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顶级特工行动档案
7047200000029

第29章 德国老狼——德黑兰谋杀三巨头(3)

接到司令部发出的搜索侦察指示后,每艘潜艇到达指定海区,在同盟国商船队白天必经的航线附近搜索,如果没有发现目标,则继续扩大搜索区,如果发现目标,则通知附近的潜艇靠拢,协同攻击。由于当时英德双方反潜和潜艇兵力都主要依靠密码破译进行部署和实施作战行动,因而海战的形势也就常常随着双方破译机构提供的情报而发生变化,甚至海战的胜败也基本取决于情报的及时和准确与否。例如,1943年3月9日,德国海军潜艇指挥部通过“XB”机关提供的情报获悉,同盟国HX—228船队正驶向某“狼群”的预设搜索伏击区,随即电令在该区活动的潜艇作好战斗准备。

但是英国海军情报机构又截获了这份电报,命令HX—228运输船队改变航线。而这份电报再次被德国海军破译,于是其伏击潜艇按着同盟国船队改变航线后的运动方向重新调整拦截袭击兵力部署。然而这一电报又被英军破译,于是HX—228船队在潜艇跟踪室的引导下再次及时修改了航线,仍按原定航线前进。此时,德国海军潜艇机构也已经察觉出其中可能有诈,临时命令部分伏击潜艇北移,这样一来,“狼群”正好截住了这个船队。德国潜艇和盟军护航舰队经过一场恶战,结果英方损失四艘商船和一艘驱逐舰,德方损失两艘潜艇,基本打成平局。

德军舰队根据破译的英军电报,截住了改变航线的盟军船队。

1943年3月14日,德军潜艇司令部从“XB”机关提供的情报中得知:一支由40艘商船组成的代号为“HX—229”的同盟国船队,在十余艘英美海军作战舰的护送下,装载着各种战略物资,于3月8日由美国启航,途经默西、克莱德、贝尔法斯特和埃韦港驶往英国。两天之后,德军潜艇司令部再次从“XB”机关获悉:一支由30艘商船组成的代号为“SC-122”的庞大的同盟国商船队,在重兵护卫下,由美国驶往英国。同时,“XB”机关已为德军潜艇司令部提供了这支船队的启航时间、航线、装载物资及护航兵力编成等重要情报。依据这一情报,邓尼茨亲自决定组织一次开战以来规模最大的潜艇“集群”作战,对这两支船队实施突击。参战的德军潜艇共41艘,分为三个攻击群。其中一个潜艇侦察群先期前往格陵兰附近搜索同盟国护航商船队,其他两个潜艇群随后向同盟国商船队的预定航线机动。

然而,就在德国海军潜艇司令部制定拦截计划、进行兵力部署时,英国海军作战情报中心就掌握到了有关情报,并及时向“HX—229”和“SC—122”船队下达了改变航线的指示。可是英国海军作战情报中心当时万万没有料到这一指示又被德军“XB”机关破译。3月17日,德国潜艇根据岸上指挥所的引导,在同一海区准确地捕捉到了这两支同盟国船队。经过三个昼夜的激烈厮杀,德国海军潜艇群仅以损失一艘潜艇的代价,击沉同盟国商船21艘,总吨位达14.1万吨。这次作战是德国海军潜艇在大西洋战役中最为成功的一次袭击战,并创造了月击沉同盟国商船艘数和吨位的新记录。

当时,同盟国每月的新船舶下水量为70万吨,而德国潜艇月击沉商船吨位已突破60万吨大关。如果这一战果继续扩大,并超过同盟国月平均船舶产量的话,后果将不堪设想。难怪英国著名的海军历史学家罗斯基尔在回顾当时的大西洋战役战况时曾这样说:“英国海军部认为,德国海军从来没有像1943年3月最初的二十几天那样,几乎卡断新旧大陆之间的联系……护航队的船只几乎有三分之二被击沉……护航体制是否完全失败还不得而知……但海军部一定会预感到他们已面临失败。”在围绕大西洋战役中的潜艇破袭战展开的情报与反情报活动中,至少是在战役的前五年,“XB”机关的无线电侦听和破译工作还是颇有建树的。

1943年5月,英国海军情报机构终于察觉到自己使用的无线电密码已被德国海军破译而更换了全部密码系统。相反德国海军却一直没有料到自己使用的密码已被英国海军破译机构破开,而继续使用其指挥整个大西洋战役中的兵力行动,从而造成了灾难性的后果。直到大战结束后,德国海军主要将领似乎仍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邓尼茨元帅在战后所著的《德国海军战略》一书中,谈到大西洋潜艇破袭战失败的原因时,只先后列举出不利的军事地理态势、仓促的准备工作、潜艇数量少和技术性能差等问题。

德黑兰谋杀三巨头

1943年11月28日,美英苏三国首脑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举行了举世瞩目的首脑会晤,并发表了《德黑兰宣言》,除此之外,当年在德黑兰还发生了什么,世人所知并不太多。然而据俄罗斯媒体日前披露,早在“三巨头”会晤前两个月,希特勒就通过安排在英国大使馆中的“鼹鼠”得到了确切消息,并事先派遣了大量党卫军暗杀小组秘密潜往德黑兰,准备伺机暗杀“三巨头”。

事情得从1943年9月的一天说起,纳粹军事情报机关负责人弗里德里奇·卡纳里斯上将收到了一份从土耳其首都安卡拉发来的密码电报,尽管当时已是深夜时分,但卡纳里斯上将仍然觉得有必要立即将电报上的消息汇报给纳粹元首希特勒。这是一份由英国驻安卡拉大使馆内的一名“鼹

1943年11月,苏美英三巨头在德黑兰会晤,德国情报部门也紧锣密鼓采取行动。

鼠”——一个代号叫做“西塞罗”的双面间谍发来的密电,密电上只有寥寥几行字:“11月29日,斯大林、罗斯福和邱吉尔将在伊朗首都德黑兰进行秘密会晤。”

接下来的一些日子在伊朗首都德黑兰到底发生了什么,除了美英苏“三巨头”发表了著名的《德黑兰宣言》外,其它的内幕世人所知并不太多。

然而据俄罗斯驻德黑兰大使馆官员马克西姆·巴拉诺夫对记者称,事实上当年纳粹元首希特勒接到“鼹鼠”密电后,就立即在德黑兰布置了暗杀“三巨头”的计划,美苏英德间的特工战,其紧张血腥程度超前!巴拉诺夫带记者参观了俄罗斯驻伊朗大使馆建筑,并指出其中一处房间正是当年“三巨头”会晤的场所。

在获知“鼹鼠”提供的消息后,希特勒当时立即指派他宠爱的党卫军破坏行动小组负责人奥托·斯科尔采尼负责在德黑兰的暗杀行动。

斯科尔采尼当时在德国是个传奇式人物,他的出名在于他于1943年夏天刚刚率领一队伞兵成功援救出被捕的意大利独裁领袖墨索里尼,并带他去见了希特勒。

斯科尔采尼接获元首命令后,立即向伊朗境内秘密派遣出两支不同的党卫军破坏行动小组,分头执行暗杀“三巨头”的任务,这次暗杀计划被称之为“远跳行动”:一支纳粹敢死队通过空降进入伊朗境内亲德的卡西凯斯基耶部落所在地;另一支敢死队则伪装成茶叶商人从土耳其边境潜入伊朗。抵达德黑兰后,纳粹敢死队间谍就隐身在德黑兰郊外的几幢别墅中,并通过无线电将他们在德黑兰的一切行动细节发送给柏林总部。

纳粹特工进入伊朗境内后,大多数人都打扮成了当地居民的模样,身穿阿拉伯长袍,头戴传统头巾,其中一些间谍甚至还能说熟练的波斯语和阿拉伯语,密谋炸毁苏联大使馆。

“纳粹敢死队”原计划通过苏联驻德黑兰大使馆地下的几条下水道秘密潜入使馆内部,进行暗杀和破坏工作;然而到现场后他们却发现,几条使馆的下水道出口早就被卫兵防守得严严实实。

此计不成再生一计,纳粹特工又想通过收买一名经常出入苏联大使馆的老年牧师混进使馆区,以便在夜间将5吨重的炸药埋藏在使馆的建筑底下。据德黑兰历史学家穆罕默德·亚克马蒂称,这名老年牧师是俄罗斯沙皇时代的人,纳粹间谍知道他并不喜欢斯大林政府,于是向他开出了5万英镑的价格,企图收买他,5万英镑在当时是一笔庞大的数目,足够人舒服地过上一辈子。

然而让纳粹特工想不到的是,尽管这名牧师不喜欢斯大林,但当他获知纳粹的阴谋后,立即走进苏联大使馆说出了一切。两名试图收买他的纳粹间谍立即被逮捕,数天后“他们企图逃跑时被苏联看守击毙”。有关这次事件的文件到如今仍未解密。

驻德黑兰的英国大使馆位于苏联大使馆附近,而美国大使馆则在几公里外的地方,在“三巨头”会晤前几天,尽管许多纳粹间谍已经相继被捕,仍剩下一些“漏网之鱼”在从事秘密的暗杀活动,几名纳粹间谍在英国使馆、苏联使馆到美国使馆的必经之路上选择“最佳射击地点”埋伏起来,企图等美国总统罗斯福的车队路过时,杀他一个措手不及。该计划要求一组射手先将罗斯福乘坐汽车的车胎射穿,另一组纳粹狙击手则用机关枪将罗斯福的座驾打成马蜂窝。纳粹间谍甚至还“预算”出了成功暗杀罗斯福所需的精确时间:5分9秒。

然而他们没想到的是,罗斯福根本没给他们这样的机会,他拜访苏联大使馆后干脆在那里住了下来,没有再回美国大使馆。纳粹间谍又将暗杀目标锁定在邱吉尔身上,但同样没找到机会。

潜入德黑兰的大部分纳粹间谍要么被盟军特工逮捕,要么被击毙。据当时曾在伊斯坦布尔德国贸易代表团工作的亚莱克斯·斯克米特回忆称,为了能够在德黑兰暗杀“三巨头”,纳粹党卫军甚至打算采用最匪夷所思的手段。

当“远跳行动”总指挥斯科尔采尼发现派去的党卫军特工都一个个落网的时候,最后他竟然想出了用装满炸药的轻型飞机去轰炸苏联大使馆的主意。他们很轻易地就找到了愿意去执行这次“自杀式”任务的纳粹飞行员,不过这名飞行员显然太让纳粹元首失望了——他驾驶装满炸药的飞机飞到了德黑兰上空,不过,不知何故他在路上“耽搁”了时间,当飞机抵达那里时已经是12月初,此时一切会议都已经结束,“三巨头”早已离开德黑兰打道回府了。

尽管当时美英苏德四国特工在伊朗展开了腥风血雨的生死特工战,但当时年轻的伊朗国王却对希特勒持同情态度,这也是纳粹特工能轻易潜入德黑兰的原因之一。

然而1943年11月,美苏等盟国大使在伊朗国王的宫殿中与他进行了秘密会晤,并向他发出了清楚的信号:如果“三巨头”在会晤时期发生任何不测,伊朗王室都将被立即废黜,伊朗将变成共和国。听到这番警告后,伊朗国王立即切断了所有与柏林的联系。

从部分公开的档案看,“三巨头”德黑兰会晤期间,德黑兰到底有多少名德国特工在活动目前仍然是个谜,苏情报机构估计数目约有1000人。有关德黑兰当年血腥间谍战的细节也许将成为一个永远的秘密,因为到目前为止,当时的伊朗首都到底都发生过什么,即使是历史学家也所知不多。

“费利克斯计划”取消之谜

直布罗陀海陕平面图

希特勒认为将盎格鲁撒克逊人(他一贯这样称呼英国人)赶出西地中海,占领了直布罗陀山这块英国直辖殖民地,自己的目标才能实现。

直布罗陀山,位于西班牙海岸南部的一个半岛上,海拔14008英尺,石灰质,有一些城堡散落在海峡边非洲一侧的岸上。一些英国士兵正守卫着直布罗陀山,防备德国可能的进攻。连接直布罗陀山和西班牙大陆的是一条约1英里半长的海峡,这条海峡是直布罗陀和西班牙的缓冲地带。如果德军占领了直布罗陀山,那么这条连接大西洋和地中海的通道将永远对盟军的船只关上大门。

希特勒的党卫队神出鬼没,他们可以任意逮捕他们认为有害于德国利益的人。

一个命名为费利克斯(Felix)的野心勃勃的计划在德军高层中产生了,他们将在1940年的10月下旬进攻直布罗陀。由于德国和独裁者佛朗哥领导下的西班牙一直没有建立外交关系,希特勒命令德国反特工机构(阿勃韦尔)的头目威海姆·卡拉瑞斯去做准备工作。威海姆·卡拉瑞斯的主要工作是侦察直布罗陀山这个英国的长期堡垒,并且设法迫使佛郎哥加入到这次冒险行动中来。自从战争开始以来,西班牙一直保持中立,但是稍微倾向于盟军一边。

卡拉瑞斯是一个为了特工事业而愿意隐姓埋名一辈子的人,但在这次行动中他突然变得热衷于拿破仑式的壮举。他不仅亲自制定了费利克斯计划,而且任命自己为整个行动的总指挥。

卡拉瑞斯带领着一个由许多著名特工组成的小分队穿过直布罗陀海峡来到西班牙大陆,察看地形并制定作战计划。

狂热的卡拉瑞斯派了大批的侦察人员去直布罗陀附近,其中有许多还渗透到了西班牙。一时间,去西班牙成了阿勃韦尔内部的时髦,为了在西班牙的名胜古迹中放松自己,好多与费利克斯计划毫不相干的间谍都争着前去。

到1940年年末,整个直布罗陀地区的防御情况已经被详细地绘制下来,甚至包括机枪和水雷的位置。但是,所有的工作都变成了浪费,因为希特勒突然放弃了夺取直布罗陀要塞的计划。

纳粹特工打入斯大林身边

二战期间,希特勒曾利用各种方式,向苏联各种机构渗透了大量特工,许多人还渗透到苏联高级指挥部。原英国特工、现在的历史学家、评论家爱德华·库克里奇2006年在英国出书详细介绍了著名德国特工林哈德·格林的情况,其中就有招募苏军战俘然后渗透到斯大林身边刺探高级军事机密的细节。

二战特工所用枪

1941年10月,曾在苏联西线政治局工作的红军大尉弗拉基米尔·米尼什基被德军俘虏,8个月后,被格林亲自招募为德国特工。

苏联红军政治指导员米尼什基得到了自由,与家人重逢,交换条件是成为德国“阿伯韦尔”侦察和反侦察机构的间谍,代号438,实施“弗拉明戈”行动,返回苏联,刺探苏军情报。

经过德军的精心策划,新招募的特工逃出了战俘营,经前线返回家乡。令人惊讶的是,回到家乡的他既没有被枪决,也没有被送进监狱,而是成功地通过了核查,最后被任命为由最高统帅斯大林领导的国家国防委员会秘书,在战时管理国家的最高机关内工作。

据库克里奇在书中披露,1942年7月14日,德国人从第438号特工处得到一份轰动性的情报,格林与助手一起分析了一个晚上,在其内容基础上起草了一份报告,亲自递交到德军总参谋长哈里德尔将军手中,汇报了苏联最高领导层成员(沙波什尼科夫、伏罗希洛夫、莫洛托夫)会晤美国和英国武官的情况。

据称,沙波什尼科夫通知盟国,苏联军队很快将在奥尔拉和沃罗涅日地区发动攻击。此外,苏联同意把美国向苏联红军提供的部分武器装备转供给在埃及作战的英军。德国总参谋部非常重视这一情报,立即向东线德国集团军司令进行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