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如何成为小摄影家(快乐学习丛书)
6949500000016

第16章 摄影文化(2)

为什么意境是中国艺术史上独有的?为什么西方艺术评论中不讲这个概念呢?这得从中西两种文化的不同去查找原因。我在年轻时读过一些英国诗歌,总觉得英国诗人说什么就是什么,说风景就是风景,说友情就是友情。反观中国诗,拐弯就多了。说风景可能指的是友情,说眼前事物可能批评的是政治。原因是中国有一个文人艺术。古代读书学而优则仕”,做了官抱负不能施展,甚至与当局冲突被罢了官,便退下来做诗、写字、画画。不论生活态度是入世还是出世,他们都有满腹经纶和牢骚需要发泄。他们的作品大都是意在笔先,隐喻曲折,以抒情述志为目的,很少有精工细雕的匠气。文人艺术在盛唐时代就已经盛行起来,评价他们的作品就事论事已嫌不够,讲求意境势所必然;在诗就讲言外之意,在画就讲画外之境,在音乐就讲弦外之音。西方的艺术,一直重视现实的摹写和再现。欧洲的戏剧和小说重视写实,讲究典型。文艺复兴以后绘画、雕塑更加崇尚自然,向科学、解剖学学习。当时的艺术大师如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皮埃里·弗兰切斯卡等人同时也是工程师、建筑师、数学家和科技发明家。17世纪学院派和沙龙风格盛行之时,绘画和雕塑呈现出“极端写实”的倾向。(《现代艺术史》作者阿纳森语)随后兴起的现代主义绘画,虽然大幅度地超越了现实,但进入的是一个炒作形式的世界,不作内涵和意义的追求,失去了产生类似中国意境概念的基础。至于西方摄影,诞生之初就以纪实功能见长,很快就抢去了写实画家的饭碗,更谈不上发展意境这种概念了。

问题也不能说得过于绝对。我觉得在西方摄影中个别例子还是有的。前面说过的哈斯,他在影集《创世纪》中,引用了基督教《旧约》、印度教《吠陀经》、老子的《道德经》三大经典中极为相似的关于宇宙洪荒、天地之始的箴言,声明他是在“寻觅、求索、辨认那些保护我们生存的诸多因素”。读他的影集的确能感觉到大自然的无私无垠。因此西方没有中国人的意境概念,并不等于完全没有这样的作品,不过极少而已。西方摄影家谈论摄影时常用想像、想象力(imagination)这个词,用这个词说明摄影作品和摄影家的创作,有时似乎是在指象外之象一类现象。英语中mood一词,指一种情调、气氛、基调,对中国的意境概念有所涉及,电影中有使用者,摄影评论中偶尔才能见到。西方的摄影评论家不像中国同行那样,把摄影看得那么复杂,那是同他们认定的摄影的功能和特性相一致的。

§§§第二节摄影与长寿

几位高龄摄影家的事迹,引起人们对摄影与健康关系的重视。吴印咸享年94岁,去世前一直在拍照。郎静山享年104,百岁遭遇车祸,翻入沟中不曾受伤。这两位摄影家的心境都是开朗平和的。显然他们对摄影的专注,对世事的超脱,对大自然的亲和,帮助了他们的长寿。这也是热爱自然风光摄影的中国摄影家的特殊受益之处。

各界职业人士选择摄影作为业余爱好以后,有可能排除不良嗜好,为摄影而锻炼身心。摆脱职业劳务以后,更换了另一种思维方式,有助于脑神经不同部分、不同活动方式的训练。行万里路对摄影爱好者来说是常有的事。我几次随影友去高山地区拍照,几周之后回来都会发现,头上的老年斑有消退的现象,黑处变浅,隆起处变平。什么原因,医生也说不清楚。

自然风光摄影,特别是业余爱好者的自然风光摄影经常是在平静的气氛中进行的。许多朋友反映,看着取景器按下快门时,有一种禅家入静的感觉,忘掉了一切烦恼的事,是一种真正的享受。这似乎同现代医学利用艺术欣赏和艺术创作实践治疗疾病有某种关联。

中国外国都有画家长寿的说法。也有画家晚年作品炉火纯青的评价,西方评论家认为那是他们观察了一生,思考了一生,技术积累了一生的结果。摄影家似乎难以如此,因为一般说来摄影家是要拼体力的。中国古代认为书法可以令人长寿,因为它能宁神静气,排除杂念,调练心境。对书法的保健功效,中国人看重的是心气平和,有如禅定那样,这样的好处有时摄影家也能享受到。西方医学则强调艺术创作时人体功能亢奋的一面,如血液中的肾上腺素增加,心跳、呼吸及血流加快等。这也说明中西保健观念有所不同,中国人注重养气。最近有报道说,国外研究发现,画家在创作兴奋时体内发生一系列变化,包括胰岛素分泌旺盛在内。这样说来艺术创作对预防糖尿病还可能有好处!

长寿问题虽然和摄影创作关系不大,但可以帮助理解摄影创作中心理活动的特点。

§§§第三节邹伯奇——我国第一个完成摄影术的人

我国清朝物理学家邹伯奇(1819-1869年)出生于海南,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接触并完成摄影术的人。他自己动手制作照相机、拍摄照片,并著有《摄影之器记》和《格术补》,专门探讨摄影技艺及理论问题。他在中国摄影史上的地位可以称得上是中国的“达盖尔”。

1844年,邹伯奇受中国古代光学著作尤其是沈括的《梦溪笔谈》的影响,制作成功“摄影之器”——照相机,成为中国第一个自制照相机的人。这些经过,在《摄影之器记》中有详细的描述。邹氏提到:针孔成像时,在小孔处安上镜头,在屏上安上白纸,物体成像的形象则更加清楚;纸和镜头之间的距离由镜头的焦距决定;若以镜头对日聚焦取火,燃点(即焦点)是成像最清楚的点。制作简单照相机时,若在一木箱前面开一小孔,在小孔处安装可以自由伸缩的镜头,再开一小洞能看见成像是否清晰,整个工艺就算完成。邹氏提出燃点是成像最清晰的点,这在前人的论述中尚未提及。

相机制成后,邹伯奇又自己摸索显影、定影的方法和配方,并取得成功。他在书中还详细介绍了制版、显定影、加厚等化学变化。他对照相化学的研究比我国最早翻译的化学书籍《色相真》早了20年。在邹氏的遗稿中,还发现了他自己配显定影液的配方,可以明显看出药品的地域性特点。

在邹氏的另一部完整的光学著作《格术补》中,他还探讨了摄影光学的其他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提法。他说:“月圆影圆,月缺影缺,影距孔近则小,距孔远则大,常若视径之比(与焦距成正比)。光束越小,则影界愈清,孔径一分,则多复光一分,再展大若视径,则影模糊不肖形。”在书中,他提到多种镜头等光学仪器的制造原理和方法,论述了光学原理和成像规律。

在中国,邹伯奇在摄影机械和摄影实践、摄影理论上都是先驱,为后来的摄影艺术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第四节最早的光学著作在中国

发明于1839年的摄影术的理论根据是光学原理,照相机就是根据小孔成像原理制成的。尽管摄影术发明距今只有160多年的时间,但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就已经有了光学方面的发现和记载,比西方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公元前322)对两样的光学现象的记载早一个多世纪。

在中国的春秋战国时代,学术气氛浓厚,很多学派都有对光学现象的观察和论争。最早有成型看法的是公孙龙和墨子。他们二人都认为光和光照射物体产生的影子是两回事。光在照射物体的背面形成阴影,物体移动时,影子并没有随着物体的移动而移动,而是在新的地点产生新的影子。

墨子(约公元前468-公元前376)名翟,中国古代著名学者。在墨子的专著《墨经》中,第一次对光学现象有了书面记载。他在书中提到了8条光的论述。第1、2、5条,论述影子的产生和光与影的投射关系;第3条论述小孔成像原理,提到像与物上下颠倒、左右相反现象;第4条论述光的反射性能;第6、7、8条论述了3种镜子: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聚光结影的现象和原理。这些论述已经涉及到了光学现象的本质,是中国光学研究的起点。

墨子的门徒和学生丰富和发展了墨子的学说,他们利用几何光学原理解释了物像关系。摄影术发明过程中,后人利用小孔成像原理制造出了照相机。

墨子专著中的这几条,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光学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