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方的这句话在这种语境下不伦不类,却起到了偃旗息鼓的效果。从发现长处的角度来讲,有人会说:“谁那时还在乎他的牙齿!”可是,发现了这个长处就起到了效果。
长处的发现要靠人们的观察,靠人们从思想上重视它,让人们在思想上一直心系着“发现他人的长处”这样一个念头。
在以技师为对象的接待研修课上,学生中有个男青年,看起来总是心神不定、静不下心来,脸上也不时嘻皮笑脸的,一副吊儿郎当的模样。在大家面前演说时,也是手脚动个不停,一刻也静不下来。回到座位又笑着打马虎眼:“唉,说得太没有水平了!”大家都这么地努力,他居然这么不当一回事,老师对他也没什么好感。
在休息时间,授课老师却发现他有一副端正的侧面。于是,老师从心底认为这个学生肯定会有一些长处。在午休时,老师单独找他谈话。
“你曾经被客户误解过吗?”老师问。
“当然有!”学生爽快地答道,“我这人不但糊涂,看起来又比实际年龄小,常常被客户质疑是否是真的懂机械!”
“那你怎么说?”
“有一次,客人要求我,只要能在五分钟内修好这部机器,他就相信我。结果,我真的花了不到五分钟就把机器修好了,把客人吓了一大跳,还大大地赞扬了我一番,我当时非常高兴!”
此时,这个学生表达得条理清楚,看起来个性非常率直。
“有个同事就像刚送出洗衣店的白衬衫一样,一丝不苟,有时候,我也想学学他,穿得成熟稳重地去拜访客户,却被客户取笑了。看来外表也是很重要的……”当他说这些话时,面上露出惭愧的表情。
“看来这些你都知道,所以待会儿记得态度要稳重些,就没有什么问题了。”老师趁机点拨道。
这位学生给了老师一个爽快的回应。虽然无法马上改变过来,但他已不再心神不定,情况已大为改善。
可见,看到他人的缺点和短处是容易的,但发现别人的长处却需要仔细观察和分析。
于姐上班穿了一套新衣服,小王一眼看到便说:“哟,于姐,你今天穿上这套衣服,显得比原来更漂亮了!”于姐听了喜不自胜。
小强家来了客人,小强忙打招呼,并及时把茶水、水果端了过去。客人说:“这小强不光个子长高了,更长出息了!”小强以后肯定会更加努力去完善这种角色,并且会促使他在交际能力上更上一层楼。
科研所的张某的论文得了一等奖,领奖归来,神色喜悦,有人夸奖:“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红光满面的!”
总之,只要注意观察发现,可以赞美的长处随时都可以发现。
赞美他人的兴趣借此拉近彼此的距离
赞美他人的兴趣,是一种艺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良好的沟通。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某方面的兴趣爱好,如果你能找出别人最感兴趣的事,然后再从这方面去接近他、赞美他,你将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当你们的感情容易融洽、容易认同时,对其他许多事情,彼此也就愿意合作了。赞美他人的兴趣,是一种艺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良好的沟通。
有一位美国的老妇人向史蒂夫·哈维推销保险。她以一个深入人心的微笑和温暖的握手解除了哈维的“武装”,使他成为一个“心甘情愿的受害者”。
这位推销人员带来了一份全年的哈维主编的杂志《希尔的黄金定律》,滔滔不绝地向他谈她对杂志的感受,赞誉他“所从事的,是今天世界上任何人都比不上的最好的工作”。她的迷人的谈话将这位主编迷惑了45分钟,直到访问的最后3分钟,她才巧妙地介绍自己所推销的保险的长处。就这样,老妇人掳去了“上帝”,成交了预定购买的保险金额5倍的保险业务。
面包商杜维一直试着将面包卖到纽约某家饭店。他在连续四年内,经常打电话给饭店经理,参加该经理的社交聚会,甚至在饭店订大房间,住在那里搞推销,结果都失败了。
杜维在研究了为人处世之道后改变了策略,决定找到经理的“兴趣点”。他打听到经理是美国执行者协会的主席,于是不论美国执行者协会在何处举行活动,他都必定出席,哪怕是跋涉千山万水。于是,杜维再次见到经理时,就和他谈论他的执行者协会,一下子就打开了经理的话匣子,反应异乎寻常地热烈,语调充满着激情、热忱——协会显然是他的“生命之焰”、精神支柱。经理在面包商离开办公室之前,“卖”给了他一张协会的会员证。杜维只字未谈面包销售之事。几天以后,饭店的人主动打电话要杜维送面包样品和价格单。
生活中,这种因赞美兴趣而拉近距离的事情很多。
20岁的小张,深受公司总经理的喜欢,而这个开端就在于他赞美其办公室中放置的壶“颜色虽素雅但很美”,此后他们就聊得很热乎。在那之后,他受到了总经理的许多指导和照顾。
不要等别人干了大事之后才去赞美他
在现实生活中,不是每个人都是人杰英雄,更多的是凡夫俗子,即使是伟人、名人也不一定天天都有惊天动地的举动可供你赞扬。所以,赞美他人一定要慷慨大方,不要等别人干了大事才去赞美他,要善于从小的事情着手去赞美他人。
生活中,只要你是一个有心人,就会发现有许许多多的小事值得我们去赞美。
如果某天早晨,你的丈夫偶然早起为你准备好了早餐,你不妨大大赞美他一番,那他今后起床做早餐的频率将会更高。
如果你家的小孩子,有一天非常小心地在家做好了晚饭等你回家,当你回到家中,先不要吃惊孩子脸上的污渍,也不要惋惜已经摔碎的碗碟,应将孩子赞美一番——即使孩子所炒的菜让人难以下咽。因为你的赞美可以让孩子下顿或者是下下顿饭变成美味。
从一件小事上去赞美他人必须注重细节,不要对他人在细节上所花费的时间和心血视而不见,而要特别地对他人的这番煞费苦心表示肯定和感谢。因为对方所做的一些小事,既说明对方对此的偏爱,同时也说明他渴望得到应有的肯定与赞扬。
一次,法国总统戴高乐访问美国时,尼克松设宴接待他。尼克松夫人为准备宴会费了很大的心思。她布置了一个美观的鲜花展台,在马蹄形的桌子中央,鲜艳夺目的热带鲜花衬托着一个精致的喷泉。精明的戴高乐一眼就看出这是主人为了欢迎他而精心设计制作的,不禁脱口赞道:“女主人为举行一次正式的宴会要花很多时间来进行漂亮、雅致的计划与布置。”尼克松夫人听了,十分高兴。事后,她说:“大多数来访的大人物要么不加注意,要么不屑因此向女主人道谢,而他总是注意到并赞美别人。”
也许在别的大人物看来,尼克松夫人所布置的鲜花展台只不过是她作为一位总统夫人的分内之事,没什么值得称道的。而戴高乐将军却领悟到了其中的苦心,并因此向尼克松夫人表示了特别的肯定与感谢,从而也使得尼克松夫人异常感动。
每天,在我们身边都发生着许许多多的或大或小的事情,并不是每一件小事都值得赞美。从小事上赞美他人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要善于发现小事所具有的重大意义。
作家贾平凹和许多文坛知名人士到一个朋友家中去做客。在这个朋友的客厅里,挂了一幅很大的女性裸体画,在座的知名人士装作没看见,却又趁人不备,瞟上几眼。这时,有个人忍不住了,指着那画上女子的乳房问那家五岁的小主人说:“这是什么?”小孩子一本正经地说:“妈妈的奶。”众人一阵哄笑。而贾平凹却深有感触地说,这个小孩子胸怀坦荡,堪称是他的老师,并写了一篇题为《我的老师》的文章表达他的赞赏之意。
在这里,我们且不说贾平凹先生是如何的谦逊,单说他这双慧眼已足以让我们称道了。在别人看来,这也许只是一件不足挂齿的笑话,而贾平凹却能将成人与小孩子进行比较,从而极力赞美了小孩子们纯洁、天真的一面,借此抨击了大多成人虚伪肮脏的一面。
善于从小事上赞美别人,不仅可以给人以意想不到的惊喜,而且可以让你树立一个细心体贴、善解人意的形象。因为在我们的周围有许许多多的人虽然没有做出什么大事,却默默无闻地为家庭、为社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他们也需要他人的肯定与赞赏。哪怕她只是一位整日围着灶台转的家庭主妇,或者是一位已经离开工作岗位的老人,我们不能忽视他们的存在。面对一位家庭主妇,你可以夸她的厨艺已经和专业厨师相媲美了;面对一位老人,你可以夸他为你们的家庭作出了很多很多的贡献。
真正聪明的人善于从小事上赞美别人
一只小蛀虫可以毁掉一艘大船,一滴滴水珠可以拯救奄奄一息的沙漠跋涉者。小事,的确不小!
常言道:“勿以善小而不为。”赞美别人也是一样,勿以善小而不赞。大事的影响和意义一般人都能看得见、说得出,而小事却未必。真正聪明的人善于从小事上称赞别人,而不是一味地搜寻了不起的大事。
孩子把掉在地上的一角钱捡起来交给老师,一个调皮的学生擦了一次黑板,一位年轻人把自己的座位让给老人,等等,不一而足。诸如此类的小事,粗心的人往往视而不见。从这方面讲,人们的视野中就无疑会形成许多盲点。怪不得许多朋友都抱怨自己几乎成了“隐形人”,他们虽然没干什么大事,但却默默无闻地为工作付出自己的劳动,从日出到日落,兢兢业业,几十年如一日。然而,单位领导却熟视无睹。在他们的眼里,这些人仿佛不存在一样。在家庭生活中,已从家庭的主角退出的老人,也容易受到年轻人的忽视。真正的赞美能手,应避开盲点,通过微不足道的小事来夸奖别人一番。
从小处着手夸奖别人,不仅会给别人以出乎意料的惊喜,而且可以使人觉得你体贴入微,懂得关心人。一位服装店的职员发现新上架的一件衣服做工有问题,及时把它转移到顾客看不见的角落里。值班经理夸她为公司着想,维护公司的荣誉,还决定给她加奖金。这位职员简直有些受宠若惊,到处赞扬那位经理眼快心细,自己的一点小成绩也逃不过她的眼睛,在这样的公司工作才有价值感。这位职员从经理的称赞中所获得的,不仅是受奖后的快乐,更多的是对这位经理对她关心的感激,使她感受到自己生活、工作在一个温暖的集体之中,从而激发了她的工作热情,增强了责任心。当然,并不是所有小事都值得赞美。从小事情上赞美别人,需要把握好一定的技巧。否则,别人会认为你的称赞是大惊小怪。
单就小事而论,它不可能有多大意义。但如果用联系的观点来看问题,却会发现一件小事往往会引发重大的事情,或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位警卫巡逻时发现公司仓库门口的灭火器坏了,及时报告给总经理。总经理派有关负责人买了新的重新布置好。一晃半年过去了,谁也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有一天,库房因电线短路突然起火,被及时扑灭。忙乱中,经理首先想到的就是那位细心的警卫。如果不是他发现灭火器已坏,及时换置,库房恐怕完了,公司也保不住了。于是,经理当场表扬了这位警卫,并代表公司向他致谢,号召全体职工向他学习。事过半年,日夜繁忙的经理竟然还记得警卫的报告,着实让警卫感觉到心里暖烘烘的。如果把事情割裂开来,这位警卫早就站在被人遗忘的角落里了,谁也不会发现其报告的重大意义。一只小蛀虫可以毁掉一艘大船,一滴滴水珠可以拯救奄奄一息的沙漠跋涉者。小事,的确不小!
大多数人不愿从小事上称赞别人,这是因为现实中有许多障碍,遮住了他们的视线。
第一,分工不同,责任不同,使人们认为别人做的事都是“分内”的事,“应该”做的事,不值得大惊小怪。做好了是尽责,做不好应受批评。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很多人不能正视别人的小成绩。
第二,有人胸怀治国平天下的大志,眼高手低,对于“小打小闹”不以为然。认为那些小事情没什么了不起,小菜一碟,形同虚无。
第三,“熟人效应”。周围的人对大家来说,太熟了。要么就是区区小事,不足挂齿,不消说什么;要么就是熟视无睹。每天我们走在干干净净的马路上去上班,都认为这无所谓,脏了该骂清洁工。父母为我们呕心沥血,碾平生命道路上的坎坷,我们却只知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父母在我们眼里只是“隐形人”。同事、朋友时时都在关照我们,我们却受之泰然。
小事容易被人们忽视。因此,要想从小事赞美别人,必须做一个有心人,发掘潜藏于小事背后的重大意义。这就要留心观察,细心思考。
小事犹如一块块未经雕琢的璞玉,如果你不留心鉴别,它就永远埋藏于山野或土层中,很难发现其价值所在。那么,我们的社会便会如同山野般荒凉而无温情,置身其中,犹如繁华的沙漠。相反,如果人人都去挖掘,哪怕只是一滴水,在彼此的赞美声中,人们获得的也将是人间荡漾的温情。
记住别人的名字也是一种赞美
美国总统罗斯福就知道一种最简单、最明显、最重要的获得他人好感的办法,那就是记住他人的姓名,使他人感觉到自己很重要一因为总统记得我。
记住别人的名字是一种最容易掌握的给别人面子的方法,也是一种赞美他人的方式。记住别人的名字,使对方感到自己对别人来说是很重要的,从而产生好感,这是许多成功人士人际交往中经常采取的一种策略。
每个人都对自己的名字很重视,因为它与每一个人的自尊心有着非同寻常的密切关系。许多工商界的领袖都认为,记住自己数百乃至数千个下属的名字,以便随时都能叫出他们的名字来和他们交谈,这是极其必要而又行之有效的一种策略。这种策略的效力,可以从卡尔默斯被人从国家银器公司中挖去这件事情中很明显地看出来。
事情是这样的:罗依·蔡平与霍华德·科芬共同成立了一家汤姆斯·第脱罗汽车公司,他们决定邀请卡尔默斯前来加盟。但是,当时卡尔默斯在国家银器公司里已经有年薪7万美元的高收入了,所以他拒绝了一切优厚条件。但是,后来当汽车公司答应以他的名字作为公司的名字,表示对他的尊敬之意时,这一条件的诱惑是如此之大,以至于他再也无法拒绝了。于是,这家汽车公司终于如愿以偿,并将该公司更名为卡尔默斯·第托斯汽车公司,卡尔默斯也欣然放弃了他原有的报酬丰厚的工作。
美国总统罗斯福就知道一种最简单、最明显、最重要的获得他人好感的办法,那就是记住他人的姓名,使他人感觉到自己很重要——因为总统记得我。
罗斯福还没有被选为总统时,去参加一个盛大的宴会。当时他刚从非洲回来参加竞选,所以,席间坐着许多他不认识的人。这些人都是有身份和地位的人,在自己的竞选过程中肯定需要他们的帮忙,如何让宴会上的这些人成为自己的好朋友呢?