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竞技足球梦:永不言弃
6964400000021

第21章 座谈经验

剪彩仪式结束后,参加的人员到了学校的教师会议室进行了一个座谈会。

陈云天在会上问王坪枫:“王局,江海市是足球中学的第一批试点城市之一,我这次来江海,也想听一听去年一年来足球中学工作的开展情况。”

“没问题,云天中学是第三中学和虞阳中学合并的,而第三中学就是去年试点的足球中学,校长吴非就要转任云天中学校长了,就让他来说一说吧。吴校长,你来讲一讲。”

吴非问道:“不知道陈主任主要想听哪方面的情况?”

陈云天坦然道:“试点吗,就是要发现问题,多讲讲这一年来的问题吧。”

“那好吧,我就直说了。怎么说呢,我本来对足球中学这种做法还是比较悲观的。但试行这一年来看,我真的感觉有很多希望,但还是和现有制度有所冲突。”

“哦,具体说说看。”

“本来足球中学的足球特招生主要是面对本地区的无就学条件的民工子女。但现实有不少学校学区之外的本地学生的家长希望子女能够入学,但这又和教育部门的零择校政策相违背。”

“有本地的学生希望入学?”陈云天吃惊不小。

“是的。我仔细了解了这些家长的真实想法。其实,我们城市想让孩子踢球的家长还是有的,他们最大的担心就是选择踢球这条路之后,万一走不通,孩子的出路在什么地方。现在的足校,学费每年好几万块,普通家庭根本承担不起,最关键的是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陈云天也感叹:“是啊,足球不应该沦落为富家子弟的游戏,更不能成为断送学生学业的诱因。”

吴非补充道:“陈主任,我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可以负责任的说,只要引导适当,至少在初中阶段学业与足球是可以并存的。踢球是占用了学生一部分的时间,但也教会了学生很多东西。至少要处理好学习和训练的关系。学习成绩不合格就要停训,这就让孩子自发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提高学习效率。足球更教会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坚强的意志品质,这样的学生即便学习成绩不算冒尖,他的潜力也是巨大的。即便初中阶段后无法走职业球员这条路,也能够像其他学生那样继续投入到高中的学习中去,而且绝对不会比别人差。”

陈云天欣喜道:“听了吴校长这番话,我的信心更加坚定了。只要抓好足球中学的教学质量,我们这条路就能走得下去。我们的老主任就说过,校园足球首要之重在于普及,但要足球得到普及,必须要打消家长的后顾之后。教学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不知去年吴校长你的第三中学初一成绩如何?”

“在市里不算前列,但也是中上。而且今年两校合并,教育局在师资力量上又给予了很大的支持,我相信应该比去年还能再进一步。”

“太好了。”

吴非话锋一转,又道出了自己的一些担忧,说:“当然,在实际运作中,我们还是遇到了一些麻烦事。有个别足球特招生,在入学测试中,技能表现都不错,但入学之后却从不参加足球活动,一门心思读书,肯定是家长借足球特招的机会解决子女的入学问题。”

陈云天点了点头说:“这种情况我也有所耳闻。不过话又说回来,如果说那种情况的学生因为这次入学机会而在学业上有所成就,即便违背我们的初衷,也算是功德一件。不是有更多特招生以外的学生投入到足球运动中吗。正常的人员流通就不必太纠结了。我们足球中学的宗旨是带动越来越多的学生投身到足球,不是单纯搞精英化。不分班的初衷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陈主任说的对。此外我们还发现依靠入学之前那两天的足球技能测试来确定足球特招生还是太过偏颇了,很容易看走眼。所以从今年开始,我们要提前到本区的小学,特别是民工子弟学校去考察有潜质的学生。足球可真不适合一考定终身这种模式。”

陈云天欣喜万分道:“吴校长,你这个经验真的不错,应该好好总结,我看可以向全国推广。各位领导,经过这一年的试点,足球中学的模式将在全国各大地级市全面铺开。初中年龄段是一个优秀小球员成长的关键阶段,如果这个年龄段的小球员我们能够保住,并让他们通过校园联赛脱颖而出,那么就可给专业的足校、体校、俱乐部预备梯队提供更多的选材空间。这样我们国家足球人才金字塔的最低端才能初步形成。”

王坪枫也笑道:“陈主任这是在下好大的一盘棋啊。我听后真是深受鼓舞。在座各位一条心,就一定能把我们的足球搞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