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朝鲜半岛古代建筑文化
6937400000042

第42章 朝鲜半岛古代住居(4)

建成于1600年左右,是朝鲜中期士大夫住宅的代表之一。住宅以围墙环绕,正门设箭门(这是比较特殊的情况,与主人的政治地位有关),箭门内为舍廊院,住居建筑不像中国建筑那样以回廊等连接独立的单体再围合成群落。内宅与舍廊围合出呈“口”字形封闭内院。舍廊向外开敞,伸出两翼,分别为男主人居处和仓库、工具间等。男性仆役在舍廊院中劳作,男主人可以随时掌控他们的活动情况。

2.安东忠孝堂

建于1600年左右,也是朝鲜中期士大夫住宅的典型例子之一。规模较养真堂为大,行廊独立配置在住宅南侧与舍廊平行,总数达12间,体现出主人的财富与权势。舍廊与内宅围合出口字形平面。与之类似的班家住宅还如庆州月城良洞村的孙东满家屋(1458)等。

3.义城金氏宗家

建于1583—1593年间,是规模较大的班家住宅。整体的平面构成仍然包括口字形的内宅部分和一字形的行廊部分,但行廊与舍廊连接成复合的“[”形共同环抱着内宅。由于是宗家(长子之家),因此住宅内建有祠堂。祠堂独立成院,配置在最北侧的坡地上。

4.月城香坛

位于庆尚北道良洞村,出于风水的考虑,香坛的平面与一般班家住宅的构成有所不同,刻意形成一个“用”字形,因此行廊、舍廊、内宅等整合为一整体,围合出形状不规则的中庭。但班家住宅的三个基本领域:行廊、舍廊、内宅还是区分得比较清楚。香坛位于良洞村距离其他住宅较远处,以侧面的三个博缝板面向全村,其目的是让人看不出内部的空间构造,是较有特色的班家住居建筑。

5.尹善道古宅

位于全罗南道海南连洞,建于1660年前后,又名“绿雨坛”,座落在一片竹林之中。主要朝向采取东西向,主入口配置在南侧,进入后为行廊区域,地势最低,舍廊区域在地势稍高的另一台地,内宅配置在地势更高的台地。祠堂配置在东南角地势隐蔽处。这是常见的班家住宅配置形式。

班家住宅的布局形态最终也对王室建筑产生了影响。朝鲜时代王宫内的居住建筑在基本构成原理和形式上与士大夫住宅是相通的,只不过规模更大、装饰更华丽罢了。如昌德宫演庆堂建于1828年,其建筑配置形式基本沿用了班家住宅的配置模式,有行廊、舍廊、内宅三部分,特别之处在于增加了作为书斋的善香斋,以长廊隔离行廊区域和舍廊、内宅区域,并配有长方形的花园,园中设“浓緣亭”;而且内宅并不围合成“口”字形,推测这是因为王宫特殊的礼仪之要求。

8.6温突对朝鲜半岛住居形式的影响

温突是东北亚民族为适应严寒气候和自身的生活习俗而发展出的一种传统暖房设施。但是,后来其意义不仅仅在于取暖,也承载了丰富的文化涵义,并对朝鲜半岛建筑的发展起到了很大影响。如今日中国东北多民族混居区,在同一村落、同样的地理气候条件下,满族、汉族、朝鲜族、蒙古族使用的暖房设施的形态都表现出各自鲜明的民族特色。简言之,温突与汉族的炕等采暖设施的重要区别在于,它是满铺的采暖系统,与之相适应的则是坐式生活方式,并由此导致建筑技法和形象上的一系列变化。

朝鲜半岛的温突最先出现在下层民居中,然后逐渐向上层建筑扩散,直到高丽中后期,统治阶层的宫殿、住宅和大型寺刹的佛殿中也逐渐引入了温突作为暖房设施,而在此之前,统一新罗甚至高丽初期仍采用与中国相似的立式生活方式,因此建筑的形态,与中国的几无二致,但温突扩散到这些建筑中以后,对使用者的空间观念、木构建筑的结构方式、平面布置、建筑形象等,均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这也可以看做是促成高丽中后期木构建筑面貌发生变化的诱因之一。

但是,关于温突是何时、如何产生的,众说纷纭,多数学者认为,原始的温突大概是从高句丽下层住民的住居中发展起来的。当然,这也只是一种假说,其核心根据是《新唐书》及《旧唐书》中关于高句丽的记录。从这些记载来看,温突在当时只是娄民(贫穷之人)使用的设施。《新唐书·东夷传》,高句丽条有记载云:“娄民盛冬作长炕愠火以取暖。”大部分韩国学者把这条记录中的“长炕”当做“温突”的初期形态来解释。但是,基于最近的考古学资料,关于温突的起源和发展又生新说,认为温突早在铁器时代以前就已经起源,并提出了相关的考古学证据,即在新石器时代住居遗址中发现的排烟道。

无论温突是何时、如何起源的,可以明确的一点是,温突作为朝鲜半岛建筑文化中最重要的特色构成元素,反而是从最底层人民的建筑中发展出来的。底层建筑不像上层建筑那样受到中国建筑的强烈影响甚至束缚,而是自主地发展出适合具体地理、气候、生产力条件、生活习俗的建筑方式,这也是朝鲜半岛建筑文化发展史上的特色之一,即离权威政治越远的建筑,民族特色就越强。

这也是为什么在迄今为止发现的高句丽官式建筑中并没有见到温突痕迹的原因。

从文献上来看,《东文选》中的《双清堂记》和《表川乡校记》等撰写于高丽后期和朝鲜初期的文章中开始出现了“塽”或者“火奥室”的字样,这样看来,最迟在13、14世纪左右(高丽中、后期),温突已经在朝鲜半岛人们的居住空间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运用。从《东文选》等文献的叙述来看,其时温突不但在住宅中,也逐渐运用到兵营、乡校、佛殿等建筑中。

温突的使用引起了建筑布局、总体形象、构造技术等一系列相关的变化。因为烟道排布的技术要求,对建筑群尤其是住宅的布局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而且由于温突的普遍釆用,进一步强化和巩固了朝鲜半岛人们的坐式生活方式,连带影响了空间观念、建筑高度、家具制造等。例子之一如朝鲜时期的官家建筑普遍不带外廊,一则是仪礼仪式不需要这一空间,二则可能是因为温突的使用,使得处理这一介于室内外之间的“灰空间”的标高和结构时变得尤为麻烦。

温突的出现和应用,对住宅的形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根据功能划分出各功能空间、各空间相互独立是中国古代住宅的做法,中国的合院建筑一直维持了各室独立的形态,高丽初期之前的朝鲜半岛上层建筑遗迹、古坟壁画中的住宅形象也说明了这一点。而开始使用温突后这种形式发生了变化。温突一般用厨房中的灶来供热,因此规模较大的住宅中往往需要设灶数处,为了给地板加热,灶很自然地必须配置到居室旁边,这样厨房和居室就在同一个屋顶下了。由于温突釆用的是地板辐射取暖方式,床、桌子等家具就不再使用了。从高句丽的古坟壁画中反映出的形象来看,当时上层住宅和中国的一样,室内还有床、帐等家具。高丽初期统治阶层的居住生活依然与中国的立式生活相同,如《高丽图经》所描述的那样,但温突在高丽中后期进入上层住居后,坐式生活成为主流,床、桌、椅这些家具就不再需要了。

朝鲜初期,不但在气候寒冷的北部,温突也逐渐扩展到朝鲜半岛南部,16世纪初由金正理撰写的《济州风土录》中就提到甚至远在南部的温暖的济州岛上也开始使用温突,这样,灶、厨房、房间、大厅等容纳在同一屋檐下的朝鲜半岛住宅的性格就完全定型,一直沿用到当代。为了满足这一屋檐下不同的人际关系、功能的需要,住宅的平面形态变成复杂的长方形的组合,而不像中国那样,通过单体建筑组合成院。

住居建筑是人类生活的基本场所,其形态受到社会、经济、自然条件、文化等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而在影响住居形态的各要素中,拉普普特甚至认为,社会文化因素是第一位的,其他要素则是第二位的·。就朝鲜半岛的住居建筑、尤其是上层住居而言,社会文化因素对其的影响正是关键性的,这一点可以从上层住居与社会下层人士住宅不同的发展历程中得到充分的证明,因为越低级的建筑受文化因素的影响越少,普通平民的住宅更多的是体现出自然、经济条件的限制。

虽然高丽以前的朝鲜半岛的上层住居形态迄今仍无详实的资料,但从现有的种种线索来分析,其形态基本与当时的中国住居相近。朝鲜半岛上层住居发生较大变异,当是在丽末鲜初。当然,这种变化并不是随着王朝“易姓”在一夜之间就得以完成,而是经历了百余年间的沉淀,只是改朝换代引起的社会条件的急剧变化,大大促进了这一过程。此外,这种发展变化主要体现在上层社会班家住宅中,而其他阶层的住宅的发展和变化仍然是非常缓慢的。

朝鲜时期以班家为代表的上层住宅,是取得统治地位的儒士们实践儒学伦理的场所,儒家礼仪和秩序对其形态起到了决定性的影响。同时,随着发源于下层住宅的暖房设施一温突逐渐在上层住居中得到采用,朝鲜的班家遂发展出既不同于中国的合院,亦不同于日本贵族住宅的住居形式,其主要特征为以院墙而非建筑围合住宅领域;住宅(宗家)内配置独立的祠堂;男女空间泾渭分明;住宅平面以长方形平面穿插、叠合成为整体;不十分讲求几何轴线;采用坐式生活方式;以封闭的温突房作为就寝场所,而以开敞的“抹楼”作为主要起居和活动空间;其坐式生活方式不要求复杂的家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