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你为什么不快乐——个人心态平衡宝典
7051600000026

第26章 快乐偏方(6)

想一下自己与家人的相处是否快乐和谐。这周你花多少时间陪他们;你们在一起的时候,有多少是“高质量的时间”;你们在一起的话题是什么,是闲聊还是家务事,或是其他更重要的事情。注意那些对你们都很重要的事情。不管是谁,你不要忘记说“请……”和“谢谢”,尽量一次也不要忘,并且尽量保持和气的态度,即使有时候你非常生气。下面是一些可以增强你与亲朋好友之间关系质量的建议。或许有助于你提高交际能力:

给对方讲一些你感兴趣的事。

唱一些傻傻的爱情歌曲给对方听。

共享一些他最爱吃的食物。

到一个偏僻的沙滩或是一个紧挨小河或湖水的地方。这不仅是为了浪漫,而是为了通过看水来缓和一下你紧张的精神、培养一下平稳的情绪,从而提高身体状况。

与朋友共同完成一件事。

一起娱乐。

陪女朋友聊天。

经常跟你的朋友打个赌。经常打赌的朋友要比不爱打赌的朋友更亲密。

即使跟朋友经常见面,你也不妨隔段时间给他写封信。要知道任何人都喜欢收到自己的崇拜者的来信。

喝点香槟酒。

一起去散步。

经常性地给朋友点小小的礼物。

12.享受安静

当我们翻开日历,你看到还有多少空白处?如果没有留下空闲时间休息,我们就会过度紧张,有时甚至难以从这种紧张中解脱——就像一条鲨鱼,即使在睡眠中也不停地动。

我们女性具备魔法师的能力,我们可以同时控制空中悬浮的若干气球,但我们这样做时,心中真的很满足吗?是的,如果我们也为安静留出一点空间,智慧和美丽就会在其中真正开花结果。经过更新的孤独更有支撑力,使幸福源源而来。

孤独使我们认清自己的所知所感。安娜·莫柔·林德伯格在《大海的礼物》中,强调了这一观点。她这样讲道:因为只有空间才会使美丽开花,有了空间才能产生事和物,人们才会变得独特而更有意义——因此也就显得美丽。

为了使情感和精神健康成长,我们必须首先留出空闲。只有在闲暇独处时,我们才会医治心灵的创伤,并使之开阔。在闲暇的安静中,我们才能听到内心的真我对自己的生动而神奇的教诲。把生活定位于经常的沉思和安静,可以使自我更有意义并获得极大的内心平静。

来做个实验:允许你每天给自己留出10分钟——清静的10分钟。不要去想怎样“利用”这时间,只要放松,安静。尽可能地延长安静的时间,尽管其他时间会很紧张。安静地倾听你的真我,从一个空白的空间里对你的呼唤来鼓舞精神,并在安静中休息,复苏。

现在,我们可以享受安静带来的好处了。

快乐是什么?快乐来源于“简单生活”。文明只是外在的依托;成功、财富只是外在的荣光,真正的幸福来自于发现真实独特的自我,保持心灵的宁静。

丽莎·茵·普兰特指出:“财富、健康和快乐的关系并不像很多人想像的那样明确。事实上,有许许多多的人是在令人难以察觉的绝望状态下生活的。这在工业化程度很高的西方国家,情况尤为严重。”一项统计显示,在美国社会中,一对夫妻一天当中只有12分钟时间进行交流和沟通;一周之内父母只有40分钟与子女相处;约有一半的人处于睡眠不足的状态。时间的危机实际上是感情的危机。大家好像每天都在为一些大事疯狂地忙碌,然后疲惫不堪,没有时间顾及其他。大家都在劳动,都在创造,但是,生活真的变好了吗?

美国心理学家戴维·迈尔斯和埃德·迪纳已经证明,财富是一种很差的衡量幸福的标准。人们并没有随着社会财富的增加而变得更加幸福。相反,物质的进步有时使人作茧自缚。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电话、传真、电子邮件已经成为许多工作不可缺少的帮手,不过,如果一项工作每天都面对源源不绝的电子信息,就很可能产生“信息疲乏并发症”。许多企业界的经理和信息业的工作者抱怨,每天必须接听的电话和处理电子邮件造成精神上莫大的压力,“信息疲乏并发症”甚至会造成长期失眠,严重影响健康。至于伴随文明发展而来的噪音、污染等问题则更是尽人皆知的了。

但是,许多人在这样的生存空间下感到“习惯”。习惯控制着我们的生活:你习惯每天早上7点起床,早餐的食谱基本是固定的;之后浏览固定的一份当天报纸;之后准时上班,不会注意沿途新开的商店和重新修整的草坪,想的是今天的工作时间表,从不迟到;工作更是一些例行公事和惯例的做法,包括与下属吃饭,与客户吃饭,与公司的经理共进午餐等等;回家后的事情也是固定的,甚至与丈夫的性生活的习惯和姿势也是多年不变的。

习惯固定了人们的思考模式,使生活成为机械化的程序,结果是复杂了你的生活和你的心情。你有了固定的轨道和角度,可能只对自己的观念感到愉快,无法接受别人的或者新的观念。

习惯性情绪越多,个性也就越萎缩,从而逐渐失去创新的想法和动力,使我们成为受习惯支配的机器。

在习惯的支配下,我们对这个嘈杂的世界、混乱的时空没感到有什么不对劲,也许只有到临终的时候,才会悲哀地发现,自己的一生,原来是这么的不幸福。

13.不要让小事困扰自己

我们活在这个世上只有短短的几十年,而浪费了很多不可能再补回来的时间,去愁一些一年之内就会被所有人忘了的小事,值得吗?请把生活只用在值得做的行动和感觉上,去经历真正的感情,去做必须做的事情。生命太短促了,不该再顾忌那些小事。

罗斯福夫人刚结婚的时候“每天都在担心”,因为她的新厨子饭做得很差。 “可是如果事情发生在现在,”罗斯福夫人说,“我就会耸耸肩膀把这事给忘了。”好极了,这才是一个成年人的做法。就连凯瑟琳女皇——这个最专制的女皇,在厨子把饭烧坏了的时候,通常只是付之一笑。

芝加哥的一对夫妇请朋友到家里吃饭。分菜的时候,丈夫有些小事情没有做对,当时朋友们并没有注意到,而且注意到的话,大家也不会在乎的。可是他的太太看见了,马上当着朋友们的面就跳起来指责他。“约翰,看看你在搞什么!难道你就永远也学不会怎样分菜吗?”

然后她对朋友们说:“他老是在犯错,简直就不肯用心。”也许他确实没有好好地做,可是大家实在佩服他能够跟他太太相处20年之久。坦白地说,大家情愿只吃两个抹上芥末的热饼——只要能吃得很舒服——而不愿一面听她啰唆,一面吃北京烤鸭跟鱼翅。

有一次卡耐基和太太请了几位朋友到家里来吃饭。就在他们快来的时候,卡耐基太太发现有3条餐巾和桌布的颜色没办法相配。

她冲到厨房里,结果发现另外3条餐巾送去洗了。客人已经到了门口,没有时间再换,她急得差点哭了出来。她只想到:为什么会有这么愚蠢的错误,毁了我整个晚上?然后她想——为什么让它毁了自己的心情呢?她走进去吃晚饭,决心好好地享受一下。而她果然做到了。她情愿让朋友们认为她是一个比较懒的家庭主妇,也不要让他们认为自己是一个神经兮兮、脾气不好的女人。而且,据她所知,根本没有一个人注意到那些餐巾的问题。

一个女人不该为这些小事忧虑,如果她希望求得心里平静的话。

在多数的时间里,要想克服被一些小事所引起的困扰,只要把看法和重点转移一下就行了。

14.人生得意需尽欢

早在1732年,哲学家托马斯·富勒就写过:“满足并不在于积累更多的燃料,而在于多带走一些火。”这句话是说不要老是发火。

脾气暴躁真是一种很令人讨厌、很具破坏性的病毒,它几乎影响到西方国家的每一个人。富勒的话告诉我们,不要太看重外在的物质和现象而忽视了内心的真正需求。不要让那些不愉快的情绪所羁绊,现在就把那些可能给你生活带来快乐的事情做了吧,比如去说未曾说出的话,或者买个更舒适的汽车。虽然人们总是在“当我……实现……”、“当……变好”、“当……成功”,“我就要……”。而事实上,当目标真的实现以后,你就会发现又有新的期望和新的烦恼出现。如果你把可以带来快乐的事情总是放在一些“实现”、“变好”、“成功”之后,你就永远得不到快乐和满足。

将今天变成简单而又满足生活的第一天。不再遵循“当我实现……时”,烦恼就会消失。每天追求这些、追求那些,永远都得不到满足。最重要的是别和自己过不去,自己想做的该做就做了,让自己的脑子得到一点宁静。

知足才能常乐。

15.打开另一扇门

你说过多少遍“你使我们的生活能恢复如常……”,却不知生命永不再回到起始地点、起始时间,变是宇宙间最恒久的规律。明白了不管我们喜欢不喜欢,没有一样东西会停留不前,只会随时光流逝,我们必须接受一切变化。

琳达的丈夫要调到距她的亲友千里之遥的一个城市去,令她非常沮丧。她肯定自己会很苦恼,她激烈抗拒,甚至暗自希望丈夫不要带她一起去。

后来有一位朋友劝服了她,说太阳虽在一个生活领域落下,却会在另一个生活领域升起。她才决定尽可能体面地接受这个改变。

为了交新朋友,她参加了绘画班。在绘画班里,她显露出她从没梦想到自己所具有的才华。不久之后,她们的老师筹备了一次画展。琳达的作品竟然大受欢迎,从此许多人向她求画,委托她画海景,她很快就成为水彩画家了。“我当时多么幼稚可笑,”她写信给她母亲说,“这次改变给了我一个机会,让我发挥出自己可能永不会发现的才能。”

假如我们学会欣然接受变化,从中求福,对眼前的种种难题和烦恼就能处之泰然,因为我们知道“这一切都会过去”。

记住,一扇门如果关上,必定有另一扇门打开。

伊莉莎自·康妮学到了我们所有人迟早都要学到的事情,这就是我们必须深知覆水难收的道理。很显然,环境本身并不能使我们快乐或不快乐,我们对周围环境的反应才能决定我们的感觉。

那一天,伊莉莎白·康妮接到国防部的电报,说她的侄儿——她最爱的一个人——在战场上失踪了。

康妮一下子心烦意乱,寝食难安。过了不久,又接到了阵亡通知书。此时,她的心情无比悲伤。

在那件事发生以前,康妮一直觉得命运对自己很好。她说:“伟大的上帝赐给我一份喜欢的工作,又让我顺利地抚养大了相依为命的侄儿。在我看来,我侄儿代表着年轻人美好的一切。我觉得我以前的努力,现在都应该有很好的收获。”然而,现在却来了这样一份电报,她的整个世界都被粉碎了,她觉得再也没有什么值得自己活下去的意义了,她找不到继续生存下去的借口。她开始忽视她的工作,忽视她的朋友,她抛开了生活的一切,对这个世界既冷淡又怨恨。“为什么我最爱的侄儿会死?为什么这么好的孩子——还没有开始他的生活就离开了这个世界?为什么他应该死在战场上!”她觉得自己没有办法接受这个事实。她悲伤过度,决定放弃工作,离开家乡,把自己藏在眼泪和悔恨之中。就在她清理桌子准备辞职的时候,突然看到一封她已经忘了的信——一封她的侄儿生前寄来的信。当时,他的母亲刚刚去世。侄儿在信上说:“当然我们都会想念她的,尤其是你。不过我知道你会平静度过的,以你个人对人生的看法,就能让你坚强起来。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些你教给我的美丽的真理。不论我在哪里生活,不论我们分离得多么遥远,我永远都会记得你的教导,你教我要微笑面对生活,要像一个男子汉,要承受一切发生的事情。”

康妮把那封信读了一遍又一遍,觉得侄儿就在自己的身边,正在向自己说话。他好像在对自己说:“你为什么不照你教给我的办法去做呢?坚持下去,不论发生什么事情,把你个人的悲伤藏在微笑的下面,继续生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