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养生是很简单的事
6993800000029

第29章 细节养生——安全简单不花钱(1)

养生之道并非一个框框,整体上的轮廓对了就可以了。其实它是由一个个细节组成的,只有细节注意好了,养生的重担才放下了。

耳朵不宜随便掏

很多人觉得耳屎十分影响形象,尤其是耳朵长期暴露在外的人。因此,为了干净,他们不断地掏耳朵,有些人甚至把掏耳朵当成了一种享受。其实,这样做危害颇多,对耳朵也有损伤,轻则会导致耳道发炎,重则可能会使听力减退,甚至丧失。

您一定会觉得诧异,掏耳朵怎么还能掏出这么多麻烦来呢?据报道,曾有一位30多岁的男子,一直觉得自己几个月来左耳朵听声音越来越不清楚,感觉里面像堵了一团棉花。医生检查发现他的左耳道内长满了乳头状瘤,从里到外把耳道堵得死死的,正是这个原因导致了听力下降。

询问那位30多岁的男子发现,他经常让理发师给他掏耳朵,并视之为一种享受。殊不知没经过消毒的公用掏耳工具,不仅能传播引起耳道乳头状瘤的病毒,还能刺激其恶变。耳道乳头状瘤是病毒感染引起,开始时是良性的,但如果外界刺激比较多,就会使其恶变,越长越多最终堵塞耳道。在各种致其恶变的因素中,掏耳朵是最多最直接的。

据科学研究,人的外耳道皮肤比较薄弱,与软骨膜连接也比较紧密,皮下组织少,血液循环比较差。耳屎,在医学上叫耵聍,是由外耳道耵聍腺分泌出来的分泌物,它并不像我们认为的那样有害,反而会对外耳道皮肤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不过耵聍过多会堵塞外耳道,影响听力,有时还会刺激外耳道,使耳道发痒。

因此,耳屎过多的时候也应该把它掏出来。但是在掏耳屎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如果掏耳朵的方法不对,或用力不当,最容易造成外耳道损伤感染而成疖肿,引起耳部疼痛,严重者会导致听力减退。而且,经常掏耳朵,还可使外耳道皮肤角质层肿涨,阻塞毛囊,给细菌的生长提供便利条件,导致耳道奇痒,或流黄水。外耳道皮肤长期慢性充血,还容易刺激耵聍腺的分泌,耳屎反而会更多。

生活中还有很多人用一些火柴棒等物掏耳朵,这更容易将霉菌带进外耳道,使耳道奇痒难忍。如果霉菌生长在鼓膜上,还会引起听力减退及耳鸣。鼓膜是一层厚约01毫米的薄膜,如果用尖锐的工具掏耳朵,不小心还会将鼓膜刺伤甚至穿孔,严重的会造成耳聋。

因此,耳屎多了,正确的处理方法应该是用脱脂棉卷做成棉签儿,轻轻地把耳屎清理出来。如果耳屎太多难以掏出,可到医院请医生帮助处理,不要自己随便掏。

小孩子的耳朵更应该得到好的保护,因其小不懂事,所以重任便落在了家长身上。很多孩子经常会觉得耳朵痒,于是家长就频繁的给其掏耳朵,这是一大忌,一定要注意。其实耳痒有很多原因,比如皮肤湿疹、霉菌感染、刺激或耳道进水没干燥,耵聍被泡涨等。这些因素都可以引起耳痒,因此不可随便给孩子掏耳朵。如果孩子耳道内不舒服,可手指按摩耳孔和耳孔前的耳屏,或用棉签蘸酒精擦耳孔或浅耳道,这样既能止痒止痛,又能消毒。

不能再挖鼻孔啦

挖鼻孔——这是一个既不美观、又有害健康的动作,我们应该节制。也许有些人会质疑,挖鼻孔怎样不健康了呢?

我们每个人的鼻孔前部都有一层皮肤保护,细菌等有害物质难以侵入。如果经常用手指挖鼻孔,坚硬的指甲就会损伤鼻前庭柔嫩的黏膜,造成出血,并将细菌直接引入伤口,引起感染。

即使没有发生感染,也损伤了皮肤,甚至还会形成一层痂。鼻孔里结痂是很不舒服的,这就更想用手指把它挖掉了。这样就会出现挖了又长,长了又挖的长期不愈的情况。所以一旦鼻内结痂,产生不舒服感觉时,应当忍耐和克制,不要用手指挖鼻孔。这样几天后,伤口愈合,痂皮也就脱落了,不舒服的感觉自然就消失了。如果结痂面过大,鼻痒难以忍受,可以涂些药膏或氧化锌油,使痂皮软化,鼻痒就会缓解。所以,千万不要抠鼻孔。如果感觉有鼻涕,最好用纸擤出来,擦掉。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喉科曾接待到过这样一位病人:因为用手挖鼻孔感染而引起鼻前庭疖及周围组织的蜂窝组织炎。该患者早晨起床后鼻子经常感觉干燥、发痒,便习惯用手去抠或捏,弄得鼻部周围出现红肿,鼻孔内不断渗出带血的分泌物。也许他自己也没有想到,仅是挖鼻孔还能挖出病来。

其实,挖鼻孔不但有以上危害,还能引发致命的颅内感染。“颅内感染”这个名词大家应该并不陌生,它无疑是可怕的,但是要和挖鼻孔联系起来,也许很多人还是不能够相信。人体鼻部静脉与颅内静脉是相通的,中间没有瓣膜,也就是说中间没有任何屏障。挖鼻孔时手部的细菌进入鼻腔,容易引起鼻腔感染,如鼻前庭炎、鼻前庭疖肿、蜂窝组织炎等。鼻部感染灶的致病菌可以通过静脉进入颅内,引发致命的颅内感染,危及生命。

除此之外,很多人喜欢拔鼻毛,觉得鼻毛很不美观,其实这也有害。我们的鼻毛对吸入空气起着过滤清洁的作用,是呼吸道的第一道屏障,若拔除鼻毛,无疑是将鼻子的防线自动解除,其结果是细菌、有害尘埃直接进入下呼吸道,引起下呼吸道的感染。此外,拔除鼻毛后,毛囊受损,细菌乘机侵入,还可引起鼻疖发生。而经常用手去挖鼻孔,也会导致鼻毛脱落。

讲了这么多,想必您一定了解了挖鼻孔的危害,所以应该注意保护自己的鼻子,经常清洗鼻子,因为洗鼻子和洗脸同样重要。专家建议,如果在每天早晚洗脸时用水清洗一下鼻子,不仅可以防止鼻孔干燥、发痒,而且可以保护鼻子。

清洗的方法很简单:只要在平时洗脸的时候同时清洗鼻孔,并形成习惯就行了。洗鼻孔时用食指的指腹清洗鼻孔内上部位,用无名指的指腹清洗外下部位,帮助小孩洗时则用小指操作较方便。当然,每次清洗最好是用流动的水。你可能会发现有时鼻孔比脸更脏。所以,天天清洗鼻孔是必要的。尤其是在特殊情况下,我们更强调勤洗鼻孔,如小孩鼻孔易存积脏物,还有感冒时、接触强粉尘或多油烟环境时,以及吸烟的人等。

染发与性命之忧

走在华丽都市的柏油路上,你会发现黑头发的年轻人越来越少,白头发的老年人也越来越少了。不知不觉中,染发已成为一种潮流,向每个人袭来。然而,染发除了会给你带来时髦与年轻之外,还能给你带来疾病,甚至还会带走你的生命。让我们先来看看染发的危害吧!

1.皮肤过敏。

这是由永久性染发剂中的苯二胺引起的,是所有化妆品中排在第三位的容易导致过敏的物质,前两位分别是香精和防腐剂。

2头发断裂,令发质受损。

一般是因为染发时间过长,温度过高,染发剂的浓度过大。

3令头发失去光泽。

头发失去光泽通常是由于漂白剂导致的。一般在染发之前都会先用漂白剂来氧化头发中的黑色素,漂白剂会进人头发内部,因此破坏头发表面鳞片状的毛小皮。此外,在氧化黑色素的同时,还会降低头发的张力。

4染发有一定的致癌几率。

据了解,染发剂之所以会导致皮肤过敏、白血病等多种疾病,是因为染发剂中含有一种名叫对苯二胺的化学物质,是大多数染发剂中必须用到的一种着色剂。以苯二胺为主要成分的染发剂在允许使用的浓度下,没有明显的致癌和导致胎儿畸形的危险。倘若超过了这个浓度(当然是指一些不合格的染发产品),那就难说了。

专家提醒,由于苯二胺是一种致癌物质,不能长期去接触,因此建议一年染发次数不要超过两次,且染发前要进行皮肤测试。另外,患高血压、心脏病、哮喘病等疾病的患者不宜染发,准备生育的夫妻以及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不宜染发。

由于改变毛发颜色的过程是一个化学反应,因此对市场上普遍使用的化学染发剂的副作用,国内外并没有多少差别。因为染发引起过敏的病人在各家医院几乎每天都能遇到,而由此导致的白血病、皮肤癌以及内脏肿瘤在临床死亡也很常见。

染发已经成为世界流行时尚。一项刚刚公布的调查结果很能说明问题:62%的英国妇女认为染发是日常美容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英国染发剂的销售增长率连续8年高居非生活必需品之首;英国妇女每年花在染发上的开销已突破120亿英镑。

同时,该项调查还显示,英国有947万妇女每隔两个月染一次头发,以保持最佳的形象;有86%的妇女认为,当自己的头发看起来很棒时,她们会感到充满信心;几乎一半的受访者认为,在与异性相处时,染过的头发能让自己更富于情调和浪漫的色彩。消费者普遍认为,染发可以增加头发的光泽,改变色彩,让秀发与时装、妆容相得益彰。这或许就是染发的强大魅力所在。因此,尽管染发有如此众多的危害,然而还是无法阻止一些人去染发,而且这其中老年人居然还占了不小的比例。

值得注意的是,老年人白发染成黑发的行为是最危险的。专家认为,中老年人白发染黑,往往时间相隔很短,而且因为新发与染发的巨大色彩差而要经常满头重染,这样皮肤年复一年地吸收着染发剂,再加上自身的体质相对较差,因此更容易过敏、致癌。

其实,头发的颜色还是自然一点比较好。尤其是老年人,花白的头发虽然显得有些沧桑感,然而这也是一种慈祥、和蔼可亲的象征,何必非要为了显得年轻而受染发的罪呢。

另外,使用染发剂时应始终戴着手套,避免与皮肤直接接触;染发最好能与头皮相隔近一厘米;不要太频繁地染发,而且不要重复染发,只要染新长出来的地方就可以了;应少用永久性染发剂,使用永久性黑色染发剂的消费者,最好考虑换用颜色较浅的染发剂;不要用不同的染发剂同时染发,以防不同染发剂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有毒物质。

染发是一个恶性循环,只要染上了,新长出的头发就会和原来的不一样,影响美观,因此需要再染。其实,我们就是黄皮肤黑眼睛的中国人,何必去追求金发碧眼的特别呢,还是让自己健康最重要。

别让耳机成为健康杀手

收音机、录音机、CD机、MP3,从最早最古老的外形发展到现在,越来越美观,越来越小巧,存放的歌曲也越来越多。因此,深受人们喜爱。人们戴耳机听音乐或学外语,既不会影响他人,又可以避免外界的干扰,看起来既潇洒,又能得到不错的精神享受。

然而,由此带来的某些潜在危害性也许你并不知道。经常使用耳机听音乐或学习,会损伤人的正常听力,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患上感音性耳聋。

用耳机听音乐,由于耳膜与耳机振动片距离很近,声波传导范围小而集中,对耳膜听觉神经刺激比较大,容易引起耳道发炎、头晕、耳鸣、重听等。如果连续听上几个甚至十几个小时,还可能出现突发性耳聋。此外,戴耳机的时间过长,精神会始终处于紧张状态,也不利于健康。目前市场上的耳机大致有头戴式和耳塞式两种。头戴式耳机听音效果好,耳塞式耳机携带方便,但两种耳机对耳朵的伤害都是一样的。

一些随身听音量可高达115分贝以上;即使音量未开到最大,收听摇滚乐时也可达到95分贝,收听迪斯科音乐可高达110分贝以上。有关医学资料表明,当人耳听到的音量达100分贝时,时间较长就会造成不可恢复性的听力损伤;而当音量高达110分贝时,就足以使内耳的毛细胞死亡,严重者还会造成听力完全丧失。现在在欧洲等地,几乎都不再使用耳塞式耳机了。

由于很多耳机是入耳式设计的,使用不当或者是音量太大都会对耳膜造成直接的伤害。因此,建议广大青少年平时尽量少使用随身听。即使使用,也要将音量尽可能调低些;一般不要超过80~90分贝,连续收听时间也不宜超过1小时,必要时可适当休息一会再继续收听,以免危害健康。并且在公交车或大街上等噪声很大的地方,最好不要用耳机听音乐。因为为了盖过外界的噪声,人们常会不知不觉地加大耳机音量,结果对耳朵的伤害更大。

总之,凡事从各方面多考虑,认清好处和弊端,保证不损害身体。

保持眼睛水汪汪

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眼睛有神,能使整个人都显得很有神;然而美丽是次要的,眼睛能看见繁华的世界、能看书看报、看见我们最慈爱的母亲,这才最重要。可是眼睛也会疲劳,长时间使用眼睛而造成用眼过度,是眼睛疲劳的一大主因。

眼睛疲劳的一般症状是视物稍久则模糊,有的甚至无法写作或阅读,眼睛干涩、头昏痛,严重时可出现恶心、呕吐等。另外,视疲劳还导致成年人发生近视或提前花眼,白内障、青光眼、视网膜剥离等眼疾也会伴随着用眼过度而来。

德国眼医协会的医学家介绍说,眼睛有烧灼感,或者发生红肿以及感觉眼内有异物等,都是眼睛干涩症的症状。人们应当重视这一疾病,否则长期患病则容易对眼睛造成伤害,甚至失明。引发这一病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长期使用电脑、吸烟、空气污浊等,尤其在冬季,长期处于暖气环境下更容易引发该症。

当发现症状严重或持续不能缓减时,应该尽快接受眼科医生的诊断与治疗。如果确诊为干眼症,应严格按照医嘱接受药物等治疗;如果是眼镜或隐形眼镜不适引起的视疲劳,可根据眼科医生所开处方,重新配适合的眼镜,并且注意保护眼睛。

保护眼睛的具体方法如下。

1.日常生活中的保健。

平时注意精神放松,感到眼睛疲劳时适当休息;尽量不向上看,将电视机或计算机放置在低于眼水平的位置,且看电视或使用计算机时间不宜过长;办公桌、计算机的显示器放置在不受阳光直接照射的地方,因为对照明光线发生反射的画面会引起眼睛疲劳;平时要补充足够水分,不吸烟、喝酒,保持房间一定的湿度,让新鲜空气保持流通。

2补充营养。

保护眼睛、防止视力伤害、减缓视疲劳,除了光线适宜、保持正确的操作姿势、保证休息和做眼保健操之外,还有一条非常重要,那就是要给眼睛补充营养。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维生素与眼疾的发生、视力的好坏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因此,经常觉得眼睛干涩的人,尤其是常使用电脑的人,不妨多喝些菊花茶。菊花里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是维护眼睛健康的重要物质,也是中医治疗各种眼疾的良药。菊花茶能让人头脑清醒、双目明亮,特别对肝火旺、用眼过度导致的双眼干涩有较好的疗效。

3多食粗粮。

我们知道,平时多吃粗粮、杂粮、红绿蔬菜、薯类、豆类、水果等含有维生素、蛋白质和纤维素的食物,有益身体健康;其实,注意膳食的营养平衡,对保护眼睛、防止视力伤害、防治眼疾、提高视力,也是非常重要的。

解决干涩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让眼睛湿润,有意识地流泪、打呵欠等都可以缓解这一症状。打不出来就滴人工眼泪。但这只是缓解一时的方法,并非治疗良方。遇到干眼症,还是应该及时去医院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