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海上巨兽——战列舰
7004900000013

第13章 德国及其他国家经典战列舰(5)

1943年9月9日被德军俘获,1945年2月15日被美机炸沉于的里雅斯特,1947~1952年解体。

舰名由来:纪念现代意大利国家的缔造者、撒丁王国宰相加富尔伯爵卡米洛·奔索(1810~1861年)。

十三、朱利奥·凯撒号(意)

当意大利于1915年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其舰队中共有六艘无畏舰,其中的一艘即为朱利奥·凯撒号。与意大利主力舰队的其他舰艇一样,它在战斗中战果寥寥。

朱利奥·凯撒号由总工程师马斯迪于1908年设计,与其他两艘姊妹舰共同构成了意大利第一支无畏舰舰队。1933年至1937年间,朱利奥·凯撒号进行了大规模的改装,改进了防护措施,更换了机械设备和武器装备。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朱利奥·凯撒号在亚得里亚海服役;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它在英国地中海舰队作战;1940年7月,它在爱奥尼亚海被厌战号战列舰击中。当时一支英国海军部队插入意大利舰队,断绝了其与位于塔兰托的主基地的联系。英国皇家海军的厌战号战列舰与朱利奥-凯撒号相遇,在23790米(2.6万码)的距离上向它开火,重创该舰,朱利奥·凯撒号的航速降至18节。意大利海军的指挥官立即命令朱利奥·凯撒号退出战斗,在凯撒号的姊妹舰——加富尔公爵号的陪伴下,驶往意大利海域。1941年1月,该舰在那不勒斯遭受的一次空袭中与炸弹擦肩而过,船体受损;同年12月,该舰参与了锡尔特海战。1943年9月,该舰驶往马耳他岛,向盟军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该舰被移交给前苏联海军,重新命名为诺弗罗希斯克号,在黑海一直服役至1955年。(图98)

十四、安德列多里亚级(意)

两艘安德列多里亚级战列舰属于加富尔伯爵级的改进型,同样安装13门305毫米主炮,只是小口径火炮的布局更加优化,中部炮塔的位置从艏楼甲板移到了上甲板。1922年华盛顿条约签署后,它们也被保留下来。1937~1940年,安德列多里亚级进行了与加富尔伯爵级相同的现代化改装。船体、动力和主炮的改造工程与加富尔级完全相同,但4座三联装135毫米副炮集中重叠在司令塔两侧,10门单装的90毫米高射炮则布置在舰体中部两舷,加上大量的37毫米和20毫米机炮,防空火力比加富尔级显著增强,但在实战中攻防能力仍显不足。普列塞式水下防御系统、副炮/高炮分装、相似的外观布局也成为这4艘翻新而来的意大利战列舰的一致特征。(图99)

1940年6月意大利参战时,安德列多里亚级的改造尚未结束。在同年11月空袭塔兰托的行动中,“杜里奥”号被一枚鱼雷命中,不过随后得以修复。整个战争期间,两舰的活动都不是太频繁。1942年夏,由于意大利海军的燃油储备即将耗尽,“多里亚”号和“杜里奥”号列入后备役,1943年6月起用作海岸炮台。1943年9月意大利投降后,两艘多里亚级奉命从塔兰托转移到马耳他,向盟国投降。为了协助意大利海军维持一定程度的训练,安德列多里亚级没有像维内托级一样送往埃及搁置,而是在1944年就归还给了意大利海军,承担训练任务。“二战”结束后,它们成为了意大利海军仅存的主力舰。“杜里奥”号在1947~1949年担任意大利舰队的旗舰,之后由“多里亚”号接任,主要作为训练舰使用。1956年之后,两舰逐步转入预备役,1957~1961年除籍解体。

安德列多里亚是15~16世纪热那亚的一位著名海军将领,杜里奥(拉丁文为盖乌斯杜里乌斯)则是公元3世纪时罗马共和国的政治家和海军将领。

安德列·多里亚级战列舰的性能与数据如下:

排水量:(设计)标准22956吨,满载24729吨;(改装后)标准26434吨,满载29391吨。

主尺度:(设计)176.0(全长)/168.9(水线长)×28.0×9.4米;(改装后)186.4(全长)/168.9(水线长)×28.0×10.4米。

动力:(设计)4台柯蒂斯式蒸汽轮机,8座亚罗式燃油锅炉+12座亚罗式煤/重油混烧锅炉,功率3万马力,航速21节;续航力4800海里/10节。(改装后)2台巴松式蒸汽轮机,8座亚罗式燃油锅炉,功率7.5万马力,航速27节。

防护:主装甲带254毫米,水平防护98毫米(设计),主炮塔正面280毫米,司令塔280毫米。

武器装备:(设计)13门305毫米 L?/?46主炮(三联×3,双联×2),16门152毫米 L?/?45副炮,13门76毫米 L?/?50速射炮,6门76毫米 L?/?50高炮,3具450毫米水下鱼雷发射管;(改装后)10门520毫米 L?/?45.6主炮(三联×2,双联×2),12门Mod1938型135毫米 L?/?45副炮(三联×4),10门Mod1939型90毫米 L??/??50高炮,8门Mod1924型100毫米 L??/??47高炮(双联×4),15门37毫米 L?/?54高炮(双联×6,三联×1),16门20毫米机炮(双联×8)。

编制:(设计)1198人;(改装后)1485人。

“安德列·多里亚”号建造厂:意大利拉斯佩齐亚海军船厂;

1912年3月24日开工,1913年3月30日下水,1916年3月13日竣工。

1956年11月1日退役,1957~1961年在拉斯佩奇亚解体。

十五、维内托级(法)

1932年,法国开工建造2艘敦刻尔克级战列巡洋舰之后,受到强烈冲击的意大利立即开始了两艘3.5万吨级新战列舰的设计工作。由海军造舰总监普列塞设计的维托里奥维内托级战列舰布局紧凑,既重视火力与防御,又具备较快航速。该级舰名义上的吨位为3.5万吨,这主要是为了不突破海军条约规定的上限,实际上的排水量则超过了4万吨。3座最大射程42.8公里的381毫米三联装炮塔两座在前、一座在后,4座152毫米三联装副炮安排在前后主炮塔两旁。舷侧的水下部分采用独特的普列塞式水下防御结构,具有优良的防护性能。由于主要在地中海活动,维内托级的续航力不大。缺乏雷达使它们在远距离炮战时处于明显劣势,防空火力也不足。(图100)

前两艘维内托级在1934年开工建造,即“维内托”号与“利托里奥”号;1937年又增加两艘建造计划,即“罗马”号与“帝国”号。1940年6月意大利参战之前,前两艘军舰即将完工,但“利托里奥”号于1940年11月11日深夜在塔兰托遭到英国航母“光辉”号舰载机的空袭,被3枚鱼雷击沉,半年后才修理完毕。而“维内托”号第一次参战,就在1941年3月26目的马塔潘角海战中被一枚航空鱼雷重创,修理时间长达4个月之久。

1942年之后,由于燃油危机,维内托级一直龟缩在港内。1943年6月,“利托里奥”号和刚刚完工的3号舰“罗马”号都在拉斯佩齐亚遭到盟军的空袭受伤。1943年9月8日意大利投降后,3艘完好的维内托级奉命向马耳他转移,其中“罗马”号在法国科西嘉岛以西被德军轰炸机发射的2枚“弗利茨”X无线电遥控炸弹炸沉,有1254名舰员随舰沉没。而“意大利”号(原“利托里奥”号)虽然也被一枚炸弹炸伤,但还是坚持前进,和“维内托”号平安驶入马耳他港。这两艘军舰随后被转移到苏伊士运河大苦湖,解除武器装备看管起来。“二战”结束后,两舰作为战争赔偿被英、美两国瓜分,不过这两大强国并不需要多余的战列舰,所以“维内托”号与“意大利”号在1947年初返回意大利,在本土拆毁。未完工的“帝国”号则落入德军之手,1945年2月被盟军轰炸机炸毁。

所谓“利托里奥”,是指罗马时代肩扛“法西斯”权杖的扈从人员,“利托里奥”号本为同型的首舰,但下水和服役时间晚于“维托里奥维内托”号,因此也有资料将该级舰称作利托里奥级。此外,该级舰对前苏联级战列舰设计工作影响很大。至于维托里奥维内托则是一座意大利城市名,“一战”期间意军曾于此苦战奥匈帝国军队。(图101)

维内托级战列舰的性能与数据如下:

排水量:标准45624吨,满载45752吨。

主尺度:257.8(全长)/224.5(水线长)×32.9×10.5米。

动力:40帕森斯式蒸汽轮机,8座亚罗式燃油锅炉,功率14万马力,航速31.45节;载重油4000吨,续航力5920海里/20节。

防护:主装甲带280毫米(倾斜15度),装甲隔舱220毫米,主炮塔正面350毫米,炮座350~280毫米,司令塔260毫米。

武器装备:9门Mod1954型581毫米 L?/?50主炮(三

联×3),12门Mod1954?/?1935型152毫米 L?/?55副炮(三

联×4),12门Mod1958/1959型90毫米 L?/?50高炮,20门37毫米 L/54高A(双联×8,单装×4),50门20毫米机炮(双联×15),5架水上飞机,1架弹射器。

编制:1830人。(图102)

“利托里奥”号建造厂:意大利安萨尔多公司热那亚船厂。

1934年10月28日开工,1957年8月22日下水,1940年5月6日竣工。

1948年6月1日退役,1948~1951年在拉斯佩齐亚解体。

“罗马”号建造厂:意大利亚德里亚海联合造船公司的里雅斯特船厂。

1958年9月18日开工,1940年6月9日下水,1942年6月14日竣工。

1945年9月9日被德军制导炸弹炸沉于科西嘉以西。

十六、甘古特级(俄)

进入无畏舰时代后,自对马海战以来已沦为二流海军国家的俄国开始感受到来自波罗的海方面的威胁。为重振波罗的海舰队之威,也为了借机带动国内造舰技术和重工业的进步,海军部决定将第一型无畏舰配备在波罗的海。(图103)

1909年,4艘甘古特级无畏舰在圣彼得堡同时开工。它们采用的是英国约翰布朗造船公司的设计方案,同时参考了德国布洛姆-福斯公司提供的图纸,是一种介于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之间的特殊军舰。4座三联装12英寸主炮采取全中线布置的方案,舷侧齐射威力超过同时期任何战舰,航速也比同期的大多数无畏舰高2~3节。为了在波罗的海的冬季封冻期活动,军舰全部采用破冰艏。不过甘古特级为保证高航速牺牲了太多防护,装甲比同时期的战列舰要薄1~3英寸,有些部位甚至不如德国的战列巡洋舰;平甲板船型在恶劣海况下的适航性也不够理想。

4艘甘古特级是俄国海军第一型无畏舰,也是前苏联海军从沙俄继承的唯一一级无畏舰。除1919年因火灾损坏的“伏龙芝”号(原“波尔塔瓦”号)没有再修复外,其他三舰在1931~1936年陆续进行了现代化改装,舰艏增加舷外飘结构,前桅改为塔式并加装新火控系统,换装燃油锅炉,安装防雷凸出部和水上飞机。上端向后弯曲的前烟囱成为它们最突出的外形特征,但水平防护薄弱、缺乏足够对空火力的缺点依然存在。)

苏德战争爆发后,1941年9月23日“马拉”号在喀琅施塔得被德军Ju-87俯冲轰炸机投下的2枚250公斤炸弹炸毁了舰艏和1号炮塔,军舰坐沉于港内。1942年后,该舰的后半段经过简单修理,变成了一座浮动炮台,曾用于列宁格勒保卫战。“十月革命”号(原“甘古特”号)在同年9月21日也被炸伤,维修期间又于1942年4月被德机投下的4颗炸弹击中,直到1944年才得以修复。调到黑海的“巴黎公社”号(原“塞瓦斯托波尔”号)参与了塞瓦斯托波尔的保卫战,随后搁置到1944年。“马拉”号在战争末期计划装上“伏龙芝”号的舰艏、拆除1座主炮塔,成为新的27型战列舰,不过因为成本过高而取消。战后,该舰被改造为无动力的火炮训练舰“沃尔霍夫”号,1952~1953年停用拆毁。其余两艘甘古特级在战后主要作为训练舰,20世纪50年代后期也相继退役解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