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朝鲜半岛古代建筑文化
6937400000002

第2章 前言

朝鲜半岛的古代建筑,因地缘和历史之故,是中国建筑文化圈中具有特殊价值的研究对象。一则其曾一度起到了中、日文化交流桥梁的重要作用;二则因其自身的地理和历史环境,塑造了其特殊的发展过程和结果;因此无论对中国还是日本的建筑史、以及整个中国建筑文化圈的研究而言,朝鲜半岛的古代建筑文化均是具有独特价值的参考。对朝鲜半岛古代建筑文化的研究,将有助于更全面地了解中国建筑文化圈的形成过程和历史规律,更明确其中各组成部分在历史上、文化上的地位以及其演化发展的缘由,从而为如何理解当今的状况提供历史之经验,并且为将来的发展取向的探索提供更宏观的参考。但是,目前国内对朝鲜半岛古代建筑文化的研究成果,迄今尚不多见。

朝鲜半岛古代建筑文化是中国建筑文化圈中一个重要的子系统;其发展和演化,与作为文化核心的中国密切相关。因此,对长期作为文化受体的朝鲜半岛古代建筑文化的研究,若不将其与来源一中国建筑文化的发展变化联系起来考察,而仅将其当作一个孤立、封闭的系统进行研究、就朝鲜半岛研究朝鲜半岛,则容易产生缘木求鱼、刻舟求剑之弊,导致一些不符合历史真实的观点。但是,纵然在对朝鲜半岛古代建筑史研究开展较早的日本,将其与中国建筑文化联系起来进行整体比较分析的研究成果亦难称丰富,对朝鲜半岛古代建筑文化的性质和定位,未见清晰的观点。

考虑以上,本书通过与中国的比较研究,尝试梳理朝鲜半岛古代建筑文化的源流、辨析其变化、解释其成因,作为将来拟开展的东亚古代建筑整体研究的基础一环。为达成此目的,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通过对朝鲜半岛古代的都城、宫殿、寺刹、佛塔、园林、陵墓、住居、木构建筑艺术与技术等建筑文化中的主要构成元素的分析,可以认为,朝鲜半岛的古代建筑文化,其性质是中国中心建筑文化在朝鲜半岛上的一种区域性表现。在上篇讨论的基础上,下篇着眼于从自然条件、地缘政治、佛教及儒学影响等方面,对这种区域性表现的成因进行了讨论,分析了其发展演进过程的特征,进而提出了对朝鲜半岛古代建筑历史阶段划分的新观点。

当然,本书仅仅是对朝鲜半岛古代建筑文化作了一粗线条式的勾勒;力未能逮的方面是显而易见的。例如,虽然本书立意于通过比较分析来说明朝鲜半岛古代建筑文化乃是中国中心建筑文化的一种区域性表现,但中国古代建筑内容之丰富,实非笔者所能管窥;因此所援引的比较对象,主要局限在官式建筑,对影响过朝鲜半岛的中国地方(如福建)建筑之特点掌握不足,诸多细节未及厘清,殊为至憾;下篇虽试图对朝鲜半岛古代建筑文化发展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加以分析,但限于时间和精力,至今所得仍为皮毛,而且对道家思想、风水学说等之作用尚未涉及。又如各章体例,亦未及处理均衡。本待精心“剪裁”、细细“修缮”,但以当今之纷纷攘攘,三年五载恐亦不足;之所以在本书远未臻善美之时就冒昧付梓,是希望能以这一阶段的劳动成果来抛砖引玉一本书若能对相关研究者起到些微的参考作用,亦能稍慰我心,望读者诸君多多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