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狭路奇兵——直升机
7004700000016

第16章 直升机战典(3)

11月17日,美军B-52轰炸机对越南人民武装阵地进行了猛烈轰炸,以掩护美机降部队撤退。撤退中,美骑兵第7团第2营与越南人民武装的第66团第8营遭遇,双方展开了一场残酷的战斗。一场恶战过后,美军被打死151人,越南人民武装也付出了牺牲400人的代价。越南人民武装士兵的英勇精神,使美军士兵不寒而栗。

11月28日,波莱梅战役结束,尽管越南人民武装作战勇敢,最终抵不过美军的空地打击,被迫全部撤到了越柬边界。从10月23日到11月28日的37天里,美军第1骑兵师组织了空中机动部队建立后的第一次大规模空中机动作战,先后使用6个骑兵营和1个炮兵营,出动直升机6000余架次,飞行2.7万多小时,空运步兵193个连次,炮兵67个连次,空运物资达1.3万吨,迫使越南人民武装部队放弃了征服中部高原第一阶段的攻势作战。

随着直升机的成功运用,美军在以后的几年里,特别是1967年至1968年间,不仅空中机动师,每个在越南的陆军师都装备了足够的直升机,并都能组织营级规模的空中机动行动,许多非空中机动部队都为自己的空中机动作战而感到非常自豪。在此期间,美军进行了大小数以百计的空中机动作战,其中最著名的是1968年初进行的溪山战役。

溪山位于9号公路以北,紧靠“胡志明小道”,完全被高耸的山峰所包围,是越南人民武装从越南北方向南方渗透的重要通道,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溪山要塞附近有一个简易机场,9号公路由这里向西直通老挝边境,向东21千米便是卡卢,再向北然后折向海岸。一年前,一个营的美国海军陆战队占领了这座机场和附近的要地,建立了美军基地。

1968年初,越南人民武装军队的两个多师,对溪山地区发起进攻,包围了美军陆战队和南越军队一部,切断了9号公路,并沿9号公路构成了对外正面攻击之势,计划以“围点打援”的方式,吸引美军和南越伪军增援溪山,以便将溪山守军连同援军一同消灭。由于这条公路及其附近一带全部为越南人民武装控制,所以,他们计划将美军的大部队吸引过来,大打伏击战,一举消灭溪山的守敌。

为解救溪山被围部队和打通9号公路,驻越美军总司令威斯特摩兰命令新上任的第1骑兵师师长托尔森打通这条东西走向的陆路,以减轻第1骑兵师的压力。为吸引敌人的注意力,减轻“围点打援”部队的压力,越南人民武装于是派出了一部分部队,将进攻矛头指向了威斯特摩兰的指挥部、机场、大使馆等重要目标。越南人民武装的这一行动,迫使美军不得不将第1骑兵师调回,保卫南越的主要城市。

与此同时,进攻溪山要塞的越南人民武装部队也加快了攻击的节奏。双方战至3月底,美军的B-52轰炸机在这里投下了1.3万枚炸弹,火炮发射了十多万发炮弹,但仍然没有改变美军被动挨打的局面。于是,在解除了越南人民武装对城市的威胁后,美军第1骑兵师配属的两个海军陆战团,连同其他支援部队重新投入溪山要塞的战斗,并实施了代号为“飞马”的空中机动作战。

4月1日7时,美军第1海军陆战团两个陆战营沿9号公路从正面发起攻击,其目的是打通公路的东端,同时吸引越南人民武装的注意力,以便以后集中兵力向越南人民武装主力进行突然袭击。与此同时,第3空中骑兵旅3个营的兵力,在溪山公路南北两侧,纵深约10千米的地方实施了机降,并随同机降部队空运了部分炮兵,建立了与纵深炮兵可相互支援的前方火力支援基地,对机降部队实施有效支援,保障了机降部队与正面进攻部队的胜利会合。在机降过程中,CH-47“支奴干”直升机吊运了一个营的火炮,在海岸炮兵的射程之内建立了一个火力分队,支援各部队的战斗。

4月2日,第1海军陆战团继续沿9号公路进行地面进攻。两个海军陆战连为支援该团的行动进行了少量的空中突击。当另外两个营加固阵地时,第3旅第7团2营进入了更西的阵地,在公路两侧搜索,寻找北越军队。4月3日,美军又以第2骑兵旅的3个营,在溪山以南9号公路南北两侧实施第2次机降突击,配合正面进攻的两个海军陆战营沿公路向西进攻。4月4日,美军已经有6个空中骑兵营从南北两侧向公路逼进,战斗进展很快。美军驻溪山海军陆战团向南发起攻击,黄昏时便攻占了要塞南面的一块高地。

4月5日,第1空中骑兵旅从空中进入溪山要塞南面的阵地,又有两个空中骑兵营进入战斗。4月6日,第7空中骑兵团第2营经过一路激战,抵达距离溪山8千米的公路后,开始转向要塞。与此同时,南越的一支伞兵部队在溪山着陆。这时,越南人民武装的军队开始撤退。4月7日,南越空降第3特遣队在溪山以西公路附近实施了第4次机降,对向西撤退的越南人民武装军队实施阻击,配合正面进攻部队作战。

4月8日,美第7空中骑兵团第2营打开通向溪山的道路之后,第3空中骑兵旅把指挥所空运到溪山,接管了要塞的防御。为了转移美军对撤退路线的注意力,越南人民武装的军队大举进攻溪山以西的南越伪军空降兵阵地。4月9日,卡卢至溪山的公路已经全部打通。4月10日,第12空中骑兵团在轻微抵抗下夺回了卫村特种部队的旧营区。之后,通往溪山的这段20千米长的公路8个月来第一次通车。越南人民军队受阻后化整为零,分成小股,巧妙地避开了对方的部队,从小路撤入老挝境内。

4月11日,美第1空中骑兵师接到停战命令,全师驻进河纳谷地,准备进行新的战斗。至此,“飞马”行动经过10天作战于4月15日正式结束。此次作战,美军第1骑兵师有143人死亡,27架直升机被地面炮火击中,其中3架被击毁。

近期直升机战例

20世纪90年代是直升机发展的第四阶段,出现了目视、声学、红外及雷达综合隐身设计的武装侦察直升机。典型机种有:美国的RAH-66和S-92,国际合作的“虎”、NH90和EH101等,称为第四代直升机。这个阶段的直升机具有以下特点:采用第三代涡轴发动机,这种发动机虽然仍采用自由涡轴结构,但采用了先进的发动机全权数字控制系统及自动监控系统,并与机载计算机管理系统集成在一起,有了显著的技术进步和综合特性。

一、两伊鏖战

1980年4月1日,伊拉克副总理阿齐兹,正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出席一次群众性集会。当时,他是在主席台上就坐的政府最高长官。这位在伊拉克颇有威望的副总理注视着集会的人群,他自然也成为人群注视的焦点。突然间,一名伊朗男子向阿齐兹附近投去一枚手榴弹,这位副总理当即被炸伤。阿齐兹虽保住了性命,但这两个波斯湾大国的关系却由此开始恶化,以至4个多月后,即9月21日两国兵戎相见,且逐步升级,到1988年7月18日伊朗才接受了联合国第598号协议,于8月20日正式停火。历时8年的两伊战场,给两国带来了深重灾难。

其实,“手榴弹事件”并非两伊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其根本原还在于两伊间长期的利益纠纷和民族与宗教冲突。其中最大冲突当属领土问题。孕育出古代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巴比伦的低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在伊拉克的库尔纳汇集成阿拉伯河。其中,前段有99千米,在伊拉克境内,后段105千米为双方界河。这条河是伊拉克通往波斯湾的唯一出口,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因此伊拉克总企图独自拥有这条生命之河。而位于阿拉伯河东岸霍拉姆沙赫尔港,是伊朗的最大贸易港口,所以伊朗则主张以河中心线为界,共同管辖后段105千米的阿拉伯河。在多次磋商和国际人士的斡旋下,伊拉克承认了这种交换。然而,伊朗在获得了对阿拉伯河后段的管辖权后,迟迟不归还所占伊拉克领土,再加之两国间宗教和民族纠纷,使伊拉克顿觉受辱。伊拉克不甘蒙受这种奇耻大辱,1980年4月,萨达姆·侯赛因宣布,要进行一场捍卫伊拉克荣誉和阿拉伯尊严、主权的战争,并收复被占领土,从此,两国走上了兵戎相见的战场。那枚手榴弹,不过是起爆了这包积蕴多年的烈性炸药。

两伊战争中,双方都从美、苏引进了大量的武器装备。其中,直升机各自引进数百架。战争期间,伊朗共有各种直升机650架,是中东各国中直升机数量最多的国家。伊朗的军用直升机大部分来自美国。其中AH-lJ型直升机205架,贝尔2lA型直升机285架,AB-205A型直升机50架,AB-206型直升机20架,CH-47C型直升机90架。而伊拉克只有250架直升机,这些直升机,一半来自前苏联,一半来自法国。其中,米-4型35架,米-6型14架,米-8型80架,米-24武装直升机若干架,云雀IV型47架,超级黄蜂式12架,小羚羊式40架,美洲豹式3架。

两伊作战从一开始,就被称为由外行打的一场高技术战争。这种略带嘲讽的评价,源于他们对大量外国先进武器的使用方法。战争前和战争中,双方均从美、苏、法等国进口了大量的坦克、飞机、导弹等武器,但他们所采取的仍然是最传统的沿地面层层推进的战术。在军用直升机的使用上,自然也跳不出这种窠臼。比如,伊拉克战前从苏、法购进的直升机,开始考虑按苏军的模式全部编入空军,但考虑到伊拉克空军并没有能力接纳这样一个新兵种。因为,空军在侦察、目标定位和袭击效果的观察与评估方面,没有形成完善的体系,其飞行员的作战水平也很低,通信联络和情报交换系统也很不配套,因而再接纳这么多的直升机,在使用上会出现更多困难。所以,在开战不足半年的时间,伊拉克就成立了陆军航空兵。这样,在以后的作战中,伊拉克地面部队作战时,其空中支援能力就比固定翼飞机的空中支援水平提高了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