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攻击!”正在这时,无线电里传来了空军指挥中心的命令。斯佩科特率先向着船艉俯冲下去,用30毫米机关炮瞄准“自由”号的驾驶台和上层甲板猛烈扫射,然后又紧贴诡杆拉起。几秒钟后,斯佩科特带领小队又折了回来。这次它们投下的是火箭弹。“自由”号立刻被橘黄色的火球和滚滚浓烟严严地裹挟起来。以色列的3艘鱼雷快艇也赶来凑热闹。鱼雷艇用信号灯向“自由”号发出“你是何船”的询问,但“自由”号的信号灯已被摧毁,根本无法回应。情急之下,以色列鱼雷艇艇长赶紧翻阅阿拉伯海军舰船图册,发现该船与埃及的一艘运马船“埃尔‘古赛尔”号十分相似,本着“宁可错杀一万,不可漏过一个”的原则,下令向可疑船发射鱼雷。被鱼雷击中的“自由”号右肢船体被扯开一个大洞,弹着点正好是信号情报设备舱。以色列鱼雷艇发射完鱼雷后还不过瘾,又在离船30多米处用40毫米机关炮不断地向“自由”号扫射。一枚穿甲弹穿过海图舱进人驾驶舱,最后打在年轻舵手的脖子上。舵手当即身亡。
身负重伤的船长看着严重受损的“自由”号,不得不下令弃船。然而,船员刚把3个救生筏放下水,以色列的一艘鱼雷艇便开了回来,将2个救生筏击沉并抢走了另1个。3艘鱼雷艇带着那个抢走的救生筏向军港驶去。这个时候,鱼雷艇艇长才发现事情不妙,立即向以色列海军司令部汇报“误炸了美军船只”。接下来的事让“自由”号的幸存者感觉很诧异。华盛顿高层下达命令,不允许他们透露袭击事件的任何细节,否则军法处置。这个事件已经过去了30多年,但它至今仍留给人们很多疑团。据说那天晴空万里,即使斯佩科特没能看清“自由”号上高高飘扬的美国国旗,但以色列的空军指挥中心为何也会没看清,错把它当成埃及舰只并下达了攻击命令呢?难道以色列是为了防止情报外泄而故意为之?恐怕只有以色列最清楚。或许美国也明白,但为了避免引起众怒,也只有哑巴吃黄连,打掉牙往肚子里咽了。美军甚至下令尽快将“自由”号炸沉!不过五角大楼有高级军官指出,这样做难免会把事件越搞越大。美军这才让第6舰队把四处起火、几近沉没的“自由”号拖进了修理厂。
伊拉克战机外飞之谜
提起海湾战争,人们并不陌生。这场战争爆发于1991年1月17日,到2月28日以伊拉克战败而告终。从战争史上说,海湾战争是战后一场牵动世界全局的地区有限战争,战争中伊拉克共投入120万兵力、坦克5600辆、飞机774架、舰艇60艘,其中驻科威特54万人;而多国部队共70万人、坦克4300辆、飞机2000架、大炮2300门、战舰400艘、其中美军50万人。海湾战争也是一场现代高科技战争,是当代最新武器的试验场,除核、生、化武器外现代先进武器在战争中展示和较量,不仅显示出高技术武器对作战方式和战争进程的影响,而且使这场战争单位时间内消耗之大远远超过以往战争。
战争打响后,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每天出动多批量的战机对伊拉克军事战略目标进行猛烈轰炸,自诩为“世界上第五支最强大的军队”和拥有700多架先进战机的伊拉克航空兵却按兵不动,被动挨打。不仅如此,从1月26日开始,先后有100多架飞机,纷纷飞往邻国伊朗,伊军这一举动,引起世人极大的兴趣和猜测。人们不禁要问,在这战火猛烈燃烧之际,伊拉克战机为何不迎头起飞,痛击敌机,却远走高飞,这究竟是“阳谋”,还是“阴谋’?是“出逃”还是“避难”?是“厌战”还是“保存实力”?到底有多少架飞机“东南飞”?它们的最终命运如何?至今这一系列谜团仍萦绕于人们的脑海之中。
西方新闻媒体也曾对伊机外飞事件大肆报道。真真假假,扑朔迷离。使这一事件令人难辨真伪,然而归纳起来也不外乎有下面几种说法:
一种说法认为,伊拉克飞机飞往伊朗是为了保存实力。两伊战争结束后,两国关系有所缓和,而且伊朗对于海湾战争表明了中立的态度。所以将最先进的战机转移到伊朗比留在国内更安全。面对多国部队强大的空中军事打击,伊拉克即使拼尽全力也难以获胜,所以,与其“玉碎”,不如“瓦全”,这种韬光养晦的做法是比较合乎逻辑的。据西方媒体透露,伊拉克和伊朗就战机停留一事曾达成过秘密协定,但是伊朗方面断然否认与伊拉克达成过这样的默契或协议。
另一种说法认为,战机离乡去国是伊拉克空军的厌战心理所致。海湾战争在两伊战争结束后不久后便爆发,伊军常年作战,厌战情绪早已滋长。在战争响后,美国一边进行军事打击,一边大打心理战。在科威特和伊拉克境内空投了大量传单,向对手施压,敦促伊军投降。这大大瓦解了伊军的斗志,动摇了伊拉克的军心。“沙漠风暴”行动中,伊拉克战机都无心恋战,与美军相遇常常掉转机头逃之夭夭。在开战一周后,面对美军的强大空中优势,伊拉克空军飞行员因为不想白白送死,所以三十六计走为上。于是出现了战机外飞的怪象。
第三种说法认为,伊拉克战机飞往伊朗是政变分子事情败露后的大逃亡由于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在海湾战争空袭中成功地摧毁了36枚飞毛腿导弹和多达300架飞机,使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大动肝火,处死了一名空军司令和一名防空司令。这种杀一儆百的铁腕做法激怒了效忠于这两位将军的部分空军官兵,他们发动政变企图推翻萨达姆政权。东窗事发后,飞行员们为求自保只好飞往那么到底有多少架飞机飞往伊朗呢?它们的结局又是如何。这又是人们所关心的问题。据西方军事观察家分析,海湾战争爆发前夕,伊拉克拥有各种类型机1300余架,其中作战飞机700余架,主要战机有米格21、米格一25、米格一29歼击机,米格一23、法国幻影F-1战斗轰炸机等。伊空军虽有一定的空战能力,但与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强大的空军优势相比,显而易见力量相差悬殊。因此,战争一开始,
由于美国掌握绝对的制空权,使伊拉克空军难以起飞作战。如果一直躲在庞大而坚固的地下掩体内,则犹如坐以待毙。与其被动挨打,不如远飞外逃。飞往伊朗的飞机起初强有50多架,后来增至100余架,最后达到145架,其中包括米格一27、米格一29歼击机和幻影F-1战斗轰炸机等性能最好的战机,还有少数民航客机等。这批飞来的财富,伊朗政府最初的态度是,将把这批战机连同其飞行员一起扣留到战后再归还伊拉克。但事后不久,伊朗当局又改变说法:由于两伊战争中伊拉克对伊朗负有战事责任,有可能考虑将这批飞机作为战争赔偿。伊拉克能否部分或全部向伊朗索回飞跑的战机,则依然是个不解之谜。
參“库尔斯克”号潜艇失事之谜
2000年8月12日,本是极为普通的一天,然而一桩震惊世界的重大事故使这一天被永远地载人史册。当天11时25分左右,在俄罗斯北方巴伦之海域,参加军事演习的俄罗斯北方舰队中,一艘名为“库尔斯克”号(俄海军编号为K-141)的核动力潜艇突然发生爆炸而沉没,等到北方舰队司令部发现“库尔斯克”号核潜艇情况异常,并向出事海域派出救援队时,“库尔斯克”号核潜艇已坠入108米深的巴伦支海底。艇上111名乘员、5名从第7核潜艇师派出的军官和2名柴油机厂的工程师全部罹难。
“库尔斯克”号核潜艇沉海事故聚焦了世界各方的目光。118条生命的消逝令人痛心,而且这次事故笼罩在敏感的核阴影下,潜艇上的24颗巡航导弹中的两颗是否携带有核弹头这个重大问题令人困扰,不仅给制造国带来巨大的军事损失和情报危机,而且还给航运和沉没地的周围环境带来严重隐患。有关“库尔斯克号”爆炸沉没的原因一直众说纷纭。目前流行的有以下几种说法:
与英潜艇相撞说。俄罗斯认为最大的可能性是“库尔斯克”号在演习中撞,上了另外一艘船只或舰艇,致使潜艇发生严重损毁而沉没。不过,俄军方表示,
:“库尔斯克”号出事之时,当地海域除了参加北方舰队演习的船只之外,没有其他船只,民船更是离演习区很远,惟一的可能性就是与同在海底的一艘不明身份的潜艇相撞。据悉,12日俄罗斯海军演习之时有3艘外国潜艇在巴伦支海域游弋,其中两艘为美国潜艇,一艘为英国潜艇。俄罗斯方面认为肇事者可能是英国潜艇,因为俄军方在离“库尔斯克”号事故现场330米远的巴伦支海海底发现了不明潜艇驾驶舱栏杆的残余,并且在“库尔斯克”号失事之后在海面上发现了据认为是英国潜艇的事故浮标。
与美巨型潜艇相撞说。另有消息称,“库尔斯克”号也有可能是与美国的…艘潜艇相撞,因为事故发生之后,俄罗斯海军曾收到无线电通讯,显示一艘美国潜艇要求批准进人挪威的港口,之后便以慢速驶向该港。军事专家们认为,只有美国“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可以承受如此剧烈的碰撞。在过去的30年中,
俄罗斯海军潜艇在北海和太平洋海域进行军事演习之时曾与外国潜艇发生过11次相撞事故,其中10次为美国潜艇,而此次再次撞上美国潜艇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
恐怖分子引爆鱼雷说。据挪威军方侦察艇证实,“库尔斯克”号失事之时曾听到两声爆炸,其中第二次爆炸十分剧烈,挪威地震网测得的数据表明,这次爆炸相当于2吨梯恩梯(TNT)炸药的当量。通过爆炸声推断“库尔斯克”号潜艇上可能有3到4枚鱼雷发生了爆炸。俄罗斯车臣伊斯兰反叛武装发言人乌都戈夫曾声称,“库尔斯克”号是在一名名叫拉马扎诺夫的达吉斯坦籍水手的破坏下沉没的。然而,这个人名并不在潜艇人员名单之中。在遇难的118名官兵之中,
确实有2名达吉斯坦人,他们负责潜艇上新型鱼雷试射的任务。是否他们引爆了鱼雷?俄罗斯司法部门对此已经展开了调査。
碰到二战遗留水雷说。有专家分析,爆炸也有可能与该海域二战时期遗留的水雷有关。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时,德军和盟军在该海域布置了众多的水雷,
近几年在该海域就发现了十几枚水雷,“库尔斯克”号有可能碰上了一枚水雷而受到重创。
遭到自家潜艇误伤说。还有人分析,“库尔斯克”号也有可能错被另一艘参加演习的俄罗斯舰艇当成了攻击的目标,而遭到了导弹的袭击。这类事故80年代曾发生过一次,前苏联太平洋舰队的一艘军舰曾被另一艘军舰误袭,造成数十人死亡。
究竟何种说法令人信服,关键要看俄罗斯政府能否拿出库艇沉没原因的确凿证据。透过俄方公开披露的各种信息,我们可以勾勒出“库尔斯克”号的黑:
色9小时:2000年8月12日爆炸前的一段时间,指挥人员和大部分官兵都集中在第1、2隔舱。11时28分,由于鱼雷发生意外,随着一声巨响,艇内发生了能量相当于100公斤TNT炸药当量的爆炸。瞬时间,第1、2隔舱成了一片火海,在发射阵位的乘员全部死亡。11时30分15秒,艇内又发生了能量相当于1000公斤TNT炸药当量的第二次爆炸。爆炸引起的火灾导致艇内温度不断升高,最高时曾达8000摄氏度,许多耐高温材料都熔化了。由于爆炸导致潜艇严重变形,艇内各种零部件纷纷脱落。这时,海水也顺着第1隔舱被炸出的窟窿涌人艇内。爆炸发生时,一些官兵正在第4、5隔舱里休息。他们还没来得及做任何准备,就遇到了灭顶之灾。一些人在睡梦中死去,一些人虽然戴上了防护面具,但由于通道被堵死,也无法向尾舱撤离。爆炸过后,在第7、8、9隔舱里还有23名官兵活着,但有人巳被烧伤。13时15分,他们冒着浓烟,趟着海水撤到了第9隔舱。他们试图打开救生舱盖,但没有成功。这时,他们已意识到“谁都不可能逃出去了”。空气越来越少,海水越升越髙。到晚上七八点钟,艇内空气用光了,23名官兵先后窒息身亡。
俄罗斯政府自事故发生后便致力于核潜艇的打捞工作。2001年10月22日,在花费了大约6500万美元之后,“库尔斯克”号核潜艇终于在罗斯利亚科沃的浮动船玛上浮出了水面。23日,俄调査人员首次登上了“库尔斯克”号的残骸,这也是自沉没事件发生后,人们首次进人该潜艇内部。据俄罗斯电视台后来公布的画面显示,库艇的毁坏程度惊人:整个艇身面目全非,舱里堆满了金属碎片和扭曲的机器零件,内部装置所剩无几。为调查核潜艇失事的原因,俄罗斯总检察院成立了由32名专家组成的调查组,北方舰队也成立了“库尔斯克”号核潜艇临时乘员组。调査人员在艇身残骸中发现了不少对査明真相有帮助的东西。10月29日,调査人员在“库尔斯克”号第5隔舱内发现了潜艇的自动记录装置,其作用类似飞机上的“黑匣子”,记录着爆炸发生时潜艇主要系统的状况。10月30日,在“库尔斯克”号残骸内又发现了一个遇难船员的留言。另外,俄罗斯调査人员还在27日公布了一盒在潜水艇中发现的录像带。录像带显示,当时一条大缝从船尾开始迅速向指挥塔裂开。潜望镜、线路和设备纷纷坠落,一片狼藉。
但是上述一切打携工作都是在保护军事机密的前提下运作的,“库尔斯克”号核潜艇失事的真正原因也许将因为涉及军事机密而永远不会査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