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建筑形态
3.1.1组群
1)布局方式
古镇建筑组群的布局模式,主要受所处的地域、地理、自然环境决定的。可以说,布局模式就是建筑群体适应地形的反映,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种:
(1)向心点状
以某一标志性建筑物或开敞性空间为组群中心,四周建筑遥相呼应,布局呈现出一种内聚关系,如杨家行组群、百步大梯组群。
(2)线状行列式
常见于地形较陡处,建筑沿街道线状排列。建筑的进深受地形限制较大,所以形态上呈线状分布,其中包括半边街式的布局,如阿弥陀佛桥与杨家桥片区,通灵桥至转角店的半边街组群。
(3)团状片状布局
一般自然地形条件较优越,场地的面积较大,坡度分布均匀平缓,没有大的泥石流、沟谷、洪水破坏的可能性。建筑群体中巷道丰富,呈枝状与老街相交。建筑沿等高线分布,随石梯转折而上,在空间分布上占地较广、分布均匀。如转角店至过桥不见桥的下老街片区。
2)组群空间
(1)剖面结构
组群的界定因素是外界两线--乌江沿岸洪水线和凤凰山可建的坡度线。两条都是实际不可见的假设线。但是,正是这相似的地形分隔线造就了类似的建筑剖面结构。
建筑与建筑之间在剖面上或筑或架,形成丰富多变的室外平台,即台院。在台与台之间,以梯步和巷子相连接。在同一台院(图3.4)上,具有相同的界定物和明确的边界,因而成为院中居民的交往活动空间。同时,各民居的入户门均开向院内。
组群中的院落关系包括了合院式建筑形成的台院,也包括了建筑筑台形成的分院,尤以后者居多。
(2)簇群状的外部空间
组群和组群之间是群与群的关系,而在组群内部各个院落建筑之间又呈现出一种整体式的簇群分布。这种整体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建筑组群自身形成一个整体;二是人工环境与山城、江河的自然环境形成和谐统一体。建筑与建筑之间、建筑与街道之间、建筑与环境之间紧密衔接,毗邻相生。同时簇群状的外部空间,表现在组群中形成的各个院落能够在各个建筑之间共用,因而这种共用关系也强化了组群之间和谐的邻里关系,加强了组群的内聚性。
(3)建筑组群空间格局
①建筑空间布局
因古镇建于临江边的阶地,在江与山相间的带状用地上发展。因而组群中,山、水、建筑呈现阶梯状的空间布局。建筑均背山面水,建筑空间沿山地的坡度展开,形成了跌落起伏的建筑空间,沿地形和坡度走向延伸。建筑组群成群成团,或占据山坡或依傍沟谷,起伏有致。
从高处俯视,组群建筑屋顶层层叠叠,肌理非常明显。
②建筑高度和轮廓
组群中建筑的层数多以两层为主(含一层阁楼),局部有三层楼房,正是由于层高的变化和进深大小的变化,形成了建筑檐口和屋脊高度的变化。同时组群沿江顺坡而上,纵向伸展向山上发展,建筑群体起伏有致,前后掩映又相互协调,形成丰富的天际轮廓线。在同一水平层次上、立面上均有轮廓变化,又与后面建筑轮廓交织在一起,轮廓线极富层次感。
③组群中心的不定性
由于多次火灾的破坏和现代生活中宗族观念的逐渐淡漠,老街组群中并无有迹可寻的完整中心,不像原有宗族的以祠堂为中心、同一姓氏聚居而形成的组群中心。因而组群中心具有较大的不定性。但在现代生活方式变迁当中,一些街道开敞空间,尤其是那些具有历史意义和较好的休息设施的平坝,常成为人们生活交往的中心。因而可以说这是组群的心理中心。从另一层次来说,各个分院由于具有一定的交往和建筑空间围合,从而在某种程度上也起到了组群中心的作用,这也是组群中心不定性的表现。
3.1.2空间
建筑空间形态,从空间构成上来分,可以分为室外空间和室内空间;从属性来分,可以分为自然空间和人工空间。在龚滩古镇,山地环境具有众多的自然空间,总的来说是以自然空间为主,人造空间与自然空间交相融合在一起。
1)典型空间形态
(1)背景空间--图底关系
古镇中,自然的山峦、江河、谷地、树木都是民居建筑的背景空间,它们对建筑起着一种衬托作用。民间常说的“背山面水,靠山面水”都是这一空间形态的反映。
从古镇建成环境来看,建筑与背景空间是图与底的关系,好似一幅图画镶嵌在背景中,相互交融。
(2)维系空间
古镇建筑是成片或成块状的,但由于各自在功能方面和交通方面有着各种各样的联系,因而建筑空间与建筑空间之间就产生了维系空间。维系空间既是自然界空间的产物,又是人造产物,它不但满足了建筑与建筑功能方面的要求,同时又能丰富整个空间--自然空间与人造空间融为一体。此外,它还是建筑空间的组成部分,是古镇整体协调的关键。古镇中,形成联系空间的物质有梯道、巷道、街道。
(3)有序和无序空间
古镇建筑空间特性是复杂的、多变的,从宏观上看是无序的,但从微观上看,它又是有序的。因而整个空间是无序中有序。这正是龚滩古镇自然空间的多变与人造空间的因地制宜相结合而创造的复杂效果。
古镇人民淳朴、善良,人与人之间交往密切,其中既有精神上的交往又有物质上的交往。随便的一处街口、门口、路边、巷口、树下,都是交往场所。也正是这些看似不经意的交往空间,使得街巷中的一块石头、一个故事得以完整地流传下来,并成为古镇历史中最难以忘怀的一部分。
(4)四维空间
古镇建筑空间是由地、坪(柱)、屋顶组成的三维空间,千年的古镇历史融合在建筑之中,建筑毁了再建,而时间与历史同样留下了深刻痕迹。也就是说“建筑是一首史诗”,古镇空间由于历史的存在,而成为四维的空间。
2)建筑空间特性
(1)空间的界定
古镇、建筑与建筑之间均有明确的空间界定物。其一是自然地理环境造成的,各种堡坎、护坡的界定形成建筑及建筑空间上的高度分布差异;其二是功能和防火上的要求,民居中的多种活动如洗晒、聊天,都需要一个相对完整的室内外空间。而防火上又要求建筑与建筑之间有明确的分隔物。古镇筑台为院的建筑空间正好提供了这种界定。
(2)空间的层次性
古镇建筑空间在层次上呈现出一种逐渐深入式的递进性。一方面表现在剖面结构和空间分布上,呈现出两种分层而上、层层递进式的空间关系。在视觉上有一种逐层而上的感觉;另一方面也指建筑空间中,由街道至巷道至院落,和由厅堂(堂屋)至厨房、厢房的一种逐渐由公共空间到半公共空间再到私密空间的递进层次。
(3)空间与空间的关系
在古镇建筑空间关系中,有并列式和串联式两种(图3.11)。并列的方式常出现在台地与台地之间的建筑空间,而串联式则多见于街巷两侧的线性连续空间,建筑空间在相近的标高上沿道路展开,从而形成串联式空间关系。
(4)建筑空间与社会生活
空间是一种容器,它为社会生活提供场所,还可以促使居民行为活动的发生,成为行为的促媒器、发生器,反之它也可以限制某些行为的发生,古镇建筑空间正扮演着这样的角色。
千年的建筑空间,反映出古镇人民生活的艰辛和朴素。建筑空间成为古镇居民的生活“容器”。
3.1.3造型
造型是指古镇建筑在千百年历史演变中,与外界环境结合后形成的一种外形和风格。
1)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凤凰山地处酉阳县的边陲,盛产木、竹、石等材料,因道路崎岖,交通运输十分不便,就地取材,就地利用。山地自然材料特别是石材的使用,增加了古镇建筑的自然特色。古镇广泛利用条石、块石、片石砌筑道路,房屋的勒脚、基础、堡坎和外墙,加上山上裸露出的岩壁和苍天古木,产生了自然、建筑一体化的效果。石采于山,宅建于山,与山质地相似、色泽相近,石材的运用使山地住宅与山地环境十分协调,有融为一体的感觉。
2)造型与功能巧妙结合
凡山地建筑总是竭力缩小自己的基底面积,在有限的宅基面积内争取最大的使用空间,龚滩古镇亦不例外。凤凰山麓坎坷迭落,而古镇建筑巧妙地借势取向,相天形地,采用多种结合地形的方式,如筑台、挑廊、吊层、附岩、架空等多种手法,表现出强烈的向上部空间扩展的趋势,产生上大下小的造型特征。同时,上下空间又给使用功能划分了界线,下层可进行贮存、饲养、清洗等杂务,上层则以居住或商业活动为主,合理地利用了空间,同时又与造型巧妙结合。在整体空间上,纵横交错,上下空灵,高低错落,富有变化。
3)朴素中不乏秀美
古镇建筑多采用结构构架外露的作法,十分重视建筑材料的结构特点。深色的木构架和白灰粉的浅色夹壁墙都是非常朴实的处理方式,但两者之间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使穿斗结构柱梁本身在白色夹壁墙的衬托下,组成一幅幅朴实而又极具装饰效果的图案。
古镇建筑多为开放式的传统民居形式,在处理建筑的美观问题时,能充分考虑利用结构结合秀美的气质。建筑又受徽州民居的影响,层层跌落的封火墙和飞翘的檐角,给古镇民居加上了点睛的一笔。
4)因地制宜的造型手法
古镇建筑吸取传统山地建筑的“因境而成,随曲合方”的建筑处理手法来适应山地地形的变化,以取得节约土石方、节约用地等经济效果。同时因地制宜的造型手法使古镇建筑形成了一种镶嵌式的外貌,建筑与建筑之间分散开来,以台院式嵌在凤凰山麓上,加上台地绿化植被丰富,使建筑与地形结合十分自然。例如建筑与地面的交线是一条沿等高线上下变化的折线或曲线,而不是一条水平线。
同时,众多裸露的岩壁成为建筑良好的基础。这些手法使古镇建筑与山水融为一体,有“虽为人作,宛自天开”的感觉。
5)多种对比手法强化建筑形态
在古镇和谐的建筑氛围中,依然有着多种对比,主要有色彩、虚实、质感对比等。
(1)色彩对比
古镇建筑外露的焦黄色穿斗式屋架梁柱构件之间,嵌以粉白的竹编夹壁墙,上配青灰色的小青瓦屋面,这几种主要的色彩元素形成古镇建筑的基调。
协调的同时,重要建筑如川主庙、董家祠堂的屋脊和檐角刷以暗赭色,形成一个个闪光点,组成了老街的祥和宁静。
(2)虚实对比
这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建筑群体在外部山地环境中是图与底的关系,建筑是实而背景为虚;二是建筑自身虚与实的对比,建筑大量运用了挑廊、阳台、凹廊、挑楼、吊脚、架空的处理手法,这些手法的运用,在建筑上产生了虚与实的强烈对比,同时产生了丰富的光影变化和明暗对比。
(3)质感对比就地取材的营造模式,使建筑的种种材料产生了天然的质感对比。那裸露在外的焦黄色木质材料与绽裂纵深的岩石、石板裂缝,处处掩饰不住源于原始的粗犷的质感。
还有材料在厚薄、粗细方面对比,综合形成了古镇鲜明的艺术效果。
3.1.4构筑
1)构筑形态的构成
构筑形态包含建筑的技术构成和构筑形式,涵盖了整个建筑的实体部分。可以说,构筑形态是通过建筑的实体部分来表现的。建筑实体包括地面、墙体、构架和门窗等构件。从职能上可以将建筑构件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承担结构作用的构件,如承重墙、梁柱等;第二类是主体围护构件,如外墙、层面等;第三类是辅助构件,如门、窗、隔断等。
古镇民居是以木构架为主要承重方式,即由木柱和木梁构成的梁架系统。一方面因为木料取材、运输、加工等比较容易;另一方面木构架有足够的灵活性,主要形式有抬梁式、穿斗式、混合式,但山地居民根据基地特点不同灵活变化,创造了灵活多变的建筑形态。对于建筑的主体围护结构,则较为丰富,有砖石、木料、竹材等,均是就地取材,一方面节约了造价,另一方面也形成了古镇建筑独特的风格与特点。
2)构筑形态与环境因素
如前文叙述,古镇建筑受到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又因古镇特殊的地理地貌等环境因素对古镇建筑的作用,其构筑形态反映出古镇人民在居住方面与当地环境因素的协调。
(1)与气候环境的适应
古镇地处乌江峡谷之畔,其气候环境有其独特的一面。
①降雨量的影响
降雨量对古镇传统民居构筑形态的影响,反映最明显的是屋顶和屋脚。屋顶多采用深出檐的挑檐坡屋顶,且坡度较大,建筑出檐在沿街处可达1.2m,并且屋顶采用了出挑阳台、附棚、重檐等形式,增大了屋顶的面积和数量。同时巧妙地与走廊、阳台等使用功能相结合,在充分利用挑檐下部空间的同时,又有效地防止了雨水对立体围护结构、墙柱的冲刷。对于屋顶位置较高,墙面未能充分受到挑檐的保护的建筑,古镇民居在屋脚进行了处理,采用耐雨水冲刷、耐腐蚀的材料,如青砖条石等筑屋脚,这样既可以防止风大雨斜对墙体的冲刷破坏,又可以减少檐口雨水滴溅的影响。
②气温、湿度的影响
古镇夏日炎热,日晒时间长,气温较高;而冬日严寒,冰雪交加。终年受乌江影响,湿度较大。而深出檐的屋顶对夏日防晒有较好的作用。对湿热的气候,建筑采用架空、阁楼、天井等方式,组织建筑内的通风。同时,内部隔断之间并未完全密封,而是留有足够的缝隙,以满足夏日通风的需要。
(2)与地形、地貌的适应
凤凰山地形复杂,多沟谷;而乌江洪水期涨幅较大,破坏范围广。这两点决定了古镇建筑独特的构筑特征。
①江水环境适应
龚滩古镇不似江南水乡在水环境中的建筑表现出较强的亲水性,相反,较多地以防洪抗灾为主。传统建筑中为减少洪水的影响,多采用以防为主的方式。一方面建房时做好充分准备;另一方面洪水肆虐时,保证主要结构的完整性。古镇的建筑在修筑时,都筑了高台,并且用附岩、支岩等方法将建筑主要构件与山体相连,这样增加了建筑的稳定性。另外,建筑主要结构上均系着钢丝绳或藤条,牢牢地固定在建筑基座上。而门板等附属辅助构件,则可以自由拆卸搬运,有效地适应了乌江水环境。
②坡地环境适应
凤凰山麓坡陡,坡度多在25%以上,因而古镇民居在建造上积累了许多经验。无论是坎坡、崖壁、沟谷、山脊等都能因势利导,顺其自然而建,产生了许多与复杂地形相适应的构筑形态。建筑在处理地形上手法多种多样,最多的是吊脚筑台和架空。正是这些手法的巧妙运用,使古镇建筑呈现出一种空灵、轻盈的形态。
③结合地方材料,创造地方工艺龚滩多产木料、石料,民居在建筑中都能就地取材,降低房屋造价。同时由于地方民族文化与外界文化的交融,使古镇在建造工艺上有其独特之处。建筑的柱子、梁均系专人选伐,并经专门加工,保证材料用料恰到好处;并通常以长度“八”的倍数来衡量柱、梁的长度,有“七柱冲天五柱落地”、“九柱冲天七柱落地”等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