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鼓楼风情
6936500000006

第6章 古代篇章(4)

郑侠罢职回乡后,与金陵百姓朝夕相处,亲如一家,对百姓的甘苦有了深切的体验。日子一长,他深感还是王安石的新法减轻了百姓的负担,让百姓有了希望,也使国家有了一些起色,而自己当时逞一时之勇,以“为民伸张”的鲁莽举动反对王安石新法,正好给那些反对新法的富豪权贵提供了炮弹,成了守旧派反对变法的口实,实际上帮了反对变法的人的忙。他越想越觉得自己实在太鲁莽太不明事理,太对不起王安石和老百姓了,总想找个机会向王安石赔罪表示自己的歉意……

而罢相后的王安石回到了他曾跟随父亲在此读书成长、并三次就任江宁,今南京)知府的故土金陵,选择了一块东距钟山主峰》里、西距南唐都城东门》里,被人称为“谢公墩”的地方建家,并在此居住,因这里东西各距》里,恰在中间,故取其“半”意,名为“半山园”。王安石罢官后,眼看着新法一件件被守旧派改掉,而百姓的日子一天天难过,心如刀绞,经常一个人穿着布衣,骑着毛驴,在外头散心,回家来不是作诗解闷,就是喝酒解愁。

一天,家人来报,说有位客人求见。一问姓名,知是郑侠。王安石想,郑侠好学成才,因反对新法,被皇帝罢了官,还差点丢了性命,断送了前程,实在可惜。过去我在台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就是恨我骂我也无可奈何。今天他找上门来,是不是来找我出气,给我算账啊。但又一想,现在朝廷里的那些权贵,挖空心思破坏新法,却一个个做了大官,唯独郑侠,因为一幅《流民图》,一篇《论新法进流民图疏》就丢了官,能叫人家咽得下这口气吗“罢罢罢,我王安石为执行新法,受够了权贵们的冤枉气,今儿再让郑侠出口气又有何妨?”于是,王安石打定主意,不计前嫌,出门迎客。

一见面,郑侠就深深地给王安石施了一礼:“老荆公,听说你回半山园了,小弟今天特意前来看望你,向你致歉赔罪!”

“致歉赔罪?”这出乎王安石的意料。“哪里,哪里!”王安石忙不迭地将郑侠迎进屋内,一边让座倒茶,一边和郑侠攀谈了起来。

郑侠是个豪爽之人,他说着说着,就将他不明事理,反对新法,画《流民图》和自己的感受、思想的演变过程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再一次地向王安石施礼赔罪,弄得王安石不知如何是好。王安石想自己罢相的直接导火索虽是郑侠的《流民图》上疏,但根子还是保守派的强力反对和改革派内部的争斗,不能全怪郑侠,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天底下哪有郑侠这种以民为重,不计个人恩怨,知错谢罪,光明磊落之人他真是个侠义之人啊,一时,王安石高兴得热泪盈眶,老泪纵横,赶忙吩咐老家人:“快拿酒来,快拿酒来。”

老家人拿来酒、酒杯和几小碟小菜,郑侠和王安石边攀谈边对饮起来’他俩好像几生几世没有见过面的知心朋友一样’谈了不少话,喝了不少酒,干了一杯又一杯……“酒逢知己千杯少嘛!”王安石脱口而出。“话不投机半句多啊!”郑侠似也悟出了其中的道道。两人本是文学大家,又都是豪放之人,两人扶杯大笑,泪涕交流,一生的情缘似乎都在其中了。后来,“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成了一副对联,成了评判人们情感的一个佐证。

郑侠好学多才,为人侠义清正,罢官时回金陵两袖清风,随身只有一柄掸灰用的拂尘。后人敬重他,就在他去世后,在南京清凉山他的读书处,建了一座“一拂寺”来緬怀他。

8.陆游寻访清凉寺

我国许多古代文化遗迹都有贬官的行迹。官人在官场得罪了朝廷,或受到同类的强势排挤,被贬到他本不该去的地方。赴任路途遥远,于是一路风尘仆仆,亦一路抹幽访古。宋代者名政治家范仲淹,因积极主张改革,力图刷新,而遭到朝廷贬职河南邓州,在路经湖南岳阳游览岳阳楼时,写下了著名的《岳阳楼记》而名声大噪,岳阳楼也因此名声大噪。唐代散文家、诗人柳宗元也因参加革亲斤政治运动,失败后被顺宗贬职柳州,最终客死他乡,后人为他修建了柳侯祠,于是柳宗元与柳侯祠名噪了一千多年……

南宋诗人陆游也是“贬官文化”中的一大家。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出身于名门望族。少时即能诗文,以门荫补登任郎。后曾二度赴临安应试而不第。直到34岁时方被授福州宁德县主簿一职,任职期满,他以举荐入京,任敕令所删定官,迁大理寺司直,兼宗正簿。绍兴三十二年(1162)孝宗赏识陆游的才气,赐他进士出身,迁官枢密院编修,兼圣政所检讨官。陆游的诗数量多,“六十年间万首诗”,成就甚高,当时与杨万里、范成大、尤袤有“四大家”之称,而且领居首位。

1170年,即乾道六年的初夏,陆游从家乡山阳(今浙江绍兴,登上一艘小船,由运河入长江水道逆流而上,前往夔州(今四川奉节),开始新一轮的贬官生涯,此时的陆游心情很复杂’他不知道此次赴任通判有多少凶险,也不知道下一个流放地是在什么地方。四年前的1166年,即乾道二年,陆游时在隆兴(今江西南昌)通判任上,曾因反对投降,力主抗金而遭到朝廷中的投降派,以“交接台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的罪名而罢官,被迫回老家闲居。在这些郁闷的日子里,他疯狂地写诗,用诗来表达自己的爱国思想和抗金的强烈欲望。陆游总想用自己的思想影响朝廷的当政者,可是由于封建统治者的狭隘意识,以及那些奸臣宦官的自私自利,他的爱国抱负总难以实现。陆游此次入川途经建康(今南京),既是顺道,也是有备而来。“过龙湾,浪涌如山。望石头山不甚高,然峭立江中,缭绕如垣墙,凡舟皆由此下至建康。故江左有变,必先固守石头,真控扼要地也。”这是诗人行船至清凉山脚下的感受,其后将此感受写进了他的日记体散文《入蜀记》中。建康的名胜还是很多的,但诗人好像对寺庙很感兴趣,在游览了天庆观(现在的朝天宫)、钟山太平兴国寺(即灵谷寺)和保宁寺、戒坛寺(在城南凤凰台)后,徒步上了清凉山。

清凉山有清凉寺,在半山腰上。不过那时的全称叫清凉广慧寺,是宋太平兴国五年(980,时由幕府山而迁来。陆游寻访清凉寺后,曾把游览经历写入《入蜀记》中。他在文中写道:“出西门,游广慧寺。寺距城里余,据石头城,下临大江。”然而眼前清凉寺的破败有点儿让他失望。从南唐到南宋,还不到200年,这时间对于个人而言,确是很长很长,而对于一个朝代,似乎太短了。在这短短的年间里,战火不断,此处常常成为兵家相争之地,可见其战略位置之重要。好在寺内还有不少遗迹可寻。诗人在散文里继续写道,“……旧有德庆堂在法堂前。堂榜乃南唐后主撮襟书,石刻尚存,而堂徙于西偏矣。又有祭悟空禅师文,曰‘保大九年,岁次辛亥九月,皇帝以香茶乳药之奠,致祭于右街清凉寺禅师’。”

名胜古迹清凉山

南唐时,清凉寺是皇家的避暑胜地,清凉山乃建康城最凉爽之地,帝王每逢夏暑三伏都会到此避暑久住,清凉寺亦成了他们烧香拜佛的场所,保大九年,也就是公元951年的秋天,避暑下山后的中主李璟,元宗返回寺中,在祭拜完悟空禅师后,特地书写了《祭悟空碑师》碑文;而他的儿子李煜后主,也曾用他的手指卷起自己玉帛皇衣的前襟,即撮襟,书写了“德庆堂”匾额。

虽然清凉寺有些破败,但还能看到南唐李璟、李煜父子的遗迹墨宝,也着实让诗人的心境有所慰藉,寺中的长老宝余,深知陆游的诗才与人品,见他这般眼恋,便送给他一张“德庆堂”榜的墨本,这让诗人激动不已0诗人其实也知道,南唐中主和后主不仅是大词家,而且也是著名的书法家。《佩文斋画谱》曾评价“钟陵清凉寺有元宗八分题名、李萧远草书、董羽画海水,谓之三绝”。后主的书画,比他的父亲更为有名,到了宋代已被视为不可多得。

其实,诗人寻访清凉寺,并非是他此行的最终目的。他念念不忘的是何时迁都建康,北伐中原的抗金救国大业。于是他匆匆吃了饭,在长老宝余的陪同下,登上了沿山而筑的石头城城墙。

陆游站在荒草萋萋的城头极目远望,残山剩水的景象,丝毫不能让他为之叹谓,他此时思绪万千,心情难以平静。他是宋人,他是通判,他更是诗人,他有一支笔,于是他又写道。

同登石头,西望宣化渡及历阳诸山,真形胜之地!若异时定都建康,则石头当仍为关要”或以为今都徙城而南,石头虽守无益,盖未之思也”惟城既南徙,秦淮乃横贯城中,六朝立栅断航之类,缓急不可复施”然大江天险,都城临之”金汤之势,比六朝为胜,岂必依淮为固邪?

迁都建康’是南宋很多抗金人士的主张和愿望,那时的岳飞、李纲、胡铨、张浚等将领’都持有这种意见,当时张浚讲得很清楚“东南形势’莫如建康’人主居之’可以北望中原’常怀愤惕,至如钱塘’僻在一隅’易于安肆’不足于号召北方。”陆游是积极赞成这一主张的,那一年在临安(今浙江杭州)时’陆游曾上书左、右丞相’建议宣布建康和临安同为临时首都,以便将来从容就建康建都立国,积极从事收复中原的准备。他在任枢密院编修时,就写了《上二府论都邑札子》一文,论述以建康为都城的重要性。文中,他以孙吴、萧梁、南唐为例,论其偏居江南,也曾有不以建康为都之时,然而,“其当时为计,必以建康距江不远,故求深固之地。然皆成而复毁,居而复徙,甚者遂至于败亡。”他说:“天造地设,山川形势,有不可易者也。车驾驻跸临安,出于权宜,本非定都,以形势则不固,以馈饷则不便,海道逼近,凛然常有意外之忧。”故希望朝廷以“建康、临安,皆系驻跸之地。”

可是他和抗金将领们的这一建议,遭到了高宗帝和投降派领袖秦桧的极力反对,这使陆游十分惆怅,但他并不死心,以游山玩水的名义,多次来到建康,而每次来都要登上清凉山,表面上看似乎游山玩水,实际上他来此地的目的都是在考察这里的山水地貌,获取更多的翔实资料,以便继续重奏迁都之议。一千多年前,诸葛亮劝孙权迁都于此,并非心血来潮,“钟山龙蟠,石城虎踞”,旷世惊言,显示出一代军师的智慧魅力。陆游笃信不移,直到晚年,诗人仍不能忘却他的石头山城,他在《老学庵笔记》中忆道。

建康城,李璟所作,其高三丈,因江山为险固,其受敌惟东、北两面,而壕堑重复,皆可坚守。

可见诗人对石头山城的险要之势、迁都之忧,念念不忘,难以割舍。

可是陆游和那些爱国抗金将领的铮铮谏言,并未受到皇帝的采纳,并由此丢官流放。“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夜泊水村》)诗人还曾感叹道:“中年困忧患,聊欲希屈贾。”可见他预见自己面临屈原、贾谊一样的命运了。

诗人是怀着恋恋不舍的心情走下清凉山,离开建康城的。当他登上船,回头远望石头城时,心里漫过一阵酸楚,眼睛已是红红的了。

在四川夔州的日子里,诗人在睡梦中时常萦绕着迁都建康、抗金救国:“梦里都望困晚途,纵横草书论迁都。”

八年后,陆游再次遭贬东归。当他再次途径建康,在赏心亭上最后一次审视了龙盘虎踞的金陵形胜之时,不禁又涌起了“欲请迁都”的向往,时已近绝望,他哀哀吟道。

萄栈秦头岁月道,今年乘兴却东游。

全家稳下黄牛峡,半醉来寻白鹭洲。

黯黯江云瓜步雨,萧萧木叶石城秋。

孤臣老抱忧时意,欲请迁都弟已流。

《登赏心乎》

陆游对迁都之事有着无法淡忘的情结,他是流着泪写这首诗的,至今读来依然让人激动不已。试想,如果当年高宗听从了陆游等人的迁都之言,或许南宋的历史应该是另一种写法了。但无论如何,本来就古风重重的清凉山因陆游而多了一些魅力。

9.“通天”的钟鼓楼

“钟鼓楼,通到天里头。”这是老南京的一句民谚。说的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所建的坐落在今天鼓楼岗上的钟鼓楼的高耸之势。

朱元璋,1328—1398)小名重八,字国瑞,出生在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一个贫寒的佃农之家。11岁那年,他的家乡遭遇大灾,父母、兄长先后身亡,走投无路的他只好到皇觉寺做和尚,然而寺内生活也很艰难,他又离开皇觉寺云游四方,靠化缘度日,直至元至正八年(1348,才重回皇觉寺。在朱元璋云游四方的这几年中,

由于天灾人祸连连不断,蒙元贵族统治下的社会矛盾迅速激化’出现了一支支打着反元旗号的义军队伍,并逐渐形成了一股庞大的红巾军,朱元璋投奔到红巾军郭子兴部后,由于他勇敢善战,很快得到郭子兴的赏识,成了郭子兴麾下的重要将领,郭子兴还把自己的养女马氏嫁给了他,随着朱元璋在军中地位的提升,在他的身边很快云集了一批有勇有谋之士,如汤和、徐达、李善长、常遇春等人。元至正十六年(1356)朱元璋率领大军攻克了元朝在江南的统治中心集庆路,今南京)。

朱元璋出生低微,又很有称帝的雄心,又很怕别人议论他的出身。他率领大军攻克集庆路后,即改集庆路为应天府,以“上应天命”之意为自己壮胆润色。

在蒙元时,皇帝圣旨的开头套话是蒙古语的音译:“长生天气力里,大福荫护助里”,文言译作“上天眷命”。元至正二十八年正月初四(1368年1月23日),朱元璋在应天府登上帝位建立明朝后,亲自将皇帝圣旨开头的套话改成“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以示自己的“应天”之意。

孔子云:“礼者,天地之序也”,“天地尊卑,君臣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礼失而求诸野”,礼仪由宫廷朝堂影响民间。朱元璋深懂这一道理,他在元至正十六年三月攻下集庆路改为应天府的同时,把尊贵有序的一套礼乐制度也搞了起来,而且搞得规模越来越大。他专设了典乐官,专置了教坊司,广征耆儒前来商讨有关问题。他正式登上帝位后,即命中书省、翰林院、太常寺制定郊社宗庙礼。洪武二年(1369)又诏儒臣修礼书,赐名《大明乐礼》,以吉、嘉、宾、军、凶等五礼,对各种祭礼、品官、庶人间相见的礼仪,亲征、阅武、受降的礼仪,甚至对冠服、车辂、仪仗、卤薄、字学、音乐等等都一一作了规定。洪武十一年(1378)他还专设了神乐观,掌乐舞备祭祀,设提点官,正六品,等,负责这方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