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杭生
一、对中国大陆巨大社会变化的
社会学概括和量度的探索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上的人,无论是学者还是政府人士,无论是传媒界还是普通老百姓,越来越承认中国大陆社会已经发生了并且还在继续着巨大的变化。他们都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对这种变化进行解释,做出预测。立足本国现实的我国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和经济科学等方面的学者,当然更有责任这样做。他们从不同学科的视角分别对中国大陆社会的巨大变化进行概括、解释和预测,并用世界的眼光对此进行国际比较。
(一)“社会转型”--对中国大陆巨大社会变化的一种社会学的理论概括
l,关于“社会转型”和“社会转型效应”。我在20世纪80年代未曾提出“转型中的中国社会”、“转型社会”、“社会转型”等概念,尝试在社会学理论上用它们来概括中国大陆社会的巨大变化。1989年出版的《中国社会学年鉴1979-1989》曾经刊登我的文章《转型中的中国礼会和成长中的中国社会学》,其第一个标题就是“中国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杜会的转型”。该文指出:“研究这个转型过程,回答转型过程面临的种种课题,不仅是中国社会学义不容辞的任务,而且也是它安身立命的根基。可以说,对中国社会的‘转型’认识得越深入、越全面,中国社会学的成长也就越扎实、越迅速,而成长了的社会学又转过来推动转型过程比较顺利、比较健康地进行。还指出:“中国社会学必须植根于转型中的中国社会,才有可能具有中国特色。能否从自己特有的角度如实地反映和理论地再现这个转型过程的主要方面,是中国社会学是否成熟的标志。中国社会学离开转型社会的实际,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最近有学者写文章说,社会转型问题,在国内是1992年才提出来的。这是与事实不符的。
中国社会正处在由传统型社会向现代型社会转型的过程之中,这是社会转型论的一个基本判断。“转型”也和人口等因素一样,是中国的基本国情之一。当前中国的各种现象无不带有转型的特点,社会成员也无不这样那样、自觉不自觉地受到转型的影响和制约。如果说,人口等因素是硬基本国情,那么社会转型则是软摹本国情。后来我们把这种影响和制约概括为“社会转型效应”,并对转型效应及其主要表现进行了分析和论证。
2,社会转型的涵义。所谓“社会转型”(social transformation),是一个有特定含意的社会学术语,意指社会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或者说由传统型社会向现代型社会转型的过程,说详细一点,就是从农业的、乡村的、封闭的半封闭的传统型社会,向工业的、城镇的、开放的现代型社会的转型。当我们说“社会转型”时,着重强调的是社会结构的转型。在这个意义上,“社会转型”和“社会现代化”是重合的,几乎是同义的。对“社会转型”这个术语有一个正确理解的问题。当年,确实存在种种不正确理解甚至是滥用这个术语的现象,但这是纠正不正确理解和反对滥用的问题,而不是反对“社会转型”这个术语本身的问题,因为任何一个术语都可以被滥用。
“社会转型”的概念,经过多年来的质疑,现在已经被广泛接受,成为大众语言。
3,本人社会转型论主要论著:(1)《中国社会转型中的社会问题》(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1月版)。(2)《当代中国农村社会转型的实证研究》(第一作者,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8月版)。(3)《转型中的中国社会和中国社会的转型》(第一作者,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11月版)。(4)《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研究》(第一作者,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8月版)。(5)《从传统向现代快速转型中的中国社会(1994-1995)》(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4月版)。(6)《开始走上两个文明全面发展轨道的中国社会(1996-1997)》(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4月版)。(7)《社会弱势群体及其社会支持(2002)》(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版)。
(二)社会转型度--把握当前中国社会转型特点的一种视角
从1978年以来,中国的社会转型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具有了以往不曾具有的特点。为了进一步具体说明中国社会在“社会转型加速期”的特点,经过理沦抽象,我还提出了,“社会转型度”这一概念,不久又提出了“社会转型势”的概念,把它们作为衡量中国社会现代化程度和能力的重要范畴。
社会转型度作为一级概念,可具体区分为速度、广度、深度、难度和向度五个次级概念。在我看来,当前中国社会的特点及其问题,正十分集中地从这五个方面表现出来。所以,我把这一新概念叫做把握当前中国社会转型特点的一种视角。
“社会转型加速期”这里是指1978年到现在这一段时期。之所以把这一段时期叫做“社会转型加速期”,是与中国社会这以前所经历的转型相对而言的。从总体上说,中国社会转型是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正式开始的,到目前为止,这一转型过程已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840-1949年为第一阶段;1949-1978年为第二阶段;1978年至今为第三阶段。
社会转型速度是衡量中国社会转型整体的快慢的概念,具体表现为许多相应的特征,如工业化速度、城市化速度、社会结构的变迁速度等。广度主要衡量社会转型所涉及的社会领域的范围,它包括不同的社会部门(思想、经济、政治、日常生活等)、不同地区(东、中、西、南、北)、不同群体,它们都足社会转型的阵地。转型广度也反映社会转型的初始化程度,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或社区社会转型在哪几个领域出现了,其广度也就延及到了哪里。深度主要衡量转型在经济、政治、文化、价值系统、社会生活领域纵深发展的程度,以及社会转型在社会结构各层问梯次推进的程度两方面。深度既是社会整体转型的深八,也是有广度的深入。难度则是对转型的促进因素与阻碍因素的衡量,杜会承受能力强弱的衡量。任何社会转型的深入程度,都是这两类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社会承受能力强弱转化的产物。不同的传统、文化背景、转型的条件和力量,都影响转型主体的促进或阻碍因素的消长,因而也影响到转型难度的大小。转型的向度指的是对现代化模型或道路的选择。正确的向度即符合转型主体的实际情况的道路的选择,反映出社会转型的成功率的大小,因而也是对社会转型度衡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三)社会转型势--把握当前中国社会转型特点的另一种视角
“社会转型势”这个新概念是对社会转型度的更深一步的研究。转型度反映的是社会转型的整体状况,转型势则是探测成为这一状况的原因。转型度反映的是社会各方面转型的程度,是相对外在的;转型势指的是转型的能力,是相对内在的。转型势是分析一个国家或地区、一个社会或社区转型能力、转型态势、转型趋势不平衡的概念工具。
根据社会转型势的不同,可以把中国社会划分为优势级、中势级、弱势级等三级不同的转型地区:东部地区是转型强势地区,中部地区是转型中势地区,西部地区则是转型弱势地区。当然转型强势地区,确切地说,是强势因素占优势的地区,但并非一切都强,也程度不同地存在着弱势因素和中势因素;同样,转型弱势地区,也并非一切都弱,也程度不同地存在着强势因素和中势因素,而转型中势地区也有自己的强势因素和弱势因素。
中国社会转型或现代化的过程,就是各个地区不断地改善、增强和提升自己的强势因素,不断缩小、减弱和清除弱势因素和中势因素的过程。
社会学的一个特点是将能够量化的对象尽量量化。我们提出社会转型度和社会转型势的概念,就是试图把社会转型能够量化的部分用社会指标表示出来。
我曾经指出,对一个国家、地区或一个社会、社区的从传统到现代过渡的社会转型研究,总是围绕两个基本方面即社会转型的度和势展开的,离开这两个方面,任何社会转型的实证研究都无以立足。
(四)社会转型论--一种正确处理传统因素与现代因素关系的新型现代化理论
我们不像加世纪60年代旧的现代化理论那样,把传统和现代这两者简单割裂开来、截然对立起来,认为传统和现代之间有一个“断裂带”。事实上,传统和现代这两者除了有相互矛盾、相互对立的一面,事实上还有相互依存、相互吸收的一面。作为一种新型现代化理论的社会转型论,就是沿着这一思路提出来的。就中国社会来说,尽管传统因素实际上还在这样那样的起着主导作用,但是现代因素也显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早就不是那种典型的传统社会了,我们把这叫做“传统型社会”,而不简单说是“传统社会”;而且,分别看来,纯粹传统的东西也很难找到,总是多多少少、程度不同的带有些现代特点,可以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同时,传统因素不仅可以转化为现代因素,而且如果方针和做法正确,还可以成为促进现代化的深层因素,例如对东方集体主义的重塑和开发,就可以成为这样的深层因素。即使将来现代因素实际上起主导作用了,传统因素也仍然会以不同的方式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存在,成为现代生活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那时,也不可能是纯粹的现代社会。例如,日本社会保留的众多的传统节日,在防止人际关系疏松化中就起着重要的社会整合作用。所以,我们并不把传统看作包袱,而是看作一种可资利用的资源,就看善于不善于利用。我写过文章,提倡“开发传统,服务现代””’。不少人一提现代化理论就认为是20世纪60年代那种把传统和现代截然对立的旧的现代化理论,而不知还有一种新型的现代化理论,我们的社会转型论又就是一种主张传统和现代既对立统一的新型的现代化理论。
用这种观点来看中国社会转型,就能知道它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就社会整体来说,它是一个从传统因素占主导地位的社会转变为现代因素占主导地位的过程。但是在这个总过程中,既有从传统向现代转变,如从传统的自然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的转变、从人治到法治的转变、从同质性很强的社会向异质性日益加强的社会转变等;又有现代向传统的转变,如现代民主在某些文盲充斥的农村的变形,一些地方的婚丧嫁娶从现代退回到传统(彩礼、买卖婚姻,不仅为死人还为活人作坟等);既有传统向传统的转变。如重男轻女的复苏、以换汤不换药形式出现的家长制等;又有现代向现代的转变,如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这样一种效率不高的现代经济向效率较高的现代市场经济的转变等。这些复杂、交叉的进程在当代中国大陆社会都在经历着,成为当前中国社会快速转型的显著特点之一。
二、中国大陆社会转型的
主要内容和表现
与改革开放前即1979年前相比,二十多年来,中国大陆社会的利益格局、社会关系、次级制度、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文化模式、社会控制机制、社会承受能力等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是每个生活在其中的社会成员都可以这样那样亲身感受得到的。从社会学视角看,这也是中国社会转型在各个方面的表现。
(一)社会结构转型与经济体制转轨
社会结构,主要是指一个社会中社会地位及其相互关系的制度化和模式化了的体系。社会结构转型就是不同的地位体系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型;经济体制转轨则指的是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换。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陆社会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带动下,社会结构转型和经济体制转轨两者同时并进,相互交叉,形成相互推动的趋势。这在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过程中是很少见的。两个转换包含着不尽相同的传统和现代关系的内容,不能把它们完全等同起来。它们至少有三方面不同:
第一,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社会结构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型不可能在一个短时期内完成,而是一项贯穿于整个现代化过程的长期任务。而体制转轨并不是社会结构转型的全部内容,与整体的现代化过程相比较,体制转轨应当在一个相对来说不是太长的时距中完成,这是降低改革成本所必需的。
第二,中国的社会结构确实是从一种传统型结构向现代型结构的转型,而相对于结构转型来说,中国的体制转轨并非是从一种传统体制向另一种现代体制的过渡,而是从一种缺乏效率的现代体制向另一种更有效率的现代体制转变。把这种有弱点的现代体制也叫做传统体制,这是不符合事实的,至少是不确切的,这里的“传统”已不是与“现代”相对的那种有确切含义的“传统”了,而只是与“现在”相对的通常所说的“过去”两字的含义了。
第三,两个转换的同时并进,一方面形成相互推动的趋势,另一方面也相互制约,造成结构冲突和体制摩擦交织在一起,增加了改革和发展的难度。
中国大陆社会结构的优化与大量问题并存,也是与这种两个转换同时并进的大背景分不开的,广义地说,是与传统和现代这种对立统一的复杂交叉关系分不开的。
(二)身份制和单位制
这里要考察的是:身份制和单位制等次级制度所具体表现的社会结构方面的转型,以及由此引起的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深刻变化。
l,身份制弱化
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社会结构具有很强的身份属性。一系列将人们区分为不同身份群体的次级社会制度,构成了一种弹性很低的社会刚性结构体系。它们的改变可以看作是中国社会结构转型的集中表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