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伊斯兰教史
6992200000060

第60章 二十世纪的伊斯兰教(5)

然而,近来最引人注意的是70年代末期以来发生的震惊世界的几件事:1979年霍梅尼领导的伊朗“伊斯兰革命”以及革命后的一系列政策;1979年11月沙特阿拉伯人朱海曼·本·萨伊夫·乌塔巴自称马赫迪(救世主),率随从于朝觐季节占领麦加大清真寺达10余日;1980年12月在尼日利亚的卡诺市,穆罕默德·玛尔瓦自称救世主,率数百名信徒挥舞着长矛冲向手握机枪守卫清真寺的部队,宣称他们受真主保护,刀枪不入,结果造成大量人员伤亡,他本人也因伤势过重而丧生;1981年埃及总统萨达特在庆祝十月战争八周年的阅兵式上被“赎罪与迁徙”组织的成员刺杀。目前有代表性的复古主义势力有三种:一是政教合一的国家,如沙特阿拉伯和伊朗;二是推行伊斯兰化的国家,如巴基斯坦和利比亚;三是没有执政的复古主义组织和个人,如兄弟会等。前二者借助手中的权力,在国家社会生活的各方面推行伊斯兰化。它们强调伊斯兰是包罗万象、尽善尽美的体系,注重《古兰经》和“圣训”在治理国家中的作用,主张执行伊斯兰教法,恢复伊斯兰教的纯洁性。后者则往往对现政权表示不满,要求建立所谓理想的政教合一的国家。对不同时期不同地方出现的复古主义思潮和运动的综合分析表明,它们大都出现在社会变革时期,是国内阶级矛盾激化的反映,近代以来也是对外来侵略和腐朽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反抗。复古主义是在尚不发达的伊斯兰国家掀起大规模群众运动的最方便的口号。这种思潮今后还会长期存在,并将以规模不等的宗教运动的形式表现出来。

复古主义和现代主义是当前影响最大且最有代表性的两种思潮和运动,它们的存在和发展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伊斯兰国家的命运。这两种看起来相互对立的主张,在一定程度上是密切联系,在一定条件下互为转化的。现代主义者都清楚地知道,改革必须在广大穆斯林能够接受的情况下进行,否则就会使自己的声誉受损,运动归于失败。他们力图证明,自己进行的一切革命都是符合伊斯兰精神的,甚至打出复古主义的旗号,从《古兰经》和“圣训”中寻找根据。他们引用“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这一穆斯林所熟知的圣训,证明穆罕默德是提倡学习和吸取各国的先进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的。他们说,安拉是创造主,任何新技术都是安拉赋予人的,因而穆斯林享用它们是顺理成章的事,要向现代化要效率,通过改革找出路。他们要从圣书中找到与现代科学概念相当的东西,说科学的新发现不断涌现,进一步显示了《古兰经》的奥妙及其雄辩,科学的进步增强了对真主的信仰。他们对《古兰经》的某些经文进行解释,证明一夫一妻制和节制生育是符合伊斯兰精神的。现在有的伊斯兰国家,如突尼斯等,已明令禁止一夫多妻制;有的国家,如印度尼西亚等,已成功地实施了节育政策。这可以说是“伊智提哈德”原则的运用。现代主义者是这样,复古主义者又如何呢?

的确,复古主义者都强调恢复伊斯兰教的原旨教义,全面执行教法;在他们执掌政权的国家,一些做法更引起人们的注意。例如,依据不拜偶像的规定,沙特阿拉伯不设影剧院,没有电视台,画家和雕塑家不准塑造人物形象,商店里买的玩具娃娃都没有头;与异教徒打交道受到限制,雇用非穆斯林技术人员和工人被视为违犯教规;汽车、飞机和其他先进技术装备被视为魔鬼的发明,禁止使用;妇女不得丈夫允许不得与外面的男人接触,外出必须由男子陪同,并且要戴面纱,不露羞体,更不要说外出受教育和工作了。但现在却有了很大的改变。伊朗伊斯兰革命后也强调执行教法,窃贼抓到后被断肢,奸夫被乱石击死,更多的人因私通而遭鞭笞;妇女重新戴上面纱,新的“伊斯兰医务人”规定:病人只能由同性别的医生治疗,任何医生不得宗教法官的同意不得给异教徒看病。有人对此表示抗议,认为拥有约2000万妇女的伊朗,女医生只有1000多人,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卫生部长则回答说:“我们凭借信仰的力量就可以祛病避邪”,但又表示将从巴基斯坦等国招募女医生。巴基斯坦在齐亚·哈克执政时期也强调执行伊斯兰教法,并建立起宗教法庭,甚至在伊斯兰国家中第一个宣布取消银行利息,代之以分红。但他们都不拒绝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现代某些政治组织形式,更不否认伊斯兰教要发展。

今天,复古主义者强调恢复“伊智提哈德”原则,即权威学者在处理法律和神学问题时有权根据《古兰经》和“圣训”提出个人意见。他们要求重新打开“伊智提哈德”的大门的真实目的,就是托古改制,自我更新,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这方面沙特阿拉伯的做法是值得人们深思和研究的。沙特阿拉伯人遵循瓦哈比派严格的教义,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在实践中采取灵活的态度,以适应和促进社会的发展。首先,他们将移民、行政机构、社会保险等事务从纯宗教事务中分离出来,划入行政的范围,制定出相应的“规定”,但不叫法律,以免与教法混淆和冲突。据报载,它还准备制定自己的宪法。其次,执政当局往往借助乌里玛发布“法特瓦”(意见或裁决)来证明其路线和政策的正确性。第三,国王本人也常引用《古兰经》和“圣训”并加以解释,来为自己的政策辩护。例如,在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开始使用电话、汽车和无线电时,遇到保守派的反对,他通过一次《古兰经》广播来说服乌里玛。最后乌里玛裁决:如果这种仪器能够精确地传播神圣的语言,就可以使用。后来,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人们要求有丰富的文化生活,希望国王开禁,让臣民能看到其他地方早已有之的电影、电视,使女子享有受教育和外出工作的权利。费萨尔国王召开御前会议进行讨论,不料遭到一批守旧的王公大臣和宗教界人士的强烈反对,他们搬出祖制古训,引用圣书经文作为论据。一时争执不下,问题实难解决。时值盛夏,一天上午开会时,国王密令卫队将与会元老重臣们乘坐的豪华小汽车上的空调器全部弄得失灵。中午散会后,这些人乘上空调失灵的小汽车回家,个个汗流浃背。下午他们来王宫开会时,异口同声地骂破坏其空调器的“坏蛋”。这时费萨尔国王说:“空调汽车在《古兰经》上并无记载,你们为什么都可以乘坐,难道电影和电视在《古兰经》上没有记载就不能看了吗?”被问者面面相觑,愧不敢言。于是电影、电视和女子上学的事逐步被人们所接受。今天,沙特王国的面貌已经改变,海水淡化厂、电子计算机、带空调的小轿车和豪华住宅、电灯、电话、电视机等现代化的设备使人们的生活大为改观;现代化通讯设备的利用,大型机场的修建,使该国与世界的联系加强,距离缩短;先进科技成果在生产上的应用,不但使石油生产猛增,其他部门也有较大发展,就连因自然条件恶劣而一向发展困难的农业,同样取得可喜的成果,小麦不但可以自给,而且开始出口。沙特阿拉伯正在为实现国家的现代化做出巨大的努力。把清教徒的品质和遵循伊斯兰教法与现代科学技术进步调和起来,是今日沙特阿拉伯的一大特点。“从更广泛的角度看,瓦哈比派在沙特阿拉伯的胜利对伊斯兰教起到了革命和激励作用。”①

①〔美〕托马斯·李普曼:《伊斯兰教与伊斯兰世界》,第194页,新华出版社,1985年版。

现在国外一些穆斯林学者认为:“伊斯兰教尽管与社会和政治相结合,但仍可作出一种区分,即一部分是不可改变的;一部分是需要发展变化的。”前一部分指的是“真主与信仰者个人之间的关系”,后一部分“涉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②。正是基于这一点,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在保持基本信仰不变的前提下,伊斯兰教允许在社会制度、生活方式等方面,也就是人与人的关系方面不断进行调整。今天许多伊斯兰国家的领导人都声称他们依据伊斯兰原则治理国家,而实际上只能根据发展到今日的本国的实际情况来制定自己的方针,政策,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否则就难以统治下去。

②沙迪克·马赫迪:《伊斯兰教-社会与变革》,载《复兴伊斯兰教之呐喊》,牛津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社会存在决定着人们的社会意识,从这个意义上讲,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人类社会的发展,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的伊斯兰教也必然发生变化。适应力是维持生命的基本条件,伊斯兰教是一种有很强适应能力的宗教,在其存在的整个过程中,它都会不断地进行调整,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现代主义自不必说,即使在复古主义的旗帜下,也有可能做到这一点。伊斯兰社会在变化,穆斯林正在为建设美好的生活而进行不懈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