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刈麦集
7019600000012

第12章 游记(3)

由于列宁格勒靠欧洲腹地比莫斯科近得多,所以也相对开放得多,从这里的旅馆服务员和商店售货员全都听得懂英语,就足可以说明这里不像莫斯科那样闭塞。

我和父亲在夕阳的余晖中,漫步走在涅瓦河畔。我想起了俄罗斯文学巨匠列夫托尔斯泰、屠格涅夫、果戈理、陀斯妥耶夫斯基、赫尔岑、奥斯特洛夫斯基、阿托尔斯泰、肖洛霍夫、法捷耶夫,诗人普希金、莱蒙托夫,还有讽刺作家契柯夫;音乐家柴可夫斯基、拉赫玛尼诺夫、林姆斯基·科薩可夫、肖斯塔科维斯基、斯特拉文斯基、穆索尔斯基;科学家门捷列夫、巴浦洛夫。这里是俄罗斯文学、艺术和科学的摇篮,涅瓦河孕育了如此众多伟大的人物,这些科学和文化的巨人为全人类文明的进步所产生的巨大影响是无法估量的,然而涅瓦河水永远在无声无息地流着,仿佛母亲的乳汁永无休止地哺育着俄罗斯大地。

离开列宁格勒飞到北京是3月13日,正巧是父亲八年后去世的日子,所以我永远地记住了这个日子,为了父亲的永别,也为了这永远不变的俄罗斯情怀。

广袤的土地

“没有到过大西北,就不知道中国有多大。”这句话是我在听说之后,于2003年10月下旬去西部旅游真正体会到的。也许因为不是旅游旺季,所以旅行社只给我安排了和外省市的两对夫妇,一共5个人同行,结果不但人少行动方便,而且这四个人都是很好的性格和为人,秋季又是旅游最佳的季节,再加上一路所见让人惊叹不已,真可谓“天时、地利、人和”,所以尽管整整七年过去了,每每想起这次西部之行,都会怦然心动。

天池

抵达乌鲁木齐的第二天一早,在导游的陪同下,我们五个人乘吉普车去看天山的天池。回到北京已经二十四年了,尽管故土是自己生长的地方,一切都是那么习惯、自然,但是在喧嚣的城市呆久了,不管出门还是不出门,眼前永远是高楼耸立、车水马龙,来到新疆这块广袤的土地上,真是别有一番情趣。

途中,左边,一望无际的麦田展现在眼前,金灿灿的麦浪翻滚着,预示着又一个丰收的季节;两排笔直的杨树防风林带,非常整齐地在麦田中间向天边缓缓地延伸着,仿佛永远没有尽头;右边,在公路的这一侧有一个很长的防护网,因为这一侧是一个漫长的小丘陵,郁郁葱葱,是放牧的好地方,时不时可以看到牧羊人或者牛群。看看左侧的金黄,看看右侧的碧绿,仰起头再看看城市中早已见不到的湛蓝,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为了这个美丽的地方。

来到天池,这里的确是个人间仙境,虽然几乎是个圆形的在山顶上形成的天然湖泊,可是看上去似乎是方形的,因为一侧是坡度不大的小石山,供游人逗留、观赏和拍照,并且供游船停泊;对面很远的地方,是白雪皑皑的山峰;湖的左右对称两侧是顺着山势生长起来的茂密的绿色树林,树林里几乎全是新疆特有的、像圣诞树一样可爱的杉树,这种树在内地从来就没有见过,看上去真像是幅油画。我们登上了游船,一边在船上欣赏着这令人陶醉的湖光倩影,一边随着游船改变方向寻找摄影的最佳角度,当时正好是上午十点多,太阳的高度正合适,经过几次尝试,我终于拍到了至今都在作为杰作自我欣赏的逆光涟漪,在层次清晰的雪山映衬下闪闪发光。

导游中午把我们带到附近不远的山里吃午饭,这里的山可不像内地乘火车时见到的土山或石山,而是到处鸟语花香,溪水潺潺,绿树林立,还可以在山坳中见到不少游牧民的帐篷,我真想建议在这里住两天,第一次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妙是如何让人留连忘返。在饭馆吃饭的时候,我见到三个年龄大约六十岁上下的欧洲妇女,自然就像以往一样,和有可能与其练习英语口语的外国人攀谈起来。她们都是德国人,而且是从巴基斯坦直接飞到新疆的,我这才第一次知道,原来外国人不是只能从内地的大城市入境,从哪里都可以入境,她们从巴基斯坦入境来新疆当然近得多了。最可笑的是,当我们在山里吃饭相遇后的第三天,在乌鲁木齐礼品店购物时又碰到了她们三个,我们只是互相会意地点了点头,其中一个小声地和另一个说了一句:“他们怎么总是跟着我们。”我心想,你是不知道中国的旅游时间安排几乎是千篇一律的,只要碰到一次,恐怕一路上就要老碰到。

回到下榻的酒店,我们品尝了一顿丰盛的新疆菜肴。最使我至今想起来都垂涎欲滴的就是新疆的拌面,因为那天我整整吃了两大盘,吃这样多的面是我空前绝后的最高纪录了。

吐鲁番

来到吐鲁番,吐鲁番给了我五个深刻的印象。

第一个印象:沿途可见壮观而神奇的吐鲁番坎儿井,像地窝子一样布满了路两旁。高踞四周山系的雨雪水汇成条条河流,流经戈壁砂砾地带,蒸发掉一些,而更多的却渗入沙土地下,成为潜流,经过人工挖成地下相通的暗渠,四季长流不息,汇成了“地下长渠”——古老的坎儿井。井渠在西汉时产生于陕西大荔县,问世不久,便被引进新疆,并得到改进,由原来利用地下渠输送地表水,改为引取“下泉流涌水”的地下水,才形成了今天这种总长度比我国大运河还长的地下大渠系。吐鲁番干旱,酷热,按理说就像戈壁沙漠,难生寸草,然而吐鲁番却盛产世界上最好的葡萄,原因就在这坎儿井上。

第二个印象:吐鲁番的天气炎热到了在天池还要穿着毛衣和皮夹克,第二天来到吐鲁番就要热得穿衬衫了,可见夏天有多热,盛夏时肯定是个令人煎熬的“大火炉”。

第三个印象:吐鲁番的确是一个人们传说的“葡萄王国”。只要一进入吐鲁番有人居住的地方,沿路全是各式各样蜂窝似的、用土块砌成而且四面通风的花格建筑——荫房,是专门用来晾制葡萄干的地方。尤其是享誉中外的“葡萄沟”,葡萄藤缠绕在一眼望不到边高高的一大片葡萄架上,几乎把阳光全都遮蔽了,隐约有斑斑点点的阳光透过藤叶,照在藤架下人们的脸上,形成了梦幻般绿荫的世界。我们看到秋天的吐鲁番,家家户户、大街小巷,到处都是葡萄干,我们自然是不会错过这个机会,给亲友带上几袋“葡萄王国”的特产。碰巧那天某省副省长一行也在参观“葡萄沟”,我们五个一看这架势,肯定有隆重的表演,就溜进了演出场地,在开始之前,我们中的两个人等不及了,到别的地方转了一会,结果回来时就不让他们进了,错过了一场精彩而且地道的新疆民族歌舞演出,而我们三个人虽然没有座位,但负责治安的人认定我们是大城市来的游客,用沉默对我们表示了许可。

第四个印象:吐鲁番的火焰山,又称赤石山、红山。火焰山崇山峻岭、寸草不生、地气蒸腾、烟云缭绕,犹如飞腾的火龙般壮观而因此得名。转了半晌,两个字:“秃”而“酷”。

第五个印象:吐鲁番的高昌城古迹。故城历史悠久,曾是吐鲁番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元末毁于战火。一开始来到古城满怀欣喜和好奇,特别是站在一个至高点向下望去,虽然经过两千多年的风吹日晒,故城轮廓犹存,城墙气势雄伟屹立在火焰山下。可是发现从里边参观后走出来的人,一个个都成了“土人”,我们也就打了退堂鼓,不想弄得一身土,所以只在外边照了几张相留念。

一天下来可真的筋疲力尽了,回乌鲁木齐的路上,连我这个出了名的精力旺盛者在车上都打起了盹儿,然而一会儿就醒来,饶有兴致地欣赏着汽车正前方火红的落日,殊不知这是我的最爱。

敦煌

敦煌位于古代中国通往西域、中亚和欧洲的交通要道——丝绸之路上,曾经拥有繁荣的商贸活动。1987年敦煌莫高窟被列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之后,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慕名来这里参观。

在另一个导游的陪同下,从市区乘吉普车先去了敦煌莫高窟。一路上人烟稀少,由于是在平原上,所以视野很开阔。忽然我看见远处什么地方有潭水似的,水上好像还有些建筑在隐隐晃动。我揉了揉眼睛,使劲儿地想再看看清楚到底是不是有东西,可是好像什么也没有了。我想起了人们常说的“海市蜃楼”的事情,导游说就是,我很欣慰自己能“见”到了。当导游说快到莫高窟了,我才知道原来著名的莫高窟是坐落在沙漠里。

我们来到莫高窟,首先参观了历史图片资料展览室,才得知莫高窟是光绪26年(公元1900年)间由莫高窟道士王园偶然发现了“藏经洞”,洞里藏有从公元四世纪到十四世纪的历代文物五、六万件,经过连续近千年的不断开凿,莫高窟成为集各时期建筑、石刻、壁画、彩塑艺术为一体,世界上规模最庞大,内容最丰富,历史最悠久的佛教艺术宝库。这一重大发现震惊了世界,此后又由此发展出著名的“敦煌学”。敦煌学经过近百年的研究,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然而,一百多年来,尤其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由于当时管理不完善,被外国的“考古学家”以研究为名盗走了不少。

为了保护文化遗产,现在只有很少几个洞窟对游客开放,遗憾的是让艺术界炒得沸沸扬扬的壁画“反弹琵琶”,原来也只有一张画报那么大,不过整个石窟还是相当壮观的,石窟南北长达1,600米,高达50米。我当时的照相机尽管是德国货,但是被别人淘汰下来送给父亲的,镜头相当好,否则那张逆光涟漪也不会照得那样成功,只是没有广角镜,所以在照莫高窟外景时,要走到很远的地方才能照下石窟中央高大建筑的全景。

鸣沙山与月牙泉

乘车来到离莫高窟不远的鸣沙山和月牙泉,这里也是一片沙漠地带。我们坐着电瓶车来到山脚下,第一件事就是骑骆驼。因为惧怕马潜在的烈性,我从来不敢骑马,可是看到一队队卧在地上等待主人牵他们去“工作”的骆驼是那样的憨厚、朴实,当然要试一试。照着别人的样子骑上了一个卧着的骆驼,待它们都站立起来之后,我们的骆驼队就浩浩荡荡地出发了。走在平坦的沙漠上不但不害怕,而且还有好似坐摇椅般的惬意,上坡和下坡时也不太要紧,因为前后都有驼峰挡着,很有安全感,就是当队伍走在山腰的沙漠中是最害怕的,因为那里的沙子松软且深,人必然是要随着骆驼前后左右晃动,好像随时有可能连人带骆驼都从坡上滚下去,真是有惊无险。当队伍来到离鸣沙山较远的一个最高的沙山上时,眺望远处沙漠中的一列骆驼队,小得就像一队小蚂蚁在蠢蠢欲动,和大自然相比,这些生灵显得是那么渺小。更远的地方就是一片开阔的平原了,尽管这片沙漠不像撒哈拉大沙漠那样具有真实性的意义,但是也足够引起人们对大沙漠的无限遐想。

鸣沙山就是沙漠里几个山包中最高的一个,特点是由于山的一面因长年迎着西北风吹,形成了像光边儿贝壳一样整齐而锋利的山脊,就是能工巧匠也根本做不到如此;月牙泉是鸣沙山不远处、形似月牙的一个小湖泊,由于有水的缘故,湖的弯处内有一片小小的绿洲,不知是从哪个年代开始,人们在这片绿洲上建起了一些亭台楼阁,为月牙泉赋予了中国式的古典美和诗意,在这片沙漠山包的衬托下,显得尤其秀美。月牙泉像一个美丽温柔的少女,鸣沙山好似刚健勇猛的武士,他们终身为伴,没有从前、现在和将来,而是凝重的永恒。这使我想起了舒婷的《致橡树》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也像戟;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嘉峪关

一清早还没等天亮,我们披星戴月乘着吉普车向嘉峪关出发了。

一开始因为天黑,除了车灯前边的路以外,只能看到远处朦胧的山脉。一般情况下都是导游坐在司机旁边的前排位子上,可是出发前就听说要开车至少六个小时才能到嘉峪关,而且路况不太好,会比较颠簸,我就和导游商量能不能让我坐在她的位子上,我的腰怕颠,导游说可以是可以,就是要不停地和司机聊天,否则司机无语开车时间长了会打盹儿,我不但欣然同意,而且一路上发挥了当老师讲课的特长,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左至历史、右至民情(司机肯定不懂英语,否则我还要聊英语呢),想到什么就聊什么,侃侃而谈了一路,我和司机谁都不困,而且还挺谈得来。快到终点的时候,听到后边四个人突然哄堂大笑,我问笑什么,那个高级的马路不长草一样的秃顶中年人说:“我们发现了一个人才。”

然而这一路上,虽说一直在和司机聊天,却也注意到了窗外好像永远走不出去的戈壁滩,方圆几十里没有一棵树,只有一些坚强的小灌木从石头缝里钻出来,戈壁滩上的野风吹得它们不得不弯下了腰,是那样无助和无奈,就像唐山大地震一样,这般凄凉在我心中留下了永远的震惊,因为这难以想象的景象几乎持续了六个小时的路程啊!

“前边那个城楼就是嘉峪关了,”导游说。嘉峪关位于甘肃省,是明代长城西端的第一重关,也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枢纽。城楼坐落在离北边山不远的平川上,还没有到跟前,我就好像看见了当年刀光剑影、鼓角争鸣的疆场,然而来到跟前却是另一幅景象。城楼大门的侧前方是一个整修得相当现代化的花园,能够看得出来,整个城楼不久前也刚刚整修过,城里的建筑和结构仍然像电影中的古代城楼一样,但是哪儿都是崭新的,又是旅游淡季,算上我们五个,整个景点总共十几个人参观,就像在参观一个长期陈列文物的北京历史博物馆一样清静。然而当我们登上了城楼后,我心中却充满了“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的豪迈情怀。在这秋高气爽的季节,从嘉峪关的城楼向南边的远处望去,祁连山上朵朵巨大的白云,形状简直就像原子弹爆炸时出现的蘑菇云一样神奇。青山、白云、蓝天,好像老朋友一样,与一马平川上的嘉峪关遥相呼应,构成了一幅锦绣山川的壮丽画卷。

兰州

最后一站是乘火车来到兰州。刚踏上兰州这座城市的土地,我的第一感觉就是想到了父亲。早在1971年底,父亲来过兰州炼油厂出差,不巧生了大病,还在这里写下了遗嘱交给同行的同事,结果大难不死,回到北京以后第一件事就是写信要我马上从山西到北京和他见一面,也许是他在病重时产生的思念,这也是我在20岁的时候才第一次懂得了父亲对我难舍难离的深情,我立刻在县文化馆请了假,动身回了北京。父亲亲自到火车站接我,当时我的心情别提多复杂了,又高兴又心疼,然而在火车站门口见了面,只是像小时候一样叫了声“爸”,我知道他当时的心情也像我一样高兴,然而却像他一贯所表现的那样不露声色。此刻走在兰州的大街上,兰州炼油厂在哪里?我仿佛能感觉到了父亲的足迹而又和他在一起了,仅仅因为他曾经来过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