九三十六,娃儿冻得哭;五九四十五,穷汉街头舞;六九五十四,蔷薇发嫩刺;七九六十三,行人把衣担;八九七十二,行人要带扇(儿);九九八十一,猫狗躲阴壁。
而江苏古籍出版社的《南京歌谣谚语》一书,收录的一首“数九歌”曰:一九二九,怀中插手;三九四九,冻死猪狗;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八九,行人把衣担;九九八十一,庄稼汉田中立。九尽春来白花开,也就进入了春的季节了。
南京及江南一带有“邋遢冬至干净年”、“干净冬至邋遢年”、“干冬烂年”的谚语,说的是冬至晴好无雨雪,则春节有雨雪;若冬至有雨雪,春节则大多晴好。这是古人长期观察冬至物候气象的智慧结晶,年年岁岁屡试不爽。
南京有“逢九一只鸡,天天一个蛋”的进补习惯,而且还有不少习俗,谓之“进补的鸡要三年以上老母鸡;煨鸡要整鸡不切块,否则‘跑了元气爷;最好是整只鸡由一个人包干,否则大家共食,该补的没补到,不该补的都补了;逢九一只鸡,从中不能断”等等,大都没有科学道理,姑妄听之,惟有一条,九九中,吃鸡倒是食补之首选。祖祖辈辈坚信不疑,吃完九只鸡和八十一个蛋,春天到了,身体也就补得倍儿棒了。
“冬至大似年,先生不放不给钱;冬至大似年,东家不放不肯歇。”这句俗谚也反映了南京冬至习俗。过去冬至如小年,学塾、商店都要放假过节。对于私塾来讲,学费都是旧历年终时交纳,如教书先生借故不放假,学生们就会唱着歌谣,逼他放假。同样,如果商店老板、掌柜的不放假,那个工人、学徒也不敢休息,或消极怠工,须知,那样是很容易被老板炒鱿鱼、丢掉饭碗的。
冬至打灶又打春
旧时,鼓楼人家使用的是土基砌成的大锅灶,每隔几年就要修理,不是改烟道,就是换灶膛,如使用年久,打灶则是仅次于盖房子的第二件大事了,故要选择黄道吉日方可动土打灶。《金陵岁时记》说:“谚云:冬至打灶,不忌”,“民钻隧瑾灶,所以寿人也”。冬至打灶,为腊月祭灶,给灶王爷安个新家,会为全家带来福音,故冬至打灶尤为盛行。
相传古代到了冬至,田里无活可做,农民也到了冬闲休养生息的时候,便要想方设法娱乐娱乐。南京人老话叫“腊鼓鸣,青草生,村人击细腰鼓以逐疫”。《金陵古迹赋注》云:“每冬至后于京兆领画鼓24面,沿街打鼓,唱吉语,索钱米,名‘打春爷”。据说朱元璋还挺喜欢这种曲艺形式,专门请那些巧舌如簧,能言会道,出口成章的艺人,沿街敲锣(小锣)打鼓,即席念唱吉祥喜话,歌舞升平,用今天的话说,唱者高兴,听者开心,实现双赢。后来打春发展为送春、唱春,成了南京非遗项目之一。
18.香喷喷的腊八粥
农历十二月,俗称腊月,腊的本义是合或接的意思,寓有新旧交替的意思。逢腊月初八、十八、二十八俗称腊八。我国古代从官方到民间,每年腊月都要祭天祭地祭诸神,谓之“腊祭”,直到南朝时,才将腊月初八定为腊八节。这一天,人们敲击腊鼓(一种细腰鼓),打扮成金刚力士模样,舞之蹈之,以驱除妖魇,祈求五谷丰登,
平安吉祥。
东汉以后,佛教传入我国,更多的民众知道了腊月初八还是佛袓释迦牟尼的“成道纪念日”。就这样中西合璧,本土宗教与外来宗教结合在一起,有了新意。
腊八节的来历传说很多,在鼓楼人心目中主要有两个传播得最广最久远。
相传释迦牟尼原本是一位王子,他痛感人世的苦难,为寻找人生真谛,毅然抛弃王位的继承权和豪华生活,削发为僧,云游八方,苦苦修行了6年,仍未获得解救众生脱离苦难的办法,反弄得自己骨痩如柴,身体十分虚弱。某一天他来到北印度摩揭陀国一条河边,由于饥饿劳累乃至晕倒在地,适逢一路过此地的牧羊女发现,遂用带来的杂粮加上野果熬成粥,一口一口喂他,释迦牟尼吃过粥以后,元气恢复,神清气爽,就在一棵大菩提树下铺上吉祥草,盘膝而坐,潜心静修,最后终于成佛升天。后人对释迦牟尼所历经的苦难念念不忘,于是就选定腊八作为“佛成道日”,每年用香谷和果实熬制佛粥(腊八粥),举行盛大法会以示纪念。清代李福的《腊八粥》诗云:“腊月八日粥,传自梵王国,七宝美调和,五味得糁入,用以供伊蒲,藉之作功德”,对此作了高度概括。
再有一说具有地方特色。明太袓朱元璋小时候给地主放牛,
经常吃不饱肚子,有一次因{故错事被关在一间仓库里,两天不给饭吃,饿得两眼冒金星。朱元璋突然发现一个鼠洞,于是他就掏鼠洞寻找一点鼠半良充饥,那知道一下子竟掏出好多黄豆、红豆、花生、大米,还有红枣,简直是开心极了。他便将这些五谷杂粮简单地淘洗一下,熬成一锅喷喷香的浓稠杂粮粥,美美地吃了一顿,顿时浑身热乎,精力充沛。后来朱元璋当上皇帝,吃惯了山珍海味,还惦记着这一顿救命的杂粮粥。于是在某一个腊八节命御厨仿照着熬出杂果粥来,吃后大悦,赐名“腊八粥”,并赐给文武群臣享用,倡导寺院、民间食此杂果粥。从此,“腊八粥”在民间更为流行开来。
《金陵岁时记》载:“初八日,各寺作浴佛会,并制七宝五味粥与门徒,谓之‘腊八粥’,吾乡各寺僧众庄严仪式,沿门托钵,谓之化腊八米。”也就是说每年腊八前,寺院住持带领众僧沿街化缘,富户人家多将腊八料送至寺院,原料备齐后,由经验丰富的老和尚连夜熬制,热腾腾的腊八粥特别香甜润口。腊八粥一早供佛,然后施舍众施主,年年如此,清代腊八粥食俗达到鼎盛。
每年腊八,南京人家家都要熬上一锅香喷喷的腊八粥。粥之配料不尽相同,殷实人家用料较精细,称“细腊八”,用糯米、薏仁米,赤豆、莲子、红枣、白果、栗子、花生米、核桃仁等熬成的粥,香润甜糯,别有风味。南京民间各户也煮腊八粥,称“粗腊八”,主要原料是糯米、花生米、赤豆、山芋干、豌豆、胡萝卜丁等,煮熟后,稍加切碎的芹菜、青菜叶,即成“咸腊八粥”。有的人家从年初开始积聚煮粥的原料,到腊八当日齐煮食之,故有“忙了一年,一顿腊八粥就可吃掉”之谚。如今在腊八粥的基础上,有了工业化生产的八宝粥,其材料和口味都不如往昔的腊八粥香润味美。近两年,每到腊八节,一些市民都到寺庙讨腊八粥,说吃了佛粥能保一年平安。由于原材料品种多,鼓楼市民“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各自做出南北风味的“腊八粥”,互相馈赠品尝,因之是“佛粥”、“佛寿粥”,更是普结善缘,和睦邻里关系。
腊八粥由于以五谷杂粮、干果为主要原料,熬制时间又长,故具有营养丰富、和暖肠胃、易消化、生津液等特点,尤其是加入桂圆、莲子、薏米、红枣、银耳、白果后,更具食疗滋补作用,可以舒筋活血,壮肾补虚,成为居家冬令滋补食品。由于备料时间充裕,一次熬制,当天吃不完,鼓楼人还用大口暖水瓶、各种搪瓷盆装满保存,摆着第二天第三天再吃,按民间习俗,这也包含着“富贵有余”、“年年有余”的意思。
19.家家尸尸忙过年
进入腊月后,鼓楼区和南京一样,忙年的气氛开始浓起来了,商店张灯结彩,布置“年货大街”,居民采购年货,腌制腊肉,还有一些传统的人家,舂米粉,蒸糕团,制作什锦菜。当时在鼓楼地区流传两首忙年谣,其一:“(腊月里,忙过年)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去宰鸡;二十八,白面发;二十九,满香斗;三十日,黑夜坐一宵;大年初一日,出来扭一扭。”其二道:“二十三,点灶灯;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杀灶鸡;二十八,去插花;二十九,去沽酒;年三十,去刷门;正月初一,俯着骰骨去作揖。”
送灶:糖瓜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