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在日本,我忍不住又笑了
694500000034

第34章 花嫁,梦回唐朝

花嫁,梦回唐朝

或许因了家族那种"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的传统,萨对热闹和仪式多少有些敬而远之,偏巧东瀛是个极重视表面文章的地方,不喜欢又不得不应付,可想而知萨对日本人的繁文缛节自然厌倦至极。

然而,星期天去京都看秋色,一不小心却撞上了传统的扶桑花嫁之礼。我的感觉,仿佛一时失去了时空的羁绊;我所在的,似乎不是东海中的岛国,而是大唐那幽远的古寺……

京都,有很多古老的寺院和神社,萨这次去的不过是其中之一。当然,也少不了巍峨的正殿,仿佛来自远古的经堂,幽深的厢房,还有种种庙宇中随处可见的小景致。

然而,当我看到这个神态精悍的老者时,还没有意识到自己走进了一个奇特的典礼,不过走进山门,便感到今天寺里的气氛有些奇特,这些人似乎在等待什么。

神官也一样,可以看到大殿里有更多戴着高帽子的神官,稍微有一点儿像太监。

来了,来了,听到鼓乐声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我们走进人家的婚礼来了啊!

假如不是周围的环境提醒我这是一个真实的典礼,我会认为这是在拍电影。

那顶红伞仿佛一下就带来了古老的浪漫,妻拉拉我的袖子,告诉我新娘穿的那种白色斗篷,叫做"つのかくし"……"つのかくし"是日本新娘子的装束,相当惹人注目。那个白色的头套显得庄严而洁净,很有点儿婚纱的味道,西方婚纱也有白色的,然而,在中国我们的新娘子不会穿如此素服,因为这样的衣着和婚礼的热闹不匹配。日本为什么用这样的穿戴呢?妻子告诉我,这个不叫婚纱,是日本和服专门用于新娘的服饰,翻译成汉字,就是"角隐"。

当年有一次到日本友人家去做客,那位朋友惧内,一再要求萨对其夫人多加美言,为了加深我的印象,特别用双手在头顶上比画了一对牛角的架势,表示太太的凶悍。

原来,日本传统形容泼蛮的娘子不会用河东狮吼的典故,而说这女子"头上长角"。这种白色的新婚用帽子的意思,就是要新娘子无论平时多么刁蛮,婚礼上一定要夹起狐狸尾巴,做出温顺端庄的样子,把她的犄角盖起来,因此叫做角隐。

角隐的造型独特,这种头饰传统上是白色的绢制成,有的时候还用红绢做里,带有更多喜庆的感觉。

这种服装来自江户时代,据说当年习惯不同,是小孩子在新娘子后面边跑边叫:"把你的犄角藏起来。"后来觉得实在不雅,才改了干脆用这种帽子把"犄角"藏好了再出嫁的习惯。

说起来,也挺有趣味的。

走近的时候,我可以辨认出队列的次序:引路的神官,伴娘,新郎新娘,打伞的老者,双亲,友人……

一行中,除了新娘子,大概最吸引人的就是神官了,观光者倒仿佛是闯进唐朝的不速之客了。神官庄重的神态,忽然让我感到有些陌生,默然想到,我们大唐子孙的婚礼上是不是太多了干杯和啃苹果,却忘记了一点儿这种庄严的感觉?

引导的彩女,据说都是大学生来客串的。

新郎新娘背后那把红伞极是惹人注目,那表情凝重的老者仿佛真的可以一生为这对新人遮风挡雨,一瞬间,我忽然发现那表情严肃高举红伞的老者,正是刚才在寺外见到的……

行礼,这个就是拜天地了吧。

不久,我就发现这一对新人刚刚离去,新的一对又走进来,我吃惊地发现新娘子在飞媚眼。假如你知道新娘子脸上有多少粉,就会理解她能这样的笑出来实在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日本婚礼上新娘子照片完全可以互相借用,涂上这样多的粉,猪八戒和孙悟空也不会有太大区别。看来今天是个不错的日子。

婚礼的队伍已经远去,但披着つのかくし的新娘子的神态依然在我的眼前。忽然有一阵感动这样的新娘子,对自己的婚姻和家庭一定会很当一回事的。

望着远去的婚礼队伍,看看身边的妻忽然有一丝疑惑,当年结婚,知道我不喜欢婚礼的烦琐,妻是扛着一个小皮箱就来了,我也许欠了她一辈子一个穿つのかくし的机会吧。

正想着,妻拉我的手,说:"好漂亮啊,快看。"萨抬头看去,只见满山红叶。

看看妻快活的神态,萨收敛了思路,微微笑道:好了,何不走近去看看呢?便携了妻的手,我们沿着那对新人走过的道,悠然地走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