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朝鲜半岛古代建筑文化
6937400000024

第24章 朝鲜半岛古代佛塔(3)

朝鲜半岛的塔虽然基本上都以楼阁式塔的形象出现,但多系以石材砌筑而成的实心小塔,尺度很小,不能登临,宛若一种模型;楼阁的形态被抽象成为一种符号。就木塔而言,统一新罗时代建造的皇龙寺木塔,因其巨大的体量而被推测为可以登临,但也仅仅是后人想当然的推测而已。双峰寺大雄殿、法住寺捌相殿外观上虽为数层的楼阁,但人们并不能登塔而上,可以利用的空间其实只有首层,只不过这层空间贯通了外观上的上下数层而已。值得注意的是,朝鲜半岛古代不仅几乎没有可以登临的塔,也很少建造两层以上的建筑。有的朝鲜半岛学者认为,这是出于风水上的考虑,以和朝鲜半岛多山的地形相适应。

曰本塔与朝鲜半岛塔相较,一般来说塔的体量略大。但木塔也只有一层可以出入,作为供奉佛像和礼拜的场所,登临眺望的功能很少得到过发展。尽管如此,塔身各层还是认真做出平座、平座栏杆、窗棂等,显得精致典雅。

总的来说,中国的塔种类最多,除墓塔或一些特殊材料制成的塔(如琉璃塔、铁塔、陶塔等)以外,体量都很大,有很强的实用性,反映出大陆国家的气魄和性格。而朝鲜半岛、日本的塔,规模往往较小。朝鲜半岛绝大部分的塔甚至可被视作室外的宗教雕塑。

4.1.4.5木塔的塔心柱

中国早期的木塔,为了结构的稳固往往采用夯土塔芯,后来演化为塔心柱。秦汉时期为了建造高大的建筑,曾采用过高台建筑的方式;楼阁式木塔的塔心柱,也许正是高台建筑中夯土台的蜕变和余响。作为例证之一的北魏洛阳永宁寺塔,平面中央是一座实心土砌体,其内有柱,形成一个坚固的核心;朝鲜半岛庆州皇龙寺木塔的遗址中心,也有类似构造。夯土芯或者心柱提高了构架的整体性,大大强化了高层木塔抵御水平横力冲击的能力。唐代武则天建明堂,据《旧唐书》云,此明堂“中有巨木十围,上下贯通……籍以为本”,可见这种中心设柱的结构方法,在唐代仍有延续。限于文献和实物资料的缺乏,尚难推断中国木塔结构是否或者自何时起逐渐摆脱了心柱式的结构。比照朝鲜半岛、日本两国的情况,也许可以推断心柱式结构始终贯穿了中国木塔的发展历程,直至木塔被大量的砖塔、石塔取而代之。辽代建成的佛宫寺释迦塔没有采用中心柱的结构,而是以更复杂的方式解决了结构问题,为高大的佛像提供了安放的空间,当是中国木结构技术高度发达后的成果。而在朝鲜半岛和日本,心柱结构始终贯穿了木塔的历史。无论从遗址还是从现存的实物来看,两国木塔中未用心柱者鲜见(但也不是全无,日本奈良的兴福寺三重塔可为一例)。

根据构造和功能,心柱大体上可分为接地式和非接地式。接地式心柱又可分为心柱直接插入地基中(如法隆寺五重塔)和仅将心柱搁置在垫柱石上(如法住寺捌相殿)两种。中国南北朝以前都有栽柱入地的做法;到了宋代,这种做法已经不见于实际,仅在《营造法式》的条文记载中还留有一些痕迹。非接地式心柱指的是心柱从第一层天花或者再以上起的做法,这样的心柱在形式和功能上都相当于加长了的雷公柱。这些做法的心柱日本都能找到实例。朝鲜半岛法住寺捌相殿的心柱直接搁置在露出地面的础石上,而双峰寺大雄殿的心柱则是自一层藻井天花板以上设立。

日本还有一种比较特别的非接地式心柱的做法,即将心柱虚搁在垫柱石之上的做法。如江户时代法华经寺、日观寺的五重塔。据说这样做是为了消减地震时水平冲击力对构造的破坏。但从这些塔的实际情况来看,其应该是因为塔刹的刹杆和心柱是连在一起的构件;塔建成后,塔基的沉降、斗拱等构件的干缩、压缩变形等等都会造成塔身下降,如果心柱是直接安放在础石上,则可能将刹杆顶出,破坏屋顶;所以在建塔时有意使心柱悬空虚搁。这种做法采用了和现代建筑中的伸缩缝相同的概念。

4.1.4.6各层塔身的关系

楼阁式木塔各层之间的结构可以互相独立,如中国佛宫寺释迦塔、朝鲜半岛双峰寺大雄殿、日本法隆寺五重塔等;也可用贯通两层或数层的柱子将塔身各层联系起来,如朝鲜半岛的捌相殿。这两种结构方式间的差别类似于殿堂和厅堂式建筑的结构差别。从现存的木塔来看,中国的佛宫寺释迦塔和日本的木塔绝大多数都采用了各层互相独立、层层累积而上的结构方法,但在具体建造时,日本则有其独特的手法。佛宫寺释迦塔以结构暗层为基础,其上再建上一层塔身;而日本塔的上层则是建立在下层的椽、昂尾、枋等形成的结构层上;所以塔心柱就成为维系塔身结构整体刚度的重要构件。这种结构上的差异反映在外观上就是日本的塔虽然有平座的形象,但是都比较纤弱,且不能上人。

朝鲜半岛法住寺捌相殿的塔身结构在三国的木塔中都是比较特别的。该塔的柱列以中间心柱(由四段构成,贯通全塔)、外一圈4根天柱(分两段拼成,高度至外观上的第四层)、再外一圈12根金柱(分两段拼成,高度达外观上的第三层)、再外一圈22根檐柱构成,各列柱子和外观上的各层没有对应关系。这样的结构方式也影响了外观上的收分,产生独特的外观形象。

4.2朝鲜半岛的石塔

4.2.1木塔时代的石塔

4.2.1.1朝鲜半岛石塔的肇始——百济石塔

佛教传入朝鲜半岛之际,中国正流行楼阁式木塔,因此朝鲜半岛一并将中国的木塔形式继承了过来,建造了相当数量的木塔,这些木塔基本上均属于在王室支持下建造的大刹,能得到足够的财力和技术支持。但木塔的建造毕竟对技术和财力的要求都比较高,而且非常容易损毁。随着寺刹建造活动的进一步兴盛,朝鲜半岛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更简单而且低成本的造塔方式。于是人们开始尝试用当地盛产的石料来取代木材建塔,出现了一些过渡性的佛塔作品。这些早期的石塔在材料上虽然以石代木,但仍然力求模仿出楼阁式木塔的结构和形式特点,鲜明地反映出木塔、石塔转换期的各种探索,而这种探索正始于百济末期,比较有代表性的例子有弥勒寺石塔、定林寺石塔等。

1.弥勒寺西塔

在百济的石塔中,现存历史最久的为弥勒寺西塔,该塔同时也是朝鲜半岛现存最早的石塔。据推测其建造时间在百济武王时期(600—641)。弥勒寺是百济有名的大刹,由东西向并置的三座塔院构成,中院建木塔,东、西两院均建由花岗石建造的石塔。朝鲜中宗时期编撰的《东国舆地胜览》称东塔为“东方第一石塔”,可见东院石塔的规模是相当大的。目前东塔仅留塔基,而西塔尚幸存残塔六层,高约11m。1980年发掘出塔的露盘石和屋盖石,据此推测塔原高为9层。从其形式可以看出虽由石制,但仍然停留在模仿木塔的阶段,是百济石塔也是朝鲜半岛石塔初创期的作品。一层塔身模仿木构建筑,以石柱划分为3间,面阔约8.2m;当心间带有门楣石,可以进入,内部空间为十字形,正中心为边长为99cm的正方形石柱,是全塔的中心柱,其上部为木制的中心柱,建成当时应作为刹杆使用,顶端有金属相轮。一层塔身的柱子放置于柱础之上,柱子略有收分,上有阑额,其上有简化的斗拱,这些都是木构建筑的做法的痕迹。石制屋盖檐角起翘,线条流畅轻快,每层重复、收分构成全塔;一层以上的塔身高度急剧变小,类似中国辽代的密檐塔,这是百济系石塔的特点之一。

2.定林寺石塔

位于今韩国公州扶余郡的定林寺石塔至今保留完整,是百济乃至朝鲜半岛石塔最杰出的代表之一。但其具体的建造年代尚不明确。虽然定林寺创建于6世纪,但从石塔造型的圆熟程度来看,不大可能是创寺时的原构,更不可能早于弥勒寺西塔这种过渡意味明显的作品。该塔一层塔身刻有“大唐平百济国”的铭文,因此也称“大唐平百济塔”,大唐平百济是在660年,因此推测此塔可能建造于7世纪中叶。该石塔表现出典雅简洁、轻盈飘逸的百济形象,被认为是百济文化气质的代表。一层塔身的角柱有收分和侧脚,各檐角部有简化的斗拱,屋顶出檐较远,檐角起翘短而高,比起弥勒寺西塔更显轻盈。各层塔身的比例协调和谐,比粗壮笨拙的弥勒寺西塔更为优雅。统一新罗时期,同一系统的石塔在原百济故地得到更大的发展,直到朝鲜时代仍在沿用。

4.2.1.2统一新罗初期石塔

新罗佛塔的起源与高句丽、百济均有所不同。迄今为止发现的存世最久的新罗佛塔是庆州芬皇寺塔,推测其建造于新罗统一前后,而此前新罗的佛塔,均无文献和遗迹可察。考虑到新罗佛教在法兴王十四年(527)以后才得到较大的发展,距统一新罗的建立(668)不过百余年,因此可以推想,佛塔在新罗时期并无多少发展和积累,而在佛教地位最终确立、大量产生建造佛寺的需要之时,正值新罗与唐积极密切关系之际,因此新罗的佛塔直接引入了当时唐塔的形制,而彼时唐代盛行方形平面的砖塔。又因当时的新罗并不能产砖,遂用打磨整齐的石块代替砖来建造唐式砖塔,形成所谓的“模砖石塔”,而且成为新罗佛塔发展初期的主流。在这样的历史机缘下,新罗佛塔出现伊始,其形制就是受唐砖塔影响的模砖塔,留存至今的模砖石塔早期的例子如庆州西岳洞三层石塔。稍晚些的例子如庆州南山洞三层石塔,最晚的例子有先山竹杖洞五层石塔等。模砖石塔的特点是,从材料上讲使用石材,但形式上模仿砖塔的出檐叠涩,而且轮廓造型多用直线条,很少用曲线。

百济并入统一新罗后,百济系石塔开始影响统一新罗的其他地区,与新罗自有的模砖塔的特色相结合,产生出统一新罗时代初期的石塔形式——所谓“新罗系石塔”的出现。事实上,新罗系石塔与百济系石塔并无重大区别,应看做是百济系石塔的一种变形,造型上两者的主要差别在于,百济系石塔较为纤细而新罗系石塔更为粗壮;百济系石塔的塔身相对屋盖石而言更细长,因而其出檐iiw.深远飘逸:新罗系心搭w訂此前投矽侪的仏统恥ft涩更为繁密,造型强调刚硬的直线,隐约体现出唐风的刚健与质朴,与百济系石塔所浸透的南朝柔美情趣有所不同。

7—8世纪是朝鲜半岛石塔营造的高峰期,而且造型日趋定型化。当时中国佛塔已走向了砖石塔的发展道路,而日本则继承了木塔的传统且拓展了木塔的形制,造型转向纤美细腻。较之中日,统一新罗的佛塔也表现出自身的特色,那就是用石材制成缩小、简化了的中国早期楼阁式塔。较为优秀的初期作品有感恩寺石塔义城塔里五层石塔、月城暗谷里高仙寺遗址三层石塔,忠州塔亭里七层石塔、具王洞三层石塔、王宫里五层石塔等。

1.感恩寺石塔

庆州感恩寺为双塔一金堂式的伽蓝。东、西两座石塔是新罗系石塔的早期代表集中体现了统一新罗全盛期的石塔造型之美。当然,这两座石塔可以看做是过渡阶段的作品,因为还留有明显的模仿木结构建筑的痕迹。感恩寺双塔建于682年,双塔形制完全相同,均为三层石塔,其上有铁制的刹杆残留,台基为双层,一层台基扁平低矮,二层则相对高大,塔基座与一层塔身的比例占据全塔高度的大部,这是统一新罗时代及以后朝鲜半岛石塔的显著特点之一。一层塔身用石柱分隔成各间,中间以石板覆面。塔身采用叠涩出檐,纯净朴质,没有装饰。屋檐坡度甚缓,末端上翘。这样的造型与中国唐代的密檐砖塔和木塔都有相当的关系,也与当时崇尚朴直刚健的审美观有关。双石塔的特点是木造建筑韵味体现得较为浓厚,尤其是各层屋盖还叠涩出木造屋檐起翘的曲线,而且出檐较为深远,显得飘逸典雅,与百济石塔有些气韵上的联系。

2.义城塔里五层石塔

位于大邱义城塔里,所属的寺院毁坏无存,唯石塔臺立在单层的基座上,残存总高约9.65m,一层塔身仍然模仿木塔的形式,用石条做出柱子、阑额、栌斗等形象,屋檐则是砖塔的叠涩形式,整个塔的造型浑厚而庄严,传达出统一新罗佛塔区别于百济的气质。

4.2.2木、石塔并行时代的石塔

4.2.2.1统一新罗中期石塔

统一新罗中期的典型佛塔,多建造于8世纪,其造型手法比起初期,已经大为简化,仿木结构的细节进一步消失,下层台基的撑柱数目减少,塔身与屋盖往往各自用一块石头制成,每层总高(塔身加屋盖)一般不超过2m,塔总体规模进一步缩小,但造型更显精致细腻,施工起来也更为简便。在统一新罗中后期,纤细柔媚的百济系石塔已经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而浑厚粗壮的新罗系石塔成为佛塔营造的主流。越往后期,塔的细部构造越简洁,塔身各层的尺寸、高度递减也越显著。统一新罗中期石塔的代表作如庆州佛国寺释迦塔及多宝塔、庆州罗原里五层石塔,庆州九黄里三层石塔、庆州千军里三层石塔、獐项里东西五层石塔、安东五洞三层石塔、昌岭述停里三层石塔、中原塔坪里七层石塔等。

1.佛国寺释迦塔

佛国寺释迦塔为三层石塔,总高约7.4m,安置在双层台基之上,底层台基边长约4.3m,台基周围设有雕刻莲花纹的八方金刚座。塔身由整块的石材制成,在角部雕刻出角柱。屋盖石也是一块石头制成,其叠涩的形式其实是雕琢出来的。一层塔身远较其塔各层为高,各层塔身高度的比例控制得很巧妙,取得了很好的均衡感,简洁朴实的石块构成的体型,使之成为最能代表新罗石塔气质的作品之一。该塔造型细腻,通过各部分的比例和平面大小的变化营造出强烈的上升的动势。特别是与台基相比,一层塔身平面规模迅速减少,二、三层塔身的高度和平面尺寸大幅减小,造型轻快而显安定稳重。感恩寺双塔(682)与佛国寺释迦塔(751)的营造时间相距不过70余年,但塔的造型意匠已经发生了变化。感恩寺塔反映的是专制王权的雄壮,而释迦塔反映的是贵族阶层细腻的审美取向。释迦塔已经基本上摆脱了木塔细节的影响,创造出统一新罗石塔之美。

2.佛国寺多宝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