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7019100000012

第12章 陕北人的窑洞生活:历史、传承与变迁(1)

方李莉

一、引子

在2002年3月我和我们课题组成员中的一行三人到陕北做了为期二十几天的考察,在考察中我对陕北人的窑洞生活发生了浓烈的兴趣,围绕着窑洞的居住形式形成了陕北人特有的物质生活形式和文化生活形式,也形成了其特有的民间艺术表现方式。

陕北包括延安和榆林两个地区,我们主要是考察了延安地区的两个县的两个村庄,一个是洛川县的谷咀村,一个是安塞县的郭塔村。本文是通过对这两个村庄考察后所写出的一份田野考察报告的部分内容。

从地理学上来说,陕北是一个特殊原因被割裂而异常突出的地壳板块。它既不属于关中-中原文化型的地理地貌,也不属于塞外草原瀚海文化型的地形地貌。它和关中虽然同属一省,但人文地理和自然却迥然相异;它与塞外草原沙漠虽然毗连为邻,但在历史上却一直存在着经济和文化的鸿沟;它与晋西、宁东和甘东虽然同属黄土高原,却被黄河以及上游支流切割开来,形成了经济和文化的离异状态,并成为一个独立性极强的特殊地域。

我们所考察的洛川县,处于陕北和关中交界的地方,地形较为平坦,为典型的黄土塬地形,所谓的塬就是黄土高原上的开阔平坦之地,在远古时期黄土高原一带塬的面积较大,植被丰富,森林覆盖面宽,水资源充足,有众多的河流山川及湖泊。以后由于战争,由于过度的开发,还由于长期的广种薄收的落后生产方式,使这里原始的森林遭到大面积破坏,大量的水土流失,干旱和雨水的冲刷,由厚厚黄土层所积成的塬与塬之间开始出现了裂痕,天长日久,宽阔的塬上沟壑纵横,形成了当地人称的沟沟、峁峁、川川、梁粱的地形。虽然洛川塬沟壑纵横,但与整个陕北地区比较起来,地面相对宽阔平坦,起伏不犬,沟谷切割相对微弱。因此,这一带为陕北农业较发达地区,远在五六千年前,原始先民就在这里创造了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这里的农事活动以种植小麦和五谷杂粮为主,兼事少量畜牧业、桑棉及园艺。

同时,还盛产苹果,是黄土高原上的花果之乡。农民生活相对富裕,由于离关中较近,其习俗具有关中和陕北杂交的成分。

我们考察的另一个地区--安塞县,地处陕北黄土高原腹地,与古长城和内蒙古毛乌素沙漠遥遥相对,在地质构造上隶属于鄂尔多斯地台。鄂尔多斯地台也是陕北构造盆地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一个古老的地台。从地貌来看是属于黄土峁梁状丘陵地带,属于由斜粱演变成黄土峁居于主导地位的地貌类型。正因为如此,其梁峁遍布,山大沟深,交通极为不便,如果说陕北是独立性极强与塞外割裂的特殊地域的话,那么安塞则是“独立”之“独立”、“特殊”之“特殊”的地域了。正是在这种特殊的地域和与外界隔离的封闭环境中,安塞文化和艺术才较少渗透和吸收外来的文化和艺术成分,从而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点。根据黄土高原地形地貌的特点,安塞县和洛川县的居民以窑洞为主要的居住方式,

二、窑洞构造与历史追踪

由于地形地貌上的区别,我们所考察的洛川窑洞和安塞窑洞各有区别。洛川地处开阔的黄土塬上,世代以定居农业为主,居处以坚实耐用为要旨,根据不同的地形,窑、厦、房并存,院落格局多体现聚族而居的特点。其中最常见的是窑洞,原始先民“穴居而野处”,穴是窑洞的雏形,窑洞是穴的延续与发展,具有原始习俗的遗风。洛川传统的窑洞为土窑洞,但现在的许多窑洞则是以砖石砌筑为主。这一带黄土层厚,且结构紧密,直立性能好,打的土窑结实耐用,有“千年古槐问老窑”之说,意思是想知道千年古槐的生长,需问历年久远的老土窑。川道土窑,多在向阳避风的山脚开挖。塬面土窑,多临沟沿。一层层、一排排的土窑村落,谓称“窑巢”。

洛川地区由于地域开阔,其窑洞多为平地起窑,由于不用依托山崖,当地称其为明庄子式窑洞,也称独立式窑洞。但在平地上也要将房子建成窑洞,我真有点不理解,后来才知道对于当地人来说窑洞有很多的优点,不仅是我们所想象的那样只是节约土地,而且还冬暖夏凉,同时材料也便宜易得,大多只是一些黄土、石头、柳条一类当地随手就能取来的材料。

这里的独立式窑洞大都是在平地上用土坯或砖石砌筑成的,先用原状士筑窑腿,再用拱形木板做支架,逐段砌筑砖石。拱顶上覆盖黄土厚达1米以上。这种窑洞可在前后两头开窗,通风和采光都比靠崖式窑洞好。

由于地形不同,安塞一带的窑洞和洛川一带的窑洞又不一样。安塞属于黄土高原的腹地,这一带沟壑纵横,川道狭长。在这里窑洞一般都是不规则地分布在黄土高原的山脚下、半山腰、沟冲两侧或黄土塬上。根据地形,有的表现为随着河道做盘曲状发展;有的在带状连续中突然隔一个土崖、隔一面荒坡,或中断数十米后再延伸;有的是集中在一个广阔的大沟塘里或者是宽广的塬壁上;还有的集中在一座黄土峁上,从上到下,从左到右,逶迤层绕着许多条窑洞的长带,构成一个村落。

这里的窑洞都属于靠山窑,也称明庄子或沿山式窑,一般是从土崖的立面取洞口,向崖体里水平掘进,挖出单孔或并列的多孔窑,多孔窑之间也可将相邻窑壁凿通成连窑。窑室藏在山崖里,露出来的壁面上装有窗户和门,当地人称其为窑脸,窑脸外面的平地由院墙围着,还有一个院门,但当地人不称其为院子,而是将其称为脸畔。每间窑的窑脸就是窑洞最重要的对外装饰区域,一般是在右边或两边用砖垒成矮墙,上面则是放大了的花格亮窗,与左侧或位居中的门共同构成宽敞明亮的木结构区域。在亮窗与门楣上,以一条方木框相隔,窗户上面方是一半圆形券拱,拱券和窗户被分成三个区域,组成一面半圆形的花窗,中间的区域为两扇通气窗和通气孔,两边为亮窗。这样不仅增大丁窑内采光量、通气量,而且形成了极富装饰性的几何图案的表现区域。我们连走了许多家窑洞,没有发现有一家窑洞的花窗窑脸上的木制几何图案是相同的,画面千变万化,很富有趣味性。据说以前窑脸上的窗户较小,这种大的花窗窑脸的装饰是近几十年才兴起来的。而对在半崖上打的士窑,称为“崖窑”;在窑一侧另凿一小窑,外面伪装,内储粮水财物,以避匪盗,称为“暗窑”;一明一暗的侧窑叫“拐窑”,做仓库或住人。

安塞带农村的窑洞虽然大都是建在黄土高坡的粱峁上,但其地形凹进突出,有不少的地方是大片的土地,有的是窑洞门前的大道或空地,有的则是耕地。,

记得一次我们在郭塔村的一条开阔的地上行走时,发现有很多用石头垒成的、四面还有孔眼的近一米高的柱子式的东西,开始我们不知道是什么,后来看到里面有烟冒出来,才明白这些柱子原来是从地下窑洞里伸出来的烟囱。这倒是一片很有情趣的景观。正是:“上山不见山,入村不见村,院落地下藏,窑洞土中生;平地起炊烟,忽闻鸡犬声,绿树簇拥处,农家乐悠悠。”

由于开掘窑洞常常是在黄土表层下探达数十米的坚实的原生粘土中进行,故能保证窑洞使用寿命很长,一般情况下窑洞都能维持百年以上的使用期,有的甚至使用了三百多年,除门窗外,窑内依然是完好无损。

追溯窑洞的发生年代,最早发现的可能是西安半坡遗址的“窑穴”遗存,实际上远古的先民们凿穴而居是很普遍的,它应该是人类最早的一种居住形式之一。但最终它是如何走向完善,成为一种地方性独特的建筑群体,探讨起来会有点意思。首先它的存在前面已提到,是与当地的地形地貌、气候、物产紧密相连的。那么它走向完善,作为-种固定的建筑形式而存在,有学者认为是与古人凿崖而成的烧陶的窑炉有关系,故称窑洞。《诗经·大雅·绵》曰:“古公直父,陶复陶穴,未有家室。”汉郑玄笺:“复者,复于土上;凿地曰穴,皆人陶然”。在古时陶和窑同音通义。在中国和日本都有称陶瓷业为窑业的传统,在陕西、河南、山东一带陶瓷工场,人们很少说“陶瓷”,而总是称其为“窑活”、“窑货”,“陶瓷厂”也只说是“窑场”。也就是说,陶和窑是可以通用的,因此,“陶复陶穴”这句话就有可能是两种居室的形态,“陶复”也许是属于在塬丘的平地而起的明庄子式窑洞,“陶穴”则是在土崖上凿穴而成的靠山式窑洞。由此看来,有关窑洞的文字记载至今已有三千多年。

同时由此得到的启发是,窑洞会不会与远古时人们烧陶建窑有关。有学者认为,仰韶人陶窑复原的研究告诉我们,在陕西一带原始制陶业的窑炉多是靠士崖掏洞;横穴的柴灶与下沉式的陶货焙烧坑,两者之间连通以火道,这一切都需要把握土层的承接力。可以设想,无数次选址、掏窑建炉,使我们的先民熟悉了这块黄土地的土性,从而为发展大型的容人安身的窑洞居室奠定了基础。而且凡是窑洞居室,一般都有连锅灶和炕,窑洞里的烟多是通过火炕或火墙、烟道,然后从窑顶的烟囱直冒上去的,这一热量循环过程颇似陶窑的窑炉烧制过程。所以其认为,“陶穴”这种居室的形态应即是凿崖而成的窑炉的转化物,称其为窑洞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当然这种说法我们无法与当时的情景印证,因为在那个时代,人们还不会书写,因此也就没有任何文献资料来向我们描述远古的乡民们是如何从天然的洞穴受到启发,又如何通过烧陶而改善了自己建筑洞穴的环境和条件。

陕北的窑洞是人与自然生态相结合的最好典范,从节约材料、能源和土地资源的角度来讲,其充分利用了黄土地区丰厚的黄土资源,就地取材,因地制宜,使当地的黄土物尽其用,这就弥补了这些地区燃料与木材的短缺状况。另外,这些窑洞结合当地的地形地貌,因山就势,充分利用山地、坡地和荒塬,在人多地少的情况下,具有一定节约用地的意义,同时也不破坏任何的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而且当地的居民们可以自己动手,自力建造,施工简单,造价低廉,使用期长,还冬暖夏凉,节约调节温度的能源。这是一种主要靠劳动来创造空问环境而不依靠外来材料的,将人工与自然融为一体,敦厚朴实、别具一格的陕北传统建筑。

三、窑洞内的家居与布置

在窑洞的居室中,炕和灶是其中最主要的生活设备和活动区域。为了使洞穴般的居室里亮堂一点,窑洞的四周都刷上白色的石灰,窗户上也贴满白色的窗格纸,再在居室的墙壁和窗户上配以大红色的剪纸花,便显得格外的明丽。为了与这明丽的色彩相呼应,箱子上、柜子上和瓦瓮上也都绘满了艳丽的图画这些剪纸和图画,不仅使窑洞里充满了生机,同时,这些人工绘制的丰富色彩也弥补了黄土高原上自然色彩的单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