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道光年间(约公元1840年),河南省孟县灾民马思发逃荒来到南京中华门外的花神庙,落脚谋生,因他是回民,便摆了一个小饭摊子,经营低价的饭食,来吃饭的人多为贩夫走卒,见“店主”也能和气待客,便称他的店是“马回回饭摊”,小饭摊生意渐渐兴旺。后马思发去世,饭摊由其子马盛祥继承,小饭摊迁址雨花台回民集居地“回回营”,正式取名“马祥兴”,和创始人马思发的名字一脉相承,你——思发,我——祥兴。当时有句民谣对马祥兴饭铺作了精到的描述:“要吃饭,里边坐,小毛驴拴对过。大米饭香又白,牛肉煨成金黄色,要吃多,牛肉烛萝卜,要吃好,牛肉炒小炒。”应该说马祥兴的经营方式十分灵活,不论食客身份贵贱,一视同仁,童叟无欺。
辛亥革命胜利后,马祥兴饭摊又搬至中华门米市大街(现雨花路),盖了两间厢房,经营“牛八样”特色菜肴,创新了许多在“牛”里打滚的菜肴,诸如牛肚、牛心、牛筋、熏牛肉、牛舌、牛肉汤等,规模渐做渐大,马祥兴店开始接办宴席。
马祥兴的发迹,是在民国期间,说马祥兴菜馆是民国史的见证,也不为过。
1925年后,马祥兴菜馆已传到马家第三代传人马盛祥的次子马德铭手中,他有经营头脑,敢于聘请名厨马定松主勺,他懂得要招客留客,让其频频光顾,必须有看家菜的绝活,必须不断创新、翻新,推出菜肴新品。这里有几则轶闻趣事。
相传老东南大学的胡翔东、胡小石二位教授见马祥兴菜馆悬挂一副对联:“百壶美酒人三醉;一塔秋灯迎六朝”,横披:“肴有风味”,很有文学内涵。虽说菜馆对面的报恩寺塔早已无迹可寻,但此联古风古韵犹存,对知识分子有吸引力。二教授落座后,老板马德铭用鲜嫩的虾仁、鸡肝等原料精心制作了一道豆腐菜,想不到两位名教授吃后大为赞赏,甚至向主厨讨教做法,带回学校教给学生仿制,一时争相传颂,马祥兴菜馆早期名菜,便用“胡Sir(先生)豆腐”命名了。
胡翔东教授不但成了马祥兴菜馆的常客,还引来了国府要员中有老饕之称的谭延阊的光临,那位吃惯山珍海味的元老,此时偶尝清真菜,便觉大快朵颐,尤其对软嫩鲜香的“黄焖牛筋”赞不绝口。经谭元老的力荐,国府要员孙科、于右任、褚民谊等纷至沓来,以品尝马祥兴菜为快。
其间,马祥兴菜馆又创新了“美人肝”、“松鼠鱼”、“蛋烧卖”、“凤尾虾”四大名菜,经报纸宣传,更是名声大振。
相传马祥兴菜馆的名菜“美人肝”的创制,有一段趣闻。某天,
马祥兴店承办筵席,客人食毕想要加道菜肴,但店里所备原料倶已告罄,无奈之下,主厨随手取来一捧鸭胰脏,用鸡脯片配菜,在大火上爆炒装盘,端上餐桌,不料食客们一尝此菜,竟觉得鲜嫩无比,遂向服务员打听菜名,应者随口一说:“美人肝”,此后反复改进,终成为南京“仅此一家”的美味佳肴。
散文家、记者黄裳在1946年旅京随笔中有专文写美人肝:“店虽小却十分有名,是一家清真教门馆子。以一味‘美人肝’驰誉当世,听说当汪逆兆铭(汪精卫)开伪府于金陵时,曾经时常深更半夜以荣宝斋小笺自书‘汪公馆点菜,军警一律放行’,派汽车到这里来买菜回去。”由此可见马祥兴“美人肝”的美誉度。
马祥兴的名菜,很快传入国民党政府的五院八部。汪精卫、王正廷、王世杰等多次以外交部名义在马祥兴菜馆宴请外国使节。尤其是1945年国民党政府还都南京后,国民党的显赫权贵李宗仁、白崇禧、孙科、张治中、冯玉祥、邵力子、程潜等经常光顾马祥兴菜馆,让马祥兴菜馆更是平步青云。
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在马祥兴吃完原汁原味的牛肉汤后,亲书马祥兴店名条幅相赠。国共和谈期间,张治中还在马祥兴菜馆设宴,招待中共代表周恩来。1946年5月,周恩来邀请国立剧专曹禺夫妇以及民主人士阎宝航、萨空了、周新民等,在马祥兴菜馆用餐。
马祥兴菜馆,留下了民国时期无数党政要员、学界名流的深深足迹。
1958年2月,马祥兴菜馆搬迁到鼓楼,扩大经营规模,在菜肴品种上锦上添花,烹饪技艺上精益求精,获得了长足发展,百年老店重又焕发青春。马祥兴菜馆的“四大名菜”依然是脍炙人口的“金字招牌”,而且推出创新、翻新的许多名菜佳馔也有着十分好的口碑。
马祥兴的菜肴烹制,熟谙京苏菜的鲜、香、酥、烂、嫩的特色,讲究选料严格、口味醇和、鲜香爽口、肥而不腻、淡而不薄、形硬而质软、汤浓而鲜纯,南北皆宜。
1982年6月,日本太阳杂志友人来马祥兴菜馆,为马祥兴制作的美轮美奂的芙蓉鱼肚、香酥全鸭、美人肝、松鼠鳜鱼、鸽蛋银耳、芙蓉海底松等佳肴所倾倒,专门拍照、摄像,要向港、澳、台地区和日本及东南亚诸国推荐。
1987年,国民党将领白崇禧之子白先勇来马祥兴菜馆用餐后大为感慨:“太精美了,不愧是百年老店。”
2001年,全国烹饪协会举办全国餐饮名店评选,清真马祥兴菜馆和绿柳居、四川酒家、刘长兴总店、清真安乐园入选百年老店。是年,马祥兴菜馆的盐水鸭被认定“全国清真名牌风味食品”,牛肉面、素菜包等一批小吃面点被评为“中华名小吃”,被江苏省人民政府授予“省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光荣称号。2006年,马祥兴菜馆被商务部授予首届“中华老字号”称号。
清真马祥兴菜馆全景
马祥兴菜馆横跨三个世纪,至今经久不衰,主要得益于菜品常变常新,至清至真,既有雅致的江南风韵,又有鲜明的民族个性;既有厚重的历史渊源,又有强烈的时代气息。
马祥兴菜馆,堪称全国一流的清真餐馆。
马祥兴菜馆,鼓楼区的骄子,南京市的骄傲!
6.美哉!民国南京旗袍
旗袍作为中国妇女的传统服饰,在近现代社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旗袍是一种内与外和谐统一的典型民族服装,被誉为中华服饰文化的代表。它以其流动的旋律和曲线美,去除繁琐的装饰,追求舒适、合身和典雅,表现出中华女性贤淑、温柔、清丽的气质。2008年12月,鼓楼区政府将旗袍列为首批区级非遗名录,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组成部分。
旗袍的由来
旗袍是我国一种富有民族风情的服装,最早是满族旗人的长袍,绣花红缎,宽袍大袖,本流行于清代皇族妃子和贵族妇女中间,旗人入关后,旗人妇女嫌自己的旗装缺乏女性美,于是便在旗袍圆口领上加了一寸多高的立领,在领口、袖头和腋襟上加了几道鲜艳花边或彩色牙子。那时还时兴过“十八镶”(即镶十八道花边),认为越多越美。而汉人妇女依然我行我素,仍以上衣下裙为时尚;到了清中期,满汉各有仿效;清代后期,满族效仿汉族的风气日盛,甚至出现了“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截作短衣裳”的情况。而汉族仿效满族服饰的风气,此时也在一些达官贵人中流行起来。正如中国女性服饰研究第一人、作家张爱玲所说,初兴的旗袍是严冷方正的,具有清教徒的风格。到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十里洋场”的上海,服饰及生活方式受西方文化的影响,经报纸服装专栏、月份牌时装美女画的广为传播,这些无疑都推动了旗袍时装的流行。
民国旗袍
中国女装的裁制一直采用直线,胸、肩、腰、臀完全平直,女性身体的曲线毫不外露。到上世纪20年代中期旗袍刚在上海女学生中出现时,袍身宽松,袖口宽大,女子显得青春靓丽,引得各界妇女羡慕。摩登女子还在上袄外罩一件长马甲,这就是后来流行的旗袍前身。马甲式旗袍一经出现,迅速风靡全国,成为当时最为时髦的服装。
二十年代后期和三十年代,上海人崇尚海派的西式生活方式,吸收西洋服装样式精华,旗袍的样式有了较大改变,传统旗袍是上下一条直线,外加高高的硬领。而改良后的旗袍在长短、宽窄、开衩高低以及袖长袖短、领高领低等方面与传统旗袍展开“较量”。原来长短适中的旗袍开始变短,下摆逐渐收敛,上缩至膝盖,袖口变短变小。腰身相应缩小,从遮掩身体的曲线到显现突兀优雅的女性美,穿着更为合体,几乎成为中国女性独具民族特色的标准服装。
三四十年代进入旗袍的盛行期,其基本廓形已臻于成熟。三十年代中期,领口增高,越高越时髦,可装三个纽襻,长度又加长,四周的滚边变窄。为便于行走,旗袍长度发展到极点,流行袍底落地遮住双脚,称为“扫地旗袍”。原先能遮住手腕的旗袍袖子缩短至肘部,甚至缩至肩下两寸,后来又流行大开衩旗袍。衩越开越高,渐渐高及膝部,高到大腿,合身的裁剪,充分显示了女性的曲线美,尤其使胸部丰满的女子更显得婀娜多姿。旗袍强调人的体型,裁法和结构上都更加西化。它最重要的“改良”便是采用了西式服装上的胸身和腰身的设计理念,打破了旗袍无身的格局。稍宽的胸襟和收紧的腰身设计,突显了女子的丰胸细腰,曲线一览无余。旗袍一直在不断变化,越来越贴近时代,变得便利、美观、适体。结构上吸取西式裁剪方法,旗袍成为兼收并蓄中西服饰特色的近代中国女子最为推崇的标准服装。旗袍趋向于雅致、精巧、性感、妩媚,注重体现女性的自然美、气质美。旗袍的样式,开襟有如意襟、琵琶襟、斜襟、双襟;领有高领、低领、无领;袖口有长袖、短袖、无袖;开衩有高开衩、低开衩;还有长旗袍、短旗袍、夹旗袍、单旗袍等。总之,旗袍在众多女性外衣中,最能烘云托月忠实地将人体曲线勾勒出来。
当时的布料,夏季多选择纯棉印花细布、绸缎、麻纱、提花布等薄型织品。春秋季旗袍面料多选各种缎和丝绒类:如织锦缎、古香缎、金玉缎、绉缎、乔其立绒、金丝绒等等,用这些高级面料制做的旗袍能充分表现东方女性体形美、点线突出,丰韵而柔媚,华贵而高雅,在胸、领、襟上稍加点缀装饰,更为光彩夺目。
旗袍图案有传统的牡丹、荷花、龙凤、鸳鸯等,富贵、吉祥,也有唐草、腊梅、玫瑰、云纹等图案,质朴、素雅。搭配上中西合璧,是淑女穿着旗袍的一大特色。穿着方法多种多样,大多数女子喜欢将旗袍和西式服装搭配起来穿。如在旗袍外穿西式外套、裘皮大衣、绒线衫、背心等。
旗袍的制作
旗袍的制作过程与造其他衣服的过程大同小异,首先替顾客度身,再由顾客选择布料和款式。制作的工序主要分为三个部分:裁剪、画图和绣花。看似简单的旗袍其实有很多复杂的工艺,包括缝、镶、嵌、滚、绣等多种传统工艺,单是领子就有十多种,经常变化,各种针法、绣法等特殊技法多达几百种,但目前很多已经濒临失传。比方说镶嵌工艺,有“一镶”、“两嵌”、“两滚”等特殊技艺,仅旗袍领子上的盘扣,就有几百种盘结法。以前学做旗袍的学徒,从缝纫、盘扣到量体、打样,几乎要6年时间。
旗袍的制作步骤:一、量身,包括颈围、肩长、身长、“三围”等,都要量仔细,定做一件旗袍至少要量十几个尺寸。二、依照尺寸剪裁布料。三、修剪硬模作为立领内侧。四、缝合领子的布料与内衬,用熨斗熨过使二者密合。五、领子外圈也要熨过使其定型。六、先用针将裁好的布料粗缝固定。七、缝纫整件旗袍。八、试穿,不合的地方修改一下就好。一件传统经典款的旗袍,纯手工制作,至少要十天半个月才能完成。
做旗袍最费工夫的部分是立领,要用纸版将领子做得很有型,整件旗袍的精神才会出来;同时依照每个人不同的身材尺寸,去调整旗袍各部分的比例也很重要,太太们容易小腹凸起,做旗袍时就可以将下摆做松一点来掩饰,因下摆内收,不管原来高度如何,穿着旗袍都会有高挑的视觉效果。旗袍既能突显女性优点,还能遮掩身材缺点,是展现曼妙身段的最佳选择。现在的旗袍制作工艺,以传统手工和半机械结合。旗袍的主体用机械制作,盘扣、刺绣则用传统手工。传统旗袍大都色彩浓艳,包边、镶筋主要起点缀作用,可以使色彩更加协调,更能体现旗袍的细节。
鼓楼人爱旗袍
南京西式服装的大发展应是1927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之后。南京虽不如上海领服饰风气之先,但作为当时的政治经济中心,居住在颐和路、宁海路公馆区、高级住宅区的党政要员、上流人士、闺秀名媛等,出于社交的需要,以及突显地位和身份,她们也开始追逐服饰新颖时髦的社会风尚。当时流行着一句俗语:“要做好衣裳,女‘金谷’(女子服装店),男‘顺昌’(西服店)。”说的是名媛女士们大多到有名的金谷女子服装店,请著名的裁缝师傅胡伯康制作海派旗袍。胡师傅制作旗袍,用料考究,做工精细,“三围”的尺寸把握得十分精确,做出来的旗袍尽显都市女性的妩媚,故受到广大女性的青睐。上世纪胡师傅还在鼓楼妇女用品商店二楼的服装裁剪培训班讲过课,反响极好。
那时普通百姓人家的女子做旗袍,无钱请大师,只能到门面小一点的裁缝铺去做,裁缝则多以扬州、常州等外地人为主。南京作为一个南北交汇的大都市,女士们穿的旗袍,虽有一部分属海派风格,美观、时尚、大方,但相当一部分还是端庄、素朴、简约,体现了风格多元化的特点。黑色旗袍是宋美龄女士的最爱,很多民国照片上,宋美龄在多种社交场合穿的都是黑丝绒旗袍,为她制作旗袍的张瑞香师傅,后来还成了她的“御用裁缝”,并转为正式后勤人员。就这样黑色旗袍在南京大受欢迎。这当然和宋美龄的名人效应有关,也和朴实持重的城市性格有着直接关系。南京更多地传承了较为保守的传统思想,南京旗袍并未过多地吸收时尚元素,还是突出传统的文化和民俗特点,体现古城南京特有的人文风貌和个性。
鼓楼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收藏家高建中先生说:“我收藏有120多件旗袍,都是在南京本地收集而来,几十年前,曾穿在仕女名媛、小姐太太身上。特别是女学生,贤淑、典雅、清丽,穿上旗袍有一种气质上的美。”当时织锦、真丝、绸缎质地的是上流社会女士所穿,而阴丹士林布则为一般阶层的妇女或者普通女学生裁剪旗袍时采用。不管质地如何,只要合身适体,就是美。
上世纪60年代,旗袍被说成“四旧”、“封、资、修”的产物,曾一度消失。经历了一段沉寂岁月,中国的改革开放,促进了思想大解放,国门大开,原来单调的黑、灰、蓝色被五彩缤纷所取代。旗袍重又登上历史舞台,穿在爱美女士的身上。旗袍在不断的推陈出新中,与现代女装式样糅合起来,甚至推出了高档华美的云锦旗袍,日益受到广大妇女的青睐,成为中国一道绚丽的风景,并频频在国际舞台上亮相,惊艳世界,旗袍已成为中国服装的典范。
7.鼓楼“火龙”,龙飞在天
龙,在我国被尊为万物之长。自古以来,龙的观念已渗透在中国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龙,蕴藏着极其广泛和深厚的文化含义。南宋罗愿在《尔雅翼》一书中称,龙有“九似”,“角似鹿,头似驼,腿似兔,颈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从氏族社会单一的动物图腾逐渐演变为多种动物形象的复合图腾,因此,龙变得神通广大,能腾云驾雾,上天入海,呼风播雨。古代诗歌中不乏歌颂神龙的佳作,如“赤龙白虎战明日,倒卷黄河作飞雨”(宋·苏轼《起伏龙行》),“万甲尽藏雨,浑身通绕云”(明·陈成《龙》)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