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出门在外
7000600000003

第3章 理由:为什么离家外出  

打工经商

看惯了陌生的脸和陌生的路牌

沉甸甸的行旅它告诉我你出门在外

总以为一些奇迹在把我等待

才会奔波在风雨中

一次次从头再来……

雪村的这首《出门在外》,几年来一直流唱于城乡的大街小巷,感伤奋进的曲调中,分明可以看见众多外出打工者的身影。

在中国大地的每座城市,到处都可以见到一批批忙碌的打工者,“打工”在中国已是妇孺皆知的词汇。

对于从农村出来的打工者,他们长年离家,漂泊在外,为的是靠打工赚得全家的温饱。

随便走进哪座城市,都会看到打工者忙碌的身影:搞建筑、当保姆、送牛奶、卖菜、送液化气、打零工、当服务员、卖小吃……在城市运行中,他们已经成为不可替代的一部分。

都市的火车站,每天都有找不到工作、扫兴而归的打工者,但更多的却是满怀憧憬、乘兴而来的人们,他们上火车,下火车,日复一日,使得都市的火车站永远不会寂寞。

为了家庭的生计,为了自己的前途和命运,他们焦灼地守候在马路边、小区的门口,等着别人的雇佣。

忙碌了一年之后,他们才可以擦干脸上的汗水,收拾好自己的心情,踏上回乡的路途,回到阔别已久的故乡。而春节一过,他们又如潮水般涌向都市,像候鸟一样,习惯了一年又一年归去来兮的辗转漂泊。

许多来都市寻梦的打工者,他们生活在都市的边缘,干着各种最苦、最累、最脏的活计,尽管如此,都市这块土地依然寄托着他们的希望与明天。

当然,不少打工者靠勤劳和智慧创造了财富,他们当中许多人的衣食住行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开始享受着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他们为城市的商业注入了活力,一旦没有了他们,市民生活就增加不便,城市经济也难以运转。

另外,还有一个打工群体,那就是刚跨出校门的大学毕业生,他们不安于一份稳妥的工作,而是针对自己的专业,选择城市作为自己发展的空间。

他们走马灯似地从一个城市涌向另一个城市,钻地下通道,走过街天桥,出地铁,挤公交,赚钱,租房,上网,谈生意……从都市的北头到南头,西端到东端。每天为了生存,行色匆匆地在都市中奔波,在职场里摸爬滚打。

都市里商贾云集,商潮涌动,百舸争流。潮头浪尖的弄潮儿也不乏出门在外的经商者,他们凭着肯干与务实、勤劳与智慧,闯出了一番广阔的天地,在都市落地生根。

许多人曾辗转于都市的各个角落,在偏僻的市场摆地摊,做小生意,渐渐摸索出了一套做生意的门道,把小摊变成柜台,把柜台变成小店,把小店变成大店……奋斗使他们最终成为成功的商人,成为都市中最富活力的建设者和财富创造者。

在这个激烈竞争的年代,无论从事哪种行业,都充满着各种各样的挑战。而外出打工,学会挑战和竞争,才能在各行各业中崭露头角,获得发展。

离家外出,为的是谋一份生计,闯一片天空。只有准备充分,考虑周全,掌握出门在外的常识,才可以使自己在人生的旅途中少些困难,多一份成功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