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苏联还在1984年秘密向东芝机械公司购买了同样被“巴统”禁运的5轴铣床和12个供9轴铣床使用的铣刀和超量零部件,以及附有可提高工作效率的电脑软件。这4台9轴铣床安装在苏联海军的一个主要造船厂——列宁格勒市的波罗的海造船厂。该厂有一个规模庞大的螺旋桨制造车间,曾建造过“基洛夫”级核动力巡洋舰和W级潜水艇。
为了掌握技术、争取时间,苏联军方临时改变主意,只要日方安装两台机器,其他两台由他们的技术人员组装。在安装过程中,苏联除对日、挪技术人员展开了大力争取外,还组织了一批本国技术人员,采取“现学现卖”的办法,白天随师学艺,帮日、挪技术人员安装机器,晚上再挑灯夜战,按白天所见方法,如法炮制,安装另外两部机器。这样,苏联在很短时间内就生产出了新型推进器。在波罗的海造船厂的那些9轴工作机床,一年可制造12~17部高质量的推进器,从而使苏联潜艇的推进系统技术有了很大长进,使它们的速度更快,声音更小,更不易被发现。
从1975年至1985年的10年间,苏联潜艇噪音降低了30分贝。这种明显的进步,使西方人士感到震惊。1986年,苏联装备海军的新型核潜艇的噪音,只相当于以前核潜艇的10%,使美国海军直到近在20海里以内,才有可能侦测出来。
维修中的“奥古斯塔”号。
1986年10月,一艘负有特殊“研究”使命的、载有许多最新实验追踪器材的美国海军688型核潜艇——“奥古斯塔”号,在直布罗陀附近因为没有侦测到一艘正在追踪的苏联潜艇的噪音,竟然与之相撞,造成270万美元的损失。美国国防部发言人承认,美国海军反潜飞机和舰艇搜寻这类新型潜艇,比过去要困难10倍。
9轴铣床加工的螺旋桨,还将大大提高苏联4艘新造航空母舰和其他新型潜艇的航速。1984年8月,美国侦察卫星将苏联正在建造的、暂时命名为“克里姆林”号的新型核动力潜艇拍照下来。根据这些卫星照片分析,其排水量可达7500吨,动力24万马力,最高速度33节。
苏联诱杀“英国头号间谍”内幕
被称为英国头号间谍的西德尼·雷里马失前蹄,栽在了苏联间谍鲍里斯·格兹手中,被秘密处死。
苏联间谍鲍里斯·格兹不久前刚刚度过他的百岁诞辰。1925年,在苏联情报机构的反间谍行动中,他协同其他情报人员布设圈套,将当时有“英国头号间谍”之称的西德尼·雷里抓获,后者于数月后被秘密处决。日前,他在其莫斯科的公寓中接受了俄罗斯电视台记者采访,披露了当年大量鲜为人知的内幕。
谁策划了“信任行动”
这是一个温暖潮湿的午后,莫斯科典型的8月天气,孩子们在楼下的街上玩耍。鲍里斯·格兹住的66号房间位于这幢公寓楼的顶层,电视摄制小组只有用一台小升降机才能把装备运到他的公寓中去。
鲍里斯·格兹坐在书房一角,很有耐心地看着摄影师和音响师在他周围不停地忙活。他看上去精力充沛,光看外表,几乎看不出2周前他刚刚庆祝完自己的百岁诞辰。
这天下午,俄罗斯电视台将在格兹家里拍摄一个关于“信任行动”的节目。1925年的“信任行动”是历史上一个著名的反间谍行动,在行动中苏联情报机构成功地诱捕了当时有“英国头号间谍”之称的西德尼·雷里。
在鲍里斯·格兹运动夹克的翻领上,挂着一枚上刻着“阿图左夫”字样的勋章。阿特尔·阿图左夫是苏联国家政治保卫局“格伯乌”(OGPU)反间谍部的头头,“信任行动”正是由“格伯乌”策划的。这位百岁老人究竟是谁?他和“信任行动”又有什么牵连呢?
百岁间谍细诉当年
电视台的装备终于安装调试完毕,采访正式开始了。格兹对着镜头缓缓说道,他出生在苏联赫尔松区,而巧合的是,那位“英国头号间谍”雷里同样生于这个区。格兹在父亲参加革命运动被捕之后,他本人便加入了列宁领导的苏联共产党,后来还参加了1917年十月革命和后来的内战。
由于阿图左夫是格兹一家的世交,于是他给格兹在“格伯乌”中安排了一份联络官的工作,专门负责阿图左夫和他下级维拉地米尔·斯泰恩之间联络沟通。格兹最初在“信任行动”中的角色,是一个传信员,为在这场行动中打头阵的苏联间谍艾都瓦德·欧帕普兹传递活动经费和情报。
诱捕:被“信任”蒙骗
“信任行动”展开之后,“格伯乌”成立了一个名为“信任”的组织,表面上这个组织以反共为目的,并且逐渐取得了西方间谍组织的信任。和当时其他许多西方情报人员一样,“英国头号间谍”雷里也被这个“信任”给蒙住了,认为它真的是一个反共组织,并把欧帕普兹当成“信任”领导人之一。1925年9月26日,在欧帕普兹那间号称“安全之家”的公寓中,雷里写了一张明信片给英国军情六处(MI6)的头目阿尼斯特·波伊斯。
格兹回忆说,雷里把明信片寄出之后,就钻进了一辆小汽车中,让司机带他去火车站。但是他万万没有想到,司机也是苏联情报人员!雷里没有被送到火车站,而是被戴上了手铐。汽车径直开到了“格伯乌”位于卢比扬卡的总部。
秘密囚室让他找不到机会
雷里被关在73号秘密囚室,有警卫严加看守,就连许多“格伯乌”工作人员也对此毫不知情。格兹说:“那间牢房条件比一般的牢房好很多,更像是间旅馆中的客房:有一张沙发、一把扶椅和一张桌子。”
格兹说,当时看守最担心的问题就是雷里可能在牢里自杀,看守白天黑夜都巡查73号秘密囚室,“让他找不到自杀的机会”。
审讯:“心理折磨”攻心
审讯工作从雷里被捕后的第二天开始,是由苏联特工斯泰恩主持的。在审讯中,雷里向斯泰恩多次交代了他的背景材料,但是,他却没有讲出多少“格伯乌”真正想知道的“猛料”——英国军情六处的行动细节。格兹一再表示在审讯过程中并未使用过酷刑拷打之类的“生理折磨”,“这一点我可以发誓”。但从“格伯乌”的记录中可以看到,当时“格伯乌”采取了“心理折磨”等手段。
雷里被关押在73号秘密囚室期间,他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写“日记”——在香烟盒的纸片上用很小的字写下每天的生活点滴,然后他把这些纸片藏在他的衣服、床和牢房墙壁的裂缝里。1925年10月30日,他记下了这样一段话,“斯泰恩告诉我,除非我好好合作,否则就立刻让我死”。但他并没有“合作”,于是斯泰恩叫来行刑者,给雷里戴上手铐,并拉他到牢房外的院子里。
雷里在日记中写到,他怕得要死,以为待会就会挨枪子了,但是在院子里经过“没有尽头的等待”之后,他又被拉回牢房,并被告知,他还可以多活20小时,等着上级正式下达死刑通知。这么一番折腾之后,就算再坚强的人也难免精神崩溃。
每天晚上,雷里要么是痛哭不已,要么是对着爱妻派皮塔的一幅小照片祈祷。看来,这种用死刑来对犯人进行威吓的手段还真是管用,最终雷里的精神防线彻底瓦解了,他同意提供“与英国情报机构的组织及成员有关的所有证据和情报”。但是,后来的审讯报告却表明,他给斯泰恩提供的那些情报要么就是他们早已经知道的,要么就全是伪造的。比如,当问到谁是军情六处的新处长的时候,他信口开河地说了一个假名蒙混过关。
西德尼·雷里被关押在克格勃的秘密监狱,他在秘密警察监视下度日如年。
格兹说,由于雷里身份特殊,待遇自然和其他犯人有所不同,他们会定期开车带雷里到郊外树林散步。只是作为一名“秘密犯人”,必须采取
特别措施来隐藏他的行踪——在途中雷里被换上“格伯乌”的制服以掩人耳目。
死刑:秘密执行
格兹说,1925年11月4日,苏联审讯人员认为,从雷里身上再也挖不出更多有价值的情报了。“格伯乌”官员再三斟酌最后决定,等到11月5日晚在雷里前往郊外散步的途中开枪将其杀死。格兹说,因为“这种方式相对来说比较人道。雷里以前去那里散步过很多次,所以他根本不会发觉自己的死期已经来临”。
那天晚上和雷里呆在车中的是司机还有阿比撒洛夫等人。当雷里下车走了三四十步远的时候,阿比撒洛夫从背后开枪将他击毙。
颇有讽刺意味的是,阿图左夫、斯泰恩还有许多和雷里案子有关的人,后来都成了苏联“肃清运动”的牺牲品。但是格兹和阿比撒洛夫相对来说则幸运很多,因为他们当时只是比较低级别的情报官员。不久之后就离开了“格伯乌”,格兹很快找了一份当公汽司机的工作,过上普通人的生活
克格勃杀手斯塔申斯基逃亡始末
阴差阳错成为间谍
博格丹·斯塔申斯基,乌克兰人。1948年4月,在乌克兰利沃夫师范学院攻读数学。1950年夏末,他因无票乘火车被捉住,并被命令去向利沃夫的交通警察局报告。这一命令足以吓坏任何人,因为交通警察里设有一个苏联国家安全队,是苏联国家安全部(克格勃)下面的一个特务机构。
这个特务机构的西特尼柯夫斯基上尉接见了斯塔申斯基。上尉只字不提车票的事,而是不断地询问有关斯塔申斯基的家庭和家乡的一切。斯塔申斯基感到不安,因为他不知道上尉究竟想怎么处理他。西特尼柯夫斯基上尉警告说,他完全清楚他的家庭卷入了“乌克兰民族主义者组织”。
年轻的斯塔申斯基很快明白了这位上尉的用意:如果要想保护他的家庭,他只有向苏联提供乌克兰地下运动名单的情报。作为报酬,他的家庭成员将免遭逮捕。谈话后不久,斯塔申斯基就在一份为国家安全部工作的书面声明上签了字。之后,斯塔申斯基被送到基辅接受为期两年的间谍训练。在基辅除了接受政治教育外,他还被授以德文和间谍知识。
1954年年底,斯塔申斯基被赋予一个全新的身份:约瑟夫·莱曼,一个生于波兰的日耳曼族人。
两次完成暗杀任务
1956年,斯塔申斯基开始被克格勃启用。这时他已成为一个忠实的苏联间谍。虽然作为见习间谍,斯塔申斯基还有许多东西要学,但克格勃已经开始交给他任务了:暗杀流亡在德国的乌克兰政治家里贝克。第一次盯梢,斯塔申斯基感到非常不自在,好像全世界都在跟踪自己,又好像里贝特早已认出了他。为了掩饰内心的不安,斯塔申斯基戴上了墨镜。渐渐地斯塔申斯基终于稳定下来,克服了恐惧心理,终于不留痕迹地完成了对里贝特的暗杀行动。
成为杀手的斯塔申斯基,正在加紧训练手枪射击精准技能。
1958年5月,斯塔申斯基被派往鹿特丹,奉命监视“乌克兰民族主义者组织”慕尼黑分部的领导人、乌克兰抵抗运动领导人中最杰出的人物班德拉。
正好在这时,斯塔申斯基热恋上了英格·波尔小姐,一个普通的德国姑娘,一个改变了斯塔申斯基命运的女人。随着时间的推移,无情的间谍活动正在迫使斯塔申斯基陷入一种无法忍受的处境,要么继续充当克格勃的杀手,要么继续喜欢英格·波尔,与她终身为伴,被克格勃抛弃。然而,莫斯科方面早已获悉斯塔申斯基偷偷摸摸的恋爱生活,而他未被干掉的原因,主要是他在英格面前一直保持着假身份。
1959年4月,他们秘密定婚。
不久,克格勃向他发出限期干掉班德拉的命令。终于有一天,他看到班德拉独自一人回到住所,没有保镖。斯塔申斯基抢先进了屋,走上楼梯等待班德拉进来。当听到大门被打开时,他走下楼梯,清楚地看到班德拉的右臂上挎着一只小菜篮,正在用力地抽着卡在锁眼中的钥匙。“不上班吗?”斯塔申斯基问道,班德拉还没有来得及反应,便觉得眼前一片酸雾,片刻,便失去了知觉。斯塔申斯基迅速拿出纱布包着的另一种解毒药,急速地在大门上将它敲碎,吸入气雾。他环视四周,发现并无他人,便飞快地离开了这所房子。第二天,斯塔申斯基乘头班飞机飞往柏林,向克格勃报告他已完成任务。
由于成功地完成了任务,斯塔申斯基被莫斯科授予红旗勋章,这对斯塔申斯基来说简直是意想天开之事,他从来没有得过如此高的奖赏。可是想到要去莫斯科,要与他亲爱的英格·波尔分别,甚至可能是从此分手,斯塔申斯基不由心情沉重起来。他痛切地知道,这种奖励只是一种虚幻骗人的东西而已,并不意味着可以过一种更美好、更自由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