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空中多面手——特种飞机
7005100000013

第13章 无人机(2)

无人驾驶飞机辅助攻击是指配合有人驾驶飞机进行作战任务,它的主要作用是吸引敌方的火力,分散指挥控制系统的注意力,保障主攻机达成作战目的。在执行任务时,无人驾驶飞机先在预定的攻击区上空模仿有人驾驶飞机作战术飞行,诱骗敌防空武器系统中的雷达开机,己方侦察预警设备可趁机完成侦察任务。在突防过程中,无人驾驶飞机先于攻击群到达攻击区,迷惑敌方雷达,消耗敌防空兵器。无人驾驶飞机也可以伴随主攻机进行攻击,使敌方真假难辨,从而降低对己方主攻机的威胁。

3.对地攻击

无人驾驶飞机可以作为一种空中运载工具,能够携带多种对地攻击武器,对敌方前线或纵深内地面目标进行打击。它可以用空地导弹或炸弹对敌防空武器实施压制;用反坦克导弹等对坦克进行攻击;用集束炸弹等武器对地面集结点进行轰炸;用反辐射导弹摧毁火控雷达等电子设备。无人作战机的尺寸小、机动性好,非常适于压制防空系统,更能接近目标,使作战性能得以提高。由于是无人驾驶飞机,它们可以接近前沿阵地而不会像有人驾驶飞机那样使飞行员有生命危险。

4.火力校射

在利用远程火力打击敌有生力量时,需要火力引导和对射击效果进行评估,以提高射击精度。以往的战争中常常使用侦察机飞到敌方的上空进行火力校射,侦察机飞行员生命安全受到极大的威胁。而装备有测距机、自动跟踪电视摄像机、激光指示器等探测设备的无人驾驶飞机,也可以通过抗干扰的数据链向地面传送修正指令,为制导炸弹、导弹及远程火炮指示目标。无人驾驶飞机体形更小,机动性更好,因而它具有更强的战场生存能力。

5.电子对抗

无人驾驶飞机用于电子对抗是指对敌方的侦察、指挥、通信系统及火控系统进行干扰和摧毁。利用无人驾驶飞机机载辐射电磁波发射器对敌方雷达进行无源干扰;也可以通过施放箔条或金属干扰丝等对敌方雷达进行有源干扰;也可以携带反辐射导弹摧毁敌方雷达。干扰敌方的通信系统,使其通信中断,指挥失灵。攻击敌方的信息情报中心及自动化指挥系统,扰乱敌方的作战节奏和指挥控制。

6.通信中继

实时的通信保障是战场必备的条件,特别是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中的作战指挥,更需要大量实时的、高质量的信息保障。携带通信器材的无人驾驶飞机可以快速地建立起以无线电为主的通信枢纽,以保障部队通信联络,及时传递战斗信息,组织实施战场观测、导航等。保障作战信息的及时流通,提高战斗指挥的效率,为及时控制和协调战场行动创造条件。特别对于没有卫星保障的一方或处于卫星盲区作战的部队,用无人驾驶通信飞机作为通信中继站是非常经济和有效的。

7.反导功能

为对付日益增多的地对地战术导弹的攻击,无人驾驶飞机正被积极地运用于拦截导弹。反导无人驾驶飞机可在距离所保卫目标较远处击毁来袭的导弹,从而克服了“爱国者”、C-300等一类导弹拦截距离近、反应时间长、拦截成功后残体仍对目标有一定的损害作用的

不足。

8.后勤保障

现代非线式作战,部队机动频繁,攻防转换迅速,运输地点、保障重点易变,这些极易造成后勤物资输送的困难。特别是重点时节的供应,可以派遣无人驾驶飞机深入战场,紧急输送必需的后勤物资,如药品、油料及一些急需的武器配件等。无人驾驶飞机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适应性强,是野战条件下比较理想的运输

工具。

9.空中格斗

使用无人驾驶飞机进行空中格斗可以减少有人驾驶飞机在空中的损失。无人驾驶飞机在地面控制台的遥控下灵活地调整速度、高度和方向,完成各种战术飞行动作,可以对导弹等高速度、智能型的攻击性武器进行有效的规避;同时利用自身携带的航空武器攻击敌方的作战飞机。

三、无人机的发展趋势

无人机在近年来的军事应用中尽管效果突出,但也暴露出自卫能力弱的致命缺点。在科索沃战争和近期对伊拉克的空袭中,有很多架无人机被地面防空火力击落。所以,无人机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是加强自卫和攻击的能力,如装备微型空空、空地导弹以及定向能武器等,同时增强隐身性能和突防性能等。无人侦察机是发展重点。目前无人侦察机方面,以色列和美国在技术上处于领先地位。各国无一例外地都把无人侦察机作为优先发展或采购的重点。这突出表明无人侦察机作为一种信息战装备的重要地位,是当今无人机发展的主流。

无人作战飞机将成为未来空中作战新武器。无人作战空中飞行器实际上就是无人战斗机、轰炸机和攻击机的通称。目前,发展无人作战飞机的各项基础技术(如机体、发动机、航空电子和传感器等)已具备,一些关键技术(如信息融合与处理、微小型精确制导弹药等)不久都有可能被攻克,因此,全新设计的先进无人作战飞机,在2020年之前可能研制成功。

微型无人机将横行于未来战场上空。微型无人机是指尺寸只有手掌大小(约15厘米)的飞行器。它将作为士兵可携带的一种战场侦察装备,其潜在的作用包括:空中监视、生化战剂探测、目标辨识、通信中继甚至侦测大型建筑物和设施的内部情况。此外,它还可用于准军事行动或民用。例如,当恐怖分子绑架人质时,利用它可准确跟踪人质的去向,然后可根据它拍摄的图像打击罪犯;它可飞入已毁的建筑物(如地震所致)内部搜寻幸存者。

无人机经典

无人机目标小,结构简单,造价低廉,机动性强,能完成有人驾驶飞机不宜执行的多种任务,比如超高空飞行,自杀性攻击等。它在军事上已得到广泛应用。

一、“捕食者”无人机(美)

美国RQ-1“捕食者”无人机,是一种在中空、长航时作战飞行中使用的无人机。主要任务是执行战区侦察、监视和目标捕获。它适合在中低风险区域作战,可持续航行24小时以上,通常在7600米的高空飞行。

RQ-1也存在一些致命的缺点,例如体积比较大,被发现的几率较高;操作复杂,非常依赖地面控制等。据不完全统计,从美军首次使用RQ-1至今,已有20多架“捕食者”坠毁或被击落。

尽管“铺食者”是一种先进的侦察机,但体积过大和智能化程度偏低两个弱点让它无法躲过地空火力的联合绞杀。在2002年美国对阿富汗的“永久自由”军事行动中,“捕食者”连续损失了4架,而从“捕食者”1997年进入美军现役以来,至少已经损失了20架。面对这样的事实,美国空军仍然认为“捕食者”是可靠的,并打算组建一个“捕食者”中队。

2001年年底,美国为每架“捕食者”无人机加装了两枚“海尔法”导弹,这使得“捕食者”无人机发现地面目标后可直接对其发动攻击,从而大大提高了它的作战威力。“捕食者”在迄今为止执行的数十次对地攻击中,成功率达到了百分之百。

“捕食者”无人机向目标发射“海尔法”导弹,开辟了无人机作为武器发射平台的先河。

二、“全球鹰”RQ-4A(美)

“全球鹰”RQ-4A无人机是美国空军乃至全世界最先进的无人机。它是一种高空、长航时无人侦察机,用于在中等风险的作战环境中执行战略、战术和战区实时侦察任务。“全球鹰”采用常规布局,翼展极大,具有很好的高空巡航能力。

如果你了解“全球鹰”诞生的历史,你对“全球鹰”是摔出来的这句话或许就不会感到全是幽默。美国诺-格公司于1994年启动“全球鹰”研制计划,首架原型机于1998年2月完成首次飞行。可“全球鹰”出世头几年情况很是不妙,坠毁事件接二连三,灾难相伴,总共造出7架原型机,就有4架因各种原因坠毁。

“全球鹰”可以从美军在全球的基地起飞,对世界任何一个角落进行密集侦察和监视。可以逗留在某个目标的上空长达24小时,可以连续不断地进行监视,相当于一颗挂在战场上空的侦察卫星。

“全球鹰”的巡航高度为2万米,相当于当年U-2执行任务的高度,由于它不具备隐形能力,也不携带自卫武器,因此,它的防御手段便是努力往上飞。

“暗星”无人机是一种适用于大威胁环境下侦察用的高空续航隐形无人机,具有突破最好防空系统的能力和最佳生存能力。与“全球鹰”相比,它的个头虽然要小许多,但两者内部的设备几乎是一模一样的。在实际作战时,两者可以组成一个高低搭配的侦察小组。“全球鹰”担负低威胁度或中等威胁度地区上空的侦察任务,而“暗星”主要用来执行高威胁区域上空的侦察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