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朝鲜半岛古代建筑文化
6937400000011

第11章 朝鲜半岛古代宫殿(1)

中国建筑文化圈内各子系统的共通特征之一,是王权始终高于神权。历代宫殿作为王权的重要象征,往往集中体现了当时最高的建筑艺术和技术水准。朝鲜半岛各政权的情况亦是如此。目前,朝鲜朝之前的各代宫殿建筑均已无存,高句丽、百济、新罗、高丽的宫阙建筑多数只留下局部的残迹,因此对这些宫殿的研究,主要是依靠为数不多的文献记录一但这些记录往往非常简略而且不见得全然可信,给研究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因此对朝鲜半岛李朝之前历代宫殿的论著,并不多见。这其中,高句丽安鹤宫及高丽正宫满月台的遗址已被确认并得到局部的发掘,在文献记录之外,多了些实物的佐证。而朝鲜时期的宫殿建筑,包括正宫景福宫、离宫昌德宫、昌庆宫等,均有相当数量的建筑留存,研究成果也就相对丰富,今日关于朝鲜半岛宫殿建筑研究的成果,就主要集中在朝鲜时期的宫殿上。

与中国大陆不断演进、逐渐发展的宫殿形制不同,朝鲜半岛的宫殿建筑,在整体上并无自身内在的发展演化脉络,相互间的传承关系也比较淡薄,各政权的宫殿,基本上是出于当时的政治和国力条件,模仿当时的大陆宫殿而建,如高句丽安鹤宫、统一新罗北宫与东宫、高丽满月台及其他离宫等。而朝鲜时代的宫殿,还因在“天朝礼制秩序”的限制下,基本依照明清王府规制而建,本书只是沿用旧例称其为“宫”。

局限于写作时掌握的资料,本书对朝鲜半岛宫殿进行讨论的对象,只有高句丽安鹤宫、统一新罗庆州的北宫和东宫、高丽满月台和朝鲜时代诸宫。这其中,安鹤宫与当时大陆政权宫殿形制的相似程度最高,这是由高句丽的文化传统及当时的实力决定的。安鹤宫建造之时高句丽国势正值巅峰,号称“海东盛国”,此前曾屡次在辽东与中原政权争雄,而迁都平壤的目的乃是为了压迫百济与新罗,因此高句丽将自己视为能够与中原政权平等论交的政治势力,具有建造与内地规制相同宫殿的条件与意愿;而百济在高句丽的长期压迫下,国势弱小,臣服于南朝甚至不惜时常乞助于日本以求自保,虽然文献记录表明其亦建造有华丽的宫殿建筑,但迄今仍无可确证的遗址发现;而新罗当时文化尚未臻发达,遑论建造大规模的宫殿。至统一新罗时,其王京庆州虽然竭力模仿唐长安的格局,但出于种种原因只是沿用了新罗时期的宫殿,营造新宫时亦未见规模;至于高丽则因选址山地而且大部分时间臣服于大陆政权,因此宫殿规制不能如大陆般展开;至于朝鲜,则因藩属关系的进一步强化,受礼制秩序的制约,当然更不可能建造与大陆规制相似的宫殿了。

2.1古朝鲜的宫室

大约在中国的周代时,朝鲜半岛也逐渐进入了奴隶社会形态,这时众多的奴隶制部落统称为“古朝鲜”,大致包括了古朝鲜、箕子朝鲜、卫满朝鲜几个时间段。古朝鲜是以国王(部落首领)为中心的、具备一定官僚体系的原始形态的奴隶制部落国家。至卫满朝鲜·时都王俭城,以王和官僚统治机构为中心的城市开始形成,初步具备了王都的要素:一定的规模、人口、宫室、官衙、防御设施、宗教设施、手工业作坊等。根据中国古文献记载,王俭城用木材筑城,建有宫室、仓库以及监狱。但是,参考当时建筑遗址所表现出的技术来看,这些所谓的“宫室”,也许只是规模较其他穴居建筑为大的地面木构建筑而已。

在卫满朝鲜的后期,作为建筑技术进步最集中体现的王宫建筑开始使用瓦。和中国相同,当时的瓦亦分仰瓦和覆瓦,并使用瓦当,这些瓦当的形态与当时中国的十分相似甚或相同,说明中国建筑形式和技术已经运用到了朝鲜半岛当时的王室建筑中。然而,因文献资料和考古成果的缺乏,对古朝鲜时期的宫殿建筑形制,至今仍无了解。

2.2高句丽的宫阙

作为中国历史上边疆政权之一的高句丽,曾数次迁都。初都卒本城,再都国内城,此后发展的重心南移至朝鲜半岛,先后都于平壤城、长安城。卒本城时期其建筑仍处相当原始的形态,遑论宫殿之整备;都于国内城后,汉献帝建安三年(198),山上王加固、扩建尉那岩城,修筑了大型宫殿,尉那岩城始称丸都。公元209年,山上王移都于丸都城。至此,丸都山城的整体布局基本完备。发掘结果显示,丸都城中的宫殿采用了木质材料作为墙体,而且宫殿址内并未发现取暖设施,在当时的气候条件下,这些建筑可能很难满足冬季生活的基本需求。由此推测,丸都山城的宫殿应是作为夏宫来使用的,而国王日常所居的宫阙,应在位于平地上的国内城中。可惜国内城因现代建筑叠压,其城市形态和宫殿形制尚未究明。高句丽在迁都平壤城后,建造了规模宏壮的宫阙一安鹤宫,通过遗址的发掘调查,初步了解了其时的宫殿形态。而高句丽再次迁都平壤城附近的长安城后,不久即国亡,而且因资料的缺乏,对长安城是否建造宫殿,宫殿形式如何,则一无所知。因此,对高句丽宫阙的研究,主要以安鹤宫为对象。

2.2.1《三国史记》中的高句丽宫阙

《三国史记》中关于高句丽宫殿的有关记录,仅仅寥寥数条,兹罗列如下:

《三国史记》卷第十三,高句丽本纪第一,始祖东明圣王条:“至卒本川(魏书云至纥升骨城),观其土壤肥美,山河险固,遂欲都焉。而未遑作宫室,但结庐于沸流水上居之……四年(前34),秋七月营作城郭宫室……。”

《三国史记》卷第十三,高句丽本纪第一,琉璃王条:“三年(前17),秋七月,作离宫于鹘川……二女争宠不相知。王于凉谷造东西二宫各置之……二十九年(10),秋七月,作离宫于豆谷……三十七年(19),冬十月,薨于豆谷离宫。”

《三国史记》卷第十五,高句丽本纪第三,太祖大王条:“九十四年(145),乃禅位退老于别宫,称为太祖大王。”

《三国史记》卷第十七,高句丽本纪第五,烽上王条:“七年(298),冬十月,王增营宫室,颇极侈丽……九年(300)八月,王发国内男女年十五已上修理宫室。”

十六年(407),春—十二年(424),秋九月,大有年,二十七年(517).月,暴风拔十三年(557),夏四月……宴群臣《三国史记》卷第十八,高句丽本纪第六,广开土王条:宫阙。”《三国史记》卷第十八,高句丽本纪第六,长寿王条:“王宴群臣于宫。”《三国史记》卷第十九,高句丽本纪第七,文咨王条:木。王宫南门自毁。”《三国史记》卷第十九,高句丽本纪第七,阳原王条:“于内殿。”

从这些记录中可以看出,高句丽的确“好治宫室”,而且往往工程浩大,这一点可通过安鹤宫的考古成果得以证明。古书《梁四公记》曾记载高句丽王宫内建有“水晶城”,方一里云云,虽为传奇想象之词,但从某种程度上也能说明当时的王宫建筑,还是有一定的规模和比较奢华的。除了正宫之外,高句丽亦兴建有离宫,根据《三国史记》《三国遗事》等历史文献的记录来看,高句丽卒本城(今推定为中国境内之桓仁县五女山城)在鹘川、凉谷建有离宫,凉谷离宫为安置禾姬、雉姬,分东西两宫,建筑华丽。国内城时期在豆谷建离宫;至平壤城时期,在平壤木觅山建九梯宫,据云宫外有通汉、延佑、青云、白云四桥,但现在均已无迹可寻。因此,对这些宫室的具体情况,仍待新的资料出现后方能有所了解。

除了语焉不详的文献记录外,对高句丽建筑的研究,重要的实物资料之一,就是古坟壁画中反映出来的建筑形象。据推测建于4世纪末、5世纪中叶之间的安岳1号坟、平安南道顺川郡的辽东城冢、江西郡的药水里笔画古坟等,都绘制有城池图,粗略而且抽象地透露出当时城池内建筑配置的一些信息。

其中,辽东城冢与药水里壁画古坟中绘制的城池形象,被韩国学者判定为高句丽当时的宫阙图。壁画中表现的城池多为方形,各边城墙的中间设有重檐的门楼,城墙四角设有楼阁;城内有各类殿阁,殿阁周遭有围墙,墙上设大门,主要建筑物使用斗拱。安岳1号坟壁画的殿阁图中,中心部位的建筑还使用了重檐,周围绕有回廊,左右的回廊中央还带有殿阁。但是关于这些古坟壁画中所反映的城池和建筑,存在着两种可能:一则描绘的并非宫城,而是当时的城邑;二则画师在绘制时并不一定是对当时当地城池的写实,例如辽东城冢并非位于辽东,而是在今日朝鲜之平安南道,其上所绘之辽东城,也许画师只是摹写了当时中国的城池形象。因此,以这些壁画形象来推测当时高句丽境内的城池和王宫建筑,其可靠性安岳号坟壁画中的城池开緣值得商榷。

迄今为止发现的高句丽政权宫殿建筑遗址,有中国境内集安丸都山城遗址中留存的遗址和础石、朝鲜平壤大城山城附近的安鹤宫遗址、平壤牡丹峰乙密台的宫殿遗址等。其中朝鲜平壤附近的高句丽安鹤宫遗址,因其建造于高句丽国势最强之时,王宫规模宏伟,形制整然,相应的发掘调查工作也做得最多,是高句丽宫殿建筑最重要的研究对象。

2.2.2平壤城安鹤宫

中国的史书,如《汉书》《北史》等,多云“高句丽俗好宫室”,可见高句丽诸王对宫室的营造是乐此不疲的。但是高句丽建造的宫室大多已湮没在历史的烟尘中,人们到目前为止主要是对平壤的安鹤宫有一定的了解,而对此之前和之后的高句丽宫殿形式,所知无多。

高句丽以安鹤宫为王宫,约始于公元427年,至586年迁都长安城为止,前后约160余年。平壤城安鹤宫规模宏大,形制比较完备,反映了当时中国宫殿的影响。1967—1970年经北朝鲜有关部门的发掘表明,安鹤宫遗址约为边长为622m的平行四边形,地势自北向南倾斜。宫城内部建筑物配置秩序整然,有严格的轴线。到目前为止进行的发掘调查已经探明了宫内的52处建筑遗址,其中有21栋殿堂,31条连接各宫殿的回廊,总面积3万余m2。北朝鲜学者据发掘结果,将这些建筑划分为南北轴线上依次配置的南宫、中宫、北宫等群组,中宫左右还配置有东宫、西宫;北门与西门附近筑有假山和池苑,东南角有莲池遗址。测量的结果表明,安鹤宫在总体规划上是以50尺(高句丽尺)为模数进行布局的。宫殿建筑群中的各建筑之间以回廊连接,回廊与建筑围合出宽阔的庭院。整个安鹤宫除了一条主要的中轴线外,其他部分建筑组团的配置也各有严整的轴线,并且强调组团布置的对称,体现出宫室建筑的秩序感和威严感。这种布局手法与内地的宫殿非常相似,而鲜见于朝鲜半岛的其他宫殿。

在安鹤宫内的诸建筑组群中,南宫遗址的面积最大,东西宽约280m,推测是作为最重要的国家礼仪举行的场所。南宫的正殿为王宫中规模最大的建筑物,面阔11间,进深4间(49m×16.3m),规模宏大,堪与同时代的内地宫殿相比,从中亦可看出当时高句丽国力的强盛和政治野心。南宫与中宫之间以宽为3间的回廊连接。中宫的正殿面阔7间,进深5间,两侧各附着有面阔5间、进深4间的建筑。根据文献记载,这座建筑是国王日常听政的场所。北宫为寝殿,与内地宫殿“前朝后寝”的配置原则一致。东宫为太子的居处,西宫为王妃等的居处。

安鹤宫周围以土筑宫墙环绕,推测高约8m,带有防御性的垓字。东、西两侧的宫墙外还发现有护城壕的遗迹。南面开有三门,其余每面各开一门。由于有水道贯穿东部,因此南、北宫墙上还各设有一道水门。南侧三门,面阔均在45m左右,根据础石来看,为正面7间、进深2间的建筑。其他3面各开一门,规模约为5间×2间。这些城门和内地将城楼建在城座上不同,而是直接将城楼建在地面之上。

安鹤宫遗址中出土了大量和当时内地形制相方的瓦当、鸱尾、土器等,其瓦的尺寸较大,宽约37·58cm,长度约65·70cm;其中的唐草文瓦当除安鹤宫外,在三国时代的其他遗址中再无发现,许多瓦当为高句丽特有的八瓣莲花纹。遗址中发现的一尊三彩鸱尾,高达2.1m,是复原设计中重要的参考资料,可以据此推测当时的建筑形象和规模。

日本和韩国的学者,如米田美代治、成周铎等经研究认为,安鹤宫的建筑群配置形态受到了中国汉代的天文思想一五星配置思想的影响,系按照《史记·天官书》的五星座位来布局的。类似的布局方法在当时的高句丽佛教寺刹中也得到了体现,如金刚寺遗址等初期的佛教伽蓝。当然,也许这是一种静态的、就事论事的解释。事实上,高句丽安鹤宫的形制,基本上是沿袭了内地魏晋以来发展出的宫殿规制。

从遗址发掘的情况来看,安鹤宫的规模很大,内部构成也比较复杂,迄今只弄清了中轴线及附近一些地带的建筑遗存。从这些建筑遗存来看,其功能分区与魏晋时期的宫殿是一致的,主要分为中轴线上的前朝、后寝、宫苑以及中轴线建筑群东、西侧的宫内各省及附属建筑群等。曹魏洛阳宫殿、西晋洛阳宫、东晋建康宫城均有三条主要轴线,中轴线上依次配置前朝后寝等宫中主要殿宇;两侧的轴线上配置朝廷各省及武库、太仓等;安鹤宫的轴线配置与建康宫城尤为类似。建康宫城的三条轴线在南面以大司马门和东西两掖门为入口,安鹤宫亦是如此。在中轴线上,东晋建康宫依次配置有大司马门、南止车门、端门这三门,端门内即为太极殿庭,其北端的台基上立有正殿一太极殿。安鹤宫的中轴线正南端亦有规模较大的1号建筑遗址,可视作与大司马门相类的正南门。若将3号建筑遗址视作正殿太极殿,则其南的庭院相当于太极殿庭,2号建筑遗址则可视作端门。在1号建筑遗址与2号建筑遗址之间留有宽阔的空间,这一地带的建筑遗址并不清楚,但如果安鹤宫模仿东晋宫城严格的话,这里有可能存在相当于南止车门的建筑。当时的高句丽与北魏、东晋之间展开平衡外交,中国政权与高句丽之间在礼制上并无多大限制,因此安鹤宫置三门是可能的。中轴线上的4号建筑遗址亦形成较大的廊院,而且与3号建筑遗址为中心的廊院间有相当的距离,可看做是后寝空间,那么4号建筑遗址就相当于东晋宫殿的式乾殿;5号、6号建筑遗址则相当于以显阳殿为代表的后妃寝宫。

如果以曹魏洛阳宫城与安鹤宫作比对,那么1号建筑遗址相当于阊阖门,2号相当于端门,3号相当于太极殿,4号相当于式乾殿,5号相当于宣光殿,6号相当于嘉福殿。比照于此,说明安鹤宫在模仿中国宫殿的同时,与后世的北魏洛阳宫城一样,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作了一定的调整,5、6号建筑均为后寝;而4号建筑为王寝。中轴线之北设有苑囿,一如魏晋宫殿的规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