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竹刻、木雕、漆器鉴赏及收藏
6992300000005

第5章 竹刻(5)

张楫如、谭维德不以刻图名世,而以雕字著称。前者在竹屏上刻先贤书法,形神兼备,颇有原作风致;后者在扇骨上刻先秦金文,古雅精致,颇有三代神韵。张、谭的竹刻自出机杼,而又能独树一帜,在当时社会上享有盛誉,也理所当然。

金绍堂、金绍坊是兄弟俩,江苏吴江人。金绍堂,字仲廉,别号东溪;金绍坊,字季言,别号西,皆能书善画,又擅长竹雕,是清末民初的竹雕大家。

金绍坊与其仲兄金绍堂,同时学刻竹,而成就却略高一筹。

据说,他学竹刻,昼夜苦练,三年中就刻扇骨三百余件,从此一鸣惊人,成为远近闻名的“竹雕王”。金绍坊对留青技法研究颇深,他在臂搁上所刻留青山水,刀法娴熟,工艺精良,与张希黄难分伯仲。金绍坊竹雕,以画面简洁别致,刀法宛转浑厚为特点,有鲜明的个性,为当时大书法家、大画家吴昌硕所推崇。

同时,金绍坊还喜欢竹雕理论,研究颇深。他与王世襄合写的著述《竹刻艺术》,有很重要的学术价值,常被竹雕研究者称引,视之为竹雕理论之圭臬。

金绍坊可称之为清末民初最杰出的一位竹雕家。

四现代流派

二十世纪初叶,中国的竹雕出现两大变化。其一,以文人书画家为主导的艺术创作,由主流变为支流,而匠气明显的作品急剧上升,由支流变成主流。其二,对竹雕技艺的探索与运用,由原来“百花争研”、综合运用的发展态势,衰退到求简追易,作品往往给人以平浅单一的感觉。造成这种结果,主要是历史原因使然。当然,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竹雕作为一种艺术,总还是要朝前发展的。二十世纪中叶,这种情况终于发生了——那就是现代竹雕艺术新流派的产生。

一、上海竹雕

上海作为现代中国的经济、文化中心,孕育竹雕艺术流派,是应该有这个条件的。半个世纪以来,上海竹雕以留青技法的运用为主,辅之以阴刻、浅浮雕,刀法细腻,形成了色调平和、画面清丽的独特艺术风格。这个流派的形成,除了客观条件之外,其实应该归功于竹雕家支慈庵的不懈努力。可以说,支慈庵是上海竹雕的开拓者。

上海竹雕的代表人物为支慈庵、徐孝穆。

支慈庵

支慈庵(1904—1974年),名谦,又名南村,江苏吴县人。他自幼喜爱摹印,刻意研习篆刻,1919年后移居上海。1927年结识著名收藏家李祖韩,得以见识李收藏的丰富的竹刻珍品,遂与李共同研习竹刻,后又受益于赵叔孺、张大干、吴湖帆等诸多书画艺术大家的指点,技艺日进,以至于书画兼通,篆刻尤精。在竹雕上,他既擅长留青技艺,能在扇骨上用留青刻蝇头小字;用留青和浅浮雕相结合的手法刻画本,也很精彩,所刻画面阴阳浓淡、千变万化,也善于运用贴簧。贴簧工艺盛行于清代中、后期,作品——竹簧器主要在宫廷中使用,传入民间则水平大跌。待到支慈庵创作竹簧器时,他自行设计图案和造型,作品有立屏、笔盒、茶罐、烟盒等,皆绚丽多姿,美观而实用,深受世人青睐。

徐孝穆

徐孝穆(1916—1999年),名文熙,系现代诗人柳亚子的外甥,自幼受舅父熏陶,通诗文,并擅长篆刻。

徐孝穆10岁开始学竹刻,原籍江苏武进,后来才迁居上海,曾得汪亚尘等大师的指导,对明代“三朱”和清代周灏的刻法,早有独到的研究。早期的作品以刻柳亚子书法为多,后来沪上诸多名家,如蒋兆和、吴作人、唐云、沈尹默等大师,都为徐孝穆提供书画原作,使之获益匪浅。徐孝穆本人又勤奋好学,对历代名家书画揣摩至深,颇得个中三昧,所以摹刻入竹,也不失原作之神韵。他的作品往往都以浅刻为主,融书法、绘画、雕刻于一炉;抑或阳阴深浅,平圆透镂,也皆能各尽其美,因此所刻之物,往往都纤悉俱备,宛若天成。

徐孝穆对竹雕理论也有研究,所著《刻竹随笔》,涉及面之广甚于金元钰的《竹人录》、褚少堂的《竹人续录》、秦彦冲的《竹人三录》和金西的《刻竹小言》,是当代竹雕研究的重要著述。

二、奉化竹雕

奉化竹雕以贴簧技法为主,所制托盘、点心盒和梳妆盒等生活用品,风格粗犷,坚实、美观。

奉化竹雕本来相当传统,即:先将毛竹去皮开片,留下竹簧,经过水煮和压平后,再把它胶合在木板或竹片上,最后施以薄雕或线雕。现代奉化竹雕的技艺,除吸收牙雕、贝雕的一些技巧之外,还借鉴镶嵌技术,因此,他的贴簧工艺日臻完美,作品享誉海内外。

三、黄岩竹雕

黄岩竹雕始创于清代同治年间,盛行于现当代,历史比较悠久。

黄岩竹雕也以贴簧技法为主,制作程序与奉化竹雕相似,但表现风格以秀雅见称,品种丰富,初兴时就有十几种,实用型的如茶罐、烟盒、糖盒、笔筒和果盘,欣赏型的如挂屏、台屏等等。

竹刻人物图臂搁(近代)

徐孝穆作

1929年杭州“西湖博览会”上,黄岩竹雕即引起与会者广泛关注,一举夺得银质奖,自此声名鹊起,成为浙江人引为自豪的工艺品。

近二十年来,黄岩竹雕一直在突飞猛进之中,首先,它使作品由简单的直线造型,趋向于复杂的组合,可以将几十块竹簧片精心地拼合成色泽浑然一体、各式各样的几何图形,克服了竹簧片硬脆难曲所带来的缺陷,其次是改进了榫接技术,接榫斗角处能不露一丝一毫的痕迹,达到“天衣无缝”的程度。

黄岩竹雕的刀法以“刚柔相济”闻名,细微之处运刀,行如丝游;粗放之处则刀落如斧劈。这种刀法,施之于厚仅二毫米的竹簧片上,实非易事。刻浅了难出层次;刻得深则易穿簧层。黄岩竹雕的神奇正在于运刀恰到好处。

目前,黄岩竹雕已风靡全球,产品也由初兴时的十几种,猛增到二百三十多种。

四、邵阳竹雕

邵阳竹雕是用竹簧与红木制成贴簧竹雕,艺术性强,实用价值也高。

邵阳竹雕始创于清乾隆年间,经过百余年的发展,至清末光绪年代,已蜚声中外。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将邵阳的贴簧竹雕折扇作为贡品,上贡光绪皇帝。慈禧太后做寿,他又将邵阳的贴簧竹雕烟丝盒、朝珠盒和翎毛筒作为寿礼,奉呈慈禧太后。1915年,美国旧金山举办“太平洋万国巴拿马博览会”,邵阳竹雕参展,大受欢迎,作品获得“荷叶花瓶”,被评为银质奖。

最近几十年内,邵阳竹雕继承发扬传统的阳刻技艺,同时又创造了拼嵌、压烫、烙画和着色等新工艺,甚至把浮雕、镂雕,也运用在贴簧上,还改进“胶和法”和异型产品成型技术,解决了起皮、开裂、防震、防蛀和防污等一系列难题。因此,作品的艺术观赏性更强。

邵阳竹雕有一百多个品种,主要品种可分为八大类,即:瓶、盒、盘、碟、筒、架、屏风和挂屏。

现代和当代邵阳竹雕中,王民生、喻文两位大师的作品最为杰出,引起人们的收藏兴趣。

王民生精通书画和篆刻,成功地将书画和篆刻艺术嫁接到贴簧竹雕上。他的竹刻,刀法飘逸流动,画面意境深远,因此,作品往往具有浓厚的文人气息。

喻文是王民生的高足,他既继承传统竹雕艺术,又独创压烫、电烙画等新工艺。同时,还与竹雕家曾剑谭一起,开创贴簧镂雕、硝酸浮雕和贴花烫压等新技法,使贴簧竹雕走上丁现代化的道路。北京人民大会堂悬挂的两幅气势恢宏的贴簧巨幅画屏,就是喻文的杰作。

五、江安竹雕

四川省的江安竹雕,始创于清代末期,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它也以贴簧工艺为主,常见产品有挂屏、花瓶、烟盒、笔筒、火柴盒和文具盒等。江安竹雕独创的火绘、贴花、突花和铁丝纹刻花技法,也让人刮目相看。雕刻的题材以人物、花鸟、山水和书法为常见,刀法劲挺有力,画面多生动逼真。

江安竹雕的代表人物当属邹海山。邹海山有一绝,他能将幼笋培育成凹形或扁形竹子,然后用来制成异形笔筒,再施以贴簧,精巧刻画,融天然和人工于一炉,最终形成了一件件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五竹刻鉴赏

当前,在海内外民间收藏中,古旧竹雕是收藏热门。中国的古旧竹雕,明、清两代的竹雕成品担当主角,它的文物、艺术价值,早在本世纪三四十年代?,就已经受到人们的关注。对这种情况,赵汝珍的《古玩指南》分析得很有道理:竹刻者,刻竹也。其作品与书画同,不过以刀代笔,以竹为纸耳。书画之难人所共知,今乃易以刀、竹,其难当更逾书画也;按,古人削简为书,治竹久为国人所长,刻竹为文物或许古时亦有行之者,只以治之未精,为者无名,是以往昔无传焉!宋时始为世人所注意。据《清秘藏》谓:宋高宗时有詹成者,能于竹片上刻成宫室、人物、花鸟,纤毫俱备。

所制更有鸟笼等物,甚精,今亦失传。是此艺宋时亦有,惜继者无人,致湮没未彰也。至明正嘉时,有嘉定人朱鹤者号松邻,抚宋、元小景名画刻之于竹,创为竹刻。子小松、孙三松,能世其业,因之日就光大,竹刻乃大显于世。嗣后从之者日众,而名手大家亦相继辈出。及清诸艺并尊,而刻竹尤盛,其佳品收入内府,邀荷纯皇御题,遂致名播海内。

而今,中国古旧竹雕更被世人看好,1995年佳士得拍卖行拍出的十多件竹雕作品,每件价格都在2-4万港币之间;有一件明末清初的“和合二仙”竹刻人物摆件,成交价19.5万港元。

1995年秋天,北京瀚海拍卖行拍出的清中期“刘海戏金蟾”竹刻摆件,成交价33万元人民币;“一统万年”竹刻摆件,成交价24.2万元人民币。有鉴于此,一些见利忘义之徒便投机钻营,大肆造假或以次充好,人们上当受骗的事也就屡屡发生了。

其实,古玩市场或民间私下里以赝品招摇惑众,这种现象在明清时期就已经存在,不足为怪。问题是很多收藏爱好者不懂得鉴定,不识真伪,甚至辨不清作品的高下优劣,这样从事收藏活动,吃亏也就难免了。那么,鉴定又究竟应该怎么着手呢?

一、关于名家作品的一些共识

出这个题目,是因为明清时期的著名竹雕大师,基本上都没有在作品上留名的习惯,所以,有亲笔题款的名家传世之作很少。现在我们能见到的刻上大师名款的竹雕器物,有4种情况:一是作者亲笔题款的真品;二是其弟子们后加款识的真品;三是弟子的作品刻上师傅的名号;四是完全造假的赝品。

第一种情况。我们在前面介绍朱鹤时,提到他的松鹤图笔筒,这只笔筒上就有他的亲笔刻款。款识刻于图中“松皮”卷脱露“木”之处(显然是为题刻而留白),题字阴文五行:“余至武陵,客于丁氏三清轩,识竹溪兄,笃于气谊之君子也。岁之十月,为尊甫熙伯先生八秩寿,作此奉祝,辛末七月朔日,松邻朱鹤。”朱缨的“刘阮入天台图”竹雕香筒,图中的山间深处洞门门额上,也钤有“朱缨”、“小松”二枚阴文、阳文印章。

据清人徐康《前尘梦影录》记载,张希黄的渔翁垂钓图留青竹筒上,也有张希黄的亲笔刻款:“风约约,雨霏霏,无数蜻蜓立钓丝”,下署“希黄子”三字,并刻钤二枚小印。

方絜的苏武像竹雕臂搁,刻有题画诗。题画诗旁,便有方絜刻款:“庚寅仲春作,奉大卿仁兄清玩,治庵方絮。”

古代竹雕大师亲笔署名的作品,传世稀少,弥足珍贵。因为,正是这些真品,为我们鉴定他们的其他不留款识的作品,提供了一面又一面镜子。

第二种情况。如吴之王番本人的竹雕,他的有些作品并未加款识,但其子侄和弟子们不甘心,竟捉笔代刀为之补上。这种伪款的真品,流传于世的还为数不少。识货者觅得后,便在伪款上涂一层蓝色的颜料,珍藏下来。像这样一种类型的伪款真品,后人谓之“填蓝”。

“填蓝”竹雕,以款刻“吴之瑶制”的荷杖僧人图笔筒最为典型。

这只笔筒口径9.4厘米,足径9.2厘米,高17.3厘米。从筒的自然呈色(棕红色)、莹润光洁的表相以及整体造型(口沿及底边各镶一圈花梨木,底有外翻式矮足)来看,应当属于明末清初的作品。它的正面雕一慈眉善目、笑容可掬的僧人,肩荷禅杖、手持念珠,正赤足缓步前行。所穿僧袍略鼓,好似被清风吹起一般。整个画面也很有韵味。然而,行家们从笔筒背面所刻的一首诗和署款上,看出了问题。因为这首诗:“和尚肚皮如瓮,眼儿笑得没缝。布袋朝暮提携,手中不知轻重。问渠袋者何物?一气阴阳妙用。”与正面刻画的僧人形象不符:布袋和尚手中提携布袋,图中僧人则手持禅杖、念珠;布袋和尚“肚皮如瓮”,图中僧人则身材魁伟。署款“吴之王番制”也有些微摹仿的痕迹。因此,这件竹雕器物是不是吴之蹯的作品,就引起了怀疑。接着,行家们又回过头来,再仔细观摩,—个细节一个细节地进行推敲,竟发现这确实是一件非常杰出的薄地阳纹作品。上面的人物雕刻虽浅,但神态俱现,特别是脸部的雕刻极为传神,衣服皱折处的线条更显流畅,看不出运刀呆涩生硬之处;这正是典型的吴之王番薄雕风格!至于背面的诗文,后经考证,终于弄清真相;那是其子侄们后加的。

第三种情况。刻有竹雕大师款识,实际上是其弟子的作品。这里有两种可能,一种是代刻;一种是其身后,其弟子斗胆伪冒,以抬高自己作品的身价。

代刻,是因为大师们名声卓著,求其作品的人很多,应酬不过来,或年龄过大,老眼昏花,求其作品的人出了高价。于是,本人勾勒草图,让弟子精工细作。这些代刻作品由于是在大师本人指导或关注下完成的,虽然雕刻水平不及真品,但风格相近,也富有魅力,甚至仅仅是伯仲之间的差距,仍不失为佳制。

伪冒作品往往是由于大师本人已作古,某些弟子拿自己完成的作品来冒充,如刻有濮仲谦款识的许多作品,相当一部分就是他的弟子刻仲谦的名字,以抬高自己作品身价,但这些作品与真的仲谦作品相比,刀法、造型、艺术性都有相当大的差距。

第四种情况。全是伪造的赝品,一般说,其刀工、技法、造型,甚至材质,都无法与真品比肩,艺术品位也低。对此,稍微懂行的人一看即知,无须多言。问题是有些造假的高手,他们炮制出来的赝品几可乱真,蒙骗了不少人,这是我们必须提防的。

上述民间收藏中的复杂情形,其实由来已久,而赝品作为一种客观存在,我们又无法消除它。因此,很多收藏家在长期的实践中,面对现实,逐渐积累经验,通过交流,终于有了一些共同的体会,即:鉴赏古旧竹雕,“不重虚名,唯求务实”。所谓“不重虚名”,是说在鉴赏时,作品文物价值与艺术水平的高低,不以器物上名款来头的大小为转移;所谓“唯求务实”,是强调作品的价值高低,只以作品本身所体现的艺术表现力、刀工、年代、历史地位和影响为尺度,有些看来是“代刻”作品,但艺术感染力强、刀工好、造型有特点,不比真品差,或者比真品还略胜一筹,我们也“等量齐观”,视同真品。特别是当前,面对许多不留款识的传世竹雕佳制,“唯求务实”就更有它的现实意义了。这些年来,海内外许多拍卖市场,也采取这种态度,拍件的价格定位,主要依据就是:1.刀工;2.艺术水准与流派风格;3.年代;4.传世留存的多与寡;5.作品的完好与否。

二、“古旧竹雕”的作伪方法

了解造假者的作伪方法,有助于我们在收藏活动中,更好地识辨作品的真伪优劣。

古旧竹雕的作伪,没有伪造古书画、古陶瓷、古玉那么复杂,但与古代书画的作伪方法相似。归纳起来,有以下4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