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三本主义
6996600000034

第34章 成本篇(12)

产品质量与成本之间互为因果关系,可以从两方面去认识:在一般情况下,高质量的产品是建立在高成本的基础之上的。成本是原因,质量是结果。但有时企业的高成本却是因为产品质量不好造成的,一是生产过程中的废品损失和返修的费用会加大产品成本;二是伴随质量低劣出现的产品质量不稳,使得产品售后的维修服务费用增加。因此要树立提高质量就是降低成本的观念,减少废品损失和产品售后的维修服务费用,减少由于商品过时、过季和供过于求造成产品贬值而形成的无形损失。所以,在降低成本中必须考虑如何提高产品质量,减少产品无形损失。首先是按市场需求开发产品和组织生产;其次是尽量缩短产品在流通领域的待售时间;再次是减少产品在流通领域的待售数量。这就要求企业建立对市场需求的灵活而快速的反应机制,具有弹性的生产能力,一旦市场有了需求便迅速进行生产。只有这样,才能把无形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5.加速资金周转,降低产品成本

加速资金周转也是降低产品成本的重要途径。企业应通过及时采购、及时生产、及时销售,来加速资金周转,降低产品成本。加速资金周转的关键,是企业的经营管理要以市场需要为导向,以信息管理为纽带,把企业的采购、生产、销售进行有机整合,建立具有弹性的生产能力,尽可能地缩短产品的生产周期,这样就能对多变的市场需求作出快速、灵敏的反应。

一旦市场有了需求,就组织产品的生产、原材料和零部件的采购,产品完工后就可立刻进入销售领域。这样就能把原材料、零部件、在产品、产成品的资金占用、有形和无形损耗及管理费用等期间费用降低到最低程度。

6.重视信息管理,建立信息沟通体系

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谁最早获得准确详实的信息,及时作出准确预测、正确决策,谁就能拥有主动权,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同时,还可以最大限度地规避市场竞争风险,防范由于信息原因造成的预测不准而导致的决策失误,使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得以顺利进行。否则,信息匮乏必将使企业难以应付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环境,不能对环境变化带来的不确定因素进行科学预测,不能有预见性地采取各种防范措施,从而使企业遭受风险损失。

可见,重视信息管理,建立信息反馈、预测和决策网络,将决定着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兴衰存亡。企业必须建立起一个完整、畅通、清晰、高效的信息沟通体系,这对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提高企业竞争能力意义重大。

7.利用共享资源,降低产品成本

共享资源指产品的成本与分摊资源费用的产品数量有关,分享这类资源的产品数量越多,分摊到单位产品中的成本就越低,如:企业固定资产、产品的研究开发费用、资源的采购费用、信息使用费用、市场开发费用等,都是共享资源。增加使用这些共享资源的规模和频率,就可以降低产品的成本。

作业成本管理的要素

作业成本管理是以增加企业利润为目的,基于作业成本法的新型集中化管理方法。它通过对作业及作业成本的确认、计量,最终计算产品成本,同时将成本计算深入到作业层次,对企业所有作业活动追踪并动态反映,进行成本链分析,为企业决策提供准确信息;指导企业有效地执行必要的作业,消除和精简不能创造价值的作业,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目的。

了解和掌握作业成本管理的核算要素是掌握生产作业成本管理知识的基础。作业成本管理涉及的四大核算要素是:资源、作业、成本对象、成本动因。其中资源、作业和成本对象是成本的承担者,是可分配对象,在企业中资源、作业和成本对象往往具有比较复杂的关系;成本动因则是导致生产中成本发生变化的因素,只要能导致成本发生变化,就是成本动因。

1.资源

在作业成本管理中的资源,实质上是指为了产出作业或产品而进行的费用支出,换句话说,资源就是指各项费用的总体。作为分配对象的资源就是消耗的费用,或者理解为每一笔费用。

资源如果直接面向作业和成本对象分配,就是传统成本法的直接材料。

2.作业

作业是指企业为了某一目的而进行的耗费资源的工作。作业是作业成本管理的核心要素。根据企业业务的层次和范围,可将作业分为以下四类:单位作业、批别作业、产品作业和支持作业:

(1)单位作业:使单位产品或服务受益的作业,它对资源的消耗量往往与产品的产量或销量成正比。例如加工零件、每件产品进行的检验等;(2)批别作业:使一批产品受益的作业,作业的成本与产品的批次数量成正比。例如设备调试、生产准备等;(3)产品作业:使某种产品的每个单位都受益的作业。例如零件数控代码编制、产品工艺设计作业等;(4)支持作业:为维持企业正常生产,而使所有产品都受益的作业,作业的成本与产品数量无相关关系。例如厂房维修、管理作业等。

3.成本对象成本对象是企业需要计量成本的对象。根据企业的需要,可以把每一个生产批作为成本对象,也可以把一个品种作为成本对象。

成本对象可以分为市场类成本对象和生产类成本对象。市场类成本对象的确定主要是按照不同的市场渠道不同的顾客确定的成本对象,它主要衡量不同渠道和顾客带来的实际收益,核算结果主要用于市场决策,并支持企业的产品决策。生产类成本对象是在企业内部的成本对象,包括各种产品和半成品,用于计量企业内部的生产成果。

4.成本动因

成本动因,指解释发生成本的作业的特性的计量指标,反映作业所耗用的成本或其他作业所耗用的作业量。成本动因可分为三类:交易性成本动因、延续性成本动因和精确性成本动因。

(1)交易性成本动因:计量作业发生的频率,例如设备调整次数、订单数目等。当所有的产出物对作业的要求基本一致时,可选择交易性成本动因。以家电制造企业为例,安排一次某型号冰箱生产或处理同一型号产品订货,所需要的时间和精力与生产了多少产品或订货的数量无关。

(2)延续性成本动因:它反映完成某一作业所需要的时间。如果不同数量的产品所要求的作业消耗的资源显着不同时,则应采用更为准确的计量标准。例如,工艺流程简单的产品每次所进行的设备调整时间较短,而工艺流程复杂的产品所需要的设备调整时间较长,如果以设备调整次数为成本动因的话,则可能导致作业成本计算的不实,此时以设备调整所需要的时间为成本动因更为合适。

(3)精确性成本动因:即直接计算每次执行每项作业所消耗资源的成本。在每单位时间里进行设备调整消耗的人力、技术、资源等存在显着差异的情况下,则可能需要采用精确性成本动因,直接计算作业所消耗资源的成本。

企业在开展作业成本管理的过程中,必须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分步骤实施。但不同企业的应用也有相当多的共性因素所在,归纳起来可分为8大实施步骤。在实施生产作业成本管理的过程中,注重在这几个步骤的基础上创新和灵活应用,是实现作业成本管理成功的关键。

1.作业调研:了解企业的运作过程、收集作业信息

详细了解企业的经营和作业过程,理清企业的成本流动次序和导致成本发生的因素,了解各个部门对成本的责任,便于设计作业以及责任控制体系。

2.作业认定:掌握作业流程并分解归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