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京剧奇葩四大名旦
6937100000022

第22章 后记

我写这本小书,出于偶然。我在大学读的是外文系,毕业以后又一直在高等学府担任外国文学的教学、研究和翻译工作。当我开设《外国戏剧》、《莎士比亚》课程时,常常在课余带领学生去观看戏曲表演。我一直认为学习外国戏剧的目的,为的是扩大视野,半富我们民族戏曲的内涵。有一次我问了一下班内的同学:“京剧四大名旦是谁?梅兰芳是男还是女?’’全班同学没有一个同学能答全、答对。至于梅兰芳有的说是女的,有的说是男的。这件事使我大为震惊。京剧艺术在国标上被誉为“艺术王冠上的明朱”,可是年辁的文科大学生却对它如此陌生、冷溪、元知,我作为大学文科的一名教师,应该有责任让他们了解一下京剧艺术的代表人物——四大名旦的艺术成就为此,我在业余时间大量收集、阅读有关材料,于1984年夏,趁去莫干山避署时,挥汗旗写了《试论梅派艺术》,1985年在《戏曲艺术》第2期刊出不久,梅派嫡传梅葆玖先生给我写来了一封热情的短信。他在信中写道:“拜读您的文章以后非常高兴,您写的十分细致、具体而全面,举了不少实标事例,使读者观后,便能对梅派艺术和先父有比较全面、深刘的了解,从中得到很好的学习,使我也受益不浅,谢谢您。”梅公子的过誉之辞,对我这个圈外人来讲,无疑是极大的鼓舞。

以后我又化了多年时间先后写出《荀派乞米初探》、《博大精深的程派艺米》、《刚劲挺拔的尚派艺术》三篇初稿。这些文章发表以后,先后收到京剧表演艺术家童芷苓、杨荣环、尚长荣、张正苦等的热情来信,又收到戏曲球论名家祝肇年教授和其他高校京知知音、京剧票友索天幸教授、郭本铁教授等的鼓励信件。这一切使我下定决心对已发表的初稿,作全面的修改、补充。经过数年时间的努力,才完成这本小书的写作任务。当我完稿之标,迎来:J梅兰苦艺术大师百罗诞辰纪念,我谨以此书来纪念我心目中最令人崇敬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博士。

与此同时,我还得感谢京剧理论家、知名剧作家马少波先生的鼓励,他自始至终对我这本小册子的写作给予热情的鼓励。他亲自为这本小册子作序,这是最好的说明了。中年戏曲理论家徐城北同志在可忙中也写了序言,对四大名旦在京剧发展历史上的地位、作用,作了精采的分析,均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另外,我也得感谢国内许多戏曲理论家,他们对四大名旦都各自作过精辟的分i和理论探讨。我在写作过程中当然拜读过他们的大作,受益匪浅,他们的不少观点,对我写作这本小册于极有参考价值,对他们的大名就不一一列举了。

我自然也得感谢广大京剧爱好者对我的关心和支持。他们经常来信要求我尽快出版这本小书,以便广大的京剧爱好者,特别是青年朋友,对四大名旦的艺术成就和成才之路,有一个概括的了解。同时为便于读者学习他们的唱腔,本书选编了四大名旦的代表性唱段共12曲。

在出版过程中,任学良教授还审读了原书稿,表示真挚感谢。

为了使读者对四大名旦的唱腔有感性的认识,特辑录了二盒四大名旦的唱腔选,以供读者欣赏。这些唱腔无论是早年录制的或晚年录制的,均是十分珍贵的音响资料。这些唱腔保存至今已有数十年,尽管音色质量不同,但却是“原汁原味”,至今听来仍具有艺术魅力。在辑录过程中,高韫庄同志付出了相当多的劳动,在此一并致谢。

关于京剧现状及如何振兴的问题是人们普遍关心的话題。1989年我写了一篇《京剧的忧思》在《群言》1989年12月号发表以后,幻起不少人的共鸣。但愿我的“忧思”经过全社会的关心和努力,变成“京剧的喜悦”,那真是京剧幸甚,民族幸甚!

圈外人谈艺自然有不少疏潺偏颇和繆误之处,敬请方家和广大读者指教。谢谢!

1993年9月于西子湖畔求真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