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7019100000023

第23章 人与环境及人与文化——依山依水族群文化与社会发展研讨会述评

大禹

在2002年12月中旬,位处台湾花莲的东华大学原住民民族学院迎来了其建立一周年以来举行的第一次有海峡两岸学者参加的“依山依水族群文化与杜会发展研讨会”的代表。参加这次研讨会的有国际著名的人类学家李亦园(中研院院士)先生、乔健(东华大学原住民民族学院顾问)先生,中研院民族学研究所的蒋斌、黄宣卫、陈文德、黄智慧诸学者,台东史前文化博物馆馆长臧振华先生,台湾大学人类学系谢世忠教授,东华大学原住民民族学院的孙大川、吴天泰、高德义、郑瑞贞、黄东秋、赵绮芳、李宏夫、林福岳诸学者;云南社科院原院长何耀华教授、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系主任张海洋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方李莉研究员、广西民族学院汉民族研究中心主任徐杰舜教授、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副主任邓启耀教授;台湾原住民音乐文教基金会执行长巴奈·母路女士、宜兰佛光大学社会学系赖淑娟女士以及东华大学原住民民族学院的硕士研究生50余人。广西民族学院民族学人类学研究所张有隽教授和北京大学社会文化人类学研究所于长江博士虽然因故没有出席会议,但都提交了高质量的学术论文。

述评这次研讨会,不能不提到这次研讨会的缘起。1999年6月北京人学和云南民族学院在昆明举办第六届社会文化人类学高级研讨班,李亦园先生在作主题讲演中提出可以按民族的生态环境去进行研究,如依山的民族与依水民族在不同生态环境下的生存策略都很值得探讨。

此后,2000年7月在北京举行国际人类学民族学中期会议期间,乔健与徐杰舜两位先生在讨论海峡两岸进行学术交流问题时,就提出以依山依水为主题,策划举行一次国际学术研讨会,向有关基金会申请资助。但好事多磨,这个策划由于种种原因,2001年没有被通过。

东方不亮西方亮,水路不通走陆路。在乔健先生的运作下,乘东华大学原住民民族学院成立一周年之喜,东华大学原住民民族学院申请到了一部分经费,决定将研讨会的规模缩小为海峡两岸的部分学者。2002年9月初乔健先生打电话告诉徐杰舜可以在花莲东华大学举行依山依水族群研讨会,为了让大陆的学者能出席会议,东华大学又把原来定于2002年lO月举行的会议推迟到12月13-15日召开。于是,经过海峡两岸学者的共同努力,名为“依山依水族群文化与社会发展研讨会”终于如期在位于台湾东海岸、辽阔而美丽的东华大学举行。

这次研讨会会风极好,讨论热烈而有深度,受到与会者的一致好评,其特点有二:

一是日程安排紧凑。这次研讨会海峡两岸的学者提交了13篇论文,东华大学原住民民族学院院长童春发教授主持举行了简短的开幕式以后,由乔健先生主持,李亦园先生作了精彩而有学术深度的主题讲演。然后分六场,每场有两位论文发表人和两位评论人。

第一场徐杰舜宣讲论文《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船家与高山汉比较研究》,臧振华评论;李宏夫宣讲论文《阿美族里漏社Cikawasay的仪式身体动作意涵--以Mriecvkk为例》,巴奈·母路评论。

第二场郑瑞贞宣讲论文《客家劳动山歌、达悟族海上捕鱼歌》,吴天泰评论;高德义宣讲论文《两岸民族自治法制比较》,纪骏杰评论(由陈毅峰宣读评论)。

第三场黄东秋宣讲论文《阿美族的歌瑶世界》,巴奈·母路评论;邓启耀宣讲论文《泸沽湖地区民旅文化、生态和经济协凋发展》,陈文德评论。

第四场由徐杰舜代张有隽宣讲论文《吃了一山过一山:过山瑶的游耕策略》,何耀华评论;蒋斌宣讲论文《沙劳越的旱田、泽田与水田》,黄宣卫评论。

第五场由林福岳宣讲论文《建构多元的传播图谱--原住民传播对整体传播环境的影响》,孙大川评论;赵绮芳宣讲论文《仪式、展演与异已关系:以冲绳竹富岛种取祭与台湾赛夏族矮灵祭之比较为例》,黄智慧评论。

第六场张海洋宣讲论文《居民·公民·贫富与族群》,谢世忠评论;方李莉宣讲论文《陕北人的窑洞生活》,童春发评论。

满打满算,两天会期,十分紧凑,与会者普遍反映紧而有序。

二是讨论非常深入。这次研讨会每位代表有20分钟的发言,评论人有10分钟的评论,然后开放给与会者提问和评论,最后又由论文发表人和评论人回应。这一来一往,每一场都有1小时20分钟,讨论的时问比较充分,与会者都觉得比较过瘾。

更重要的是在讨论中,学者们都秉着学术探讨的精神,对学术问题不讲人情,不讲面子,敢于提问,敢于批评,也敢于反驳、辩论,从而使学术问题的讨论不断引向深入。在此最值得一提的是,在讨论过程中,大家在依山、依水这个主题的基础上,有的学者又提出了“移山、移水”的观点,有的则进步发挥提出了“宜山、宜水”即休闲于山水之间的观点,有的还针对生态污染和破坏问题,提出了“治山、冶水”或“医山、医水”的观点。有的在讨论人与自然环境的互动中提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和“一方人毁一方水土”的观点,也有的提出“一方水土毁一方人”和“一方人养一方水土”的观点,上述互动关系在实际生恬中不乏其例。

由于学术背景的不同,这次研讨会海峡两岸学者提交的论文明显表现出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大陆学者多具有宏观的视野,关注族群的生计方式、生存策略,及其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自然环境对文化表现形式的影响,从而探讨依山依水族群文化和社会的发展,如:

--徐杰舜和罗树杰的论文《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船家与高山汉生存策略比较研究》,在介绍了船家靠水吃水的生计模式、高山汉靠山吃山的生计模式后,从文化的视野对这两种不同的生计模式的生存策略进行了比较,论述了船家以船为家,高山汉建房安吊脚安铺;船家沿江,高山汉沿山;船家信仰多神,高山汉特别崇敬祖先;船家宗教观念淡薄,高山汉重宗族纲常;船家生计变迁是由水两岸,高山汉则是走出山外。凡此等等一方面表现了族群生存策略的多样性,也表现了族群文化的多样性。

--邓启耀的论文《高原湖族群文化、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以泸沽湖为例》,从文化在人与自然环境互动的宏观视野出发,认为生活在泸沽湖地区的以母系大家庭为特征的摩梭人,过去对山林的管理有一套严格的乡规民约,加上自然崇拜和佛教的不伤生的信仰,这儿的生态保护得相当不错。后来,由于政策失误,民族文化遭到否定,习俗和信仰产生的制约力失去作用,生态保护也就无从谈起;再加上发展经济的短期行为,滥伐森林,填湖造田,堵坝拦水,盲目引种等,使泸沽湖一带植被急减,湖区沼泽湿地消失,原有越冬栖息动物如天鹅、丹顶鹤等失去栖息地,沿河道回流产卵的珍稀鱼种或被电站水坝挡住,或被盲目引进的“杀鱼”吞食了鱼卵,反映了由于文化的丧失,出现了“一方人毁一方水土”的恶性互动。现在,当地人民有许多保护生态和民族文化的设想,如“恢复湖区沼泽湿地生态,疏开湖泊与江河之间的自然通道,加强村社对森林湖泊的民俗性管理权力等等。如果这些好的文化传统能够恢复和重建,那么泸沽湖地区必将出现“一方人养一方水土”的良性互动。

--张有隽的论文《吃了一山过一山:过山瑶的游耕策略》,从文化适应的视角论述了瑶族在生态环境驱逼下形成了吃了一山过一山的生计策略,从而被俗称为“过山瑶”。“过山瑶”的生计方式是一个由生产、习俗、信仰相配合而运作的完整系统,表明了瑶族有很强的文化适应性。

--方李莉的论文《历史、传承与变迁--陕北人的窑洞生活与炕头艺术考察》,在时间和空间的大视野下,一方面从时间上对西北黄土高原上陕北人窑洞生活的历史作了追踪,另一方面从空间上对窑洞的结构和室内布局作了描述。在此基础上,对窑洞中的文化样本--炕头艺术。从面花、剪纸、女红三个层面作了探讨,使人们从中领略了依山而居窑洞陕北人的文化风采。

--于长江的论文《赫哲族:“文化”还是“生产方式”?》,从文化与生产方式的碰撞中,以人口极少且依水打鱼为惟一生存基础的赫哲族为例,对当代社会现代化发展中处理特定族群的文化传统应不应该为了现代化而放弃文化传统,放弃文化传统会不会导致一个族群的“消失”,这种“放弃”和“消失”究竟“对不对”、“好不好”等非西方发展中国家难以解决的两难问题,提出了赫哲族应对渔业危机的三种思路:一种是由渔业转为农业的模式,第二种是街津口发展旅游业的模式,第三种是镇河县四排乡从原始捕捞到自已养殖的模式。

台湾学者多从微观切人,关注依山依水族群的文化表现,从而折射出人与自然环境、人与文化的关系,如:

--李宏夫的论文《阿美族里漏社祭师的仪式身体动作意涵--以Mirecuk为例》,对阿美旅丰年祭的身体动作与丰年祭的关系作了详细的描述。人们可以从他的描述中去感悟依山对阿美族文化的互动影响。

--郑瑞贞的论文《雅美族海上捕鱼歇与客家劳动山歌》,分别描述了雅美族的捕鱼歌、船文化与音乐,以及客家的劳动山歌,人们可以从他的描述中去感悟依水雅美族的音乐与依山客家人的音乐之相异之处。

--黄东秋的论文《阿美族的歌谣世界》,通过对阿美族歌谣的描述,向人们透露出依山的阿美族活泼、乐天、知命的族群天性。

--赵绮芳的《仪式、展演与异己关系:以日本冲绳竹富岛种取祭及台湾赛夏族矮灵祭的比较为例》,通过对临海而居的冲绳竹富岛民与居住于山区的台湾赛夏族民间宗族祭祀的比较,折射出前者乐天、后者悲观的心态。

大陆学者与台湾学者的学术取向相比,各有特色,各有所长,在互动中互补,在互补中发展学术。所以在这次研讨会结束之时,与会者们大多依依不舍,建议就此主题继续讨论下去。

这次研讨会紧凑、深入、生动。但从学术层次上来说。还是李亦园先生在主题讲演中说得好,他从人类学的视野肯定了这次研讨会的主题立意好,与西方人类学界所言的“生态文化”相比,具有本土化的特色,更从人类学理论的层面上对依山依水族群文化与社会的发展问题提出了三个人类学家应具有的基本观点:

1.人类学家之所以被称为人类学家是因为他们不仅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还研究人与文化的关系。

2.依山依水不是一种地理环境决定论,对人类学家来讲,是要把它看成是文化之间互动所构成的一个系统。这样,依山依水互补构成一个民族与其他民族的相互关系,社会使我们对于人的了解能从文化上深入下去。总之,我们强调的是:我们不是环境论者,我们是文化适应论者了。

3.依山依水成为文化的一部分,成为一个社会系统,不纯粹是完全单纯的文化系统,而成为一个社会系统,或者成为一个全球系统。

[作者简介]

大禹,男,厂西民族学院教授。广西南宁,邮鳊:530006。

历史人类学研究

主持人定宜庄教授

定宜庄(1948-),北京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历史学博士。

历史人类学研究

主持人定宜庄教授

定宜庄(1948-),北京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历史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